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自認為一直是一個快樂的小胖子,但是這個快樂在他三歲多的時候稍稍打了一點點的折扣,因為他發現他竟然不是爹爹的親兒子,這讓他有點傷心了。
但他向來沒心沒肺,又經過爹爹和哥哥的安很快又調整好了,那時候的他覺得只要爹爹一直是他爹爹就行,其他不重要。
然後他又有了外祖父和舅舅,他的心裡怎麼說呢?
其實是高興的。
畢竟又多了兩個真心疼他的人。
外祖父舅舅確實也沒有讓他失,真的很疼他。
爹爹也就是娘親非常的疼他,雖然娘幾年後嫁人了,但這份疼他的心依然不變。
在這期間他最喜歡做的事便是和向爹爹和娘爭寵,而每一次娘自然是護著他,看著向爹爹拿他沒有辦法的模樣,他心裡就好開心。
對了他還多了一個妹妹,還有兩個弟弟,個個長的隨他一樣都十分緻可。
妹妹弟弟都非常喜歡親近他,是他和哥哥的小跟班,用娘的話說就是迷弟迷妹。
就是隨著一日日的長大越來越明,就沒有小時候好騙了,這讓他可惜了很久。
調皮搗蛋做錯事的頂鍋對像沒了,能不可惜嗎?
可以說他一直都是非常快樂的,無憂無慮的,但很快樂終止在十二歲那年,因為天變了。
那年突然有一日一直對大晉虎視眈眈的臨近幾個國家竟然選在了同一日侵大晉國。
而彼時晉國因先皇薨逝,小皇帝過於年輕致使人心浮,以至於各地封王紛紛坐不住,打著各種旗號攻往了盛京,由此也掀開了大金國的。
此刻的大晉國可以說是憂外患,用娘的話就說這正是大晉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
皮之不存,將焉附,大晉再不好是他們自己的國家,總比為亡國奴在別人的鞭撻下存活來的要好。
也就是從這時無憂無慮的快樂被他才一點點的藏在了心底,因為與一個人的快樂而言,國家的存亡邊關的戰事顯然更重要。
不然以後還能有幸福的日子?
現在的他們就要開始努力了,將侵略者趕出晉國。
隨後他在爹爹的不捨中和哥哥們以及向爹爹特意撥給他們的羽翎軍去到邊關支援外祖父的秦家軍。
有了他們的這一批天降神兵的加,讓秦家軍的力大大小了不,穩穩的守住了邊城。
但羽國畢竟是蠻夷之族,更是舉全國之力進犯,即便有著讓他們聞風喪膽的炸丸想要短時間打敗他們也是不可能的事。
最後耗時兩年多的時間將蠻軍趕出了邊城百里之外,羽國因此也元氣大傷,沒個十年二十年很難緩過氣來。
大晉的北部也因為有秦家軍的存在,百姓們才能在戰火中沒有流離失所。
打了勝仗守住了邊關,回到家後就在他以為可以躺著的時候誰知道哥哥們竟又主請纓帶著兵馬去支援大晉東,南,西部邊關,此刻那裡遭著後秦國,丘國,魏國的侵,那裡的百姓可沒有北部的百姓幸福,在戰火中艱難的生存著。
哥哥們都去了,向來知道福的他嘆口氣也已經準備跟著去了,誰料娘親對他有其他的安排。
哥哥們分三兵力帶著人去支援,而他則跟著娘親向爹爹帶兵歷時三年的時間剿滅了各地的封王之,與此同時各地邊關同樣大捷,歷時五年的大晉之也終於畫上了句號。
在剿滅封王之期間,娘親帶著他不僅殺敵,一有時間還到樂善好施救濟災民。
起初他只以為娘親是不忍心看到百姓們肚子,但當看到那件東西時,他才明白娘親是早早的為他鋪路,為他積攢在百姓中的聲。
至於小皇帝,在封王們打著各種旗號做連連落敗之時早已經和皇太后帶著親族嚇的躲出了盛京。
但當得知局勢被穩定,國家大定時卻想第一時間回到盛京。
出力的時候不在,想要摘果子的時候倒是出現了,這種事誰能樂意,首先秦家軍就不同意,還有眾多支持雲州王的大臣們。
所以即便康康這邊心裡不樂意做什麼皇帝,也絕對不樂意小皇帝摘桃子順利上位。
該懂道理他都懂,不該懂也在這幾年裡向爹爹娘親還有外祖父也都教會了他。
雖然娘親由他自己做決定,但他知道此刻已經沒有退路。
小皇帝一旦坐穩了他的位置,那麼第一個開刀的就會是雲州并州兩城,外祖父娘親向爹爹家裡的每一個人都別想逃過。
所以,他接下了那個像徵著至高權力的皇家印璽,不為別的,就為給娘親和哥哥一個安穩的大後方,做他們最有利的後盾。
