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485章 盛夏季節

《重生1983年》 485章 盛夏季節

潘大章告訴小章:托車在五金店,可以楊石頭教你最基本的作。

二招待所有個寬敞的院子,可以在里面練習,悉了就可以騎去外面。

熊蘭也說跟小章去看看二招待所。

潘大章說弟弟:“正經事不做,心里就念著我的托車。昨天還說去召集小伙伴去摘茶葉,剛說過現在就忘記了?”

“沒忘,我已經找了十幾個人了,明早他們就會去干活的。今天晚上我就會趕回來,明早帶他們去干活,一點都不會誤事的。”

說完就跟熊蘭騎著一輛單車去了俞督。

潘大章跟溫小芹回到古樟村。

郭建設建的別墅,外墻已經刷完了外墻涂料,正在拆竹架。

是溫小芹選的,大面積刷土黃,線條刷紫紅

窗套也刷了紫紅

上看上去搭配得比較協調。

效果也不錯。

溫玉慶看見兩人回來也是異常高興。

“大章,你嘗嘗那個泡的楊梅酒,看夠火候了沒有?還有蒸的楊梅干也已經曬干了。”

溫小芹高興地說:“我也嘗嘗。”

盛了一碗端給大章:“你先喝一口,看味道怎樣?”

大章喝了一口,咂吧著說:“味道不錯,可以送去食品公司出售了。”

溫小芹接過他的碗也喝了一口,點頭說:“跟去年我們泡的味道也差不多。”

潘大章:“我打個電話,老軍舅舅派個貨車過來,把泡的楊梅酒和楊梅干拉回去。”

他打通了食品公司的電話,接電話的正是鄒軍。

聽了大章的電話,隨即派了去年那個小貨車司機,帶了幾十個大塑料桶,前往古樟村。

楊梅酒都用酒罐泡,溫玉慶說:“這酒好喝,就留一罐自己喝。要麼岡州的爺爺家也帶一點下去給他們喝。還有大章媽媽,記得也喜歡喝這酒,也記得帶點回去。”

Advertisement

潘大章說:“爺爺現在戒煙戒酒了,就不要引他再破戒了。我媽其實酒量也很淺的。”

郭建設見他們兩個回來,也是特別高興。

因為一回家,溫小芹就主付了他工程進度款。

墻砂漿也批刮好了,幾個工人正在搞水電布管,衛生間防水等工作。

“小潘老板,再有一個月時間,這個工程就可以完工了。以后有工的話也可以找我做呀。”

建了二棟別墅,郭建設也欣賞小潘做事不拖泥帶水的作風,還有結工程款方面,也是爽快利落。

“現在沒有什麼工程,郭師傅你們手藝可以,若是有工程要建設的話,第一個會想到你的。”

同時他想到五年后,二招待所買下來,或許也要象前世的歐家一樣,在原址上建一棟大廈。

他估計修這種十多層的大廈,郭建設他們就不一定有能力承建了。

幾千平的面積,完全可以建一棟十幾層以上的大樓。

或許規劃一套一套的房子,為俞督最早的房產開發商,又何嘗不可呢。

后來幾十年后,房地產造富的速度簡直比火箭還快。

“郭師傅,你到目前為止,建的最高的樓是幾層?”他饒有興趣地問。

“說起來或許你不信,縣城二招待所建的時候,我爸就在那里跟人學徒,當泥水匠。我去年上半年,還在那棟七層樓的糧食局大樓做工。縣城里最高的樓也是七層的。”

確實,現在就算公家的樓,最高也就是七層。

七層以上按規定就要安裝電梯。

俞督縣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棟樓是安裝了電梯的。

以后在二招待所位置建房的話,肯定是要建個電梯房的。

不過,還有五六年的時間,也不用急。

“郭師傅,或許過幾年我在縣城建一棟十幾層的高樓,到時候你有能力接的話,我再請你去建。”他試探著說。

郭建設信心滿滿地說:“象這種五六層以上高的房子,建造的話都會有圖紙的,只要看得懂圖紙,建造就沒有問題。”

