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城重建需要龐大的資,這需要星城在各方面給予支持。
劍寂的百萬劍靈陣近乎掏空了凜冬城家底,尤其是在戰力層面。
整人口折損了五分之二,軍部形同虛設。
現在最好的選擇是讓黎明軍為凜冬城新的軍部,就此併凜冬城。
但戰爭帶來的傷痛讓黎明與凜冬存在隔閡,這需要星城從中多番調節,還需要時間沉澱,現如今想要讓兩方合併顯然不現實。
其實星城高層也開會商量過一個問題。
是否放棄重建凜冬城,讓凜冬城與黎明軍就此併星城。
據外勤小隊的描述,會議上星城高層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最終得出的結論認為合併不現實。
這裡存在著兩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一、合併代表這部分人將由星城完全供養,以現在星城的資源產出本做不到這一點,即使能夠做到,也會讓星城的發展停滯不前,乃至倒退,無法將資源繼續投到發展、建設、研發上。
況且星城的土地面積也不容許併如此龐大的人口,除非是新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完。
但新城的規劃還在概念狀態,距離現在太過遙遠。
第二、合併后,凜冬北境將被徹底放棄。
凜冬北境一直都是靈資源產出最富的區域,是人類發展最重要的資源獲取渠道之一。
放棄凜冬城,人類無疑是自斷一臂。
這對人類整發展而言會造不小的影響。
綜上所述,黎明與凜冬城的合併才是最優的選擇。
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星城會從中斡旋,讓兩邊明白戰爭來自領域生的挑唆,不要將矛盾建立在對對方的敵視上。
這段時間凜冬城的重建規劃正在進行,我們星城也將派出代表參與其中,往後也將提供凜冬城重建時需要的各類資。
這麼做或許會嚴重拖慢的星城的發展,但我相信未來凜冬城與星城的合作,必將讓人類文明走得更遠。
……
看到這裡,封棋不由得點頭。
星辰高層的想法,與他的想法一致。
他也覺得重建凜冬城才是最優的選擇,合併本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嚴重拖慢人類文明的前進的腳步。
如果選擇合併,等同於放棄了未來。
他理想中的真正合併,只存在於一個條件下。
那就是概念中的新城市建設完善。
概念中的新城市以人類修鍊系為基礎核心框架建設,可以不斷擴建,容納龐大的人口。
同時這座新城市將擁有連接凜冬、舊日、星城、未來、勝利,五大城市前線的空間傳送陣。
到時候人口不需要分佈於五大城市,可以完全融新城市中。
凜冬城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凜冬北境的資源與加工廠無法被割捨。
同時沒有城市作為站點,補給也難以滿足前線的消耗。
待新城市出現后,戰士們只需要通過穩定型空間傳送陣就能瞬間去往各前線補給區,資補給方面也能隨時通過傳送陣完點對點迅速供應。
到了那時候,凜冬城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只需要保留一個前線補給區即可,民眾完全可以來到新城市,在這裡為前線創造價值。
那時候的戰團不再有主要駐紮地,新城市才是他們唯一的駐紮地,戰團之間相互支援協助也將變得非常便利。
例如黎明戰團正在凜冬北境休整,當接到星城西補給區的傳來的求援,黎明戰團便可以通過凜冬前線的空間傳送陣瞬間回到新城市,然後以新城市為中轉站,迅速去往星城西補給區。
這才是封棋理想中的合併。
既不影響到人類文明的發展,同時還能在後方提供前線發展所需的各種便利。
但他明白,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
至這條犧牲線,城市之間還遠未達到該合併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