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那就該說到寧衛民了。
還別看這小子就是個旅館里守著大門兒管開票兒的傢伙,可他不是還有點特殊本事嘛。
他就用手裏的外匯券買了一些新鮮吃食,分送給各家各戶,作為年禮。
當然,由於他的錢還得用來各種收藏品,有大用,肯定不會買什麼值錢的東西。
其實也就給每家送了兩斤花花綠綠的外國糖和兩盒良友牌香煙罷了。
整得就跟他要結婚似的,總共花了也不過十一二塊。
可問題是送這些東西討巧啊。
要知道這年頭,老百姓的糖果主流是「酸三」、「話梅糖」。
「花生鳥結糖」和「紅蝦糖」,那是絕對的高級貨,沒多人捨得買。
而過年時候,家裏有小孩兒的,更普遍的選擇是買糖瓜兒和關東糖。
才塊八錢,就足夠小孩兒們啃得腮幫子都疼,痛痛快快吃一個春節的了。
寧衛民買的各外國糖,那對大家來說,就勝在沒見過上了。
口味儘管很一般,可那是舶來品,能讓大家到一種異國調,比吃大白兔的更。
還有那香港煙,其實一點也不好,嗆人著呢。
但用寧衛民的話說,不就是嘗個新鮮嘛。
幾家人拿來招待來拜年的客人,倍兒有面子,很能引起頗有趣味的討論。
況且除了這些個華而不實的小玩意,寧衛民還另有真正實惠的給大夥兒呢。
敢節前,他和張士慧因為值夜班,有幾次提前跑到單位打撲克牌。
就跟便宜坊一個楊子的廚師上了朋友。
雖然直接找人家蹭吃蹭喝沒戲,可畢竟能落點洋落兒,那就是鴨架子。
在烤鴨店吃烤鴨,由於廚師片烤鴨,只挑最華、好下刀的地方片。
因此鴨架子上面往往殘存著不的骨。
這種是最香的,拿回家下湯倍兒有營養。
而且毫無疑問,如果顧客買的是一整隻烤鴨,那麼按規矩,鴨架子也應該由顧客帶走。
可問題是當年普通人很有機會去吃烤鴨啊。
普通人偶爾品嘗,也不懂可以往回帶鴨架子的規矩。
要論常吃的主兒呢,這種況基本都是場宴請。
這些人都注重形象,如果吃完了再拎倆鴨架子回去,也實在不好看。
所以這麼一來,「便宜坊」里的賣出多烤鴨,基本就能剩多鴨架子。
儘管飯店也出了個政策,說鴨架子可以外賣。
不過,考慮到當年老百姓的況,一旦廣而告之,恐怕這點鴨架子馬上就會供不應求。
於是為了部利益考慮,這一條便而不宣。
鴨架子也就直接了餐廳部人員和旅館各部門頭頭們的福利了。
同樣的,作為寧衛民和張士慧來講,既然便宜坊的后廚有了哥們兒,當然弄幾個不在話下啊。
這楊子就在除夕前一天,特意給寧衛民和張士慧留了十二個鴨架子。
個個都用油紙包好了,捆上了,還教了他們回去怎麼熬架子湯的辦法。
張士慧拿了四個,自己留倆,給朋友家倆。
寧衛民拿了八個,除了自己的,也正好給三家鄰居們一家分倆。
所以這一年的除夕夜啊,扇兒衚衕2號院的幾家人,還都能燉上一鍋鴨架子湯喝了。
那麼綜合起來看,既然有了這麼多好東西,誰還能說這不是個年呢?
