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風流 第383章 借箭

《大明風流》 第383章 借箭

如所預料的那般,韃子士兵分為三隊,南北西三個方向往前進。以木排作為屏障,推進到緩坡下方百步之的距離的時候,木排後的數百弓箭手開始往山包上放箭。

進攻之前,圖蒙克早已觀察了地形,發現這座山包上麵並無屏障之,麵積也很狹。所以,圖蒙克決定先用弓箭洗地,殺傷明軍。

畢竟明軍的戰鬥力強悍,這已經是早已到教訓的,即便自己的兵馬數倍於對手,還是不能莽撞。這是最後一次抓到明朝皇帝的機會,寧願心一些,也不能再有閃失。

箭支如蝗蟲一般從下方上來,落在沙土地麵上噗噗有聲。

所有人都躲在搭建的簡易的環形砂石工事裏,子頂著盾牌躲避箭支的擊。朱厚照等人被盾牌保護在山包上的巨石下方,這裏是最好的屏障了。石頭下方被挖出了一道數尺長寬的壑,便是能夠更好的利用石頭作為屏障來防備對方的擊。

箭落如雨,不過數十步方圓的山包頂部幾乎全部被箭雨覆蓋。箭支落在地麵上騰起一層黃塵土霧。羽箭中盾牌的篤篤聲,在巖石上的啪啪聲,沙土中的噗噗聲響一片,就像夏日暴雨之時站在蓮葉之間一般,耳朵裏全是噪音。

隻片刻時間,地麵上便覆蓋了一層箭支。砂土之中的箭支像是地麵上忽然長出了一層箭支的草叢一般。

不時有明軍士兵中箭,畢竟工事太過簡陋,加上盾牌也不能完全遮蔽軀。韃子的箭的又快又急又,幾個角度的同時擊,形了無死角的打擊,所以本不可避免的傷。

不過也幸虧修建了簡單的工事,才得以在箭雨之中減傷亡。在對方如此兇狠集的箭雨打擊之下,能夠隻有十幾人傷,那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Advertisement

韃子弓箭手清空了一壺箭之後,發現山包上毫無靜。既沒有火打擊下來,也沒有一支箭下來。第二壺箭繼續上來的時候,數百韃子士兵開始貓著子頂著盾牌往山包上來。

然後,山坡上的鳥銃終於開始轟鳴了起來。

張延齡要求鳥銃親衛們要節省彈藥,盡量保證每一發彈藥都要殺傷敵人。韃子躲在豎起的大木排後方放箭的時候,鳥銃的鉛彈是無能為力的。所以盡管在程之,鳥銃自然不會浪費彈藥。

但盯著盾牌的韃子借助箭雨的掩護往上上來的時候,鳥銃便可以發揮作用了。韃子騎兵用的是輕木盾,這是一般騎兵的標配,便於馬上舉盾,護住腹要害即可。除非是重騎兵,才會舉著又大又笨重的大盾,可以基本上護住全部。韃靼騎兵都是輕騎兵,自然沒有那樣的配置。

所以韃子士兵舉著盾牌佝僂著子往山坡上的時候,腹腦袋或許可以遮擋住,但是的其他部位卻會在外邊。

如果彈藥足夠的話,鳥銃手甚至可以直接對著他們手中的輕木盾進行擊。那些盾牌隻能防箭,卻在鋼珠彈的打擊下會很快破碎,從而讓他們的要害暴在鳥銃之下,會被殺當場。

但是,鳥銃手們彈藥有限,自然不會那麽做。張延齡要求他們對著韃子士兵出來的手腳大肩膀等位置擊便可。隻求擊中敵人,不求殺死對方。因為在這種況下,傷對手和殺死對手其實沒有什麽區別。隻要能讓韃子士兵失去戰鬥力減員,便達到了目的。

這是遭遇戰,並不以殺死對方的人員為目的,而是要以打擊敵人的戰鬥力為目的。而且,在戰場上有一種法是,打傷對方一名士兵,其實比殺死對方一名士兵還有效。因為傷兵需要人照顧,需要人攙扶治療,消耗更多的資源和兵力。傷人員的慘還有可能更加的搖軍心。而死掉的人卻是不需要特別的照顧的,隻需要往土裏一埋便一了百了。

所以在這種形下,張延齡讓鳥銃親衛們就衝著韃子的手腳肩膀大等能看得見的地方擊,確保命中即可。

鳥銃的轟鳴聲回在山穀之中,山坡上數十名攻擊的韃子慘著翻滾下來,捂著手腳肩膀上的慘呼大。鐵彈雖要不了他們的命,但是穿,打斷筋骨,也足讓他們喪失部分戰鬥力。絕大部分的韃子士兵都是被打中部,因為那裏目標最大,而且打中了部之後,傷者便無法行走了。一個無法行走的人,不但無法參與進攻,甚至連走路都要其他人攙扶,這正是需要達到的目的。

鳥銃擊了三,七十多名韃子傷倒地,有的滾落山坡,有的就在原地哀嚎。但明軍似乎對他們並無興趣,也沒有殺他們,任憑他們抱著腳癱在山坡上哀嚎。

其餘往上爬的韃子士兵驚惶失措,忙蹲在原地不敢再行子佝僂球死死的躲在盾牌後麵。對方的火著實兇狠,誰都不想為下一個目標。

圖蒙克甚為惱怒,但是他也知道這麽慢吞吞的往上攻或許不是辦法。

“放箭!製!”圖蒙克大聲吼道。

齊格木在旁低聲道:“大汗,放箭似乎無用。明軍的火銃手躲藏的工事應該修建的很好,箭不到他們。”

圖蒙克怒道:“那怎麽辦?難道拿他們沒法子?”

