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噯,四哥,那會兒,你就不怕我輸給景隆麼?”送走朱橚和秀竹,朱棣扶儀華回房休息,儀華問他。
“不怕。”
“雖然咱們有時談論兵法,可你又不曾見過我排兵布陣,萬一我輸了呢?”
燭下朱棣濃黑的雙眼泛著自信的亮,他笑道:“我雖年紀輕閱歷淺,卻也在練過幾年兵,這點識人的眼力還是有的。況且一個是和我著心的妻子,一個是和我過招無數次的侄兒,兩個再悉不過的人,誰強誰弱,我難道看不出?我儀華乃是將才,九江區區紈绔子弟,如何是對手?”
“凈說好聽的哄我。”儀華被他哄得甜的。
七月,皇帝將李文忠召回京師。前一陣子洮州十八番族反叛,李文忠與西平侯沐英合兵將其討平,又在東籠山南川筑城,設置洮州衛。歸來因功賞,皇帝命他掌管大都督府,兼領國子監事。
李文忠本就好學問,借著管理國子監的機會,越發親近文士,常與范祖干、胡翰等人探討經義,又與宋濂等人詩詞往來。文士雅聚,眾人皆知李文忠曾是皇帝養子,圣眷隆重,收藏皇帝賞賜下來的名家書畫頗多,難免請求瞻仰名作。李文忠也頗自豪,欣然答允,命仆人取來同諸公賞玩,結果家仆附在他耳邊小聲回說,他指名要拿的幾幅書畫已經不在了云云。李文忠當場愣住。
家丑不便為外人所知,當著客人,李文忠只說是被長子借出去給人臨摹之用,人另取了幾幅來。等送走客,轉喝令家仆:“拿九江和戒尺來!”
仆人唯唯諾諾回稟道:“適才大公子說想念皇爺和娘娘,進宮請安去了。”
“這逆子……”定是收到風聲,避了出去。
馬皇后溫慈祥,李文忠改姓朱在膝下做養子時,拿他當親生兒子待。后來有了朱標,文忠雖改回李姓,皇后卻不改疼。待文忠結婚生子,有了李景隆三兄弟,馬皇后將他們都視作親孫兒。
尤其這李景隆樣貌清秀端正,在大人面前又懂得表現,連皇帝也很喜歡他。
說起來,李景隆的慣脾氣,竟多半是被宮里帝后給寵出來的。
若在往常,九江進宮向帝后邀寵,也就罷了。這次牽扯皇子,李文忠心里便有些不安寧。
越是立下軍功,他反倒越是膽小謹慎。
當年表哥朱文正勇猛善戰,立下汗馬功勞,也曾被任命為大都督,節制中外諸軍事,結局卻被免于桐城,不久郁郁而卒。前車之鑒不敢忘。
思來想去,李文忠喚人更備轎,自己也進宮去。
李景隆不出所料,果然在皇帝皇后膝前撒,說是老四家兩個壞人合伙設局誆騙他許多字畫,要皇舅爺爺和皇妗給主持公道。
他能說會道,巧舌如簧,哄得老兩口雖然明知他是輸了耍賴,也被他逗得直笑。
皇后攬著他,笑向皇帝道:“前些陣子你新得了一副杜牧的帖子,反正你留著又不看,賞給九江罷。我們九江正是練字學文的好時候,用得著。”
皇帝笑道:“賞他做什麼?過幾天又被四崽贏去,還不如直接賞給四崽。”
恰好這時外頭通報曹國公到,李景隆聽見李文忠來,登時就像狐貍夾住尾,臉上笑容都僵了。
皇帝皇后看他這落水般的慫樣兒,都喜得笑。
皇后給景隆使個眼,意思是別害怕,李景隆歡喜地笑笑,下去沖著爹爹行個禮,皇后又招手他回來膝前坐著。
“今天什麼風兒把你給吹來了?”皇帝打趣李文忠道。
李文忠忙低頭拱手:“臣不敢。臣唯恐逆子驚擾陛下娘娘圣駕,特來拿他回去。”
皇帝鼻子里“哼”出兩道氣:“不常進宮問安也就罷了,難得進宮一回,還是為了拿九江?”
“臣不敢。”
“唉呀,好不容易見一面,你又把臉拉得這麼老長。”皇后拿帕子輕輕打一下朱元璋的手:“保兒(李文忠小名)才是最孝順的。他不肯常進宮,還不是為了你?還不是為了讓外頭人說你偏自家親戚?保兒為了你的賢君名聲,心思這麼,你還碎說他!瞧瞧他辛辛苦苦在外頭打仗這皮給磋磨得,歷朝歷代皇親國戚公子哥兒都是養尊優,有幾個像保兒這樣爭氣?我保兒小時候多白的皮……”馬皇后瞧著李文忠在外經了風吹日曬的模樣,著實心疼。
李文忠垂首稟道:“娘娘謬贊,臣君之恩,領朝廷俸祿,報效國家,理所應當。”
皇帝面緩了緩,低頭喝茶不言語。李文忠恭恭敬敬拱著手,不再多說話替自己辯解。
氣氛一時有些僵。李景隆嬉皮笑臉道:“皇爺爺,這杜牧的詩帖賞給我,怕又被四叔誆了去,不如,您老隆恩浩,賞給我爹罷!我爹得了詩帖,回去打我些。”
皇帝笑罵:“就你!還學會借花獻佛了!”
