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241章 天下事,家事,國事(2)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第241章 天下事,家事,國事(2)

耿夫人一撇,哼哼著:“難不那心機重的,不省心的狐子,教壞了老爺們?”

“男人家三妻四妾是常理,妹子都是快討兒媳婦的年紀了,還這般想不開吶。”鍾夫人半真半假的笑著。

話說鍾將軍和老耿同誌素是同手足,義氣甚篤,各自婚後,鍾大有便瞧不得好兄弟被婆娘吃的死的衰相,連帶著鍾夫人也常在耿夫人麵前刺上兩句。

“好啦好啦,你們又來了!”眼看著耿夫人又要發脾氣,段夫人趕來打圓場,“婆娘端什麽菜盤子,還不得漢子肯吃這一套呀。各家有各家的活法,都說兩句!”

這個話題有代,未生育的年輕媳婦不好,明蘭和小沈氏不約而同的用茶碗遮住麵孔,低頭默默吃茶。明蘭裝了半天慫,才想起今日自己做主人,不能裝傻,便清了清嗓子,岔開話題:“你們這次進宮謝恩,怎這麽久?”

上回去謝恩也不過半個時辰就完事了,這還包括了中場休息和播廣告。

謝恩是有定例的,除了一年中的大型慶典,平日不能一大夥人擁著進宮的,有礙宮廷肅靜,得分批次來;作為新出爐的一品夫人,又了額外的賜節禮,明蘭得以在第一批進宮,幸福的沐浴皇恩,順帶在一幕皂劇中客串了把龍套。

本來第二日就該接著召見的,不過……呃,發生了,一點,小小的,意外。

“還能有什麽緣故!這幾日頤寧宮的那位不痛快了唄。”耿夫人直,口快道,“上頭是娘娘們僵持著,咱們哪敢彈,一站便是半響。”

鍾夫人斯文的吹著茶葉:“耿家妹子,慎言。”

“慎什麽慎,出宮門時,你臉拉得比車頭拴的那馬的臉還長!”耿夫人冷哼著。

Advertisement

鍾夫人麵孔漲紅,段夫人連連咳嗽。

明蘭幾乎要歎氣了,轉頭朝小沈氏道:“事兒到底如何了。我這幾日沒出門,什麽都不曉得……方便說麽?”最後一句特意轉小聲。

小沈氏最近正是心氣爽朗,聞言,便豪氣道:“有什麽不好說的,今日一早皇上已下旨,什麽都定下了,宮裏放兩千宮人。”

“這可是好事,利國利民。”明蘭欣然而笑,宮掖空了一半,大約可省不開銷。

段夫人輕輕點頭,語氣溫和:“的確是好事。那些子低等宮,空等年華老去,終也沒個著落,有家人能投奔的還好,可大多還是老來可憐。皇上英明,太後和皇後也仁和寬宏,真是天佑人和,國家社稷之福。”

“可這回放出去的不是低等宮人吶。”耿夫人低聲音,目的發亮。

明蘭笑的出兩顆白生生的可小牙齒:“那是自然,低品級的宮哪能湊足兩千,若是真如此,那宮裏的活豈不沒人幹了。”正常合理的裁員方式,應該是各等級都裁一點。

鍾夫人忍不住笑了,明蘭的笑臉閃了眼,這種孩子氣狡黠的笑法,常在自家那五歲的小閨臉上瞧見,便笑道:“皇後娘娘說了,如今用兵修河,要用錢,不但宮掖人手要,各宮主位也得省減些。自帝後以下至嬪妃,還有皇子公主,都隻留下定數的宮,其餘俱要遣散。當然,兩宮太後也如此。”

“可是……頤寧宮裏的宮不是最……”明蘭有些懵,心裏一。作為老資格的宮廷大佬,聖德太後邊的人遠比新出爐的聖安太後和帝後多的多。

“誰說不是呀。”耿夫人語氣中充滿了幸災樂禍。

“太後……答應了?”明蘭驚疑不定,怯生生的。

“聽說朝堂上爭執了幾日。”段夫人聲道,“可如今國庫空虛,一邊清查銀子還沒個眉目,皇上都願意自行消減宮中用度,有幾個人敢出聲反駁。何況兩宮太後能留下的人數已是最多了,比皇上都多呢。”

明蘭心頭敞亮,久久不能說話,僵在那裏,皇帝這招可真狠哪。

水榭裏安靜了半響,才聽見小沈氏開口。

“頤寧宮裏這幾日熱鬧的,有幾位人兒特別著主子,哭著喊著不願離宮,正要死要活呢。”的聲音輕快好像要飛出去了,“今早務府持著聖旨去頤寧宮領人,哦,頭裏的就是那兩位千的——”愉快的拖長聲,“可那日太後不是說了嘛,‘歲數到了,不好耽誤了們’;這下可遂了心願咯。”

水榭裏再次安靜下來,又過了半響,明蘭幽幽道:“也不知們會嫁給誰?”今天怎麽老是要煩心這個問題。

耿夫人對於任何有誌於做妾的子都極端憤慨,當下便冷笑道:“過日子還能有什麽,幹活,生娃娃,家裏家外持,哪個人不這麽過來的。隻要肯好好過日子的,別起歪心眼,自能平安順泰,能排上號娶宮中子的,也差不到哪裏去。否則,哼哼……”