不久,鄒軍派來的小貨車司機也到了。

車上帶了七八個大的木制酒桶,也帶了磅秤。

同車還來了一個品質鑒定員。

“我是鄒總來鑒定品質的,質量達到標難就收貨回去,價格我不管。”

他品嘗了曬干的楊梅和泡了十多天的楊梅酒。

“質量不錯,可以裝車。”

過秤后,楊梅酒九百五十斤,楊梅干也有八百多斤。

按照去年的價格,也有四五百元。

品鑒員隨帶了收貨資金,按照鄒軍待的價格,當場付了溫玉慶貨款。

然后開車離開了。

郭建設跟他們商量:“現在家里要收割稻谷了,幾個工人說停十幾天工,回家去雙搶,沒問題吧?”

潘大章當然也是表示理解的。

溫玉慶也同意。

“現在挨家挨戶都開始雙搶農忙,即使跑到廣東工廠打工也是要請假回家幫忙的,這些我們都理解。不過,盡量早點趕過來,把工程完工。”

潘大章待說。

“小潘老板,你就放心吧。至多二十多,我們就會過來把工程做完。讓溫叔他們可以早日搬新家。”

郭建設他們干到下午五點鐘,就收拾工,準備回家。

讓他們吃過晚飯再回也不肯。

曬谷場上聚集了不的小孩,孩子在跳繩,丟手絹。

男孩子在用手指彈著鋼珠,角紙,還著鋼圈,有些純粹是在追打嘻鬧。

這時候的大人忙得腰酸背痛,完全沒有閑余時間去管小孩。

所以此時的小孩個個都如韁的野馬,撒歡在田野間奔跑。

渠間,水塘里到可以看見玩水的小孩。

潘大章兩人吃過晚飯才回到俞督。

看見小章和熊蘭都沒回去。

而且在宿舍區還占用了兩間房,正在跟殷源一起吃晚飯。

“你們兩個今晚不準備回去麼?”

生手晚上騎托車回去也不安全。

“我們明早回去。我們就是等你們回來的,哥,開學后我們也要住在這里?這地方太好了!我們已經挑了兩個房間住。”

宿舍區是一排矮房子,有十多間,讓他們住兩間也問題不大。

潘大章看他把托車也放在宿舍門口,就問他:“現在托車學會騎了沒有?”

“會騎了,才學了二個小時,我就敢騎著上路了。我還搭蘭蘭去河堤路呢。”

小章驕傲地說:“回來我還教蘭蘭騎托車呢,現在也會騎了。”

殷源奇怪地問他:“小潘老板,小章是你弟,這個蘭蘭是你妹?”

“是我姐夫的表妹,不過,現在在我家茶場做事。開學他們兩個就來俞督中學讀初中。殷大哥,以后我不在的話,他們兩個若是做錯事你就替我好好管教他們。”

潘大章的解釋似乎讓殷源也明白了一些事

他暗自想:這兩兄弟可以哦,一個十七八歲就有對象了。

另個小的才十二三歲,就找到小妹妺了。

想想自己讀初中時,跟同學同桌時,還在課桌上劃一條楚河漢界。

連跟孩子說句話都面紅耳赤。

這兩兄弟行哦,一個比一個超前。

更讓他吃驚的是潘大章和溫小芹只選擇了一個房間,一張床居住。

十七歲的中學生已經開始年男的生活了。

自己二十一歲了,連生的手都還沒牽過。

不僅僅是這方面讓他吃驚,這個小潘的財力也讓他到不可思議。

幾個門衛跟他聊了二招待所招租競拍的過程。

“一年三萬租金,一次繳五年,十五萬他輕輕松松就拿出來了。”

能夠一次拿出十五萬出來的人,這年代還真的不會很多。

見他拿出十五萬把二招待所租下后,又人改裝一樓商鋪,投資其他項目。

他肯定資金充裕。

他一個中學生哪來的這麼多錢?

