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國潮1980 第139章 同路人

《國潮1980》 第139章 同路人

寧衛民很看好喬萬林的前程,喬萬林也很看好寧衛民的「錢程」。

他們彼此都覺得雙方可以在需求和能力上完互補。

這就是他們之間的關係,穩定而有力的利益關係。

但有意思的是,雖然兩個當事人都明白他們日趨和睦的本質。

可張士慧卻恰恰參不這一點。

於是他便不由自主的為此深煩惱,甚至產生了一種自己即將被邊緣化的危機意識。

他自以為寧衛民有了新的夥伴,就不再需要他了。

會逐漸對他疏遠,以至於最終把他丟棄在友誼圈兒之外。

好在寧衛民很快發現了張士慧狀態不對。

看到這小子悶悶不樂起來,甚至有了不和消極怠工的表現。

寧衛民還以為張士慧和劉煒敬鬧彆扭了。

而當搞清楚到底怎麼回事後,不免哭笑不得。

他確實沒想到,表面上的張士慧。

居然會在男人與男人的往中,像個孩子一樣脆弱、緒化、患得患失。

不過話說回來,這倒足以證明張士慧對他的認可。

而且也說明了這小子是個中人。

相比較金錢和實際利益,顯然張士慧更在乎的是分和面子,更在乎夥伴之間的相

這樣的人,不會為了錢鬧出什麼事端,只可能因為分而鬧出不快。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寧衛民還不得不充當一下心理醫生的角

為此,他不的找了一天,弄了點酒菜,就在班兒上和張士慧喝了一頓小酒兒。

Advertisement

然後裝作無意的跟張士慧聊起了喬萬林。

至於當天他所表達的重點,主要在於強調兩點。

一是他和張士慧作為出生在這個質匱乏、人口炸年代中的平民百姓,從生到死恐怕都得求人。

上學、找工作、住房、買東西、看病、結婚、生孩子……

甚至最後連進火葬場,統統都得求人。

可以說在娘肚子里就得做好求人的準備。

不會求人,就沒法生存。

在單位也是一樣,他們要想不用為許多能卡你一道的瑣事發愁,就需要喬萬林的幫助。

別看暫時喬萬林的職務還不高,但能夠天圍著各路的領導轉,也就等於有了權力。

那麼有了喬萬林這個朋友,他們就能夠應付大多數的問題,甚至完全不用再去求其他的人了。

就比如他們上班喝酒吧,真被政工組的夜班查崗抓著了。

明天跟喬萬林一句話,就能把事兒擺平。

二是喬萬林雖然能夠幫他們辦許多的事兒,但卻永遠和他們存在著極為本質的區別。

因為喬萬林起步高,背後又有關係。

就像一個坐擁金礦的小礦主,是有家底兒的人。

即便是在工作上出了錯兒,有了差池,也有人能給他兜著,許多人都會關照。

而他們倆卻都是無分文的窮蛋,只有自己能依靠。

單位里一旦行錯一步,得罪了某個領導,前程就甭想了。

這就導致他們彼此的追求也不一樣。

喬萬林的力全放在單位的事兒上。

擁有更多的權力,尤為需要在仕途上有所建樹。

而他們倆之所以選擇追求金錢,眼睛只管盯著住店客人和外面人的腰包。

無非因為沒有更好的路可走罷了。

完全是迫於生活的力,不得不靠自己爭取一些俗,來作為對抗命運的資本。

要知道,金錢的本質,同樣是一種跟社會要求權力的可兌換籌碼。

優勢在於通用範圍廣,好換算。

缺陷是等級比較低,

而且貶值的風險很大。

所以他們和喬萬林的關係,說了,就是礦主和中間商的關係。

他們的友誼也是明碼標價的。

價格合適的時候,他們之間會非常融洽而且默契。

但價格要是失衡,互相談不攏的時候。

他們也必然會分道揚鑣,各尋其他新夥伴。

總而言之,寧衛民的意思是,他們和喬萬林的終點並不是一致的。

雖然彼此都是旅伴,可他們和喬萬林註定只能同途一段路程。

而他們兩個,才有可能是在同一條路上,一起從頭走到尾的夥伴。

於是這樣一來行了。

聽懂了寧衛民背後臺詞的張士慧,明白了寧衛民把他看做真正的自己人。

心裡的大石頭頓時落了地,又變得神抖擻起來。

而對於寧衛民苦口婆心做出的這番比喻,他更是深以為然,視為真理。

他欽佩寧衛民的智慧和眼,他自己的腦袋不出這樣的火,琢磨不出這些東西來。

他只知道一點,跟寧衛民的腳步,做追隨寧衛民前進的人。

他的財富人生就能一步步的實現。

怎麼說呢?心氣兒就是一個人的魂兒,有沒有真不一樣。

解除了心結的張士慧就像掙了牢籠的鳥兒一樣快活。-

他又能夠把力專註在他們的事業上了。

他就像個的推銷員,把生意料理得井井有條。

甚至面對喬萬林,也變得更加的熱和親熱了。

不用說,這當然是寧衛民樂於看到的效果。

發現自己功撲滅了一場「火災」的患后,他暗中長舒一口氣,並為此深

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在寧衛民看來,生意的本質就是盡量地按照合適的規則去分配資源。

但顯然,「做人」的功底深淺,會直接決定著能否合適地分配到資源。

於是捋順各方各面的關係,就了一個生意人必須備的能力。

也是值得生意人窮盡一生去孜孜不倦、研究探尋的深奧學問。

寧衛民做了這麼多年生意,通過自實踐領悟到了一點。

那就是和氣生財真的不是虛的,千萬不能小看了這句話。

像相聲里就有一段蓮花落的唱詞,唱的是「買賣要靠和氣生財,不分窮富一樣看待……像你這樣的買賣怎能不發財?」

這裡的「和氣生財」,提倡的是「和氣待人」服務態度。

這也是大家對這個詞最普遍的理解。

但這種解釋卻實在太過簡單、片面了些。

其實在寧衛民看來,這個看似普通的詞兒,真正含義遠不止局限於此。

「和氣生財」其實不應當只包括易雙方的關係,同樣也要包括部合作夥伴的關係才對。

而寧衛民自我審視自,他認為前世自己的功,恰恰就在於理好了部關係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