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鑒寶天王 第489章 柴窯碎片集齊

《鑒寶天王》 第489章 柴窯碎片集齊

一天之後,瓷坯完全被曬乾,林舟開始了施釉的環節,既然是鬥彩加彩瓷,那麼施釉是無比重要的關鍵之,一旦施釉出現一點差錯,那樣製作出來的只會是一件失敗品。

他首先用青花料描繪出雲龍紋飾,瓶正面有著一條巨龍騰於壽山福海之上,周圍滿是祥雲,以林舟的繪畫能力而言,不到半天,就把雙耳瓶上的青花紋飾全部畫好,再次讓現場觀看的工人們為之震驚。

由於鬥彩是青花與釉上彩的結合,彩是釉上彩,所以,他第一步只需要用青花勾勒出圖案廓,高溫燒制之後,再進行鬥彩的填彩和彩的施釉,這二者雖然都是釉上彩,但是方式完全不同。

用青花畫完廓圖案之後,林舟又在上面施了一層明釉,然後就將瓷放進了窯爐之中,製作瓷的全程,不會有一個人幫忙,全靠他自己來完,黃榮軒也是專門騰出了一個窯爐,供他進行燒制。

整個窯爐之中,只有這一個瓷存在,林舟將瓷匣缽之中,這是陶瓷製品焙燒時專用的容,以耐火材料製,作用是防止瓷坯與窯火直接接,避免污染,對於白瓷的燒造極為有利。

放好瓷后,他封住了窯爐,開始填柴火進行燒制,這個過程,需要持續一晝夜的時間,當然,也不會有人幫助他添柴,所以,一切都要他親自看著。

景德鎮附近的森林資源十分富,所以,一直都在用著傳統的柴燒,不過,現在也有電窯和氣窯,大多都是生產一些低端瓷,而品瓷,一直堅持著柴燒。

哪怕是在燒窯時,他都沒有去使用高級制瓷驗符,因為現在依然是在製作瓷的過程中,一旦使用,就會極大的降低最後的評分。

Advertisement

不過,鑒定不在這種限制之中,他使用鑒定,鑒定著窯爐況,不斷的添柴,將裏面的溫度,保持在對瓷最合適的範圍之

時間漸漸到了晚上,工人們都下班回家了,黃榮軒也拍了拍林舟的肩膀,開口說道:「小舟,加油吧,我今天就住在窯廠里,等著你瓷製作完。」

林舟輕輕點了點頭,一直在關注著窯爐況,工廠的燒窯工作,是極為複雜的,一整窯的瓷,多達幾百件,由於擺放的位置不一樣,溫度也會不同,相同得泥料也燒不出一模一樣的

一般一個窯爐,都會有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進行負責,裝窯,添柴,開窯等等,每一個工位所負責的事都有所不同,其他每一個工位都可以換,但是唯有看火,卻要一直堅持到底,這一個工位就等於一次燒窯最大的總工程師,用行的話來說,做把樁師傅。

窯爐的瓷燒得好不好,全看把樁師傅對溫度的掌控,溫度過高,瓷就化在了匣缽里,溫度過低,釉面的效果則無法被燒制出來。

現在,林舟一個人,負責了所有的崗位,他在窯爐里放置瓷坯的時候,就放置在了最合適的位置,也是能夠燒出最完效果的位置。

經歷了一晝夜的燒制,到了第二天下午,林舟停止了木柴的供應,使得爐火慢慢熄滅,等到溫度慢慢冷卻下來后,他用工打開了被封住了窯爐,進去將那件燒好的瓷拿了出來。

上面的青花紋飾燒制的非常完,沒有半點瑕疵,讓黃榮軒看了,都不讚歎道:「小舟,你說你總共也沒燒過幾次窯,竟然對溫度的掌控如此完。」

「黃老,我在腦海里,已經練了無數次了。」林舟笑著說道,實化的窯爐,跟真的一模一樣,他可是燒了快三個月了。

「哦,你還能在腦海里,模擬燒窯嗎,怪不得一些技藝,學得如此之快。」聽到林舟的話語,黃榮軒面上出了一抹異

「差不多吧,現在我要開始上釉了。」林舟笑了笑,將瓷拿到瓷工坊里,開始進行施釉,首先是鬥彩的填彩,隨後是一些彩紋飾的上釉,在燒好的胎釉上施上含砷底,再塗上料后,用筆洗開,由於砷的蝕作用,使得產生化效果。

