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財富?負擔?
徐元壽說的一點錯都沒有。
雲昭最討厭,最恨的就是他媽的驚喜!
作爲皇帝,就該萬事瞭然於心,不論別人做了天大的事,到了皇帝這裡都該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不是被臣子做的事震驚的張大了,還傻了吧唧的誇讚。
這表示事已經開了皇帝的掌握,這非常不好~。
不過,這指的是一般況下,畢竟,大明人太多,一年下來總能給雲昭製造那麼幾件讓他吃驚的事。
比如孔秀,與孔胤植。
“儒孔氏開放孔丘,孔林是什麼意思?”
今日,是雲昭第一次接見孔秀,他還以爲這該是一個桀驁不馴的,沒想到,此人自從進了大書房之後,一舉一都非常符合禮的規範。
並且臉上帶著微微的笑意,讓人有如沐春風之。
“回稟陛下,孔丘非孔氏一族之孔丘,雖爲孔氏之祖,也是天下學宗,數千年來,孔氏獨佔孔丘,以孔丘之名盡榮華富貴,現如今,到了該把孔丘還給天下人的時候了。”
“這是你孔氏全族的想法?”
“回稟陛下,陛下若要施行有教無類的全民教育,離不開孔丘!”
孔秀的話雖然說的有些驕傲。
但是,這個屬於孔氏的驕傲,雲昭是認的,孔聖人之名,不是雲昭這個帝王可以隨意褒貶的,甚至於,他的功過在天,在地,且已經深人心。
在皇朝,也只有大至聖文宣王可以與皇帝平起平坐。
對於這個元朝皇帝加封給孔夫子的封號,雲昭也必須認。
因爲,這個封號所宣示的功勞,與他如今想要做的事不謀而合。
《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又提到:“孔子曰‘業通者七十有七人’”。
所以,真正將孔夫子推到這個高位的最主要原因是——教育上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打破貴族壟斷知識之局面,故後人尊爲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面對不卑不的孔秀,雲昭也沒有立刻對孔胤植要把孔夫子變國家教育系的一部分的建議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
即便是要接收,也是一向極爲浩繁的工程,絕對不是兩人隨便說兩句,就完接,這是對孔夫子的不尊敬,也是對雲昭這個自稱是讀書人的皇帝的不尊敬。
“朕聽聞,先生中的學問浩若繁星,乃是人中之龍,不知此次屈就二皇子云顯的先生,先生可否到屈才?”
孔秀拱手道:“如果只教育二皇子一人,屈才是一定的,如果教導天下人,孔秀可以勉爲一試。”
雲昭瞅著大言不慚的孔秀道:“很多時候朕都以爲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皇帝,可是朕的先生,與大臣們總是覺得這麼說不妥,先生以爲如何?”
孔秀再次拱手道:“如果陛下能把比您好的皇帝全部殺掉,您就是最好的一位皇帝,若有後來的皇帝依舊比您好,一同殺之,殺五百,陛下必定是千古一帝。”
雲昭點點道:“看來,在你眼中,比朕好的皇帝還有好多,甚至有五百之多,不過,你說全殺掉?這與孔福宗的仁恕之道相去甚遠啊。”
孔秀皺眉道:“夫子只說“仁”,何時說過“仁恕”?尤其是‘恕,’陛下讀書還是有些不求甚解。“
聽孔秀這麼說,雲昭就不由自主的把子向前傾一下,饒有興趣的道:“先生說的很對,孔曰仁,孟曰取義,確實沒有說過什麼“仁恕”。”
孔秀再次拱手道:“孔曰仁,仁必有前提,孟曰取義,義必定有後綴。不明這兩點者,不足以說”仁義”。
雲昭鼓掌大笑道:“先生所言極是,只是不知這一番話是出自孔夫子之口,還是出於先生之口。”
孔秀皺眉道:“《論語》出自孔夫子之口,卻是他的弟子們整理出來的,不足以還夫子原意,陛下當知曉鄒忌當年諷齊王納諫之言,那麼就該知曉,夫子的語言被弟子整理之後就會出一些偏差。
後來又經過後人無數次編纂之後,與夫子原意的偏差有多大,陛下應當明白,孔丘並非完人,經過人們數千年來頂禮拜之後,就了聖人。
既然聖人金已,那麼,該如何做,全在陛下一念之間。”
雲昭點點頭道:“聖人,神人,禮敬而已,孔夫子也說過敬鬼神而遠之。”
孔秀鬆了一口氣道:“既然陛下決心已定,那麼,微臣要做的有教無類,從哪裡下手呢?”
雲昭回頭瞅瞅屏風,很快,一個戴著金冠的小年就從後面跑了出來。
雲昭捉住兒子,將他推到孔秀面前道:“有教無類就從他開始,從現在起,他在你面前不是皇子,只是一個一心求學的孩子。”
說罷,又對兒子道:“雲顯,見過先生吧。”
雲顯這孩子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做生疏,剛纔跟母親躲在屏風後面雖然聽不懂爹爹跟這個人說的是什麼意思,這並不妨礙他知曉眼前這人,將會爲他的先生。
雲家的教育很好,錢多多再寵雲顯,也沒有把這個孩子給培養一個混賬。
所以,雲顯很規矩的向先生行禮,做的倒也有板有眼。
雲昭用寵溺的眼神瞅著雲顯道:“以後好生跟著先生求學,莫要再胡鬧了。”
雲顯瞅著父親不服氣的道:“孩兒從不胡鬧。”
雲昭笑道:“你不胡鬧的話,這時候就該跟著你大哥在寧夏鎮求學,而不是留在家裡。”
雲顯看著孔秀道:“只要這位先生可以讓我服氣,我就會很老實。”
雲昭就把目落在孔秀上道:“先生以爲如何?”
