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銳看著瑤,簡直是恨鐵不鋼:“你看你長得也好看的,怎麼就這麼不會投其所好啊!”
“……”
而瑤的沉默,進一步讓包銳膨脹起來,他指點江山道:“我來教你吧,錢par比較欣賞我這樣有眼商高的人,你要平時多學著點,看看我是怎麼和錢par流通的,另外就是,錢par雖然話不多,但是你更要在他有限的表達里,解讀出他無盡的潛臺詞,并且含蓄地向他提出你的要求。”
“……”瑤虛心請教道,“比如?”
結果瑤的話音剛落,錢恒就從辦公室里推門走了出來,包銳對瑤使了個眼:“好好看著!”
包銳說完,便狀若無意地走到了錢恒的后:“錢par……”
錢恒回頭:“嗯?”
包銳扭道:“我特意來謝你,為了我竟然破例今年有第二次團建。”
錢恒:???
包銳卻把錢恒臉上的疑問解讀了不好意思的假裝,他繼續暗示道:“可日本太貴了,而且我去過很多次了,外加上作為中國人民的民族,其實對日本,我已經不太想去了……”
包銳的想法很簡單,他都已經這麼說了,錢恒下一句應該就是問他,那你想去哪里,這時候,包銳只要拋出價廉的泰國,想必就順水推舟能確定下第二次團建去泰國了。
簡直完!
錢恒果然盯著包銳看了片刻,片刻后,他終于在包銳期盼的目中開了口——
“哦,好的,那第二次團建,你不用去了,留在所里加班吧。”
“……”
別說瑤,就連譚穎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包銳整個人都被這不走尋常路的發展驚呆了,他愣了片刻,才意識到錢恒已經走遠了,于是趕飛奔著跟了出去,只留下他抖的聲音回在大辦公區——
“錢par,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聽我解釋,日本我也可以去的……”
作者有話要說:本章20字以上留言里隨機掉落200個紅包~
關于上一章的作,有些讀者反映沒看懂,解釋下:
這個100萬借款,自然是李夢婷去還。但不論如何,想要拿房子,除去已經付出去的150萬,都要重新再給出250萬。
而這個100萬因為是借款,只需給利息就可以,利息比房產增值的部分錢還呢。(原本250萬加上房產增值幅度都給張浩,如今變100萬借款加小額利息給出借人,150萬加上房產增幅比例給張浩)等同于為了拿到這套房子要掏出的現金變了。
另外,為什麼拿房子比拿現金更有利?
因為房子在增值,給張浩的部分款項算上增值的幅度,拿到現金的張浩,也無法用這部分現金在如今的房地產市場里再買一套房了,就算去借錢湊首付再還貸,也買不到之前和李夢婷那套那樣價比的房子了。(現實里很多家庭也是因為沒有選擇好的房子手時間,導致一下子錯過黃金購房期,然后再也買不起房子了。比如隨便舉個例子,16年,400萬可以買200平的房子,但是沒有購房,而是選擇400萬存銀行或做理財,那麼到了18年,房價上漲,400萬就只能買100平的房子了。)
買房時機所以重要的,至最近幾年房地產泡沫都沒有被破呢,房價都是一路在上漲的,等于沒有什麼投資比房地產投資更暴-利增值了。
所以這是為啥離婚時候很多夫妻為了爭奪房產打破頭啊~誰稀罕那點現金,大家想要的都是房子~
我在上一章里簡單補充了下這個解釋,大家可以回頭看下。
你看這生活,有時操蛋有時贏。 我愿這愛情,沒有暴雪只有晴。
聽說沈家真千金是從小長在道觀的小神棍,全京城都等著看笑話。 不等首富爸爸和大佬哥哥們出來護短,一眾京城名流已經連夜到沈家門口排隊。 “小祖宗,保命靈符來一張!” “小神醫,救命良方來一副!” “小神仙,求您幫忙占一卦!” 就連最神秘的榮家老六也來湊熱鬧,眾人還在好奇這位求醫還是問藥,男人已經捧著戒指跪下:“老婆,咱們是不是該結婚了?” 眾人齊齊驚掉下巴,被榮家老六捧在掌心的小心肝竟然也是她?!
白天,陸洵之是陸氏集團高不可攀的陸總。 晚上,江以舒代替姐姐與他同牀共枕,抵死纏綿。 她以爲,這麼多次親密無間,陸洵之至少能認出自己。 可當她懷孕之後,陸洵之由始至終都沒多看她一眼,甚至要親手殺掉他們的孩子…… 江以舒心如死灰,帶着孩子人間蒸發。 直到徹底失去,陸洵之纔看清自己的心意。 卻不曾想,那個讓他發瘋找了三年的女人攜崽華麗歸來,挽着大哥的手臂,言笑晏晏。 大哥:“愣着幹什麼,叫大嫂……”
【故事背景】男女主角在初中時暗戀對方,高中時分別努力學習,最終考入同一所大學。他們在大學里展開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主要角色】 男主角:張翔,初中時是個內向的文藝青年,高中時努力學習,大學時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會主席。 女主角:李婧,初中時是個活潑開朗的女生,高中時也很努力學習,大學時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會副主席。 【故事梗概】 張翔和李婧是初中時的同學,暗戀對方卻不敢表白。高中時,他們各自努力學習,成為學校的佼佼者。在大學里,他們再次相遇,張翔主動追求李娜,兩人開始了一段甜蜜的戀愛。 然而,愛情的道路并不平坦。他們經歷了各種考驗和挑戰,包括第三者的插足、家庭的反對等。但是,他們始終堅定地相愛著,最終克服了一切困難,順利畢業并步入婚姻的殿堂。 故事以喜劇結局,男女主角在婚禮上幸福地牽手走向未來,展現出愛情的力量和堅定的信念。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許多人,成為校園里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