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國潮1980 第159章 坐莊

《國潮1980》 第159章 坐莊

無論是霍欣的道歉,又或是張士慧的崇拜。

寧衛民都沒當回事兒,扭臉就給忘了。

甚至就連1981年6月5日,報紙上刊登利堅發現了艾滋病,首度將五例病癥向世界公布的消息,都沒引起他的注意。

他現在的心思完全不在這些沒意義的事兒上。

就是全神貫注,一心一意的忙掙錢。

沒辦法,賠償霍欣的錢姑且不算,他其他方面的開銷也忒大啊。

雖然是不做養魚技的生意了,可重文門旅館的房間用著舒服,他並不想退掉。

而且夏日炎炎的,在家生火做飯實在難,所以他經常是外面飯館打了菜回去吃。

再者說,他每個月工資已經答應給老爺子了,那不多掙點外快怎麼行啊?

當然,花錢的大頭兒必定還是在趟鬼市、買古董,收書畫和郵票這幾件事兒上。

所以沒的說,就悶頭干吧。

錢這東西啊,就是越花越想掙,越多越不嫌多啊。

1981年6月,京城的家電市場環境也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

比如說,兌換外匯券的黃牛多了。

如今不但是京城飯店、友誼商店門口。

幾乎能見著外國人的地方,機場、外公寓、旅遊景點,都開始有人從事這一行了。

這直接導致兌換的本隨行就市的上漲。

再比如說百貨大樓後面的出國人員服務部門口。

也開始有人長期駐紮在此,花錢收購那些出國人員用不了的家電指標。

要知道,按照國家實行的政策,三個月之的短期出國人員,每次出國可以攜帶一大一小共兩件免稅商品境。

長期出國人員,每次可以攜帶四大四小共計八件免稅商品境。

如果誰拿到這些指標,在出國人員服務部購買家電都是免稅的。

這樣一來,指標也就等於是錢。

Advertisement

還有京城的兩家電視機廠門口,也出現了專門收購部彩電票的人。

在彩電供不應求的年代,這種票一樣也變了錢。

而且還了一種特殊的,可供炒作的票證資源。

假如工人賣出是六百元,那買到彩電票的人一倒手就能加到八百,再倒手就變了一千。

能不引人趨之若鶩嘛。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對寧衛民和張士慧的生意造負面影響的因素。

但好在國市場消費潛力龐大的。

這些副作用在強大的市場需求面前本毫無影響。

即使國產彩電一批批生產出來,進口電通過愈來愈多的渠道進市場流通,可市場上一樣是彩電的蹤跡難尋。

結果以稀為貴,參與倒賣彩電的人越多吧,反倒還造了彩電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比本漲得快多了。

目前,連國出廠價一千三百五十元的金星彩電,市面上都漲到了兩千五百元一臺。

所以寧衛民他們從友誼商店的應手裡,弄出來的原裝進口彩電,自然就可以賣三千塊一臺。這麼一來,利潤空間反而得到了擴大,高達百分之一百五哪。

至於寧衛民獨自戰的郵票市場,況也差不多。

雖有不利因素,但好的因素更多。

解放前的郵票,因為數量稀,越收越不好收了。

「運」前的郵票況還要好一些。

寧衛民最近半拉月最大的績,就是一百八十元一張的價碼收了兩張梅蘭芳小型張。

三百四十元收了一張祖國山河一片紅,二十元收一整套金魚。

珍稀票的收購數目比之前降低了一倍不止。

而除此之外,最出乎人意料之外的負面狀況,是票的銷售也太火了點兒。

距離郵票總公司票宣告售罄才不過半拉月。

整個京城,竟然就沒幾家郵局還能找到票了,連散張兒都蹤跡全無。

得虧是下手早,寧衛民從年前就開始一直往手裡斂。

五月份的時候,他已經有了差不多一千七百張整版票在手裡。

而在甩開了霍欣的事兒之後,當他發現況異常,又全力突擊了一下。

總算是把整版票的數量湊上了兩千二百張,還有百餘張零七八碎的。

說起來雖然比原先預計的至三千張的收購計劃差著不,但至不比猴票了。

這就保住了他最重要的計劃執行無礙。

反過來呢,良的狀況則在於被買走的票,其實並沒有從市場上完全消失。

因為造這種現象的人,主要就是想投機的郵票販子。

他們是看準了俏才下手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倒賣賺錢。

所以別看郵局的營業窗口和營業大廳買不到票了。

但郵票販子手裡卻是應有盡有,貨源相對充足。

他們就在郵局門口賣,八分的郵票出了門兒,單張就變六了,整版票十五塊。

這價格當然是令想補缺的集郵者們抓狂。

偏偏寧衛民卻知道其中仍有厚利,於是毫不吝惜的買買買,陸續又補了二百餘張整版票。

當然,等他吃完了這痛快的一

票的單張價格已經迅速飛漲到單張兩五了,整版票二十二塊。

再次令遲疑的集郵者們後悔莫及。

而這並不算完。

票的上漲,又豈能不影響到與之相關的猴票?

