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分兩次做, 先截潰爛更嚴重的右,再截左。
杜仲眉眼沉靜:“我以金針試過, 右主脈中滯難行,活不多,還沒結出栓。壞在膝下,膝蓋骨還是好的。先截這條,直接向上半寸斷掉主管便是。”
唐荼荼聽杜仲思路清晰地說完,盡管聽不懂, 只瞧杜仲有竹,也知道他是有五以上的把握了。
周圍幾雙眼睛亮得發,恨不得把杜仲每一字都背下來,奉為圭臬。
這是縣學念書的幾位醫士,上回澡堂出事, 他們就來幫過忙的。
縣學不分爺姑娘都能上,大夫里頭也不乏醫, 但學了瘍醫的多是年。因為潰瘍爛瘡傷不面,又有久瘡、花柳病這樣的, 醫家顧慮多,一般不讓姑娘家學這個。
幾個年人學醫幾年,還沒正兒八經見過。學館里邊要是誰長個癰腫疙瘩, 都得趕跑學館里, 一群同窗比個石頭剪刀布, 爭一個刀的機會。
自衙門留下傷病號以來, 這些醫士三天兩頭往縣衙跑,一聽杜仲需要人手幫忙,提著醫箱就奔來了。
每人被發了一白大褂,一頂裹頭發的大白帽, 還有三雙橡膠手套。那激的勁兒,各個像手里捧了什麼奇珍異寶。
杜仲一回頭,皺著眉訓人:“手套珍貴,這會兒戴上做什麼?臟了還得拿藥浸洗。”
“好好!聽師父的!”趕好好收起來。
唐荼荼瞧得直笑。
連也沒有想到,這些平均年紀十七八的半大孩子,會是瘍醫證治的第一批實踐者。
青年人,朝氣蓬的,什麼也敢試一試,比他們故步自封的父輩好很多。
而醫學一科永遠是經驗科學,索與實踐出來的真知。敢邁出第一只腳,路就能走下去了。
王家祖上那位著書的大牛,博聞強識,一輩子編了一套集醫家大之作,可惜時局不利,潦草收場。
江茵用大半生配齊了手工,填補了解剖學的空白……
前人鋪石階,引著后人一步一步往高走,往無限接近科學的地方去。
唐荼荼輕快一笑:“好啦,別喝水吃東西了,該解手的趕去,屋里東西都備好了。”
一群大孩子齊排排進了屋。
唐荼荼把黃家人召齊,想替杜仲加一道保險鎖。怕杜仲費心費力去治了,仍然救不回來,回頭黃家會咬著他鬧。
于是說:“太太既聽了先頭那馬神醫的話,心里也該有數,您家郎君如今是大危之兆,整個天津城里無人能治,我家小神醫愿意試著治一治,只是因為醫者仁心。杜仲會盡全力給他治,但結果好壞不由他做主,既要看天意,也要看您家郎君的求生意志。”
這話分明跟昨兒那話是一個意思,黃家人面面相覷,不知唐姑娘怎的又說起這個。
黃夫人謹慎問:“姑娘是說……?”
唐荼荼:“您家要是想清楚了,就簽了這份知書,回頭不論結果好壞,不能再像上回那樣鬧事。”
說得條理分明,黃家人哪有不應的道理?仔仔細細捧著那張紙去讀了,只見上頭寫著——
【病患(空白),雙下肢壞死,經杜仲大夫審慎考慮,在病患家屬的同意下決定采用截除雙小手,手風險極大,有命之憂。
若直系家屬簽字畫押,則表示對手容和風險全部知,但中若出現極危況,大夫采取各種搶救手段而無暇另行告知時,不承擔任何責任。
另,此項手開前人未有之先河,別出機杼,不論與否,都會載《王氏瘍醫證治準繩》一書中,印發給天下千百大夫查閱。
簽名:(空白)
手印:(空白)】
這契書一式兩份,最上頭竟蓋著印,大紅的印泥還是新的——趙大人不在,唐荼荼去縣丞那里討了他的印。
一旦簽字畫押,這就算是結了契,再鬧事,能傳衙役直接轟出去。
黃家人一字一字讀了半天,總覺這冷冰冰的契書句意擰,句子又長,得一字一字揣里頭有沒有陷阱。
唐荼荼坐在一邊,等著他們摳字眼檢查。
這手知書,是媽媽最后一次手前見過的東西。那時,唐荼荼已經是上初中的大孩子了,爸爸拿著那張紙,一字一字給念過的。
爸爸把當有主見的大人,父倆一起簽了字。
十二年過去了,景仍歷歷在目,這套幾乎是復制過來的模板,只換進了一些古語,添了最后一段話。
黃夫人謹慎問:“姑娘是說,我家八寶怎麼治的,治好治不好,你們全要編纂文,寫進書里頭?給那好些人看?”
