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朝京城,宮城之,書房裏。
“陛下,寒家這些年來行事越發放肆,如今竟公然縱子行兇,目無法紀,若此番不嚴懲,恐怕京城其他世家大族亦會……”
“夠了。”龍椅上坐著穿著龍袍的大武朝當今天子趙天南,聽到跪在地上的陳史這番慷慨激昂的諫言,他淡淡的道。
陳史一愣,早就知道陛下對寒家人特別放縱,可如今寒家一個旁支的爺天化日之下縱奴行兇打傷了皇後母族蘇家的爺、皇後娘家的侄兒,陛下也打算輕輕揭過,半點不追究?雖然被打傷的也不過是皇後兄長的一個庶子,可畢竟也代表了蘇家的臉麵。難道寒家在陛下心裏的地位重要到連皇後母族也要為之讓路的程度?
帝後素來和睦,怎麽如今……
想到這裏,陳史又道:“陛下,寒家連一個旁支子弟都敢藐視後族,若不……”
“朕說夠了!”趙天南原本還有些漫不經心,驀地轉過頭,兩道淩厲的視線落在陳史上,讓他將接下來的話生生咽了回去。
趙天南時長得劍眉星目,俊郎不凡,若是個文人,必定是個溫文儒雅的君子。可趙天南是行武出,當年征戰天下時殺敵無數,又經過這二十年的帝王生涯,早已褪去當初的青,取而代之的是威嚴端肅。所以當他沉下臉來時,那帝王之威讓從來都以死諫朝堂為榮的史也不敢再多言一句。
侍立一旁伺候的林公公眉峰輕輕一抖。
大武朝也不過立朝二十年,不管是朝臣還是後宮的宮妃、宮、太監,都是這二十年來逐漸增補的。滿打滿算,這偌大的皇宮,從二十年前就開始侍俸當今陛下的,不超過五指之數。
林公公就是其中之一。
朝中文武百,很有人知道為何陛下會如此寵信寒家,就算寒家當年對扶持陛下建立大武朝有功,也不該有這般榮寵。
是的,當今陛下趙天南異常看重寒家。
寒家乃延續了四百年的世家族,這四百年間經曆了好幾次的朝代更迭,可寒家一直屹立不倒。二十年前,趙天南之所以能順利的穎而出順利建立大武朝,將這天下牢牢掌握在手中,寒家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時至今日,寒家也因當初的付出而收獲了遠超預期的回報。
寒家當代家主寒臻乃謹殿大學士,閣首輔,兼吏部尚書,加師兼太子太師,隻看這一長串的名,便可知他地位之尊崇。寒臻的長子寒淩掌管兵部,至兵部尚書。次子寒曄外放至廣東,任廣東承宣布政使,亦是一方封疆大吏。
寒家的榮寵由此可見一般,更別提寒家還有不子弟在朝為。
文武百在羨慕嫉妒寒家的同誌亦不免為此百思不得期解。
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當今天子能從二十年前的世中殺出一條路,建立如今的大武朝,他自然不可能是個什麽都不懂的昏君,便說他是英明神武也毫不為過。既是這樣,他又為何能容忍寒家不僅占據文之首,還掌管六部中重中之重的兵部。
說句大不敬的話,寒家在軍中本就頗有聲威,以寒家如今的地位,若是他們有了不臣之心,大武朝就算不傾覆,恐怕也得傷筋骨。
趙天南是皇帝,可不是什麽樂意為他人作嫁裳的善人,他這樣做,自然是有不能稱道於外人的原因的。
而林公公,便是這知人之一。在趙天南邊服侍了二十年且深得趙天南信任,林公公知道太多不能言說的。
一切都隻因為,趙天南不是不想,而是他不敢,不敢寒家。寒家能屹立數百年而不倒,早就已經長一棵盤錯結的參天大樹,百年族的底蘊,又豈是開國不過二十載尚未基穩固的大武朝想就能的。
更何況……
想起當年那個堪稱風華絕代的子,林公公眼中一黯,將中的一聲歎息咽下不提。