當然,過年也免不了需要氣氛的營造。
所以「忙年」的最後一項採購,鞭炮是必不可的。
這年頭,鞭炮不像三十年後有那麼多的種類。
全部加在一起不過十幾種,且幾乎都是比較傳統的品類。
不過在這其中,也是很有講究的。
就比如說,鞭炮鞭炮,小的「鞭」,大的才「炮」,
「鞭」中最便宜的種類,就是湖南瀏產的「小鞭兒」。
暗紅包裝紙,「鞭」也是紅的,價格以兩一一百頭為單位往上累計。
這種炮因為個頭小,裝藥量,所以燃放起來響聲也小,甚至用手指甲夾著它的屁直接在手上燃放也不會傷到人。
同時因為價格便宜,是當年京城孩子的最。
可即使這樣,由於社會整消費水平低。
小孩兒把這種「小鞭兒」買回家去,也很有燃放整掛的。
通常況下往往是小心翼翼拆解下來,一個個單獨燃放。
即使有啞炮也會掰開點燃其中火藥,其名曰為「刺花」。
京城還有另外一種「鞭」,就是本地產的「鋼鞭」,也稱為「查鞭」。
這種「鞭」分大小兩種,小的能頂瀏「小鞭兒」倆,大的鉛筆細。
是土鞭炮,引線長,裝藥量也多,炸時產生的聲響也大,因此價格也要高一些。
一百頭「小查鞭」賣三,「大查鞭」四,規制和價格計算方法和「小鞭兒」相差不多。
而除了上述兩種「鞭」之外,剩下的「大二踢腳」、「小二踢腳」和「麻雷子」,就要劃分在「炮」類里了。
這三樣東西由於威力巨大,基本上是離孩子娛樂的範疇,專屬大人鍾的種類了。
「大二踢腳」的價格是五分錢一頭。
小二踢的個頭雖然比大二踢腳要小一些,響聲也沒有「大二踢腳」那麼大,但它價格比較便宜,在商店的售價是七分錢兩頭。
不過聲音最響,個頭最大,價格也最貴的,還屬是「麻雷子」。
這種「炮」售價五,十響一「掛」,俗稱「十響一麻雷」。
它的葯筒使用不麻纖維來捆紮,因為裝藥量大,所以燃放起來聲音也特別的響。
而且還能看到明顯的閃,到明顯的餘震迴音。
最後還得再說說幾種「煙花」,這個年頭沒有「滴滴筋兒」,但有一種最微型的煙花比較適合孩子,「耗子屎」。
這名字是有些不雅,但很形象,也很有趣,灰的小粒,真跟耗子屎差不多。
它燃放時響聲不大,點燃后在地上打幾個滾,刺出幾下藍的火星,最後躥到半空中,螢火蟲似的就沒影兒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製作難度較高,定價才一分錢一個,賺不到什麼錢,最終導致了這種煙花的絕跡。
反正寧衛民是從來沒見過的。
當時他見到這東西,滿眼都是不可思議。
覺著十分有趣,一下子就買了三塊錢的。
而和「耗子屎」差不多一樣有趣的,還有一種三分錢兩個的「鑽天猴兒」。
這種廉價煙花是一小兒上粘裹著葯筒。
點燃后,它能拖著長長的火尾飛到天上,同時還帶著尖銳的哨聲兒。
或許也正是因此,老百姓把它和騰雲駕霧的孫大聖聯繫在一起了,才會有此得名。
寧衛民便又來了三塊錢的。
至於其他的,那也就是「炮打雙燈」、「夜明珠」、「九朝」和擺地上的「盒子花」這類通俗煙花了。-
這些品種日後是一直保留下來的。
按寧衛民的想頭兒,大概是以為你製作簡單,價格也貴。
煙花廠家有充足的利潤,才會一直熱衷生產。
總之,買鞭炮的當天。
除了兩掛千響查鞭,寧衛民懷裏抱得滿滿的就是耗子屎和竄天猴了。
結果他完全沒想到,自己圖新鮮好玩兒買回去的東西,卻是考慮不周。
進院兒聽見的全是厭棄的數落。
無論是誰,看見他買的東西都得說上兩句。
羅師傅說了,「衛民,買這麼多耗子屎,你倒不怕給你們家招耗子啊。千萬別院兒里放啊,外頭點去。」
邊大媽也說,「怎麼弄這麼竄天猴來啊。就這玩意,最容易起火了,落哪兒都備不住燒起來。民子,你就給你大媽找事兒吧。」
康德更是強力反對。
「嘿你個臭小子,快把這些鞭炮都給我放外頭,不許進屋啊。」
「我說你不想過了是怎麼著?大過年的,你非弄家來三百隻耗子,二百隻猴兒。」
「你是嫌咱們家太平啊?真要一個火星兒,咱爺倆這屋裏是絕對的熱鬧了。」
但最落人面子的還屬米曉卉。
這十幾歲的小丫頭最為言無忌,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衛民哥,你就這麼喜歡放我們孩兒的花炮啊?買了這麼多。男的不都放二踢腳和麻雷子嗎?呵呵,你還喜歡喝楊梅汽水,你可真逗……」
喝,竟沒一句話是好聽的。
丫的別談什麼理想,享受人生才是王道。不接受反駁。
王浩生活在社會最底層,每天都遭受著社會無情的毒打。當有一天被現實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忽然發現他的爸爸是……
葉風云陸一曼本書暫時停更,請大家在站內搜索《無極神醫》觀看最新章節~ 鄉村青年闖蕩都市,身懷絕世醫術,機緣巧合之下成了女富婆未婚夫……
林不凡守著一座破醫院,沒有遠大理想和抱負。某天,已經貴為戰神的未婚妻遣人撕毀婚約。當林不凡走出這一隅之地,攪動了世界格局。貴為戰神的未婚妻卻后悔了……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王道醫尊》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