這又不是什麼面事兒……
猶豫的工夫,自家閨已經搶過契書給爹爹看去了。
屋的黃八寶吆喝一聲:“好!這還想什麼?這是醫家圣賢書,縣那大名兒都未必能得了書,何德何能我一介草民名垂千古,這是老黃家祖墳上冒青煙了!”
唐荼荼太喜歡這病人的了。
黃夫人真是哭笑不得,一咬牙,喚來兒子:“昭兒,你來簽,今后你就咱家頂梁柱了,你簽!”
唯唯諾諾的黃家子被母親這話一激,紅著眼,鼓起了膛,終于有個爺們兒樣了。
杜仲瞧著這從未見過的契書,也提筆,端正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抬頭再看唐荼荼一眼,目似審視。
唐荼荼坦坦任他看。
外科走的是令今人聞之變的路,想從零開始,立起一套規范的手流程,讓敢于嘗試治必死之癥、敢于提起針刀的先行者,都不必有后顧之憂。
簽好兩張契,一邊一份保管,唐荼荼隨杜仲進了屋。
杜仲盯著幾個醫士凈了手,盤起頭發,穿上白大褂,又洗了一遍手,這才戴上手套。
他自個兒手,在黃八寶的額頭了,覺溫漸低。
他強笑了一下:“這是麻沸散見效了。”
唐荼荼看出來了,杜仲分明也想像鄺大夫那樣“狂”妄地拍病人一掌,笑一聲:“哈,你的命就給我了。”
但他沒能笑出來。
于是,這小神醫只五僵地說了句:“睡吧。就算做不好,也必定你醒過來,與你家人道個別。”
這話竟比“我一定治好你”還管用,黃八寶繃的神經松懈下來,在麻沸散的藥效中閉上了眼。
留有告別的余地,人總歸是能走得從容面的。
唐荼荼挑了個墻角坐下,端著筆記本,本想記下手流程,奈何屋里人太多,診床邊上圍了一圈,擋得什麼也看不著。
只得轉而去記他們的話。
這醫士問:“為何要切這樣的刀口?留這一塊皮作甚麼?”
杜仲:“去了骨與,還要將皮瓣回去包裹住膝頭,像雙子那樣。”
那醫士驚嘆:“這就是管啊……”
杜仲:“最的、鮮紅的這條是主管,要在殘端打雙結,防繩結。”
“了會如何?”
杜仲:“崩不止——別問了,我分不得心,幫我鉗住管。”
唐荼荼一腦門黑線,看不著里頭,不知道這群熊孩子到底幫上了什麼忙,分明前頭講手流程時各個都仔細聽了,上了陣,竟還像拿著假人模型一樣,瞧見什麼都稀罕。
得虧杜仲是個脾氣好的,換個脾氣急的大夫,能把他們全踢出去。
手進行到中程,漸漸的,只剩杜仲說話的聲音,寥寥數語吩咐著。
“骨有粘連,給我換左邊第二把刀。”
“換紗布敷料,浸了需得立刻換。”
“汗……黃八寶做什麼?我頭上的汗。”
“檢查所有出點,滲的地方全找出來,一個別。”
醫士們個個神經繃,已經沒了剛進來時的輕松樣。
怕臟了空氣,屋沒有燃炭火,坐久了有點冷,唐荼荼坐到雙腳僵時,杜仲終于上了最后一針。
“好了。”
唐荼荼大氣都不敢:“好了?是……”
杜仲:“再等半個時辰,等他醒了再看。”
唐荼荼大松一口氣,同手同腳站起來走了兩步,往診床上睄了一眼,被一床單的漬得回了視線。
瘍醫果然非常人也,連死人都見過不,看這一灘仍覺得心噗通噗通的。
醫士們七八舌說起話來:“老天爺啊!我可算是經了大事了。想當年華佗給關公刮骨療毒,也不過就是如此了吧?”
