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午門外搭臺,令胡惟庸跪于臺上,戴木枷鐵銬,當眾群臣審訊。
起初的罪名是“毒殺劉基”、“欺上瞞下”和“謀反”,后來不知是哪個蠢人,喊出一句“賣鬻爵”來,原本以不屑的姿態仰頭天、對周遭一切置若罔聞的胡惟庸忽然慢慢打直了頸子,雙眸寒一閃,視線如釘子般直盯著那人的眼,冷笑道:“你當年送我的白玉觀音,現在還供在我家夫人的佛龕里呢,刑部員抄家時,可要記得留神替我看一看,觀音像底下刻著字,寫明了是誰‘孝敬’我的。”
那人急道:“你……休要無端攀咬、污蔑好人!你……是你當年敲詐勒索!”
皇帝端坐在午門的城樓上,聽見這段,角一勾,給馬仲良使個眼,將此人名字記下。
胡惟庸的目從那人的臉上,掃向周圍其他人,頓時一片啞火。
場上,本就沒有幾個人能干凈到底。哪怕是一片赤誠要為國效力,哪怕是無心打撈油水,為了最基本的仕途平穩、為了手頭公務不阻撓,有時也需要花錢買一塊一塊的敲門磚、墊腳石。逢年過節,不去上司的門前走一番,放下幾匹綢緞,過節也過不安心。若不是胡惟庸眼看著要倒臺,年底年初,本是胡丞相府最門庭若市的時候。
皇帝聽見外頭靜了,笑笑,指一指自己的。馬仲良會意,從袖中取出一塊帕子,遞給下面伺候的小火者。小火者飛跑下城樓,塞進胡惟庸里。
于是城樓下重又熱鬧非凡。臺下百唾沫橫飛,爭先恐后,歷數胡惟庸罪狀。中書省吏——胡惟庸從前的直系屬下們,格外踴躍。商暠等人說到激,恨不得沖上去扇他耳,被獄卒侍衛死死攔下才罷。
都盼著胡惟庸速死。最好是里塞著帕子死。否則這個人張口,還不知道說出什麼要命的話來。
大臣們無非那幾樣罪名翻來覆去說,無甚新意。皇帝起初還樂意聽,后來因天寒,城樓取暖終究不及宮中,于是起駕返回乾清宮,留下寒風里一幫審案審得熱火朝天的大臣。
如此審了四日,到正月初五。
皇帝下令將胡惟庸還押,命儀鸞司:“給他一支筆,讓他寫,誰是同黨。他現在,應該愿意寫了。”儀鸞司領命,皇帝住他,補充道:“紙管夠。”
胡惟庸先前是不惜拉著滿朝文武為他殉葬,但經歷了這整整四日之后,他一定很想這中間的某些人死得越快越好,而這部分人多半是從前最討好逢迎他、最與他勾結的。
誰不恨背叛呢。比起來自敵人的明槍暗箭,更無法原諒的,是來自同袍的背叛。
不出意料,胡惟庸寫了整整兩個時辰。
厚厚一沓名單送到皇帝手里,按位從高到低列好,罪行亦清楚綴在姓名后面。
同日,群臣為胡惟庸議罪的結果出爐,胡惟庸的罪行也是寫了滿紙。
兩份罪狀擺在眼前,皇帝雖然有憤怒,恨大臣們背著他搞些小九九,但又不免為自己的手腕得意:輕輕松松,便得了這兩份罪狀,近乎不費吹灰之力。
罪狀在手里,便更容易縱大臣。想要他們活,便要他們活;幾時想要他們死,也隨時可以讓他們死;想讓他們做什麼,他們連討價還價的余地都不再有。
皇帝看了一整日的字,邊看邊盤算,看得乏了,夜里來坤寧宮和皇后說話。
皇后憂心忡忡,給皇帝按太,手一下輕,一下重。
皇帝本是來尋說話的,見如此,知道夫婦兩個意見恐怕相左,于是干脆閉口不提。他閉著眼,假裝小寐,皇后不開口,他也絕不將朝堂上的事提起。
沉默多時,皇后小聲喚道:“重八,若是累了困了,便安置罷?”
皇帝睜開眼,用力眨了眨:“迷迷糊糊,差點睡著。那便洗漱睡吧。”
皇后不讓宮人伺候,親自將帕子蘸飽熱水,擰得半干,給他抹臉。
一把抹下去,皇帝“呀!”地了一聲。因皇后心事重重,未曾留意,險些熱帕子著皇帝眼珠。
“臣妾該死!”皇后連忙跪下謝罪。
這一句極為生分,皇帝心里像有冷風吹,蕭蕭索索,忙拉起來:“這算什麼呀,又沒怎麼傷著我。就算燙得狠了,居家過日子幾十年,誰家媳婦不曾失手將丈夫燙個一兩回呢。”說著親昵地了皇后的背,又后腦勺。
卻不想皇后并不起,而是趁勢道:“臣妾與皇上,既是夫婦,也是君臣。”
皇帝打斷:“見愉,我知道你意思,別再說了。”
皇后仍不起:“胡惟庸謀反,你要殺,就按《大明律》殺,我絕不求阻攔。可是不要大興株連,沒有謀反實據的就不要殺。那些做大臣的,陪你從苦日子里熬過來,幾十年,一時糊涂,也在所難免。你白天都在外頭忙,夜里才回來休息,一天時間多半都是大臣們陪你過,若是你念著我這幾十年陪你的分,念在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便,便也按同樣的道理,念在那些大臣們也陪了你幾十年,放他們一條生路罷!”