李文忠見皇帝展笑了,心頭稍松,也呵斥景隆道:“九江,不許對陛下無禮!”
馬皇后在旁替景隆說著好話:“九江這些日子他爹不在家,他自個兒也沒懈怠,勤學兵法,該獎勵。你這做舅爺爺的,別摳門。九江吶,去,馬仲良帶你去庫里,看中什麼字畫自己挑。你舅爺爺在宮里從來都不看那些東西。”
景隆還不至于真的那麼膽大包天,他先眼去瞄皇帝,見皇帝像個貓一般,正捻著胡子似笑非笑看著他,他捉不,便裝乖巧,笑道:“那孫兒怎麼敢呢。”
皇帝笑著撥他一腳:“去去去,都抱走,有你妗這個‘散財娘娘’,我這庫里是什麼都留不下……”又沖李文忠道:“難得你單獨來見駕,正好朝堂和西北局勢,我有些事要與你談。”
李景隆便知道皇帝是真心要賞他,歡天喜地謝恩告退。李家家教嚴,他實則禮節是極為周全有分寸的。
李景隆在皇帝皇后面前進退有度,等出了宮,在燕王周王等人面前卻藏不住話,自然又將新得的字畫炫耀顯擺一番。畢竟年紀輕,張狂在所難免,在這一藏住了,又在另一尾。
這次的詩帖乃是杜牧親筆寫就的《張好好詩》,杜郎唯一傳世之作。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生尾,丹葉蓮含跗……爾來未幾歲,散盡高徒。城重相見,婥婥為當壚。怪我苦何事,年垂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儀華好詩詞書法,將這幅字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顯然是眼饞得。
朱棣見如此,輕輕問:“想要?”
儀華自知最近贏李景隆贏得狠了,將風頭出到了宮里帝后面前,素來小心謹慎,因此便有些猶猶豫豫的。
朱棣知心那副字,便笑向李景隆道:“磨了我一個月,要跟我比試,今日本王難得有興致奉陪,你小子敢不敢再來比一場?”
誰知李景隆被儀華連著贏了太多,有些輸怕了,且因爹爹回了京,他怕再將字畫輸掉挨父親打,忙上前三下兩下將卷軸攏一攏收進袖里不許人再看:“四叔有興致,我今日卻沒什麼興致。”
眾人知道是他慫,都笑了。
朱棣儀華夜里梳洗安置,說起白天李景隆出糗,兩人又笑了一回。
儀華道:“他這張真是不嚴,跑去說給父皇母后聽……也不知二圣如何想我。”畢竟朱元璋當年連瀟虹騎馬都嫌。
“就算他不去說,父皇耳聰目明,也會知道的。”朱棣安道:“聽說父皇母后沒覺得你不好,父皇反而對母后贊你,不愧是徐家的兒。”朱元璋心里,人讀兵書,總之沒有什麼用,反正又不會真的到戰場上去廝殺,與騎馬箭這樣出門拋頭面的事不同,不過是深宅大院里取樂的趣味罷了,因此不以為忤。
儀華稍稍心安,輕嘆道:“唉,不過總歸還是因為貪贏,一不小心,太過張揚了。怕被人說,也怕連累四哥被人說。”
朱棣笑得輕松:“又有何妨?”
