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莊里的一日短得很,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幾乎是太落山, 滿山便聽不到什麼靜了。
鄉下人很夜里點燈,嫌費燈油。站在山腳下極目眺高,村莊里只有星星點點的燈火亮著。那是村民家門上的燈籠,掛在院門前,等著在城中務工的丁壯回家。
等月掛上樹梢的時候, 燈籠也全都熄了。不像京城, 一夜,繁華燈景無數。
華家的莊子里倒是掛起了紅燈籠,把往常過年才會用的燈籠全掛了出來, 院子里里外外照得亮堂堂的。主子們難得來一回, 烏漆墨黑的不像話。
一家人都坐在院子里納涼。
滿院蟲鳴聲吱吱咕咕地著,華瓊舉著兩把扇都攆不跑蚊蟲,嗡嗡嗡聽得人心煩。
喊了聲:“古嬤嬤,我五月調的那驅蚊水還有沒有了?快拿來。你們幾個都涂上些,這院兒里沒有封紗,臨水的蚊子毒,叮一口能好幾天。”
唐荼荼不怎麼招蚊子,只涂了涂手, 往服上也噴了些。這驅蚊水不知道是怎麼調配的,從里邊聞到了薄荷和金銀花的味道,一子刺鼻的味兒,比自己種的驅蚊草味兒還大。
細聞,唐荼荼又覺得這味兒聞著,像上輩子那個“六神”的花水牌子。
農莊的管家古嬤嬤, 是華府的老人了,年輕時跟著主子一家從天津府過來安置,算是立了功的,后來年紀大了,這莊子就給打理。
知道二姑娘吃零,古嬤嬤把鄉下特產的零都拿來了,一人一個小碗,不由分說地塞到幾個小主子手里,笑得憨厚。
“這是拉秧前摘下來的最后一茬豌豆,和干一起烘干了煸炒,可好吃了,城里一袋子賣二三十文哩。二姑娘快嘗嘗。”
唐荼荼拿一柄小勺舀著吃,豌豆嘎嘣嘎嘣,確實脆,和著香,不一會兒半碗就下去了。
心里想了想豌豆的種植條件。豌豆,喜怕熱,最喜砂壤土,砂壤土是半沙半土的土,在這河邊種,最適宜不過。
盛朝農作比想得要富許多,雖然沒有后世那麼多有名有姓有編號的改良品種,但后世常見的果蔬綱目都是有的。華姥爺這農莊大,蔬果種得雜,也有好幾種城里不常見的。
走的時候得跟嬤嬤討點種子,拿回家試著種種,唐荼荼想。
又問古嬤嬤:“今天晚上咱們吃的臘飯,那個米也是咱家地里種出來的?”
古嬤嬤還沒顧上應聲,華瓊口笑道:“你舌頭倒是尖。那是上個月新收下來的青麥仁,趕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麥粒還沒有大,這時候地收上一茬,麥仁還,煮臘飯很香。你姥爺最吃這一口,可惜一年只能吃幾頓,嘗嘗稀罕,放得再久,青麥仁就要干了。”
母子幾個說著話。過了不多時,遠的山林都朦朧起來,似攏了一層薄的白紗。
“起霧了。”
山林茂,又臨著溪流,起霧也尋常。
仆婦們回房里拿了披帛來,給華瓊和姑娘們披上,披帛是蠶薄紗羅所制,上頭繡些花樣,既能披肩又能纏臂,不算暖和,卻可以擋風。
古嬤嬤又笑著問:“還有余的,爺要不要披一件?”
唐厚孜連連擺手:“孩兒們的東西,我披著像什麼樣子。”
他寧愿挨著涼,雙手抱著手臂捱風,也不丟這人。華瓊幾人都笑他。
“咚——咚——”
遠的山上忽然傳來幾聲鼓響。
唐荼荼的困意一下子散了,朝著聲音來的方向去。
那鼓聲是從西邊的山上來的,鼓聲渾厚,因一聲一聲間隔久,把這本該雄渾的鼓聲敲了悠揚曲調,順著夜風傳遍曠野。
“娘,這是什麼聲音?”