繼位後他親手為母后報仇結果了害了母后的先太后,將小皇帝在行宮,幾年之後抑鬱而終。
然後開始了兢兢業業的苦生活。
雖然提拔了曾經的好夥伴,但高不勝寒,這位子他真是一點都不想做,每日就被栓在這方寸之地,哪裡有天南海北到有跑來的快樂。
問題是哥哥還整日整日的想離開,沒了哥哥這個位置他坐的就更沒意思,怎麼可能會放哥哥的離開,為此不惜撒潑打滾哭鬧,只要能夠留下哥哥,什麼臉面本不需要。
留是留下了但防止哥哥總是想辭離去,他覺得他也得有所行才是。
於是頂住力一直沒有娶親的他果斷的娶了一個鍾意的皇后,但也僅僅只有一個皇后,娘親說了人多了事兒就多,他也深以為然,畢竟他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母后不就是死在了宮廷爭鬥之中。
之後除了公務之外全力在造人上,皇后也很爭氣,幾年時間分別等一誕下了三位皇子,兩位公主,也功堵住了各大臣的。
幾位皇子和公主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回雲州外祖母那,幾乎每年都要去住幾個月,他那顆嫉妒的心啊!
可惜除了偶爾微服私巡能夠回去看看娘親以外,只有娘親回盛京他們娘倆才有機會見面,每一次他都想讓娘親在后宮裡陪他,但他更知道娘親喜歡灑恣意的生活。
於是太子小小年紀就跟著他一起上朝理朝政,就是希孩子能夠早點,而他也能早點解。
人的一輩子時間太短了,他想要做的事太多了,總不能一輩子都困在這宮廷之中。
見過了廣闊的天空,誰還願意待在這方寸之地啊!
哪怕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他也不想要。
太子也很爭氣,完的繼承了他所有的優點,於是在大哥第三次請辭的是他答應了,因為太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於是在大哥回到雲州的第二年,他不顧重臣們的阻攔執意退位給了太子,而後帶著皇后跟著大哥的腳步隨其後回到了李家村。
從此他們兄弟二人大多時間都守候在娘親的旁,和弟弟妹妹時不時為娘爭寵,又或者和娘親結伴一起出去遊玩,天南海北幾乎走了個遍,日子過的是有滋有味兒,讓人是流連忘返,。
便是擔心孩兒們的皇后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甚提起皇兒公主們了,因為太高興了。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娘親臨終前。
娘親是在睡夢中離開的,走時角含著笑。
令他沒想到的是向爹爹竟然在娘前走後當日也毫無預兆的離開了,將自己收拾的干乾淨淨,就這麼握著娘親的手睡在了的旁,走的很安詳。
他知道向爹爹一直都很很娘親,沒想到已經到骨一刻都分不開。
娘親和向爹爹被合葬在一山清水秀的地方,每到春暖花開他都會帶著皇后兒孫和哥哥,弟弟,妹妹們去祭拜。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他臨終,那時哥哥也已經是耄耋之年的糟老頭子了。
迷離之際,他想著下輩子一定要當娘親的親兒子,哥哥的親弟弟,彌補這一世他唯一的憾。
(本章完)
藏拙十五年,花芷原以為自己可以做一個最合格的世家千金安穩一輩子,可當花家大廈將傾,她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麵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拋頭露臉是常態,打馬飛奔也常有,過不去了甚至帶著弟妹背著棺材以絕戶相逼,不好惹的名聲傳遍京城,她做好了家族一朝反目戳她刀子的心理建設,也做好了孤獨終老的準備,獨獨沒想到會有人在出征前盔甲著身向她許終身!好稀奇,這世上竟然還有人敢娶她!?