“嗯?”反倒是儀華有些疑。畢竟這世道,是不許人張揚。縱然朱棣向來欣賞、尊重,那只是因為朱棣與俗人不同。他們在紅塵之中,不能完全不顧世俗眼而活著。
“又有何妨?”他認真地注視著,說道:“儀華,我不想把你藏起來。你的學識、才、品行,我想讓世人都知道。別怕,想做什麼,就去做。剩下的,我來擔,你不必憂心。”
“嗯!”笑著啄他面頰,又雙臂抱著他,講著夸贊他的甜話。
兩人黏了一會兒,臨睡,儀華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輕輕說:“四哥,你的學識、才、品行,我也想讓世人都看見。”
然而他只是溫地笑笑,吻了吻前額,說句“睡罷”,闔上眸子。
不知為何,儀華忽然想起,兩人在書閣重逢,他幫抄書,第一次看到他的那筆字時的所見所想。
起筆扎實,轉宕果決,撇捺瀟灑……
那時便覺得,他像是被什麼給困住了。
如今想來,他的字,就像一條被繩索束縛住爪牙的龍——縱有凌云志,縱有呼風喚雨的本事,終不得盡興施展。
雖然皇帝欣賞他,委派他許多事做,但太子生病期間,皇帝的態度卻很明顯。
為親王,就止步于親王該做的事,不得逾越。
而且近日皇帝又修訂禮儀,若有若無地敲打他。朱棣這些日子出門,半是陪養胎,恐怕另有一半原因,是刻意韜養晦,不想進一步招來父親的疑忌吧……
但適才他隨口而出的“聽說父皇母后”如何如何,顯然是據宮的線人所報。
他在燕王府,卻依然留意著皇帝皇后的一舉一。從前曾以為他這麼做只是為了自保,現在看來,恐怕不止于此。
他想做的,遠遠比這要多。
“四哥……你想要,是不是?”音量極小,他卻聽得字字清晰。每一個字,都敲打著他的耳,敲打進他腦海。
雖然兩人在床上相擁,但說的不是床笫之事。
他亦了然,說的并非床笫之事。
他張開眼睛,著,苦一笑:“想不想的……我已經不愿去想它了。只有大哥能服眾,而且大哥從小兒便待我不薄。眼下他病著,我更不想做趁人之危的人。勝之不武,你也不想,對嗎?”
他是第四子。生下來,就與皇位相隔三個哥哥的距離。
他七歲封王,按照父皇命宋濂等人制訂的禮法,向太子大哥行人臣禮。那時他便知道,大哥與他是注定不同的。
一切,從娘胎里開始,都已經安排好了。
一切都已經被父皇安排好了。不容變更。
派人暗中留心父皇那里的靜,無非是自己心最深的,還在悸不死罷了。待要熄滅卻始終不熄滅的希的火苗,最是折磨。
“四哥,”凝著他眼眸,極輕極輕地說道:“你不想要,便罷。儀華便陪你做一對賢王賢妃。若將來你想要,儀華也陪你去拿。”
“嗯?”這下到朱棣訝異地向。他原以為深儒家熏陶,會捍衛三綱五常。
溫而堅定地,輕聲把先前的話一字字重復一遍:“四哥,你的學識、才、品行,我也想讓世人都看見。想做什麼,就去做。儀華和你一起擔。”
“嗯……”他將擁進懷里,頭埋在肩窩,地摟著,輕嘆道:“儀華……諸生,你真是離經叛道,卻正合我意。”
平遠王府一門忠烈,全部戰死沙場。家中只留下了年輕的平遠王和一堆既金貴,又難伺候的……忠(xiao)烈(zu)之(zong)后(men)。平遠王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這群祖宗能抵得過敵軍百萬雄兵……直到有一天,王府里來了位沈姑娘,平遠王出征…
姐姐與她的未婚夫暗通款曲,她堂堂嫡女被逼嫁一名庶子!前生,她逃了,落得個不聽父命,棄祖母性命不顧的不孝罵名!還被渣男賤女折磨而死。今生,她不逃!她要護好自己的親人,再把仇人打入地獄!相公雖然是個庶子,但隻要本分老實,對她好就行了!可是,嫁進去她才發現,他竟是十五年前“葬身火海”的太子!他滿腦子都是怎麼撬掉皇帝,自己坐上那把龍椅!沐青婈默默望天流淚,嫁錯郎啊!怎麼辦?自己隻想當個寒門妻,結果卻成了皇後!這帳怎麼跟他算?
【閱前指南:甜寵雙潔爽文,有智鬥權謀,伏筆細節多,多人物刻畫,女主不吃虧,不理解的地方後期都會填坑,文風輕鬆是為方便閱讀】 宣王賀鈞廷。 《獨寵皇妃》這本書中,作者寫他屠盡北狄王庭,寫他披甲造反那一日連破十二城,寫他六親不認冷酷到骨子裏的薄情,寫他一生沒有所愛,最終像個煢煢孑立的瘋子頭也不回地走入了燃著大火的皇宮。*** 薛清茵穿成了這本書裏的驕縱女配,爹不疼兄不愛,重度戀愛腦,偏偏心上人對她棄若敝履,最後被迫嫁給風流魏王,夜夜守空房,結局淒慘。 她想了想,大膽點,不如選宣王! 反正這位死得早,她美美當有錢寡婦。 薛清茵嬌氣得很,進王府沒多久,就要賀鈞廷背她, 可以是可以,拿夜夜腰疼腿軟換的!哪裏還有什麼守空房? 不對啊。 這和我在書裏讀到的不一樣!說好的宣王其人冷酷寡情不近女色呢?*** 後來,薛清茵一躍成為禦前紅人,人人追捧,她的命運已改。她卻不想當寡婦了。*** 從此…… 你為我手中劍,我為你護心甲。 我們愛彼此不屈的靈魂。*** 宣王很早便知道她說喜歡他是假的,但無妨。 她是這個荒誕又醜惡的人間中,他們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