這聲‘哼哼’極威力,大約是違反《婚姻法》中關於止家庭暴力條例的容。

話說,待真到了千裏迢迢以外的北疆,一個小小兵頭的妻子,也折騰不出什麽結果來。若是安心過日子的平凡婦人,那反而是好事,若是那些以質衡量幸福以縱橫權貴為己任的奇子,那就難說了。更何況……明蘭迅速瞥了眼小沈氏,一旦出來了,那幾位特定子的婚事,怕由不得宮裏說話了。

段夫人笑著又扯了些家長裏短的話題,氣氛又圓融了;又說了會子話,明蘭留們用午飯,笑道:“今兒侯爺說了不回來,擺一桌好菜,還有山裏野味,索咱們吃些酒罷。”

邀請很誠懇,誰知道們都婉拒了。

“不,不。”段夫人連連擺手,笑得開懷,“知道你這兒菜好,可今兒下午有事,我得回去。”鍾夫人笑道:“正是,今兒剛進宮,家裏都等著聽消息呢,得回去。”耿夫人也道:“下回吧,待你這兒園子修好了,咱們說個日子,吃點兒酒聚聚。”

明蘭笑了笑,轉頭看向小沈氏,嗔笑道:“那你呢。你可沒一家子老也照管呢!”

誰知小沈氏也搖頭擺手,重重歎道:“我得去紫煙齋,我那小侄要進閨學了,說好了陪嫂子去瞧閨閣孩用的文房四寶,我特意預先訂了套青玉的。”

“喲,好可心的弟媳婦呀。”段夫人打趣道,“鄭家算是娶著賢媳了。”

小沈氏麵發紅,不好意思道:“長嫂如母嘛。”

最抑鬱無語的地方在於,婆母弱和藹,一點不難伺候,但卻有個全京城數一數二恪守禮法的大嫂,寡言肅穆,年歲又長;親朋中無不敬重鄭大夫人端莊賢良,一個嚴厲的眼神過來,小沈氏比見了皇帝還怕。

明蘭親送眾人出門,最後滿懷同的和小沈氏告別:“你知道我是最憊懶的,不出門,你若悶了,便來尋我說話罷。”

“廢話,你這懶鬼,三回來找你,有兩回你是從床上爬起來的。”

小沈氏心中從偏僻而來,無論習慣口音還是規矩禮數,一時還難以融京中的貴婦圈子,在別人麵前得端著,怕招人笑話,偏在明蘭麵前能放鬆。

明蘭瞬間收回同:“胡說,那隻是湘妃塌。”

小沈氏沒來得及回問一句‘有差嗎’,便板著臉的明蘭推進馬車了。

因多了些刺激,用過午飯後,明蘭也覺得不好太懶了,便不著睡午覺,人去喚蓉姐兒過來,要查功課。興衝衝的擺足了姿勢,誰知蓉姐兒期期艾艾的,竟一問三不知。

書本上的字句,答不出也就罷了,最離譜的是連二十四孝也答不出來,結結的胡編了幾個,總算湊足了三分之一。不是有‘嚐糞憂心’嘛,就編了個‘嚐屎煩惱’;有個‘埋兒奉母’,就編了個‘宰’。

明蘭險些絕倒。沒了嫻姐兒在旁督促激勵,蓉姐兒的功課再度迅速落。

“……興許真有這些子事呢。”蓉姐兒臉惴惴,小小聲的辯解,“隻是沒流傳出來罷了。”

明蘭無力的看著小孩,全無睡意。好罷,也不能全怪孩子。

早發現鞏紅綃肚子裏的墨水實在不多,不但教學枯燥,還學問有限,經不住提問,這也就罷了,還時居然有說錯;想來就算年學過些子,這會兒也沒剩下多了。如此,學生既缺乏對老師人品的敬重,又沒有對老師學問的佩服,教學自然失敗。

其實,明蘭自己倒能勝任。閨閣子該學的全套《四書》,《則》,還有《節婦傳》,《烈賦》等一大堆封建毒草,都認真學過;還有莊先生的旁聽課,更是獲益匪淺。

教個把小丫頭,那是綽綽有餘。不過,不願意。

越長,明蘭越發覺蓉姐兒生似其父,野又倔強,充滿了對挑戰既定規則的蓬興趣,還滿肚子歪理。前日跟蓉姐兒說《論語》中‘日高三丈,尤未離床’一章,這小丫頭居然立刻用興味的目注視著自己。

明蘭一陣尷尬,費了好大力氣,才跟說明關於‘活學活用’的重要

上輩子的姚依依常打道的大多是缺心眼的害者和心機深重的被告,嚴重缺乏跟孩子的相經驗,這會兒就是自己生了孩子,怕也不知該如何教養;何況這位非婚生子乎?

思緒轉了半天,糾結再糾結,加之適才聽到的些許信息,為了自己的用腦衛生和神健康,也為了小孩子完善人格的全麵長,明蘭決定還是讓專業人士來理這個問題。

“這樣罷。”明蘭長長出了一口氣,“你去上學罷。”

蓉姐兒眨黑亮的大眼睛,淳樸天真,如野生小一般未經雕琢。

https://www.biqiuge8.com/book/26225/1667977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