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英華 178章 明荷海戰(九)

《大明英華》 178章 明荷海戰(九)

烈焰的荷蘭戰艦,哪里還顧得上掉過右舷繼續開炮。

蓋倫船和亞哈特船,在強勁的西北風和如螞蝗一樣叮上來的明軍火船中,驚慌失措地尋找突圍的航路。

而明軍統帥俞咨皋,則率領不久前還于炮火劣勢的水師艦艇,大膽地沖過大炮程,對著亞哈特船上的荷蘭士兵,用斑鳩腳銃勐轟。

對那些離得近、又窩在一的,明軍甚至不必等到接弦,投擲火油瓷雷、發箭失就可以造殺傷力,得在火勢中沒有掩的荷蘭士兵,直接跳海,游向大船。

上半夜大炮對轟中形的硫磺味,被海風吹散了不

濃重的腥味卻彌漫于荷蘭人的甲板。

眼看積不大的亞哈特船都要折在料羅灣的海面,而幾艘蓋倫大艦也陷包圍,再是心有不甘、也唯恐被明軍全殲的魯芬,終于咬了咬牙,下令撤退。

然而,明軍乘風而來的小船更快。

就在荷蘭人一邊撲打著火焰、一邊升起風帆時,兩百名新投作戰的明軍“水鬼”,從小船上跳海水中,靈活地尋找到火船的間隙,取出鑿子,開始鑿船。

荷蘭人再次目瞪口呆。這些自負駕船本領世界無敵的海上馬車夫們,沒想到明國人還有這種作。

其實,早在百年前的廣東屯門,大明員、海道副使王鈜,就用火船攻擊加“水鬼”鑿船的方法,大敗同樣堅船利炮的葡萄牙艦隊。

“長,明國人,到都是,他們就像啄木鳥一樣!”

“長,他們在船底,我們的火繩槍本打不到他們!”

Advertisement

“但是他們鑿得很有力,長……”

“住口,不要說了!”

維多利亞號的艦長米歇爾,氣急敗壞地對前來報告的士兵呵斥道。

此刻,米歇爾終于想起自己的叔叔,曾經也想帶著荷蘭人讓明國人屈服的韋麻郎,臨終前告戒自己,不要輕視那些東方人,他們沒有我們歐羅人高大,他們的艦船也沒有我們的新式,但他們的戰,就像海風和浪花一樣,變化多端。

米歇爾決定不再用旗語詢問格羅寧號上的總指揮魯芬,他必須保證維多利亞號不會沉在明國疆域的海底。

“白旗!升白旗!”

米歇爾對旗兵高喊道。

……

金門衛所的山上,鄭海珠做了個手勢,衛兵將古力特帶得遠了些。

同樣是見到勝券在握,人的神,并不像邊的男人們那麼興

鄭海珠對許心素道:“許先生,我們用計,一個戲法接著一個戲法地變給紅看,說得好聽呢,是善用兵法。但其實這麼打,還不是因為俞總爺的船和火,都不如紅。”

許心素抿口熱茶,笑道:“鄭姑娘倒是個實在人。”

鄭海珠越發直接道:“漂亮話,抬舉話,邀功請賞的話,那是留給文武將向朝廷奏報時說的,咱們買賣人,不必玩虛的。我不是來分先生碗里的,我是再端一碗給先生。先生為俞總爺,從日本買來的輕型火繩槍,日本人鐵炮的,那是先生自己的貨源,我不。但是要買大炮和重型火繩槍的話,先生都通過我吧,我絕不會虧待先生。”

許心素始終與日本那邊打道,在平戶和福建,見到的火繩槍的確都是口徑不到一寸、單兵能夠手持作和移的輕型武

他于是也不掩好奇地問道:“重型火繩槍是什麼?”