華瓊朝著那方向聽了聽,搖頭說不知。天太黑,只能看見那頭有座山的虛影,離得很遠,依稀能看到山上幾點明滅的燈火,看不清在做什麼。
在農莊里住了多年的古嬤嬤,對這聲音再不過。
“那邊山上有座木莂寺,這是他們寺院的二更鼓,人定時刻。過了這個點兒,寺院的晚課就要結束了,僧們就要歇息了。”
唐荼荼算了算時間,二更即亥時,是九點。晨鐘暮鼓,原來是這個意思。
古嬤嬤瞧興致盎然,自己拿了一把干煸豌豆坐下來,給他們幾個講故事。
“那木莂寺呀,也駙馬寺。連同那座山——”古嬤嬤沿著西頭那條深墨的山勢廓,比劃了一圈,“咱們當地人它駙馬山。”
“那駙馬呀,是皇上嫡親姐姐——含山長公主的駙馬,姓謝。打小有高僧說他佛緣重,早點出家好,他家里人偏不信邪。”
“謝小郎長大以后,出落得眉清目秀,又會讀書,又會武功,樣樣都好,得了先皇青眼,指了含山公主下嫁于他。婚幾年,謝駙馬與含山公主生下一子后,就了卻塵緣,進山禮佛去了。”
“去當和尚啦?”唐珠珠驚呼出聲。
古嬤嬤是個慢子,說話也慢慢悠悠的,聽得人著急。
“他們夫妻倆佛緣都重,長公主也極禮佛,只是皇家的公主,出家哪兒有那麼容易?長公主只得做了佛家外護,居家帶發修行。這兩人佛心善念,是咱們京城有名的禮佛夫妻哩。”
“了卻塵緣?”華瓊愕然反問。
前邊古嬤嬤講故事,華瓊還含笑聽著,聽到這兒終究忍不住了:“村里頭都是這麼講的?”
古嬤嬤愣住:“怎的,不是麼?”
“這忽悠得倒是好。”華瓊失笑,“皇家事,也能他們說得和婉多。”
瞧幾個孩子年紀小,就算聽了,估計也只能聽得一知半解,華瓊便毫不遮掩,跟古嬤嬤嘮起嗑來。
“那還是七八年前的事兒了。我想想,大約是正德二十八年——那年立夏時,二嫂生了的皓兒,嬤嬤記得吧?”
古嬤嬤連連點頭。
華瓊又道:“也就是同年夏天,先帝爺帶著后宮娘娘去承德避暑,大寧都司塞王卻在這時起兵叛。外邊什麼樣,我倒是不知道,京城里卻也是糟糟的,東西南北九道城門閉,九門提督鎖門,與民都不讓出——聽說是謝國公勾結叛黨,蓄意謀反。”
承德,避暑,叛。
唐荼荼這幾個關鍵詞打了一激靈,神了起來。這與學臺鬧事當日,二殿下與所說的是一回事。
邊聽,心里邊揣。
塞王,是鎮守邊塞的王爺的意思;而都司是都指揮使司,一省兵權在手,說塞王是一方封疆大吏,也不為過。那位王爺早早就了藩,應該是很得先皇喜的皇子。
華瓊瞧三個孩子聽得認真,古嬤嬤反倒一頭霧水的樣子,全似不知道當年。古嬤嬤也聽得心不在焉的,中間還起提壺給爺添了杯茶。
嬤嬤畢竟是仆婦,眼界見識有限,盛世下,稀里糊涂也能過好這一輩子。華瓊卻希兒多懂點這些,尤其是兒子,將來大約是要上場的,多聽些政事磨耳朵也好,懂多算多。
華瓊便轉過,只給荼荼幾人講。略過復雜的前言,講得簡潔明了。
“謝家是武將之家,以戰功封爵,京城九衛中的許多長令都是謝國公的故舊。”
“可塞王起事太突然,不氣候,沒幾日,承德很快平了叛。先帝爺毫發無傷地回了京城,開始清算叛黨,頭個清算的就是謝家。念在謝家父祖輩兒有從龍之功,先帝爺沒把他家株連九族,卻判了個滿門抄斬,家中眷也沒留一個活口。”
“長公主的這位駙馬,名謝蘊,當年是謝家長孫,與公主甚篤。含山公主苦求先帝,最后也沒保下謝家,只保下了謝蘊一人。”
唐荼荼抓住關節:“謝家是真的勾結了塞王,還是謝家權勢太大,那位……嗯嗯……”
“嗯嗯”了兩聲,代指“先皇”二字:“……借這事扳倒謝家?”