齊格木道:“大汗,明軍似乎沒有弓箭了。到現在為止,他們沒有一支箭下來。一定是沒箭了,否則他們豈會如此?”

圖蒙克皺眉道:“好像確實如此。他們隻放火,並沒有往下箭。按理他們不至於如此托大。山坡上傷的兵士他們也沒有殺。莫非是沒了箭支,火彈藥也不多了?”齊格木點頭道:“大汗,卑職也是這麽認為的。明軍皇帝一行疲於奔命。昨晚趁逃走突圍,打了這麽多的帳,他們的火彈藥和箭支一定告罄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便能解釋他們為何一箭不發了。大汗,這樣的話,不如用木排往上頂,火好像打不穿木排。待頂到近,一鼓作氣的衝上去。咱們人多,跟他們搏便是。”

圖蒙克點點頭道:“有道理。便這麽辦。”

命令下達,頂盾進攻的韃子兵迅速的退了下來,全部躲在了木排之後。前方兵士將木排豎起頂在前方作為屏障。數百韃子士兵躲在十幾隻高大的木排後方一點點的往山坡上過去。

還別,這種辦法似乎還真有用,山頭上的鳥銃立刻停止了擊。他們對木排無可奈何,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從山坡上慢慢的上來。

不過,原木木排實在是太沉重了,頂著這樣的木排爬坡,即便山坡角度不大,卻也是極為耗費氣力的事。韃子士兵們十幾人合力在後方拱著木排前進,一次隻能挪尺許。氣又炎熱,太在頭頂上曬著,一個個累的氣如牛,手

終於,在距離山頭還有二十餘步的時候,山坡的角度變得胡稍微陡了一些,挪起來更加的費勁。下方的圖蒙克也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已經到了可以直接衝鋒上去的距離了,於是命人吹響了號角。

韃子士兵們如釋重負,丟開木排紛紛喊著竄出來,往山包上衝鋒過去。

“嗖嗖嗖!嗖嗖嗖!”淩厲的箭雨居高臨下的打擊而至。從工事中站起來的明軍近在咫尺,箭支也更為強勁兇狠。一下來,五六十名韃子士兵中箭倒地。

鳥銃也開始轟鳴,一瞬間,二十多名韃子中彈倒地。

更可怕的是,東側斜坡上方,兩支霰彈火銃發出震耳的轟鳴。在這樣的距離,無論是弓箭還是鳥銃都遠不及張延齡和朱厚照手中的火銃有用。鉛彈打擊一片,朱厚照一槍便轟倒了七八個,張延齡一槍也轟倒了數名韃子。

幾乎在一眨眼的時間,衝在前麵的一圈韃子士兵便像是割麥子一般的被放倒。傷的韃子士兵和被殺的韃子士兵的順著山坡翻滾而下,就像是被風吹的翻滾草。慘聲哀嚎聲更是響一片。

弓箭手們的第二打擊又至,如蝗箭支近距離激而至,又是數十名韃子士兵中箭。鳥銃和霰彈火銃又開始轟鳴。又是大批的韃子士兵順著山坡翻滾而下。

麵對突如其來的猛烈打擊,韃子士兵們都懵了。眼見邊的人像割草一般的倒下,敵人的火力如此兇猛,韃子士兵們那裏還有勇氣往上衝。有人掉頭便往下跑,其餘人跟著往下飛奔而逃。

山腰上的韃子弓箭手及時的往山頭放箭製,這才讓數百進攻的韃子全而退。

圖蒙克麵鐵青的怒罵道:“齊格木,你不是他們沒了弓箭麽?混賬東西,胡言語。”

齊格木不敢話,策馬上前來查看。突然間,他大聲吼道:“不要箭,停止箭。他們用的是咱們的箭,咱們上去的箭被他們撿著用了。大汗,他們確實沒有箭了,用的是咱們的箭。”

圖蒙克驚愕上前查看。接過齊格木手中拿著幾隻帶著的剛剛從傷士兵上拔下來的箭支仔細端詳,才發現那些箭支都是燧石箭頭所製。雖然箭頭已經殘破,但是箭頭捆綁的麻繩和手法正是自己人製作的箭支材料和手法。

圖蒙克又連續從十多名中箭的士兵上拔出箭支來,仔細的查看,確認是己方箭支之後,大罵出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