“剖刮骨,哪有斷難?但華佗還說要給曹公開腦袋呢,想是比小杜神醫厲害些。”
“那還保不準是怎麼回事呢!打小我就聽了好幾版野史,有說神醫驕傲自滿,不從曹征召的,給曹惹惱了,砍了他;也有說華佗兒不想給他治——真說‘開腦袋’我是不信的,你就說這時候,哪個大夫敢給人開腦袋?”
“師父,宮里邊有醫開腦袋的麼?”
杜仲落了一個字:“沒。”
太醫院二十來位醫,每年坐堂三百來天,宮里的傳召全加一塊也超不過三十回,多數時候都是尚宮、東廠有的太監找上門了,給他們治一治。
除了每月請安脈,哪個妃嬪一年敢傳太醫超過三回?病怏怏的還想侍寢,還想懷皇嗣?等著撂牌子吧。
他們嘰嘰喳喳的。留下幾個醫士收拾臟污,杜仲抬腳出去了,肩頸繃著。
唐荼荼想說點輕松的,緩緩杜仲的張,才邁過門檻,竟見杜仲雙肩一塌,膝頭一就栽下去了。
匆忙手把人接住,“杜仲!”
“師父!”
“哎喲,小杜神醫怎麼啦?”
杜仲扶著門檻站穩:“我坐會兒便是,有點力了。”
他泛白,張得手都在抖,也不知道剛才著刀怎麼能那麼穩。
沒過半個時辰,黃八寶醒了,睜開眼那一瞬,黃家人嚎啕哭的嚎啕哭,抹眼淚的抹眼淚。
這洗了個澡差點丟了命的苦命人,傻傻著床帳,舌頭發僵地說:“嘿,我能活著看見自己大名寫上書了。”
唐荼荼噗一聲沒忍住,怕破壞了這溫的氣氛,趕退出去了。
黃八寶福大命大,頭一晚高熱不退,前晌天晴以后又退下燒去了,吃了兩天溫養的藥膳,恢復得很好,管沒破開,刀口也沒崩裂。
兩天以后,杜仲休息好了,打算擇日截他另一條。
頭一批來幫忙的醫士,杜仲只留了兩個靠譜的,剩下的打發走了。縣學那醫班哪肯放過這進學的好機會?又全班石頭剪刀布,來了兩個頂班的。
衙門里從老爺、捕頭到衙役,全盯著偏院的靜。
先頭,他們把杜仲看作神醫徒弟,這才幾天,已經把杜仲奉若扁鵲華佗再世了,不消人說,全在外邊傳他的神跡。
唐荼荼聽了兩耳朵,覺市井傳聞都不錯,都是正面評價,還沒有哪家醫館叱罵妖邪的,也就由他們去了。
公孫景逸跟和隔天過來一趟,一呆呆一天,就差住在縣衙了。
眼瞅著一個大夫需要這麼多打下手的,數了數,六個人,全都能進得屋去。
公孫景逸直咋舌,湊近唐荼荼悄聲問:“茶花兒,能不能再留倆位置?屋還有地兒嗎?”
唐荼荼聽完直瞪他,以為這紈绔爺想進屋看熱鬧,“這又不是看戲,來那麼多人做什麼?還有誰想來?和?”
