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吉,額吉,快把羊群趕走,又要打了。”
大明遼北重鎮開原的新安關外,蒙古小男孩德格勒,提著骯臟的布袍,像一只躲避蒼鷹利爪的倉惶野兔,飛快地跑向自己的母親。
母親聽到了兒子的呼喊,倏地站起,轉向遼闊的草原。
大騎馬的明軍,從新安關沖出來,筆直地往一大片氈帳馳去。
母親變了臉,將坐在地上玩著野花的懵懂小兒抱起來,放在簡陋的獨木車上。
“德格勒,你推著妹妹,我來趕羊,我們往西南的堡壘走,那里的漢人很和氣。”
德格勒照辦。
父親死于部落間的戰爭后,母親兩年前就獨自帶著他們兄妹倆,趕著家里的羊,來到喀爾喀蒙古和大明界的草原放牧。附近堡壘的明人看他們可憐,偶爾會送些舊服和糧食,對小羊羔的出價也很公道,足夠母親在集市上換到一家三口需要的鹽等必需品。
所以,德格勒反倒對自己的同族人充滿敵意。是那些野兇蠻的首領彼此征伐,自己和妹妹才失去了父親,母親不愿意按照部落的規矩、嫁給那個運回父親尸的男人,便被首領鞭打后,趕出部落。
到了大明邊境的這片草場,如果自己的族人不來叩關劫掠,明軍從不出關搶他們這些牧民的牛羊。
德格勒一面安著妹妹,一面推起獨車,與母親一道,攆著羊群,往帶給他安全的漢人堡壘撤離。
他們走了一段,忽然覺得異樣,母子倆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
喊殺聲并沒有響起。
……
已故遼東總兵李梁的次子,李如柏,坐在馬上,目森然地盯著喀爾喀蒙古暖兔部落的這片營帳。
不多時,幾個蒙古將領馳馬而出,到了李如柏前軍的家丁,請通譯說了幾句。
在他們后,喀爾喀蒙古五部落之一——暖兔部落的首領,宰賽,也策馬走出大營。
家丁回來稟報完畢,李如柏做了個手勢,左右次第豎起五六面令旗,李如柏麾下千余披甲銳立時向兩面退開列陣,出中軍帳后已經下馬的兩百名火銃兵。
陣列型后,李如柏帶著十余隨從拍馬而出,馳到蒙古人的營前。
宰賽幾乎與李如柏同時翻下馬,一個,一個抱拳,行過禮后,并肩進了軍營。
李如柏坐下后,連茶也沒喝一口,開門見山道:“宰賽兄弟,說吧,建州人給你多好?”
“李大將軍,你什麼意思?”
宰賽著扳指,冷冷道。
李如柏面上并無宰賽那樣的冰霜之。眼前這個蒙古人,祖輩父輩都曾是李家明軍的手下敗將,雖然那主要是李梁在世時的軍功,但李家叱吒遼東幾十年,積威仍在,李如柏和蒙古人近在遲尺時,不需要將一個“狠”字掛在眼角眉梢。….“宰賽兄弟,這麼說吧,你們原本在我大明開原鎮就能乞賞,為何要進關往順去?”
乞賞,是嘉靖和隆慶時的規矩,喀爾喀蒙古人每年以互市為名,到大明來拿一次財,類似宋遼時的歲幣,只是沒那麼多。
宰賽撇撇:“李大將軍,很簡單,去年我們在順拿到了很多錢,今年自然還要去。”
李如柏澹澹道:“是問我們順的守將乞賞,還是干脆幫著努爾哈赤拿下順?”
宰賽眼睛一瞪,眸中閃過參研之。
他在喀爾喀五部中,是個心高氣傲的壯派,對于其他首領跪建州真的努爾哈赤,其實很不屑。
但不屑歸不屑,他還不至于和錢過不去,建州那個老東西今歲來信,約暖兔部帶三千人馬,到順一起搶人搶東西,宰賽上罵著老酋、還是誠實地來了。
他只是沒想到,剛到順西北的開原鎮,遇到的明軍,竟然不是守關的那些老弱,而是大名鼎鼎的李家帶來的銳。
現在,李如柏開口就直至蒙古人是要助攻努爾哈赤,宰賽更是有些吃驚。
明國一方,難道其實早有準備了?
“李大將軍,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們是去順乞賞的。”
宰賽仍是繃著臉不承認,反正乞賞這件事本,是明國認下多年的,雙方都無疑義。
李如柏道:“好,有宰賽兄弟這句話,我們大明還是當你做朋友。你們的乞賞銀子,朝廷已經折布帛、鹽、茶葉,命我帶來了,另外還有三百金和一些珠寶。宰賽兄弟就不必關了。”
宰賽抬了抬眉,目在帳下幾個得力將領的臉上掃了一圈。顯然,他們也在努力掩飾自己的吃驚。
宰賽想了想,故作平靜地問李如柏:“李大將軍,你剛才說起努爾哈赤,那個建州頭狼,他今歲,有什麼靜嗎?”
李如柏終于端起茶,喝了一大口,忽然笑了:“靜可不小,打不打順,不知道,娶妃子,是一定的。那糟老頭,要娶葉赫老。”
宰賽面一變。
葉赫老,是葉赫部真的公主,小名東哥,麗如仙,艷名廣播于真和蒙古各部,被葉赫部首領為了各種利益而許嫁多次,其中包括努爾哈赤和宰賽,但終因各種臨門一腳的仇恨,至今仍留在葉赫部。
“不可能,”宰賽盯著李如柏道,“努爾哈赤已經將東哥的父親噼兩半,東哥怎麼可能再次同意嫁給努爾哈赤!”
