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439章 免費的酒宴

《重生1983年》 439章 免費的酒宴

晚餐多了五六桌客人。

上潘屋比較親的族人都邀請來了。

晚飯后唱采茶戲的敲鑼打鼓開始登臺演唱。

曬谷場上的電影也開始播放。

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聽說月舟村有電影看,都騎單車,有些干脆走路,都來到曬谷場。

這年頭電視機只有數人家有,其他的娛樂設施一片空白,曬谷場看電影就是一種極致的

本村的老老,吃過晚飯后都早早扛著凳子、椅子,呼朋喚友,早早在曬谷場占據一個顯要位置。

放映員開始都會說幾句對主家辦喜事的奉承話。

此時放映的電話也不再象前些年的那麼單調和乏味,選擇也更多了。

今晚的電影有二個香港武打片,還有一個戰爭片。

家里有了電視,所以連弟弟都對去曬谷場看電影興趣缺缺了。

“干嘛不去曬谷場看電影?”潘大章故意問他。

“鬧哄哄,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在家里看電視。”潘小章鄙夷地說。

溫小芹陪去看采茶戲,鄒秀花跟幾個弟妹和老嬸子去村委辦公室聽瞎子唱古文。

潘大章陪董衛東在書房下圍棋。

十點多,安排兩老去休息。

在二樓一個房間。

因為客人多,潘小章也跟哥哥了一個床。

“哥,我們家起了這麼大一棟別墅,現在我不管走到哪里,都覺特別有面子,人人都夸我們家別墅建得氣派豪華。”

他還自豪地跟哥哥念叨。

潘大章覺得有必要好好跟他說說,別讓他在這種虛幻的恭維聲中迷失了自己。

“你記住,面子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給你的。認清自己本的價值,做到出的人生,才是有面子的事。”

潘小章點頭說:“我懂你意思,現在這棟別墅全部是你全部出資建起來的,所以即使有面子,也是你的,不關我的事。以后我若有能力,自己建別墅才是我的面子。”

Advertisement

他堅定地說:“哥,以后我也會靠自己的雙手,在庭院另外這一邊,建另外一棟別墅的。”

他想了想,又遲疑地說:“哥,這塊地皮也是你出錢買的,到時候可以讓我在里院這里建另一棟別墅麼?”

潘大章認真給他說:“當然可以,這塊地皮雖然是我出錢買的,但是我愿意分一半地皮給你,因為我們是兄弟,是濃于水的關系。你記住,父母和姐,還有你我,是一家人。只要你長大后懂得孝敬父母,珍惜兄弟姐弟之間的親,我們之間什麼事都是可以商量,相互幫助的。”

前世他對父母不孝,兩兄弟關系簡直比跟路人還冷淡。

潘大章幾十年都不跟他聯系,平時也沒有親可談。

這一世絕對不能再走前世的老路。

兩人嘀咕著聊了許久。

隔壁是溫小芹和姐帶小玉鎖住一間房。

第二天還私下問潘大章:“昨晚你嘀嘀咕咕跟小章說了半宿,有這麼多事來說?”

“有呀,教他做人的道理呢。還有學習上的事,以及對未來的憧憬。鐵不打不,小孩不教不材。”

“呵呵,大章可以去當老師了。”

吃過早餐后,又開始忙碌地接待來客。

俞督中學校長和他兒、教導主任,班主任,以及吳明曉兩夫婦,甚至程雪梅母,都買了禮,特意趕來賀喜。

“聽說建別墅的錢都是小潘自己賺的,我們學校看來以后要出一個經融界的奇才了。”

“小潘現在不管是文理都是拔尖的,末來前途不可限量。”

程雪蓮和程雪梅也要跟著來。

兩人在別墅又看見了溫小芹,都是一愣,隨即哈哈打著招呼。

不久,二輛小車駛到小院門口。

林正雁跟縣委書,還有幾個面生的人下了車。

潘大章迎上去。

一輛車上是教育局的吳干部和另外二個副職干部。

一個是縣委書長,代表縣委來賀喜。

一個是縣團高

一個是人武部的。

沒有看見柳夢秋。

林正雁解釋說:“柳部長已經代表你去京城開頒獎會議了,今天早上九點開五四杰出青年頒獎儀式,電視一臺應該有直播,小潘家應該有電視吧,可以打開電視看直播。”

