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重生1983年 434章 請客

《重生1983年》 434章 請客

“我要貪你雙份工資的話我就不去了,我可以免費去幫忙,幾個年輕人付他們工資就行。”

黎庚林表示。

潘大章也知道他不缺錢,當了多年的飯店經理,把俞督飯店做了自家的。

利用飯店的剩菜剩飯,廚余廢料,一年養幾十頭豬,養豬收都是幾千元。

還把兒子兒和侄子都安排進去當了飯店工人。

“我知道黎叔不缺錢,但是讓黎叔白白幫我干活不給錢,我還是過意不去。”

潘大章想了想說:“黎叔,辦酒席肯定要買酒,你不是跟酒廠廠長麼,可不可以麻煩你幫我去酒廠購買一些酒?”

黎庚林笑呵呵地說:“小潘,去酒廠買酒,你算是找對人了。我跟葉廠長是老朋友,不管是燒酒,還是甜酒。對了,他們廠生產的啤酒味道特別純,我幫你去搞幾百斤散裝啤酒回去。”

潘大章告訴他估計有一百席,上千人左右。

“每人算半斤的量,啤酒搞五百斤,燒酒搞一百斤應該夠。”

潘大章當場把買酒的錢付給了他。

黎庚林決定第二天就讓侄子榮昆出去月舟村算好食材用量,以及安排一些其他事項。

第二天上學時,潘大章在校門口見謝東生。

“小潘,跟你說件事。”

他把潘大章到一邊。

“那些貧困生家長聯名搞了一個錦旗,他們還聯名寫了一封謝信送到學校,說是謝你對他們孩子的幫助。程校長決定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再授給你。”

潘大章:“其實這事不用搞得那麼大張旗鼓,不是什麼很大的事,不用搞得很隆重的。”

“你意思是不必要?”

“綿旗隨便找個地方掛,謝信給我看看就行。”

謝東生帶他到校長辦公室。

Advertisement

程校長也在。

在潘大章的解說下,程校長把學生家長聯名寫的謝信到他手里。

那面錦旗,他說掛到飯廳的墻壁上去。

“讓全校師生都以你為榜樣,向你學習。”

潘大章認為不必要,但也不強求。

他對兩人邀請:星期天我家別墅建,兩位領導有空的話,可以去喝杯薄酒?

“小潘家豪宅建,這酒必須去喝。你是我校的驕傲,到時我們幾個校領導都去。”程子桓應諾說。

當天他還邀請了吳明曉夫婦,班主任涂永老師。

幾人都說一定會去。

中午他還去縣委辦公室。

林正雁把《俞督文藝》首期定稿的稿件給他,讓他做最后的拍板。

“這是我們俞督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爭取一炮打響。”

“小潘,你是主編,你做最后的定稿。”

潘大章把稿件接過。

“行,我拿回去看看,爭取明天給你意見。”

他把自己家別墅建,準備星期天辦宴席請客,想請他們也去喝杯酒。

柳夢秋和林正雁都說小潘家這酒一定要去喝。

《俞督文藝》編輯組人員全部都去。

回到五金店,看見老媽來了。

“那個黎庚林今天去村里開了酒席需要的食材清單,我讓你三叔去購買了,把錢也給他了。我現在去水南村,你舅舅他們要親自去送請柬的,還要買點禮去才行。其他人可以口頭通知,但他們那邊就要格外隆重。”

溫小芹去市場買了禮

“你們兩個要去讀書,就我一個人去就行。”

提了禮就去了水南村。

潘大章給鐵珊籠鎮的姐姐打了電話。

現在在五金店裝了一個電話。

“星期六搬家,星期天請客。跟姐夫商量一下,坪山礦區的事待一個人負責,你們帶小文杰回來兩天。”

潘東玲:“我跟你姐夫肯定會回,看其他幾個走不走得開。”

潘大章又跟幾個店和錄像廳的員工說:“星期天歇業一天,全部去我家喝酒。”

也邀請隔壁電修理店的黎衛國和黃慶生去。

兩人都說肯定去。

他又打電話跟董衛東夫婦說,讓他們早一天跟司機、廚師和保姆都來。

董衛東也特別高興。

“我們肯定來,小潘建了豪宅,我和你都特別高興,到時我們買一件賀禮來送給你。”

