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國潮1980 第111章 恩德

《國潮1980》 第111章 恩德

如果這還不夠,有人想看看更有京城特的生活景,那恐怕就得鑽進那些多如牛的小衚衕里。

因為那些消失了多年的小販,他們已經重新回來了。

照舊像過去那樣以挑擔、提籃、推車的方式流於大小衚衕之中,深普通百姓的歡迎。

如剃頭的、磨刀磨剪子的、補鍋的、修理雨傘的、賣吃食的、賣玩的、蹦米花的……

當然,他們也依舊採取貨聲的形式來吸引人們注意,招徠顧客,這就是京城特有的賣貨聲。

「磨剪子嘞——鏘菜刀!」

「江米年糕、蜂糕、艾窩窩咧!」

「葫蘆,大糖葫蘆,將蘸得!」

「哎,烤白薯哇,熱乎呃!」

「哎,蘿蔔賽梨咧,辣了換呃!」

甭管是合轍韻的吆喝詞,還是手裡的那兩片音叉一挑、一堆錫鐵片子相互撞一撞的響聲,都是一首充滿生活氣息的歌曲。

落在京城百姓的耳中,分外的親切,分外的悅耳。

是的,這一切足以證實,我們的國家確實大變樣了。

無論文化和經濟,該得到恢復的恢復,該向前奔跑的開始奔跑。

完全不要懷疑我們的未來,這種開放的勢頭才剛剛開始,而且是帶著慣的。

政策只能越放越開,生活也會越變越好。

1981年,照樣兒,我們還會是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昂首闊步地進。

假如誰要還懷疑這一點,那不妨最後再看看一月份陸續出臺的政策吧。

元旦當天,《學位條例》正式開始實施。

Advertisement

條例規定我國的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三級。

我國的學位制度由此走上正軌。

1月7日,京城至紐約的航空線通航。

這是國家民航通往北洲的第一條航線。

1月13日,上層批轉教育部《關於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的報告》。

並決定首先在京、津、滬、遼,四地試行《辦法》。

1月14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出國留學之路被徹底打通。

不但就此興起了出國熱,托福考試也隨之升溫。

1月16日,國務院通過《國庫券條例》。

決定從1981年起,開始向社會發行國庫券。

這無論哪一樣,都在表明我們全國人,都在隨著國家一起在前行。

我們的人民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力和鬥方向。

當然,咱們實話實說。

選擇多了也不全然沒有副作用,至人們就要耗費越來越多的選擇本了。

這不但包括金錢、力、時間,有時候付出或放棄的,還包括人的和其他機會。

所以即使達自己的目的,許多人所得也未必及得上他們所失去的。

更無法確定自己所做出的,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這恐怕就是人生在世完全無解的一種無奈了。

不過天下間,還真的有個能倖免於這種困擾的特例,那就是寧衛民。

作為獨一無二的穿越超人,在這方面的優勢,就連持國運的「偉人」也比不了他。

而正因為能夠看到未來演變,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想要什麼、能幹什麼、該幹什麼。

寧衛民毫無心理負擔、有滋有味的活著。

是一邊舒舒服服,安心於本職工作。

一邊神出鬼沒,過著二道販子的生活。

外加還替家裡、鄰里張羅著大事小,等於同時著三種人生樂趣。

不過別看這麼忙道,但通過合理的運籌帷幄,他也把生活的方方面面應付的妥妥噹噹。

非但一點沒出紕,反倒見彩兒呢。

怎麼?不信?

那就看啊。

新的一年裡,他首先就給羅家幫了個大忙,讓羅家又欠了他一份大人

這又是怎麼回事啊?

還不是因為羅家的寶貝疙瘩嘛。

羅家的大孫子學名兒羅賓。

這名字是是派出所登記前,羅家徵詢院里鄰居意見的時候,寧衛民隨口一說給定下來的。

他當時想到了蝙蝠俠的助手,就開了個口頭玩笑。

沒想到羅家的大兒子的羅廣盛也想到了羅賓漢。

一聽就說好,非說這名兒洋氣,英雄,還好記。

就這樣,獲得了羅家人的一致通過。

大號有了,孩子的小名兒卻更了不得,做盤兒。

因為這是康德康老爺子給起的。

老爺子說了,羅盤就是人生的指南針啊。

孩子這名,寓意做人方向明了,不行錯路。

這個解釋,不但讓羅家的人欣然接

連院里的其他人聽了,都覺得好、好聽、還有意義。

只是可惜了,小小的盤兒,未來的國家棟樑,名聲雖然亮,命運卻略有不濟。

因為他出生的這個年頭,嬰兒與母親相聚的時間實在有限,產假僅有五十六天。

這就是一個母親權利的全部。

羅家大兒媳婦苗玉娟,本沒有多機會用母哺育自己的孩子。

也巧了,恰恰正是這個時期,詩人趙凱創作了一首詩,名為《第五十七個黎明》,就非常形象的描述了這種生活窘況。

作品寫一個度過五十六天產假后的紡織工,在第五十七個黎明去上班的景。

「一位母親加上一輛嬰兒車,組一個前進的家庭。」

從此,這個工每天都要推著嬰兒車上下班,許多溫暖的家庭計劃也得在風雪的大道上制定,而在這艱苦的生活中,工所牢記的是在遠洋貨上工作的丈夫的叮嚀。

質使人溫飽,神使人堅定。」

不用說,詩歌的容讓人到莊嚴,又讓人到嚴酷。

但更讓人未曾料到的是,要想靠訂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樣並不容易。

雖然嬰兒、老人、病人是供的必保對象,可數量是有限的,每個孩子的名額最多兩瓶

而且當時流運輸方式落後,時間也無法保證。

偏偏男孩子飯量大,鮮還特別容易壞。

所以有時候站取回來,就難免因為當天耽擱太久,再加上還沒普及冰箱,讓牛凝固變餿了。

那給盤兒的呀,只能喝點米湯米粥的,還不天天哭啊?重也難有增長。

雖然羅廣盛的工作有優勢,常能從糕點廠給兒子弄點煉回來。

鄰居米嬸兒也能幫襯著從副食店裡弄點限量的嬰兒

但偏偏這孩子吃了還不消化,不是吐,就拉稀。

於是羅家人可發愁了,連老兩口帶小兩口全是一腦門子司,愁眉不展。

好在還有寧衛民出手相助,他從友誼商店給羅家搞到了

雖說是三鹿的吧,可這年頭質量還是過關的。

就這樣,託了他的福,羅家總算不用再為孩子喝的事兒發愁了。

盤兒也一天天的茁壯起來,了這年頭較為幸福的一個兒

那不用多說啊,替羅家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但羅家父子對寧衛民恩戴德,羅嬸兒和苗玉娟從此把封上了。

婆媳倆再沒有私下裡,拿寧衛民和米曉冉的事兒開玩笑。

這也屬於吃人短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