二十二世紀的醫學天才美女穿越,成為花癡大草包棄妃。大婚當日,寒王妻妾同娶,讓她被世人恥笑,嘲諷。“論陰險,無人能比得上你。謝瑤,你讓本王惡心至極!”“再廢話下去,良辰吉日都錯過了,我祝你們夫唱婦隨,白頭偕老。”棄妃就棄妃唄,誰休誰還不一定呢!她也樂得清靜,卻不料寒王出爾反爾,一次次的找上門......幾個月後,有眼無珠又別扭的寒王:“愛妃,本王錯了。”謝瑤笑盈盈的鬆開了獵犬,“把人趕走!”
重生前商君衍看蘇辛夷:卑鄙無恥,陰險狡詐,心狠手辣,做夢都想休妻。 重生後商君衍看蘇辛夷:人美心善,光明磊落,心怀大義,做夢都想娶她。 重生前蘇辛夷看商君衍:寬仁敦厚,穩重可靠,端方君子,可嫁。 重生後蘇辛夷看商君衍:小心眼,裝逼犯,真小人,死也不嫁。 上輩子的蘇辛夷活得不容易,從鄉下小村姑一躍成為京都齊國公府四房唯一的女兒,她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齊國公府其他三房覬覦四房產業,將認祖歸宗的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出嫁後丈夫厭棄,婆婆不喜,為了讓丈夫娶高門貴女逼著她去死。蘇辛夷一把火燒了平靖郡王府,那大家一起死好了。 重生後蘇辛夷什麼都不怕了,首先把自己的婚事給毀了,然後好好孝順嫡母,讓她長命百歲,最後報答前世太子對她的援手之恩,見人就誇殿下良善仁厚,扶困濟危,是個大大的好人。 大好人太子殿下:聽說有人四處宣揚我是好人。 被人誇著誇著入戲之後的太子,卻發現滿口誇他的小女子正在與別人相親,滿口謊言的小騙子! 他這樣黑透的一顆心,漸漸因為一個人有了這人世間的溫度。 後來的後來,小騙子嫁給了自己誇出來入戲十分成功的太子殿下,渣前夫成了殿下的馬前卒。
青雀先是小姐的伴讀丫鬟,又成了小姐的陪嫁丫鬟。小姐婚後多年無子,她又被提拔爲姑爺的妾。 小姐握着她的手說:“青雀,你信我,將來你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必不會虧待了你。” 青雀信了。 她先後生下一女一兒,都養在小姐膝下。 姑爺步步高昇,先做尚書,又做丞相,她的一雙兒女日漸長大,女兒如花貌美,兒子才學過人,人人都說,她的好日子要來了。 可女兒被送去和番、兒子被打斷雙腿的冬天,她也以“嫉妒、盜竊”兩重罪名,死在一個寒冷的夜。 青雀死不瞑目。 她想問一問她的小姐,她從小相伴,一起長大的小姐—— 分明情分承諾歷歷在目,爲什麼這樣待她?爲什麼這樣待她的孩子們? 重來一回,她已經是姑爺的侍妾,肚裏才懷上女兒。 上一世醉眼看她目不轉睛的楚王,此生依舊緊盯着她。 摸着還未隆起的小腹,她拋卻禮義廉恥,上了楚王的榻。 - ——不過是個長得像她的丫鬟。 開始,將青雀接入府中,楚王如是想。 ——是他孩子們的母親,自然該有尊榮。 力排衆議將青雀提爲側妃,楚王也如此對身邊的人說。 但再後來,他登上九五至尊的寶座,將皇后的尊位捧到青雀面前,卻不敢多問一句,她是否心中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