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景福宮佔地太大而且殿宇眾多,需要消耗的財富實在讓現在的高麗朝廷難以支撐,所以他只是草草維護了景福宮一番,然後把重點放在了原本是離宮的昌德宮上面,並且一度把那裏當了正宮。
然而,在後來,因為李琿的倒行逆施,高麗大臣們發了政變,帶著兵沖到了他所居住的昌德宮當中,然後廢除掉了他的國君之位。而昌德宮也在這次政變當中被焚毀了。
篡奪了他權位的侄子李倧另外居住到了別的宮殿當中,昌德宮也荒廢了。等到後來,李琿在大漢出兵的威脅之下終於得以複位,在死了李倧以及他的子親族之外,李琿曾經打算過再度重修昌德宮,把那裏當自己的寢宮。
然而,在大漢使團的「景福宮才是正宮,國君居於其中才能名正言順。而且景福宮居於漢城城,利於防守,以免類似的事再度發生」的建議下,他放棄了重修昌德宮的想法,而是將自己的寢宮遷回到了景福宮當中。
雖然這些年來景福宮一直都得到了修繕,不過畢竟這裏的規模較大,所以財力有限的高麗朝廷只是重點修造了一小部分殿宇,殿中還留存有不當年壬辰倭時留下的兵災的痕跡,觀察力敏銳的太子一眼就看出來了。
景福宮的正殿是勤政殿,這裏是座所在地和國主舉行各種大典和上朝聽政之所,現在過去自然不太合適,所以乘輿向宮中的慶會樓行了過去。
慶會樓是建立於一個巨大的人工湖上的樓閣,它是國王設宴招待眾臣和外國使節的迎賓館,現在用作中朝太子的下榻地自然十分合適。在巨大的池子邊,太子和高麗國主一起走下了乘輿,其他人也紛紛列在了兩邊。
然後在侍的引導之下,他們沿著石制的狹窄過道,穿過了這人工湖,走到了湖心的慶會樓當中,一路上夾雜著花香的春風不住地向太子的面龐吹拂,讓他覺舒服了不。
慶會樓原本就是國主和大臣們的飲宴之所,所以地方倒也算是十分寬敞,不過因為李琿複位之後很宴請大臣,所以這裏幾年來並沒有得到妥善的使用和保護,只是在太子駕臨之前匆匆忙忙地再收拾了一次而已,雖然乾淨但是卻總顯得有些荒疏,假山當中雜草叢生,石階也參差不齊,遠的那些還沒有完全修復的殿宇,更加為這裏增添了幾分蕭瑟。
*******
謝謝大家的訂閱、月票和打賞,謝謝大家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一個城府極深的刑警,莫名重生來到民國時期,被邀加入軍統后,開始憑著兩世為人的經驗與智慧,追查日本間諜組織。總是隱藏在墨鏡之后的雙眼,觀察入微,與細小處發現日軍間諜的線索。在戰線后方,與日軍間諜,展開殊死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