“他們怎麼能跟你一樣!他們怎麼跟你比!”
“確實不同,”皇后道:“臣妾曾對皇上說過,‘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當時皇上聽了,也曾點頭稱是。事到臨頭,還勸皇上想起這句話,想起大臣們曾經的好——李善長,你二十七那年他來投奔,當時他四十一歲,比你年長,卻恭恭敬敬為你效勞,一點兒都不傲慢神氣,他為你殫竭慮,你登基后也說了,打江山他功勞比老徐還要大,他之于你,就是漢高祖的蕭何。陸仲亨,從小沒了爹娘,長大逃難又跟兄弟走散,當年你救下他時,他十七歲,抱著一小袋麥子躲在草堆里,生怕被賊兵殺了。雖然沒收作干兒子,你整天他來咱們營帳,跟保兒阿英他們一道吃飯,也跟干兒子差不多。他雖然憨了點,但知道我腰疼,就四尋棗木、找木匠,打了把合用的小杌子來,讓我坐著省些力,比親兒子還心,后來又練出武藝,跟著你,賣命沖鋒陷陣……”
君臣間曾有過的點滴溫,在皇后的言語間,隨坤寧宮地龍的熱度慢慢從皇帝腳掌傳上軀。
“留著吧,重八。人生幾十年,誰沒有一時糊涂的時候,只要沒實打實跟著胡惟庸謀反,就再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咱們以德服人。”皇后牽著他的擺,懇切道。
皇帝原本就沒想按胡惟庸的名單盡殺——若真如此,他豈不反倒了胡惟庸手里一把刀——但皇后說到這里,他心想,不如就多饒幾個。
于是他說道:“他們都該來拜一拜你,你是救命的活菩薩。”說著,扶的手用了些力,將攙起來。
破鏡可以重圓?她不愿意!世人皆說,寧國候世子魏云臺光風霽月,朗朗君子,明華聽了,總是想笑,他們怕是不知,這位君子,把他所有的刻薄,都給了她這個原配結縭的發妻。而她唯一的錯,就是當初定下婚事時未曾多問一句罷了。誰能想到,讓魏云臺愛慕至極,親自…
江山遼闊無垠,我自隨心所愛。“我是救了你,也不要你以身相許吧?”“救了就得負責。命是你的。”“不稀罕行不行”“……”?慶安九年,燕南動亂,六王爺領軍抗敵,回程途中卻被人追殺下落不明。?六王爺失蹤的消息傳回都城,皇帝臥床不起,民心不穩。不久後太子慘遭毒害,被鎮壓的黔人蠢蠢欲動,燕國江山岌岌可危。?敵軍一路殺到都城,哪知消失的六王爺竟帶領精兵突現城門力挽狂瀾,一時城外火光衝天,血流成河。?外敵被全數剿滅,奸佞被悉數鏟除。?不日,素來名聲不佳的六王爺竟然十裏紅妝娶了王妃。?眾人驚訝,原是說六王爺殘暴冷血,怎如今在迎親馬背上笑得春風化雨?原是說所娶之人乃當初救其性命的鄉間女子,怎如今王妃說是擁有傾國之姿的禮部尚書之女??然世事難料,隻短短幾月,再掃亂軍回朝的六王爺卻帶回了嬌媚美人,沉迷美色不上朝堂,王府偏殿夜夜笙歌。向來獨得寵愛的六王妃慘淡被棄,胎死腹中……??
裴沅禎是個大奸臣,玩弄權術、心狠手辣,手上沾了無數人命,連龍椅上的小皇帝都被他擺佈於股掌之間。 朝堂上下,無一不談“裴”色變、諱莫如深。 沈梔梔是剛賣進裴府的燒火丫頭,原本只想搞點錢以後贖身嫁個老實人。 某日,裴沅禎心情不好,伺候的婢女們個個戰戰兢兢不敢靠近。 負責膳食的婆子慌忙之下逮住沈梔梔,哄道:“丫頭,這頓飯你若是能伺候大人舒舒服服地用了,回頭管家賞你二兩銀子。” 沈梔梔眼睛一亮,奔着賞銀就進去了。 她看着端坐在太師椅上面色陰沉的男人,小聲道:“大人,吃飯啦,今晚有桂花魚哦。” 裴沅禎摩挲玉扳指的動作停下,冷冷掀眼。 沈梔梔脖頸一縮,想了想,鼓起勇氣勸道: “大人莫生氣,氣出病來無人替;你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身又費力;拍桌打凳發脾氣,有理反倒變沒理;人生在世不容易,作踐自己多可惜......大人,該吃晚飯啦。” 裴沅禎:“..........” 此時門外,管家、婆子、婢女驚恐地跪了一地。 紛紛預測,這丫頭恐怕要血濺當場。 卻不想,沈梔梔不僅沒血濺當場,反而從個燒火丫頭扶搖直上成了裴奸臣的心尖尖。. 他一生銜悲茹恨,自甘沉淪。後來,她陪他走過泥濘黑夜,萬千風雪。 裴沅禎才明白,世上並非只有仇與恨,還有一種,是煙火人間。 小劇場: 近日,朝堂文武百官們發現首輔大人越來越陰晴不定了,衆人膽戰心驚。 有人私下打聽,才得知原委。 據說——是因爲府上丟了個小丫鬟。 文武百官們:??? 城門牆角,裴沅禎騎在馬上,目光凜冽地盯着膽大包天的女人。 剛贖身出來沒兩天的沈梔梔:QAQ 我想回去嫁個老實人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