孔秀瞅著雲顯冷漠的道:“他若能學我三本事,也算是一代天驕了。”
雲顯不服氣的道:“敢問先生都會什麼?”
孔秀拍拍肚子道:“你想要學的東西都在這裡裝著。”
雲顯道:“既然如此,你知道極北之地有白熊嗎?”
孔秀瞅了雲顯一眼道:“白熊之事出自《藍田日報》今年第五十八期《域外見聞》欄目裡的一段記述,言說有羅剎人在極北之地見到了型壯碩,通白毫的巨熊,這些熊以冰雪爲食,偶爾捕魚,獵獲海,長居於冰山之上,擅長游水。”
雲顯愣了一下道:“報紙上的容你也記得?”
孔秀冷聲道:“學問就靠日積月累,這一點你必須記住,雖微小之學問只要初見,也要牢記,所謂的博聞強記便是如此。”
雲顯笑嘻嘻的又道:“你知道企鵝嗎?”
孔秀白了雲顯一眼,並不做解釋,而是看著雲昭拱手道:“陛下,二皇子還沒有建立必須的學習心態,微臣準備用一月時間來給他建立向學之心,不知可否?”
雲昭攤攤手道:“如今你是他的先生。”
孔秀又道:“聽聞陛下給二皇子準備了十六位先生,不知其餘十五位在何方,孔秀準備駁倒他們之後,再單獨教授二皇子。”
雲昭笑道:“你會見到他們,不過,是在朕的新學建立之後。”
孔秀起施禮道:“既然如此,請給孔秀一書房。”
雲昭笑道:“教授雲顯之前,你還要過他母親這一關。”
孔秀搖頭道:“皇后陛下就在屏風後邊,已經算是見過了。”
說完話,他居然就拖著雲顯告辭雲昭,離開了大書房。
而云顯似乎對這先生很滿意,居然不反抗,乖乖的跟著走了。
孔秀剛走,錢多多就出來了。
“你看看,人家看不起你。”
雲昭發現錢多多瞅著兒子離去的方向似乎很欣,就不免有些吃醋,出言挑撥。
錢多多道:“人家確實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好人。”
雲昭道:“關於這位孔秀先生的文書你也看了,就不拍他把你兒子帶壞了?”
錢多多揹著手來到丈夫面前嘿嘿笑道:“你是一個強盜,還是一個匪號野豬的強盜,強盜的兒子有先生肯教,我就謝天謝地了,不論先生把我兒子教什麼樣子,都比當一個強盜來的要好。”
雲昭疑的瞅著錢多多道:“咦,你怎麼比我對這個孔秀還有信心?”
錢多多嘆口氣道:“他教出來的那個孔青的孩子,我已經見過了,確實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在我印象中,與這個孩子比肩的好孩子中,也就夏完淳,沐天濤。”
雲昭點點頭,重新回到桌案後邊理文書,錢多多見狀,也就離開了。
雲昭理文書一直理到了傍晚,停下手中筆,習慣的自己的睛明,然後低聲道:“來人。”
張繡迅速來到皇帝邊。
“傳令濟南大知府張峰,啓孔丘歸公事宜,同時命大鴻臚朱存極,總學監徐元壽,籌備對等的禮儀事項,傳孔氏族長孔胤植進京。”
張繡答應一聲,迅速去擬定旨意去了,不一會就把擬定好的旨意拿來請雲昭過目,雲昭看完之後,微微嘆息一聲道:“中華的歷史太長,謀太重,遭遇太慘。
我們有過無比輝煌的時刻,也有過極度悲慘的時刻,輝煌時刻給了我們無比的自信,悲慘遭遇又讓我們產生了很多的自餒緒。
這些既是我們的財富,也是我們的負擔。
而我們必須揹負著這些神財富努力向前,我不知道這到底是我們民族的財富,還是我們民族的負擔。
不過,今天就這樣吧。”
三皇子李正是接受過社會主義教育的人,覺得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但是他未過門的皇妃似乎要當女帝!等等,她要謀反! 某一天,當秦臨君將要謀反成功時,李正帶著王翦、呂布、李廣、李斯、郭嘉、徐世績…出現在她面前說道: “皇妃,何故謀反!” (新書諸天之從歪嘴龍王開始發布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李忘憂車禍身亡,魂穿大唐,附身十六歲落魄世家弟子李忘憂。 美女上司蘇長卿居然神奇穿越跌落李忘憂的浴桶之中……家道中落,變賣祖產,遭遇世家門閥退婚,李忘憂白手起家,在美女上司幫助下玩轉大唐。 釀美酒,開酒樓,買田地,辦教育,搞發明,抄詩詞歌賦,娶妻納妾。 斗奸臣,清吏治,救災民、斗門閥,教導皇子。 李忘憂的一生很精彩,李治稱他為帝宗師,武則天嗔怪他不解風情。 奈何李忘憂只想做�
方昊穿越了,只想老老實實的當個敗家子,做個大閑人,但奈何實力不允許,內憂外患,愣是把一個敗家子逼成了救世主,無所不能!種田,發展工業,驅除外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