看著林舟這練的施釉作,黃榮軒不慨,這三個月,他見證了林舟從一個新手,長為制瓷專家的過程,換做以前,他想都不敢想,按照現在林舟所有工序的練程度而言,沒有一二十年的練習,本不可能,然而這個小子卻是真正的做到了。

施完兩種釉彩之後,林舟便把瓷再次放了窯爐之後,封爐起火,這一次是低溫了,他繼續掌控著窯爐里的溫度,保持在對兩種釉彩都十分合適的範圍之

就這樣,又過去了一天,到了第二天開窯的時候,黃榮軒召集了所有工人前來觀看,看一看這位僅僅學習了三個月制瓷的年輕人,最終能燒出什麼樣的瓷

林舟並沒有先使用鑒定,隔著窯爐進行鑒定,他也想親眼看一看自己燒的瓷,這三個月來的最終果。

砸開封住窯爐的磚塊后,他進窯爐之中,將這件鬥彩加彩雲龍紋雙耳瓶小心翼翼的拿了出來,放在了桌子之上。

頓時,許多人都圍了上來,爭相的觀看這一件瓷,凡是看到的人,面上都出了一抹驚,這是學習三個月的人能製作出來的瓷嗎,本不可能啊,三十年倒是還有可能。

這件瓷的瓶口位置有著如意雲紋,包括兩個雙耳把手上,也有著鬥彩紋飾,除此之外,雙耳瓶之上,還有那種潤的彩紋飾,使得整,更加的妙。

而在兩面的瓶上,都繪有一條巨龍,然而巨龍的卻不一樣,一面是綠鱗紫脊,一面是紫麟綠脊,上面所施的彩釉非常的麗奇幻,繪畫更是氣勢雄偉。

這不僅僅只是瓷的藝,還有繪畫的藝,哪怕是他們窯廠里的一些老師傅,都覺得自己無法製作出如此的瓷

「這,這瓷太完了,難以相信,僅僅學習了三個月,就能製作出來,讓人嘆為觀止啊。」這座窯廠的廠長,看著這些瓷,面帶驚的說道。

他也是從學徒一步步升上來的,到現在為止,學習瓷已經有了四十餘年,他覺得自己製作出這件瓷,並不困難,可是,他學了足足四十多年啊,林舟才學習了三個月。

黃榮軒面上也出了驚嘆之,這件瓷他是親眼看著林舟完的,本沒有別人的參與,也就是說,林舟從選料制瓷,到最後的燒窯工序,都完全的掌握了,而且掌握的極為完

在三個月前,他還在想著,林舟學習制瓷應該不難,只不過水平,可能會跟宋修明有一定的差距,然而現在,他覺得這個差距,變得越來越小了。

「小舟,恭喜你,你出師了啊,你是我們黃家出師最快的一個學徒了,三個月就出師,說出來覺像是在開玩笑一樣。」黃榮軒忍不住笑著說道,話語中充滿了慨。

林舟朝著黃榮軒抱拳一拜,然後又朝著周圍的人群抱拳一拜,「多謝黃老,多謝大家三個月以來對我的教導,我能有現在的就,與你們不可分啊。」

看著林舟這樣一個天才般的人,還如此的謙虛,懂得禮貌,現場的工人都不鼓起了掌。

隨後,黃榮軒擺了擺手,讓眾人回去幹活了,他則是朝著林舟說道:「小舟,雖然你現在的制瓷水平,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說句實話,與宋修明,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啊,他可是整個華夏水平最高的制瓷大師,我覺得如果再給你半年時間,或者用不了半年,肯定能超越他,只是時間不等人啊,這次輸了也沒關係,下次再找回來。」

他覺得以林舟這件瓷的水平,並不能戰勝宋修明,華夏水平最高的制瓷大師,這是公認的,可不是宋修明自己吹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宋家在景德鎮,在制瓷行業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黃老,不是還有幾天嗎,我回去好好總結一下,不到最後一刻,我可是不會放棄的。」林舟拿著瓶子,放了盒子裏,笑著說道,他要回去鑒定這件瓷,以此來進行任務的結算,看看這一次,系統會給他什麼樣的額外獎勵。