實打實的說,在票還沒有完全售罄的時候,市面上的猴票就已經從年初的兩飆升到五一張了。

這既是因為寧衛民今年以來,在市場上見著猴票始終在吃進。

他把京城的浮貨給掃得太乾淨了,造以稀為貴的事實。

也是因為最近暴出了一個社會事件,大大增加了猴票的名氣。

最近報紙上刊登了一則與集郵有關的社會新聞。

說今年春節以來,在京津兩地的郵電局,發現不能如期寄達的信件數目大增。

后經過多方查證,發現都是一些剛剛開始集郵沒多久的好者乾的。

目的是為了截留那些信件上的郵票。

而且最後發現,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奔著信封上的猴票去的。

最後,報紙上還寫明了「京城鼓樓集郵研究會」的專家給出意見。

說猴票目前的轉讓價格雖然比發行時已經增值數倍。

但綜合考慮到這張郵票的程度和印刷難度,不多的發行量,以及作為第一張生肖票的特殊地位。

完全可以做出判斷,增值的潛力應該不止於此,假以時日,價格必定會很高。

不用說,這篇新聞報道,等於是給寧衛民炒猴票的這口大鍋下,主添了一把柴火啊。

於是如此一來,不但普通消費者寄信時擔心郵寄出問題,都不願意選擇庚申猴票了。

那些真正的集郵者也更對這種猴票趨之若鶩了。

猴票立刻價格猛竄,轉眼就到了五錢。

那想想吧,在此之後,票又被寧衛民再次猛抬了一下,那猴票得是什麼勁兒啊?

當然是繼續再接再厲,扶搖直上,也就到了八錢。

而就這,還純粹是口頭的價格。

真能見著票,一塊錢一張也能

說白了,集郵者們對票有多,那對猴票的追捧就得放大數倍。

這種隔山打牛的聯刺激,效果真比寧衛民自己直接吃貨,不知好出多倍去。

所以到這會兒,那幫倒騰郵票的人子,幾乎個個都拼了命的到找猴票。

他們見著人就問猴票,紅的了。

而此時,寧衛民可就開始稀稀拉拉往外放票了。

當然,他不會是就此滿足,想要獲利了結。

其實是通過此舉來刺激的活躍。

因為他非常清楚,有,郵品價格才能繼續往上走。

否則市面上沒貨,弄不好就僵住了。

而且郵品的價格不通過反覆砸實在了,真正炒的時候也不安全。

很容易讓人恐慌。

當然,所圖甚遠的他也不會多放,隔一兩天放出兩三張去,是抬著價兒慢慢出手的。

就這樣,等到他手裡的十幾張猴票出手,猴票的價錢已經在市面上突破一塊三了。

這年頭,可還沒人見過這樣漲法兒的呢!

如此的行,那真是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為此,果然有人開始坐不住了,在恐慌和利益使然下,有人也跟著往外放猴票了。

而這也被寧衛民料到了,他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當然就要改變策略了。

便開始守著一塊五和一塊的區域做低買高賣的作,力求讓猴票的價格平穩在這個區間。

至此,猴票便真正的為了郵票總公司門前的易熱點。

每天都有不人盯著猴票的價格波,並且樂此不疲的議論,充滿希冀的討論。

讓寧衛民尤為滿意的是,除了猴票已經開始為他創造利潤,通過價格波,安全收割了二三十元。

相對於歷史價格,應該1983年才漲到八的猴票已經提前被他玩兒到了一五。

而在這樣的行刺激下,票居然沒怎麼下跌,同樣功平穩在了兩到兩五之間。

不用多說,事實充分證明,他坐莊的手段還不錯,第一步這就算是功了。

猴票的行,現在真的穩穩的被他攥在手裡,想怎麼擺弄就怎麼擺弄。

至於讓他更為激的。

是他認為自己所做的這一切,其實不應僅僅視為簡單的在改變歷史。

事實上,是他完全再按照自己的意願,親手在創造無人能做到的歷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