看時間上也差不多了。

于是打開電視,調到一頻道。

果然在現場直播頒獎儀式。

站在前排面前果然有柳夢秋。

一臉興,兩眼放

上臺時,說明了是替潘大章來領獎的。

主持人介紹了潘大章獲得青年杰出獎的原因。

并且以談方式,讓柳夢秋簡要介紹了潘大章取得的就。

柳夢秋說了潘大章是個學生,績名列前茅,文學創作領域取得突出績,平時樂于助人,是個有金子般品質的年。

說了潘大章勤工儉學的事,用自己掙來的錢資助學校十幾名貧困同學,并且教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勤工儉學,努力擺貧困的事

也不知道是說得太好,還是因為潘大章的事跡確實震撼了現場觀眾,頓時全場響起雷鳴般掌聲。

這時潘小章又跑進來,告訴他來了幾輛小車。

是稀土礦的齊谷南、黃樂安和陳多金、汪支書。

潘大章安排他們把車停到曬谷場路邊停下。

帶他們參觀新房。

鎢業總公司的兩位副總也開車到了。

陸續有賀喜的村民在排著隊登記。

潘塔古又另外安排幾人負責收禮登記的工作。

登記后給客人一個餐桌牌。

這樣就不會套。

收來的紅包也在上面寫上名字,餐桌號。

餐桌分幾個區域擺。

庭院,碾米房,曬谷場,當然別墅還擺了十幾桌。

潘塔古對他說:“一百桌客人可能都不止。”

目前擺了一百二十多桌的餐桌和餐凳。

場面比年前潘六月家還更壯觀。

村委辦公室,謝文軍幾人都在議論。

“這個小潘是個人哦,縣委領導都來了。”謝文軍說。

孫燕:“縣書、宣傳部的,教育局的,還有俞督中學校長、教導主任和老師,稀土礦公司一攤子。”

“還有鎢業總公司幾位老總也來了。”

“擺的餐桌一百桌都不止。支書,你上次是多桌?”

潘六月:“好象是96桌,我那里有大章那麼大的面子,大干部都那麼多。我當時幾個鄉干部都是低三下四去求他們來的。唉,還是年青人有能耐。”

這時正在看著電視的孫燕驚了一聲。

“你們看,今年的五四青年杰出人,竟然有潘大章的名字。這個是縣宣傳部的柳部長,啊,大章真的了不起……”

兩人湊前去看,都驚訝萬分。

聽了主持人介紹,幾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谷胊

一個十多歲的年,竟然干了這麼大的事。

電話鈴驟然響起。

潘六月接了電話。

是林干事打來的。

“老潘,你不地道呀,你們村那個小潘今天宴請賓客,為什麼不提前跟我們說一聲。人家縣干部幾個部門都去了,我們鄉干部不去行嗎?”

潘六月一愣,心忿忿不平:“當初我家請客,請你們幾次才派你過來。現在大章家請客,關我什麼事?”

可是他上肯定不能這麼說。

“林干事,你們現在來的話,應該也還來得及吧。現在才9點多,開餐肯定要十二點以后。”

林干事:“你等下在村口接我們,然后把我們帶進去,畢竟我們跟小潘也不是很。”

潘六月笑道:“林干事你就放心吧,現在排隊去小潘家吃宴席的有很多,誰去都一樣歡迎。”

林干事:“行,我們半小時后趕到。”

二十分鐘,潘六月只好去路口等。

恰好看見潘大章陪老董夫婦出來散步。

他對他說了鄉里幾個干部現在也從鄉里趕過來喝酒宴的事。

“好呀,歡迎呀。”

董衛東讓大章也陪村支書在門口迎接鄉干部的到來。

幾分鐘后,一輛吉普車停在碾米房后面,從車上下來三個人。

潘大章兩人迎上去。

“三位領導,歡迎呀,請進。”

林干事從車上提了一件茅臺酒,書記和鄉長都提了一件禮

“恭喜小潘喬遷之喜,這麼大的一件喜事,我們不來就覺得失禮了。”