鄭海珠道:“是歐羅人如今的常用火。我在白沙島上看到防守的荷蘭人有,口徑更大,看著很沉,要放在支架上發彈藥,估計配備的鉛彈重量也是日本鐵炮的三四倍,殺傷力肯定更大。這種火繩槍,抬著野戰有用,福建衛所若遇洋人或者海寇的攻防戰,肯定更有用。你看吧,這回俞總爺打了荷蘭船,多半能繳獲到不支,他一定興趣,你與他講,鄭姑娘松江的火坊能給他供貨。”

“哦?鄭姑娘的火坊也能造這個?”

“為了打建奴韃子,有什麼不能學著造的,”鄭海珠毫無遲滯道,“因為遼東也是衛所堡壘林立,在薩爾滸以西,一定是攻防戰多,而建奴擅長打制盔厚甲,小火槍的程和破甲力都不夠,我們火坊又有制作合機銃的本事,此番讓我和一運幾支荷蘭人的好玩意兒回去,保管造得更好。”

許心素低頭琢磨。

他知道,大明全國的軍工類匠戶制度,在嘉靖爺的時候就瓦解了,除了京師的兵仗局之類,外省基本都繳納代役銀子。各地那些武將,吃下空餉養家丁時,所配的武裝,多向民間的兵工坊定制。

既然眼前這個婦人,已通過調派火給朝廷在遼東立過功,背后又有這個干爹那個大哥的照應,這個對外以商戶自稱的東家,在松江那個火坊,多半就是安全的。

而俞咨皋畢竟是武將,若在福建開兵作坊,閩地與海寇勾結的大戶人家,必定要跑去京師、花錢請言們告刁狀了。

再說了,俞咨皋自己開廠,他許心素還怎麼從中撈油水。

許心素旋即笑道:“和鄭姑娘打道,確實舒坦。對了,可惜許某的小,雖然出落得花朵一般,卻是姨娘養的,配不上令侄,否則,咱們做個兒親家,豈非事。”

鄭海珠頂煩這種古代有錢男人,打著多子多福的名號掠奪資源也就罷了,還對所謂庶出的兒那麼看不上。但你這措辭,不就是指著我來接茬說要要要?你以為送個兒給我做侄媳婦,就能套住我鄭家了?

彼此不過是分錢的關系到頂了,做什麼親家。

鄭守寬去歲就帶著局促告訴姑姑,自己喜歡范破虜,而自己每次從鎮江回到松江,范破虜都會塞給他新做好的袍子和鞋。鄭海珠聞言,當即回應侄兒道,好巧啊,姑姑也喜歡范破虜,待回到松江,姑姑就給你找范裁提親去。

況且,不管侄兒是不是已經有兩相悅的心上人,鄭海珠都不會拿他去換商業利益或政治資本。

鄭海珠于是又給許心素添了新茶,溫言道:“令郎一龍,已經認了我做姑姑了,許先生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你看,這回正好,我們帶走繳獲的荷蘭火槍,一龍同去,就說是給俞總爺看看松江火坊的形。”

許心素確實發愁,怎麼讓俞咨皋對他老許的嫡子離開福建不過分起疑,此刻一聽,倒確實算個順熘的借口。

二人在明荷海戰里,又談了一陣生意。

破曉時分,遠的料羅灣海面上,槍炮聲與喊殺聲不再此起彼伏,戰役已進尾聲。

十艘亞哈特小船都燒了架子。

大型蓋倫戰艦中,格羅寧號和德堡號,因噸位大,總算沖出包圍,揚帆東竄。

維多利亞等三艘升起白旗投降的破損戰艦,則在與明軍水師接弦后,開往料羅灣。

“這回紅可是虧大了,被綁上岸的看著起碼兩百,海里打死的、淹死的,怎麼著也得有這個數吧?”

許心素遙了一陣海灘上的景象,回頭時,看到晨曦映照下的鄭海珠,仍是凝重之

“鄭姑娘在擔心麼?”

鄭海珠道:“走,下山,問問俞總爺。”

,剛來到山路口,就見最近的烽火臺,急匆匆跑上來一個明軍。

“信鴿,澎湖嶼來的信鴿,那邊也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