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末世 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18章 臺風停了,但雨更大了

《開局天災,我靠囤百億物資躺贏》 第18章 臺風停了,但雨更大了

不過,男人的沖鋒舟上好像放著不東西。

這年頭,誰資多誰不安全。

趁著視線模糊,將手放在后,從空間拎了兩個背包出來,然后劃槳迎上去。

材,這高度,除了1801沒誰了,雖然穿雨戴口罩,但就是能一眼認出來。

怪不得把豆豆養得白,原來天天零元購。

同道中人,沒有啥好尷尬的。

1801也認出了戴口罩的姜寧,在滂沱大雨中沖點個頭打招呼。

收好沖鋒舟,他探出手要幫忙。

姜寧也不矯,將兩個防水背包遞過去,手讓他拉自己一把,再輕手輕腳收好橡皮艇。

誰也沒說話,又背又拎輕輕上樓。

1801資多,估計要走好幾趟,姜寧順手幫他拎了兩袋。

回到18樓,四目相對果斷轉,拿出鑰匙輕聲開門。

扔下東西,姜寧喝了碗熱乎的紅糖姜湯,把服換下,匆匆洗澡干頭發。

外頭蒙蒙亮了,而且1801已經搬完資,將過道水漬干凈,然后敲鄭偉麗家的門。

兩人以為遭賊,拿著刀出來的。

姜寧將2000塊遞過去,低聲音道:“臺風已經停了,你們趁早悄悄出去,不要讓別人發現,大學城斜坡那個超市有四層,地勢比較高應該還浸完。

Advertisement

我記得老板一家住超市里的,有可能會開門營業,別管價格多貴,買管飽耐吃的東西。”

回來時特意繞過去,遠遠看到超市的燈亮了,外頭停了好幾架沖鋒舟。

這場災難始料未及,不管超市或批發市場都被洪水淹沒,甚至極有可能連國家在城市的儲糧基地都被淹了。

幾乎大部分糧食都在水下,即使軍政有心救援,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沒有救援。

外面很快,到打砸搶,只為了爭口吃的活下來。

姜寧記得很清楚,上輩子這家超市被政府征收接管,早早開門限購營業,市民憑現金先到先得。

電子支付的時代,誰還有使用現金的習慣,又有多人會趕在臺風前取現金?

所以,拿不出錢又想活命的,他們只能使用暴力手段去搶。

警察帶有佩槍,但誰真的敢向的市民開槍,就那麼幾顆子彈誰呢?

都是人,他們也不想犯罪,可大把的錢只是數字,不是在銀行就是在支付寶,拿不出來啊!

姜寧下午才得到消息,抱著塑料桶游到超市,什麼都被搶空了,地上墻上都是目驚心的跡。

鄭偉麗醒神,“超市真能開門?”

“我也不敢確定,但總比干等強。”姜寧催促道,“你們早點去,等他們睡醒回過神來,就沒有你們的份了。”

鄭偉麗如夢初醒,跟陸雨回房換上服就出來,“阿寧,咱們一塊去。”

“我家還有一袋大米,這次就不去了。”姜寧找理由,“再說,如果咱們都走,到時被人上門搶了怎麼辦?你們把錢花,買的多分我點也行。”

“對,我們快去快回。”

鄭偉麗都糊涂了,阿寧都出錢了,怎麼還好意思出門,“錢算我借你的,如果買到東西對半分。”

“帶防的家伙,注意安全。”

再說天就亮了,姜寧趕兩人下樓。

已經提醒了,能搶到多得看兩人的命。

鎖上房門,姜寧顧不上休息,著手整理塞滿的空間。

能蓄電箱全留在空間,其他配件挪到公寓的大房間。

倒出一大堆從超市發來的資,將過度包裝占積的外殼拆掉,然后分類整理塞進大塑料袋或用紙箱箱封。

重要資放空間,像零食這些可有可無的擱公寓,到時又能整理出大幾十立方。

姜寧變天才,聚會神整理著多達一百多立方的寶貴資。

這些資夠吃幾輩子的,但誰知以后會怎麼樣?

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

喪心病狂的連房車都沒放過,整理一批剛需資將里面的空間塞滿。

時間過的很快,眨眼到九點多,覺樓下格外熱鬧。

臺風停了,但雨水更大了。

威脅減,會游泳的年輕八仙過海,有的抱著水桶臉盤出門,有的套救生圈,還有抱木板的。

城是南方的魚米之鄉,雖然這幾十年工業發展很快,但郊區還有很多桑基魚塘,到水網錯,很多住村里的本地人有木船。

有劃著木船進小區找失聯已久的家人或親戚,有些村民甚至將祠堂的龍舟扛出來,組團出來找人或找資。

橡皮艇跟沖鋒舟有,但是非常稀,畢竟不是水上城市,誰沒事會在家里備這種東西?

姜寧掐著時間,站在臺盯著小區況,不時尋找鄭偉麗跟陸雨的影。

約莫半小時左右,悉的橡皮艇出現,船上放著東西。

剛打算下樓,誰知突然從3號樓游出幾個男人,直奔橡皮艇游過去。

他們作很快,但兩人反應也不慢,陸雨拼命劃,鄭偉麗則舉起槳朝他們腦袋打過去。

姜寧拿刀出門,誰知1801的門同時打開。

霍翊深穿著休閑服,神依舊淡漠,“我跟你一起。”

人打18樓的主意,彼此都懂亡齒寒的道理。

姜寧沒拒絕,兩人匆匆下樓。

水已經淹到四樓,樓梯口聚著許多想要出去找活路的人。

看著鄭偉麗的橡皮艇不斷靠近,尤其是船上放著能讓人活下來的資。

一個個的,眼神全是不甘跟憤怒,甚至還有仇恨,幸災樂禍看著兩人被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