“你小潘是月舟村人,也是我鄉的驕傲呀。我們剛剛看了電視直播,為有你小潘這樣的人到驕傲。”

原來他們也是看了剛才的頒獎直播。

但是也不知道他們又是怎麼知道,他家今天請酒宴的。

他把三名鄉干部帶到別墅。

縣委那一攤子他們都是很悉的,不用他介紹,都是相見甚歡。

中午十二點多,廚師宣布可以讓客人席了。

燃放鞭炮,吹起嗩吶。

潘塔古和潘晨,開始安排席位。

農村吃酒宴,論資排輩特別重要,不得弄錯。

不然會給人背后議論,甚至當面指指點點。

好在他們兩人都是老手,人員雖多但是沒有出一點差錯。

按照農村的村俗,象大章這種年紀的年,就算是坐席上吃飯,也是安排在最未席的。

但是此次別墅建,出資甚至真正的主事者就是潘大章。

來吃酒宴的大部分人可以說都是看他的面子。

所以把他安在主席,陪董衛東夫婦一桌。

潘柴久平時不習慣于上餐桌招待客人,這次也被鄒秀花拖到中間主席。

兩人都換上了新裳。

別墅坐的十幾桌客人都是份尊貴的客人,以及至親的親戚。

潘大章一家人只要招待他們就可以。

庭院三十桌都是潘屋族人或者俞督縣城店員,以及坪山礦區的員工。

后面曬谷場上的七十多桌客人,都是封個紅包來湊熱鬧,專門賀喜的本村村民。

當然有沒有外村來的,也沒人追究。

潘大章待潘塔古:“把那些客人封來的紅包,散席時全部退還給他們。”

塔古和晨老頭都驚訝萬分:“啊,紅包一分不收呀?”

此時村民去吃酒宴,送紅包一般只封六八分錢。

大方點的封一塊,關系較鐵的包二塊。

包五塊十塊的算是夠命的了。

估計那些大干部的數額就比較大了。

八個人一桌,一桌湊個五塊多錢。

一百桌也有五六百塊。

整場算下來,應該有上千塊。

可是看大章的形,幾百甚至幾千對他來說都是小數。

現在雖然解決了溫飽,但普遍肚里的油水還不多。

普通人家請客吃酒席,真正的葷菜也就是豬為主,一桌放上七八盤菜。

有的、魚都不一定有。

更別說魚丸、丸,松丸這些稀罕食

但是今天餐桌上不僅有豬、魚,還有、鴨,魚丸、丸,甚至味開胃的湯。

口味還是特級廚師烹飪的。

讓吃酒席的大開了眼界。

有啤酒,米燒酒,任憑喝,不限量。

裝葷菜的盤也是大盤。

此地村民風俗,村人吃酒席會盡的喝酒,吃吃菜,口腹之

有些甚至猜拳喝酒。

人吃酒席,是不舍得開口吃的,要吃的話也是只夾青菜,拌大米飯,喝湯,這些不用打包帶走的東西。

至于其他的葷菜,每人早就準備好了一個塑料袋,或者干脆從家里帶一個容來。

廚房上一道菜,二一添作五,每人一筷子平均分了。

誰都不吃虧。

這道菜你夾了一筷,下道菜你補回來。

平時普通人家吃酒宴,帶一樣,裝個大半碗算是不錯了。

但是今天酒席,帶來的容裝滿堆山,而且還在不停上菜。

有人點了數,竟然上了十六道菜。

“月舟村第一個這麼大方的人,難怪大章家會發大財。”

“關鍵是這口味,特級廚師手藝就是不一樣。”

男人們吃得滿是油,連連夸贊。

人們努力克制食,心里也在暗自竊喜。

值了,六八的紅包吃了一餐這麼盛的酒席。

端回這一大盤菜去,一家人都等于過一個節日一樣了。

更令他們驚喜的是,上了最后一道菜后,十幾個人拿著紅包過來,按照上面名字退還給本人。

“大章老板說了,今天酒宴免費吃,不收禮。”

很多人瞬時心涌起多種念頭。

早知道老板這麼大方,就應該讓家里人全部都來。

村民們都在夸大章真正是月舟村最有能耐最有出息的人。

畢竟免費吃的酒宴一輩子都難得到一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