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覆手繁華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有假

《覆手繁華》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有假

眼看著曹嘉被侍抬了過來,站在宮門外的劉景臣、裴思通不驚訝。

劉景臣麵容凝重,看向旁邊的謝相:“宮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謝相道:“先是傳了顧大姐和胡仲骨進宮,然後是屈承如、裴杞堂,現在又將曹嘉抬了進去,恐怕……是那件案子有了眉目。”

可為什麽如此的突然,之前竟然沒有半點的消息傳出來。

劉景臣見到勤政殿的侍過來傳話,急忙上前將侍拽住:“勤政殿那邊到底是什麽形。”

侍向左右看了看才道:“寧王爺被下了毒可能與趙家有關,皇上和太後都大發雷霆,幾位相爺心裏也有個準備,不得立即就會傳幾位過去議事。”

寧王被下了毒,所以顧家人才去治病。

謝相臉大變:“你寧王現在如何了?”

“已經沒事了,”侍道,“下毒的是寧王府的下人……”

謝相和裴思通兩個人麵麵相覷,下毒與趙家有關,卻又是寧王府下人的手,難不趙家和寧王府的下人勾結?

劉景臣囑咐侍:“請中稟告皇上,我們隨時都可以去勤政殿。”

侍應了一聲。

劉景臣看著侍的背影,目漸漸深沉起來。

……

勤政殿裏。

常安康快步進了門:“皇上,曹嘉來了。”

皇帝道:“將他抬進來。”

常安康臉上一閃,表有些躊躇:“恐怕要等一等,曹嘉大人一定要自己走進來。”

Advertisement

走進來?

皇帝皺起眉頭:“他的不是已經鋸掉了嗎?”

“是,”侍抿了抿,“可是曹嘉大人還能用手慢慢地挪。”

這是何苦。

皇帝頓時生出幾分的迷,他明明已經格外開恩,曹嘉為什麽還要這份苦楚。想到這裏,皇帝向殿外看去。

殿外的衛和宮人也不將目落在那半個人上。

沒有的曹嘉,將長袍束在腰間,如竹竿般的兩隻手出來撐在地上,用力地將撐起來向前挪去,看起來格外的稽。

曹嘉挪上了漢白玉石階。

大齊建國這麽多年,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形。要知道能夠被皇上傳召的人,至要相貌端正,態勻稱,那些駝背、跛腳的員都很能夠在吏部選拔時得到一個好職司,更別提沒有的人。

曹嘉就不該出現在這裏。

曹嘉著不遠的勤政殿,從皇城司大牢到養濟院,然後再進宮,他就這樣被人抬來抬去,這幾步路他卻要自己走,這樣他才能提醒自己,為什麽會來到這裏。白玉臺階如同寒冰一樣,比他想象的更加寒冷、堅

他從前不理解哥哥,覺得哥哥進了大理寺之後就變得冷漠起來,不顧家中之事,而且愈發死板地不通人。曹家出了事之後,他甚至對哥哥有幾分的怨恨,為什麽哥哥非要堅持他的道理,以至於給曹家帶來了滅頂之災。

哥哥臨死之前,他曾問哥哥,後悔嗎?

哥哥卻搖頭。

哥哥的話他到現在都記得。

“大理寺是所有重大案件最後的複核之地。”

終於現在他明白了這個道理,最後的複核之地,也就是,一切將在這裏終止,那一條條命會在大理寺迎來他們最後的歸路。

曹嘉離大殿越來越近,他覺到在他肩膀上的責任愈發沉重。

曹嘉終於“走”進了大殿。

皇帝看向在地上行禮的曹嘉,不由地有幾分容,半晌才抬起手:“曹卿,平。”

曹嘉直起子。

侍低頭將手諭端給曹嘉查看。

皇帝微微前傾:“曹卿能否辨別,這手諭到底是真還是假。”

曹嘉將手諭拿了起來,對著仔仔細細地看去。

所有人的目都落在曹嘉上。

不知怎麽的,此時此刻仿佛所有人都忘記了曹嘉是皇城司的死囚,他了一半的子,仿佛也高大如常。

曹嘉終於將手諭放回了托盤:“罪臣哥哥一直提倡使用書證和證,所以也格外重視證采集,想要分辨這書證的真假,可以從紙張、用墨、印鑒和書寫人的筆跡、習慣手進行判斷。”

曹嘉著抬起頭來:“所以,罪臣可以查看出這手諭的真假。”

皇帝目一盛,立即看向旁邊的太後,太後臉上卻仿佛出現了一的神

瑯華知道曹嘉不是而已,既然他這樣斬釘截鐵地回答,就定然已經竹。

曹嘉看向太後:“隻要太後娘娘將這些年寫過的字帖,用過的紙張、筆墨給罪臣,罪臣就能找到證據。”

聽得這話,皇帝立即站起來:“你是……”

“皇上,太後娘娘,這封手諭是假的,”曹嘉著指向那些字,“字雖然寫得十分清楚,但是結構呆板,運筆著力不均,習慣混,並非一氣嗬,而是臨摹太後平日裏書寫的單字,湊出了這張手諭。”

“隻要是假的,必然有跡可循,太後的字輕易不會外流,隻要能找到他們用來模仿的單字,就能證明罪臣的判斷,況且,這字用的筆墨恐怕與太後娘娘平日裏用的也不盡相同。”

“上麵的印章就更加好查驗,雖然大、刻字和太後所用一模一樣,但是仿印就是仿印,沒有多年使用磨礪的痕跡,沒有朱砂印泥的沉積,必然還是會有細微的差別。”

誰也沒想到曹嘉能夠一口氣出這麽多的疑點。

皇帝道:“曹卿能夠斷定?”

“罪臣能夠斷定,不止是罪臣……”曹嘉著抬起頭,“大理寺有幾位掌檢,這些日子也和罪臣學習勘檢之法,皇上可以將這份手諭拿給他們查看,看他們會給出什麽樣的結果,這樣造假的手諭,罪臣實在已經在裴大人手中見過了許多……”

皇帝一臉疑地看向裴杞堂。

裴杞堂這才道:“微臣曾給曹大人看過一些文書。”

皇帝眼睛微瞇:“你是?”

裴杞堂道:“就是那些寧王與東平長公主相互來往的書信,雖然寧王當年的筆墨早已經被銷毀,但是東平長公主尚在,用東平長公主的筆跡對比,就能獲得實證。”

當年朝廷給慶王定罪所依仗的證據,便有這一件。

如果這些東西都是假的……

那麽在慶王上的罪名,就會被人質疑。

…………………………………………………………………………

哈哈哈,更新了。

還有一章比較晚,大家不要等。

這麽辛苦,能不能求月票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