公孫景逸不作聲了。
半天,他目深邃吐出兩字:“我爺。”
唐荼荼悚然:“誰?!”
公孫景逸嗐了聲:“這事兒也怪我,我爺罵我天天不著家的,干什麼去?我得揀著正大明的事兒說吧,就說我在縣衙辦正事呢,看神醫如何妙手回春。”
“我爺那是什麼人!跟著太爺出海殺過匪的,一聽,神醫竟能讓斷肢再續,立馬坐不住了,說要親自來看看神醫什麼樣。”
唐荼荼直當自己聾了:“斷肢……再什麼?”
等兩邊一對話。
“不是大前天截的,拆下來洗洗,明兒重接回去嗎?!小杜神醫會斷肢再續的神啊!”
公孫景逸差點從口把自己剖開,以證清白:“街上茶館酒樓說書的都這麼說的!半個縣城都傳遍了!你昨兒顧不上理我,我隨手拉了個衙役問他,衙役也是這麼說的!”
唐荼荼眼前一黑:大意了,這群醫盲竟什麼都敢講,還傳遍了市井!一傳十十傳百的,得傳什麼樣?
“你沒常識嗎……”罵人都沒力氣了。
放后世,“你沒常識嗎”跟“你沒腦子嗎”威力有得一拼,放這兒,也就是句輕飄飄的呵斥。
所以哪怕唐荼荼氣得直想揍他,在公孫景逸眼中,也不過是板著臉,像頭圓臉小獅子,嗷嗷喚了幾聲。
怪喜人的……
公孫景逸難免一恍神,看氣得鼻息咻咻,連忙拱手討饒。
“這事兒賴我,茶花兒別慌,我爺又不是豺狼,等他來了,我再跟他細細說一聲便是了。”
也只能這樣了。唐荼荼心痛地想:還沒跟公孫府好呢,就給人家留下個“吹牛皮沒下限”的第一印象。
斷肢再續,虧他們敢講!
作者有話要說:截肢手比較……要切開皮,把皮往上剝,然后切開筋、、骨關節,結扎管和出點,所以沒有細致描寫,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
龍希寧,華夏警司的首席法醫,傳言只要她接手的尸體都能開口說話,訴冤屈,道過程。一次意外穿越成候府二小姐,她發誓要做個只享清福的米蟲…可遇到號稱鬼見愁的某人,變著法的擾她清福,米蟲沒做成,當了個小蜜蜂。再世為人,她豈能還要被奴役?更可惡的是,白天被奴役,晚上還要被奴役,特麼的,她一定要解剖了他…
“你爲什麼不對我笑了?” 想捧起她的嬌靨,細吻千萬遍。 天子忌憚謝家兵權,以郡主婚事遮掩栽贓謝家忤逆謀反,誅殺謝家滿門。 謝觀從屍身血海里爬出來,又揮兵而上,踏平皇宮飲恨。 從此再無鮮衣怒馬謝七郎,只有暴厲恣睢的新帝。 如今前朝郡主坐在輪椅上,被獻給新帝解恨。 謝觀睥着沈聆妤的腿,冷笑:“報應。” 人人都以爲她落在新帝手中必是被虐殺的下場,屬下諂媚提議:“剝了人皮給陛下做墊腳毯如何?” 謝觀掀了掀眼皮瞥過來,懶散帶笑:“你要剝皇后的人皮?” 沈聆妤對謝觀而言,是曾經的白月光,也是如今泣血的硃砂痣。 無人知曉,他曾站在陰影裏,瘋癡地愛着她。
昭國太後蘇傾月是寧國公府自幼被抱錯的嫡女,可是大婚之夜,先帝駕崩,攝政王慕瑾辰入了她的洞房。他們立場敵對,目的相悖,他給予她所有的冷酷,漠然,卻又在深夜,抵死糾纏。密不透風的深宮牢籠之中,她清醒地掙紮,沉淪,期盼與絕望中輾轉,本想一走了之,卻又被慕瑾辰緊緊攬進懷裏,訴說著從不敢期待的情意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