今天小章兩個來騎托車,殷源利用閑暇時間跟他們閑聊,基本上把潘大章的發家史都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

不到一年時間,賺了這麼多錢。

這年輕人真的有如神助。

拋開其他方面來,他仿佛對潘大章有一種天然的親切

仿佛前世兩人就是很好的朋友一樣。

雖然才見過幾次面,但是相互之間有一種完全的信任。

“殷源,明早我們去洪城參加競賽考試,這幾天就辛苦你了。一樓的商鋪改造,還有三四五層的規劃,等我洪城回來再決定。”

當然還有水電表的安裝。

要去主管部門申請,還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潘大章讓溫小芹付了一千塊錢給殷源。

“一樓每間商鋪都要單獨安裝一個水表和電表,六七層和第二層都是單獨安裝。”

殷源到了對方的信任。

第二天吃過早餐,小章騎托,熊蘭騎單車回村。

八點鐘不到,蘇婉蓉和凌翔,還有吳翠云都趕到了二招待所。

“幾位吃過早餐沒有?沒有溫小芹煮點面條給你們吃。”

“吃過了。”

三個人都穿了一套新裳。

帶了一個背包。

蘇婉蓉還帶了一包花生和番薯干。

“蘇婉蓉,你家不是化廠的麼?又不是農村的,怎麼會有這些花生和番薯干?”

“我嫂子是水南村的,從嫁家帶過來的,說給我們幾個路上吃。”

溫小芹買了一箱礦泉水,也買了幾件健力寶和汽水飲料。

買了一些餅干桃之類的小食。

潘大章讓溫小芹帶齊了足夠的油票和錢。

這些汽油票每次去岡州,老董都會讓他多拿點。

開車先去油站把油箱加滿。

看見其他去參加競賽同學坐的大車,也在車站加油。

“潘大章,你認得去洪城的路麼?若是不認得你就跟在這輛班車的后面。”林老師對他說。

班車是從岡州開出,路過俞督把十幾個同學和老師載上的。

他們天天跑這條路,當然悉路況。

潘大章說:“我上次去過,認得路。”

這種班車每到一個縣,都有旅客上下車,自己開小車肯定不可能跟他亦步亦趨的走。

林老師告訴潘大章:“就是都個洪城賓館,那里有專人接待。你先到就直接找到岡南師范附屬中學的羅子衡老師,們已經提前一天去了。岡州地區有一百多人去參加競賽考試,都是統一住在洪城賓館。”

潘大章上次去參加文聯開會,也是住在洪城賓館的。

而且羅子衡老師他也認得。

雙胞胎姐妹,圍棋還下得不錯。

二十五六歲的年紀,在附屬中學教數學課。

現在開始走,正常不堵車的況下,也要晚上八九點才能到洪城。

因為怕影響競賽考試,所以決定提前一天趕到洪城去。

萬一路上堵車的況下,也還有一天的時間。

此時的公路都是泥士路,沒有水泥化或者柏油瀝青,公路上鋪的都只沙子。

靠公路養護工維護路面。

一場暴雨過后,路上就多了許多的坑坑洼洼,需要養護工及時修補。

公路很多地方都是兩車道,開不得快,有車會車的時候還必須減速才行。

路上最多的是貨車和班車,小車是有錢有勢的人才能開的。

特別是吉普車,了干部專車的象征。

所以潘大章開著吉普車,也覺得很拉風。

只是可惜天氣干燥了多天,公路上灰塵揚起很高。

天氣燜熱,車也沒冷氣。

只好把車窗放下。

沒有大貨車還好,到大貨車經過,揮起的灰塵,把視線都遮蓋住了。

對于這種行駛環境,潘大章也算是悉了。

他能夠把車速開到最高的每小時八十公里行駛。

幾小時后到了會城。

在郊區一樹蔭下,有一村民用大板車在賣西瓜。

旁邊有兩間男公廁。

把車停在路邊。

“大家上衛生間,在這里休息幾分鐘。”

吳翠云坐在后座,還有點暈車。

用旁邊水渠水洗了把臉,溫小芹讓吃了一粒暈車藥,用風油涂在大和手碗上。

潘大章下去買了一個西瓜,剖開讓眾人吃。

“潘班長,又坐你的車,還讓你買西瓜吃,真的不好意思了!”凌翔客氣地說。

“跟我客氣什麼,只是一個西瓜而已。”

西瓜才幾分錢一斤,買幾個才一二塊錢。

品嘗以后覺得此地的西瓜特甜。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