李如柏語無容道:“要什麼同意,滅了葉赫部、搶過來就是了。宰賽兄弟,其實你也可以去搶東哥,你不是也與東哥有婚約嗎?不過,本將勸你一句,你滅了葉赫部,就會給努爾哈赤除掉一個對手,同樣,努爾哈赤若滅了葉赫部,又攻伐我大明,你們喀爾喀蒙古,也會失去東邊的防線,最終為建州真這些狼里的羊。”….宰賽氣息重起來。李梁這個兒子所說的話,倒是沒錯。
李如柏一口喝干杯中茶,以手撐膝蓋,稍稍前傾道:“宰賽兄弟,我是來送禮的,不是來點燃你的怒火的。東西就在帳外的草原上,而我的勇士們,也會在新安關外過幾天,直到五月來臨。”
宰賽當然明白李如柏的意思,這支明軍,現下是無論如何不會讓自己出現在順周圍的。
宰賽解下自己腰間的匕首,俯放在二人中間的氈毯上,甕聲甕氣道:“李大將軍,我說過,我們暖兔部,是來乞賞的,拿到東西了,我們何必多跑幾百里路。你們這里,草也不,把我們的好馬,都瘦了。明日,我們就拔營回西邊。”
李如柏雙手拿過宰賽的匕首,笑道:“宰賽兄弟是聰明人,更是爽快人。”
是夜,李如柏在帳中拭自己的長槊,親兵給他打進一桶熱水,殷勤問道:“大帥,蒙古韃子西撤后,咱們是不是就能南回了?”
“回個屁,”李如柏道,“且不說宰賽會不會去又回,兵部張侍郎的意思很簡單,讓老子帶人就堵在開原,以防努爾哈赤還聯絡了其他幾路蒙古人,往順去。”
親兵連連點頭:“屬下愚笨。”
李如柏嘆氣:“朝廷還是不信任老子,否則為何老子那麼好的兵,不能去守順?難道老子睡了努爾哈赤的侄,就變半個韃子了?真他娘的。”
親兵忙擼順:“大帥,堵住北面蒙古人援兵,正是說明朝廷看重大帥。咱李家,早已是遼東將門,不稀罕爭人頭功。”
李如柏了靴子,把雙腳浸木桶,一面有些自嘲道:“砍人頭不上,捐餉倒是想起我。張銓這看起來文質彬彬的文,開口就讓我出三百金給蒙古人。”
親兵繼續安:“大帥要這麼想,若換了別的文來遼東,大帥得給他們送五六百金,才能讓他們別在京師張羅史說咱李家的壞話。而那位張侍郎,把大帥送的儀金退回來,現在好比讓大帥用一半的儀金安然過關,還能多換些軍功。”
李如柏聞言,瞅了眼親兵:“你小子也不笨啊。”
又道:“我覺得,張侍郎命我用葉赫老的事來刺激宰賽,是邊有高人支的招,否則,他張銓一個京師的兵部堂,怎會知道葉赫老東哥那些七八糟的事?我問我那真婆娘,都跟傻狍子似的,滿臉寫著不曉得。”
親兵撓撓頭:“是啊,也不會是將軍吧?咱在遼東這多年,也不清楚建州韃子和蒙古韃子,原來能為了個人,打那樣?”
李如柏哧一聲:“那都是借口,自古到今沒有哪個男人是會為了個娘們兒去打仗的,東哥之事,只是敲打到了蒙古人,讓他們意識到,努爾哈赤不是善茬。不過,也別小瞧娘們兒。離開遼前,我看到那個陪我真媳婦去赫圖阿拉的鄭姑娘,又來了,帶來的東西和人,讓張侍郎看了一整天。”.
空谷流韻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穿越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但是當房俊穿越到那位渾身冒著綠油油光芒的唐朝同名前輩身上,就感覺生活全都不好了……
夢迴長安,鮮血浸染了玄武門,太極宮的深處只有數不盡的悲哀,民爲水,君爲舟,的朗朗之音猶在長安大地迴繞,異族的鐵蹄卻再一次踏破了玉門關,此恨何及?墳墓裡的李世民眼見子民塗炭,該發出怎樣的怒號?欄桿拍遍,只能見九州陸沉! 胸中也充滿鬱悶之氣,恨不能跨越歷史長河,摘飛星,攬日月,讓乾坤倒轉.也罷,耳聽得窗外鬼鳴啾啾,秋雨婆娑,剪一枝禿筆,爲李唐盛世延篇,去掉陰暗的部分,我的大唐沒有悲哀,只有金戈鐵馬的豪情,氣吞日月的帝王,百戰浴血的猛將,高冠博帶的高士,溫婉賢淑的皇后,父慈子孝,盛世延綿,這是我的大唐,我的《唐磚》.
徐銳,共和國有史以來的超級兵王,又在某軍事學院指揮系深造了三年,在一次對抗演習中意外穿越到了1937年的淞滬戰場。 此時,淞滬會戰已經接近尾聲,中國軍隊已經全面潰敗。 且看徐銳如何憑藉超強的軍事素養以及超越這個時代的指揮造詣,在抗日戰場上力挽狂瀾,並最終成為了日軍揮之不去的夢魘。 是的,這是一部純粹的戰爭類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