黃榮軒搖頭一笑,總結一下,雖然會對水平的提升有幫助,但卻是微乎其微的,制瓷可不想武俠小說一樣,可以頓悟,直接為武林高手,只是,他也不願意潑冷水,就讓林舟再開心最後幾天吧,「好,最後幾天時間,你回去好好的休息休息吧。」

林舟點了點頭,拿著瓷,開著車離開了制瓷工廠,朝著他所居住的小別墅而去,回到家裏之後,他關上房門,坐在二樓的書房裏,對這件瓷進行了鑒定。

品鑒定功,信息如下……」

品名稱:鬥彩加彩雲龍紋雙耳瓶。」

「年代:距今約一個小時。」

「製作者:林舟。」

「藝特點:此瓶造型仿自明永樂青花扁壺,除了以鬥彩裝飾之外,還輔加以彩描繪,使其表現手法更加多樣……」

「瓷缺陷:鬥彩與彩的施釉,尚有許多欠缺……」

「總評價:此瓷紋飾,繪畫氣勢雄偉,型端正,評分為92分。」

看著眼前浮現出的鑒定信息,看著最後的評分,林舟忍不住歡呼了一下,三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啊,他在這三個月,幾乎熬了許多的夜晚,力不足了,就用高級修復修復了一下,每個月的修復使用都達到了上限,現在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任務完,宿主功製作出評分為九十二的瓷,獲得高級制瓷獎勵,據任務完度,獎勵一塊柴窯製作法線索碎片,兩塊冰蠶碎片,一塊七星龍淵劍碎片,二十點數據值。」

聽到系統的提示,林舟面上出了激,忍不住揮舞起了拳頭,終於得到了最後一塊柴窯碎片了,失傳了千年之久的柴窯瓷,終於有可能重現於世了。

不僅如此,系統這次還發放了碎片大禮包,冰蠶和七星龍淵劍碎片,也都獎勵了不等的數量,這樣一來,冰蠶,他就只差最後一片了,七星龍淵劍還差兩片,這簡直就是令人興的事

林舟隨即進了系統品欄,看到了六塊柴窯碎片聚集在了一起,形了一個完的拼圖,只是上面,依舊充滿了一層迷霧,不過這迷霧之上,也顯示出了金芒,彷彿在提醒他,這塊拼圖已經完一樣。

他輕輕的用手點了一下,拼圖上的迷霧慢慢的消失,出了一塊類似於羊皮紙一樣的尋寶地圖,在地圖一個位置上,標註了一個紅點,應該就是柴窯製作法的所藏之地。

只是就這一個地圖,上面沒有什麼文字,也太簡陋了吧,他不查看了一下品信息,同樣沒有任何提示,「系統,你這是坑人呢,搞一張空白地圖給我,玩人呢,這線索嗎。」

「任務發佈:為一個鑒定大師,應該勇敢的面對各種困難。」

「任務要求:據柴窯製作法線索拼圖,功得到柴窯製作法。」

「任務獎勵:一次特殊技能獎機會。」

聽到鑒定系統的任務提示聲,林舟毫不猶豫的說道:「好,我原諒你了。」

畢竟這是一次特殊技能獎機會啊,不過並沒有標註初級還是高級,恐怕裏面包含著各種等級,就看他的運氣了。

林舟不認真看了看這張拼圖,發現可以放大小,上面還有一些山脈河流,他仔細放大之後,開始據這些特徵,進行尋找起來,是地圖都打印了一大堆,趴在地上認真的尋找。

對於華夏的河流山脈,他十分的悉,第一眼就知道,這並不是華夏,所以,只能是國外了,不過,他還是跟華夏山脈河流進行了對照,並沒有半點相同之,這也讓他不慨,沒想到失傳千年的柴窯製作法,飄洋過海到了國外。

為什麼是飄洋過海,因為華夏周邊的一些國家,能力極弱,本不可能侵華夏,更不可能搶走一些寶貝,只有清代末期時的侵華夏的海外國家,才有可能存在著柴窯製作法,因為他們搶走了無數珍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