“聽說,湖州……現萬荷齊放,祥瑞?”在林公公憶及往事的這段時間,趙天南已經將陳史揮退,視線及龍案上堆放的奏折,他似是不經意般突然道。
聞言,林公公斂眼立於趙天南後,畢恭畢敬地回首道:“回陛下,確有此事,當地百姓都言這是上天認可陛下這二十年來的勵圖治,特降祥瑞之兆以昭告天下陛下的聖明,欽天監也道此事確鑿。”
雖然陛下說得隨意,但以林公公多年來對他的了解卻能知道,陛下對件事相當在意。
趙天南沒再追問。
林公公垂眼,從他的角度可以看到,趙天南因練武而骨節大的雙手,此時正握拳,還有些抖,仿佛在極力抑著什麽。
他現在都仍記得,二十年前湖州城的湖畔,青在他的詫異中劃破眉心,將那粒染的蓮子扔進碧波漾的湖裏。那粒蓮子水發出“叮咚”一聲,隨即沉沒不見,隻在湖麵暈染了淡淡一抹緋。
“曾經有人跟我說過,這粒蓮子能換我一次新生,你信嗎?”在問及緣由時,是這樣說的。
那時正值黃昏,站在背,夕的餘在上鍍了一層薄薄的金暉,在湖水的碧波漾中,的青隨風飛揚,眉間之沁出一顆朱砂,袂蹁躚間出別樣的風華與魅。
雖然已過去二十年,可的樣子便似鐫刻在心一般,無論如何都不曾忘卻分毫。
良久,趙天南才似自語又似詢問地道:“你說,當初,朕是不是做錯了?”
林公公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陛下此時並不需要他的回應,他隻是更為恭敬的低了低頭。
許是因為想起了很久不曾想起的故人,亦或是立於陛下後讓他不至於太過顧忌會被看穿什麽,林公公從來都是古井不波的眼中泛起驟然清冷的,他角輕輕牽扯,出淡淡的嘲意。
二十年了……
上輩子的謝苒拼了命都要嫁的榮國候世子,成親不過兩年便與她的堂姐謝芊睡到一起,逼著她同意娶了謝芊為平妻,病入膏肓臨死前,謝芊那得意的面龐讓她恨之入骨。一朝重生回到嫁人前,正是榮國侯府來謝家退婚的時候,想到前世臨死前的慘狀,這一世謝苒決定反其道而行。不是要退婚?那便退,榮國侯府誰愛嫁誰嫁去!她的首要任務是將自己孀居多年的母親徐氏先嫁出去,后爹如今雖只是個舉人,可在前世他最終卻成了侯爺。遠離謝家這個虎狼窩后,謝苒本想安穩度日,誰知那繼兄的眼神看她越來越不對勁? ...
聖旨賜婚虞幼蓮與江有朝時,京中所有人都覺得婚事雙方不搭。 一個是令國公府、簪纓世家千嬌萬寵長大的嬌嬌女,生得一副柔膚雪肌、眉眼如畫,叫人看了就想捧着哄着。 一個是寒門武舉出身,仗着軍功一躍成爲人上人的粗野將軍,曾一槍挑落敵軍數十,進京那日更是當街嚇哭兩歲稚兒。 江有朝本人也這樣認爲。 所以當令國公府遞來一張長長的嫁妝單子,上面列滿了各種珍奇寶物、時興首飾、綾羅綢緞的時候。 他也未置一辭。 只想着湊合將婚姻過下去,雙方相安無事便好。 直到春獵那日,那個紅脣雪膚,小臉如羊脂玉般瑩潤的嬌小姐,不小心撞進了他的懷裏。 江有朝大手一揮,將人穩穩接住。 對方盈盈拜謝,露出柔嫩細膩、不堪一握的脖頸,嬌矜又勾人。 江有朝狼狽鬆手。 ——在無人看到的角度裏,耳垂突然變得通紅。 * 京城衆人驚訝發現。 向來寡言冷語的江統領,婚後竟將自己明豔姝麗的妻子捧在了手心裏。 新婚第二日,他親自去金鑾殿前求了數箱羅綢錦緞,只爲小姑娘隨口說的一句牀榻太硌了; 生辰時放了滿城的孔明燈,只爲討她展顏一笑; 就連小姑娘鬧脾氣,也是他好聲好氣地哄着求着,生怕她受一丁點委屈。 衆人這才反應過來:那個令國公府千嬌萬寵長大的小姑娘,婚後居然比婚前還舒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