潘大章:“賀禮就算了,來人我就高興。何況也不缺什麼。”

董衛東掛斷電話,高興地去跟老伴商量了。

潘大章又打通了稀土礦的電話,他對齊谷南說:“要麼包幾輛大車,讓最主要的管理人員都來喝酒,留一二個管理就行。”

齊谷南滿口應諾:“董事長家有喜事,我們理應去賀喜,這事我會安排的。”

跟齊谷南掛斷電話后,他又跟家廠的羅有財打了電話。

“羅總好,明天你安排一個貨車,拉十張大床和配套床頭柜,八張大柜,八張書桌,三套五件套沙發,餐桌包括餐凳兩套,送到我村碾米房后面別墅。是我自家房子用。款試就送我常進貨的那幾款,多錢我轉款給你。”

羅有財:“恭喜小潘豪宅建,既然是你自家用,我按平時的批發價打個八折給你,算是我送件賀禮給你。”

潘大章高興地說:“那就大謝謝羅總了,跟你合作一直都很愉快?”

他下午放學后,老媽在五金店等他。

他讓潘廣春和潘云田兩人開三車,送了洗機、冰箱、電視機回去。

吃過晚飯后,他開車送老媽回家。

他對母親說:“新家的話就全部換新的家,新的電,老宅那邊舊的家就不用搬。反正也花不了多錢。”

鄒秀花覺得要好好跟兒子好好說說關于艱苦樸素的事。

就算是經濟條件不錯了,但也不能浪費。

但是潘大章說:“把老宅那邊東西留著,以后租給別人或者干脆售賣都行。”

溫小芹也支持大章的想法。

鄒秀花卻在嘆息著說:“留在老屋那邊也好,等我和你爸老了,討你們嫌棄了,去住老屋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經歷了前世的潘大章此時聽了老媽的話,也是不慨萬千。

前世由于母親的縱容和慣,弟弟潘小章像野地里瘋長的野草,養了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谷齛</span>潘大章去了礦山上班,潘小章小學沒畢業就走了社會。

開始在家里閑逛了幾年。

到了十七八歲時,也學別人樣去外面打工。

向父母要路費,生活費,信誓旦旦說:“出外打工賺了錢一定會每月寄錢給父母用。”

老媽每次都給他幾百上千塊錢。

他每次都是把上錢花完了,也就回到家了。

在家里待上一段時間,老媽又嫌棄他不做事,又要向父母討錢花,于是又會趕他去外面找事做。

每年幾乎都要跑四五次去廣東,可是到頭來,墊出去的路費都是幾千元,到頭來不見他睜一分錢回家。

他19歲那年,父母追潘大章家,潘大章當時也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于是父母就張羅給潘小章結婚。

幾萬塊禮金是父母到去借,幫他借回來,而且后來也是從老爸每月的退休工資里去還的。

連潘大章在礦山上下井干了七八年積攢的幾千塊錢,看父母借錢不易,也主拿回來給弟辦婚事。

誰知傾全家之財力娶回家的弟媳,稟跟潘小章一模一樣,原以為給他娶媳婦,會讓他走上正軌的愿徹底打了水漂。

家里面三天一小吵,十天一大鬧,經常搞得犬不寧。

多年以后,潘大章在千里之外的一個小縣城,開店做起了生意,改善了生活。

父母年邁在家,看潘小章夫婦做得實在過分,就把父母接到了邊照顧。

老爸生病去世后,老媽多次想回老家養老,都被潘小章兩夫婦趕出家門。

父母一直以為把礦山上那個鐵飯碗給了大兒子,所以他一切的事都要自己承擔。

而小兒子在家務農,才是他們負責任的。

誰知道傾全力養大的小兒子,到頭來竟然不讓他們回老家。

只好老淚縱橫,無言以對。

此時聽老媽這樣說,潘大章肯定地說:“我絕對不會讓你們老了,還無所依靠的,那樣的話,我賺多錢都沒有意義。”

溫小芹也不要胡思想。

潘大章有絕對的把握這一世絕對不會走前世的老路,父母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父母可以不用背井離鄉跟他在異鄉生活。

