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第2035章 摩托化部隊

《古董商的尋寶之旅》 第2035章 摩托化部隊

如今這幾年,在華夏買得起兩托車用來代步的人其實不多,一輛至幾千塊呢。

能有一輛大幾千塊的輻條轂“本田100”上下班,就算收厚的人,那也得存很久的錢。

當然,騎這車出門當然是瀟灑的。

至於在縣城一級,能騎上兩萬來塊、鋁合金轂、外表又帥又靚的“鈴木王”,那得是老闆才行。

至於買得起四萬餘塊的“本田王”,也就是本田cb125t,更是得真正的有錢人才行。

騎出去不要太瀟灑,派頭十足!

如今華夏很多縣城房價才三百多、四百來塊一平方,還幾乎無公攤,一輛“鈴木王”夠一套兩室一廳,一輛“本田王”就是套地段不錯的大三房。

走私托也不,在江南省,這什麼川崎“400小飛機”的都算常見。

至於在粵省那,有號稱走私渠道“海陸空”的海陸在,各類大排量走私托那是滿街竄。

除了男士托車,踏板托也開始出現,一萬多的不算好,但算真心貴。

至於兩三萬的“大白鯊”、“大黑鯊”,款式好看,就算是個塑料殼,那也得是個老闆纔買得起。

市面上的中高檔托基本上還是小鬼子系列,國產的當然也有,但做工、能總差了那麼點意思。

合資生產的不,有些乾脆就是模仿小鬼子的車型,比如一開始外形似乎是仿製“鈴木王”的某個型號“錢江”,做工這些不論,騎起來聲音都是“哐哐哐”.

Advertisement

後來出了個“錢江王”,就是雙缸仿本田王,外形與原版倒是差不離,好看、派頭足,但這質量還是差了不

代步的兩托市場貴,載貨的三托前幾年就更,很多還是自己想辦法改裝。

人力三車加個不知道從哪搞來的小排量舊托車發機,騎起來那也是風馳電掣!

不說農村道路,國道、省道、縣城大道都是隨便跑。

至於安全就不必在意了,空中飛人全靠騎手自己的技和運氣。

更有兜裡張,但有想法的“90年代版創意達人”用28大槓自行車改裝托的,一騎就冒青煙,尾氣味道人。

甚至自行車一側直接加個自個焊接的車斗,自制改裝版邊三托的都不

如今的華夏老百姓除了有獲得更便捷、快速、高效的出行通工的需求之外,在貨運一項上,對三托的需求也在開始顯現,不然不會出現那麼多的自制、人力三車加裝托車發機的正三托。

其實吧,托車如果只是想要達到皮實耐的程度,這技要求並不是特別高,如今華夏托車市場的價格也是明顯的虛高。

在剡縣,張慧就投資了個托車製造廠,採用小鬼子的發機技,但大部分產品是三托。

品牌大名“托”,順便把“星辰托”的品牌也註冊了的,還能後綴掛上小鬼子的固有品牌打市場。

托市場競爭激烈,自家制造廠裡三托倒了主打,常規型、方向盤型都有,國銷量還不錯,出口非洲、南的更多。

非洲正需要正三,別說非洲窮,買得起正三的人其實還真不,而且有老弟在,剡縣生產的托車出口經銷不問題,甚至都要在博茨瓦納設廠。

至於這技來源.

小鬼子有幾家托車企業的控權都在星辰集團手裡呢,用的是小鬼子自己經營多年的品牌,可利潤最終大部分都進了星辰的口袋!

……

烏瓦魯帶來一個加強連的茨瓦人部族部隊,這戰鬥力比卡爾-盧蒙的赫馬族武裝戰鬥力強多了!

這是批職業軍人,完全產的,經聯合力量訓練多年,戰鬥力遠超博茨瓦納原本的國防軍。

裝備也不錯,三個排的步兵基礎步槍都是AKM與56-2,第四個排用的是63式自步槍。

不是不給AK74,只是爲了消耗庫存量驚人的M43彈。

連單兵地對空導彈都帶來幾,蘇式機槍、火箭筒、自榴彈發皆有裝備,甚至還有兩名裝備了式狙擊步槍的狙擊手。

SVD只當手的武,每個步兵班都有一編制,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銳就給銳的裝備,烏瓦魯的人裡,連夜視裝備都有部分裝備。

“重武”也有,帶了三個使用蘇式2B14-1式82毫米迫擊炮的炮班,外加500發炮彈。

這種83年才裝備蘇軍的迫擊炮到如今都算十分先進,全重41.8公斤,正常速15發/分,最大速22發/分。

最小程85米,最大程可達4270米,超過世界上大部分同類型迫擊炮的程!

當然,比華夏的87式82毫米迫擊炮差點。

爲啥不用87式?

聯合力量下屬最銳的部隊才用那個,因爲炮彈搞要花錢買呀,而自家庫存的蘇聯炮彈都夠打到天荒地老去。

連生產線都有,近乎白拿的全套,製造本還低。

2B14-1也就比87式略差那麼一意思而已,茨瓦人部族銳能用它已經是一般銳的待遇了。

這炮在炮口設有一個獨特的防止重複裝填裝置,在外觀上很好辨認。

比從蘇聯庫存軍火庫裡搬來的那些個數量巨大的37式82毫米迫擊炮程遠一大截,也更輕便,集團也都只用來裝備主力部隊。

誰用2B14-1,誰就能算聯合力量的銳部隊。

完全產,華夏式的軍事訓練加上對部族的狂熱忠誠,普通戰士都是初級中學文化程度起步,格更是優中選優,這個加強連的茨瓦戰士不是銳才奇怪。

至於外圍力量,就算給迫擊炮,那也是子的那些個庫存舊型號。

當然,直到如今,二戰時期蘇聯設計的那些迫擊炮都還是非常管用的大殺,就比先進貨能差點而已,在非洲足夠用了。

……

部署防縱深,在附近山頭設立防哨,又去看了看神奇的礦區,派人控制道路.

林林總總,都快到了傍晚時分。

這時江宏榮與烏瓦魯、卡爾-盧蒙,各自帶著幾個人查看之前被摧毀的那香蕉林,坐著三托過去,省力,這托化部隊的味道就出來了。

至於一開始戰鬥發的區域,在烏瓦魯的人到達之前就已打掃完戰場。

就沒留下任何一個活口,赫馬族與倫杜族之前早就是世仇,兩邊殺來殺去的歷史,比這片土地被比利時人民的歷史要久遠得多。

以前赫馬族沒文字,口口相傳留下來的故事裡,很多都是與杜倫族打仗的。

由卡爾-盧蒙的人蔘與清掃,能留下倫杜族的傷員活口才有鬼嘞!

曾經的香蕉林已不復存在,那些高大的香蕉樹在第一火箭彈的襲擊時就有不被炸斷、炸爛,地上這會到一個個高火箭彈留下的彈坑。

8枚凝固汽油彈的烈焰籠罩之後,就算香蕉樹富含水分,絕大部分都被燒了黑炭,只有量又黑又焦的主幹還七倒八歪的豎著。

空氣中瀰漫著一令人作嘔的氣味,不單單是類似烤與汽油燃燒後的怪味,還有凝固汽油中添加的化學助燃劑燃燒後的難聞氣息!

章節報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