甚至他自己也可以隨時在故鄉安居樂業

弟弟會比前世更有出息。

就算潘小章還是跟前世一樣對父母忤逆,他一樣有能力把他修理得服服帖帖。

回到家看見郭建設已經帶工人撤到了古樟村。

庭院水泥地面已經化。

潘廣春兩人已經把幾樣電拉回來,幫助搬進了家里。

著裝修得整潔亮的家,瓷磚地面,墻壁刮了白石灰膩子。

衛生間一整套衛浴,還安裝沖水馬桶。

一樓廚房電設備齊全。

煤爐灶和柴火灶都有。

此時還沒有化灶,想請人去砌個沼氣池,安裝上一套沼氣灶,又怕到時候料不夠,沼氣供應不上。

再加上俞督縣砌沼氣池的用戶并不是很多,只好打消了主意。

潘大章給老媽說:“以后煮飯的話就用電飯煲,炒菜可以賣木柴去燒。或者燒蜂窩煤,炒菜和燒水都行。”

現在他家是有幾戶訂了蜂窩煤人家之一,有部分的人家,拖拉機拉一車散裝煤回來,自己挑來黃泥,拌煤制煤壞,每天掰碎塊去燒。

比用蜂窩煤灶燒麻煩多了。

老媽還在念叨:“明天我要去甫錢墟上買點柴火回來,不然請客辦酒席會不夠燒。”

溫小芹對他說:“大章明后天利用中午放學時間,或者晚上,開車去我家拉柴,拉多都行。”

外面院門口就傳來了幾聲喚。

幾人走到門口一看,原來是溫小剛跟另外一個年輕人,用大板車推了一車干燥的木柴。

“小剛哥,這麼有心,知道我家辦酒席柴火不夠,就幫我拉柴火過來了。”

你這真的是雪中送炭呀。

溫小芹指著另外一青年說:“這個是表哥錢建民,在孟口渡村的。”

潘大章以前沒見過他,所以不認識。

見兩人累得夠嗆,趕忙幫手推到榨油房。

“二叔托人把我們回來,說可能你家辦酒席會柴火不夠,所以我跟表哥就商量這幾天拉幾板車柴火出來,本來早到了,可是大板車半路暴胎了,又推去孟口渡補胎,所以才來晚了。”

溫小剛解釋說。

兩人見庭院建好的別墅,都一臉的羨慕。

“大章,你真的了不起,不要說村里,就算是縣里,甚至岡州市把房子建得這麼氣派的,都很。”

潘大章見他們用大板拉柴太辛苦,想了想說:“干脆明天我一輛拖拉機,開到小芹家,你們幫助裝一點柴火就行。”

溫小剛:“也不累的,都是做慣農活的人。”

潘大章對他們兩人說:“星期天也一起過來喝酒,然后我安排一件事給你們做,總比你們去當搬運工掙的錢多。”

他知道溫小剛也是甫錢初中畢業,但不知道錢建民是否讀過書。

“表哥,你跟小剛哥年紀差不多,你們不會是同學吧?”

孟口渡村人讀初中也是去甫錢讀的。

“是呀,我們在甫錢初中一起讀了三年,出來后就去找事做。我們去磚瓦廠干過,也去沙場干過,還干過泥水工。”

顯然他也是初中畢業文化。

卸完柴,鄒秀花他們回萬子嶺家里吃晚飯,兩人執意不肯。

潘大章去對面雜貨店買了幾斤餅干,讓他們在路上吃。

還買了兩個手電,怕路上黑。

他問他們:“農楠有一個稀土礦,還在招人。還有坪山礦區挖礦和收砂站都要人,你們認為去那個地方好?”

溫小剛:“我們也不懂,聽你安排就行。反正,我們有的是力氣,只要有人教我們,做什麼事我們都可以很快上手。”

錢建民說:“是呀,大章,我和小剛都是很實在的人,安排我們干什麼,我們都會認真干。”

潘大章欣賞點頭說:“星期天過來喝酒,我讓我姐夫帶你們去坪山礦區,去收砂站工作。負責收砂或者押運工作都行,一月工資有一二百塊錢,年底還有獎金。”

兩人都高興得連連點頭。

回去的路上,一邊夸潘大章,一面慶幸堂妹溫小芹找到大章這個好對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