這話問的,華瓊目里又一次帶了驚奇。總覺得荼荼有時候看著呆,有時候卻機靈得不像個小姑娘。
華瓊把這瞬息間轉過的念頭藏回心里,收斂心神,道:“娘怎麼知道那麼多?我又沒見過謝家。”
接著道。
“當時滿京城人心惶惶,娘只見謝家一群叛將坐在囚車里,游遍京城,最后是拉到午門前斬的,流了一地,灑掃太監接連半個月,也沒把那洗干凈。謝府罪臣之家,連白幡都沒敢掛,抄家后,就草草封門閉院。偌大的豪門大族,就這麼眨眼沒了,只留下了謝駙馬一人。”
“沒倆月,那駙馬便于木莂寺出了家。娘只聽說過木莂寺,從不知道在哪。”
華瓊著西邊的霧影,“原來是在這座山里呢。”
……
皇家的事離得太遠,唐荼荼只當聽了個故事,待月上枝頭時,就回院里去睡了。
莊子地形所限,建得不那麼規整,西頭三個小院并排,東側是正房和院子,幾人分開住下,唐荼荼挑了最小的一個屋。
有點認床,從沒來過的地方沒安全,夜里很難睡,屋子越大,越是如此。
華瓊雖打小富貴,卻用不慣嬤嬤伺候,對待兒也一樣,早早把嬤嬤們打發走了,讓荼荼和義山自己鋪床。唐荼荼和哥哥都不是養大的孩子,這些事做得不練,卻知道該怎麼做,慢騰騰地把床鋪好了。
這被子是沒人蓋過的新被,上午家里仆從早早過來安置,一定是把被子拿出去曬過了,棉花瓤子蓬松綿,蓋在上舒服極了。
唐荼荼剛闔眼沒多久,的房門被輕輕敲響。
外邊的小丫頭魂兒似的,幽幽道:“姐,你睡了沒有?”
唐荼荼一骨碌坐起來,趿拉著布屐去開了門。
“姐——”珠珠抱著枕頭來的,苦著一張小臉,哀哀道:“我疼,腰疼,全疼,手也疼,哪兒哪兒都好疼。”
“傷風了?”
唐荼荼忙把拉進屋里查看,掀開裳看了看,松一口氣。
珠珠到底年紀最小,短腰細,騎了一下午馬,腰酸背痛的,側磨紅了,手心也被糙的韁繩磨出來幾皮。晚上吃飯納涼時還不覺得,夜要睡了,一一地疼起來。
邊的嬤嬤都是華府的人,珠珠一個也不,也不敢喊人,半夜抱著被子來找了。
唐荼荼了帕子給干凈傷,仿佛唐夫人附似的,嘮叨了小丫頭幾句:“玩的時候那麼帶勁,這會兒知道難了?傍晚你騎會兒的時候,怎麼不聽呢?”
唐珠珠黑白分明的眼睛著:“姐,你也沒有聽啊,哥哥也沒有聽,咱們仨都是騎到做好飯了,才下馬的。”
“……坐這里等我一會兒。”
唐荼荼說不過,敲開后院仆婦的門,給找了點治傷的藥,回來一點一點涂上。
鄉下的藥膏不似城里藥房賣的白膏,都是農戶用草藥調配的,綠了吧唧,涂在皮上難看得不行。珠珠齜牙咧,怕蹭臟自己服,得只剩一小。
那藥膏清涼,涂到傷,好像一瞬間就平了疼,味兒卻難聞,一苦咧咧的草藥味。
“小心些,別蹭掉了。”
唐荼荼給小丫頭涂完,打水洗了手回來,珠珠已經躺床上睡著了,睡得像只小兔子,鼻翼呼呼地翕。
前腳剛叮囑別把藥膏蹭掉了,這眨眼功夫,枕巾上已經糊了一塊綠泥了。
唐荼荼把那塊枕巾干凈,對著的睡相發愁。這張床本就小,還珠珠占了大半,只好把珠珠胳膊兒往里挪挪,自己著床邊睡下了。
(此書內容不全,請觀看另一本同名書籍)駱三姑娘仗著其父權傾朝野,恃強淩弱、聲名狼藉,沒事就領著一群狗奴才上街。對清陽郡主來說,這種人敢在她麵前撒野,她伸根手指頭就弄死了。直到她睜開眼,發現自己叫駱笙。
京城第一美人沈定珠為給家族洗清冤屈,做了一輩子的替身白月光,獻媚討好數年,最后卻中毒慘死。重生后,竟又回到家族蒙難之日,馬上要被丟入軍營為妓。她再次選擇投靠蕭瑯炎,知道他日后會成為九州霸主、開疆辟土,利用他才能救回流放漠北的父母親人。只是這一次,她與前世不同。她跟他談利益,談條件,談生死,唯獨不談情。甚至幫他與白月光做掩護。她替他做了一切,唯獨不會愛他。后來蕭瑯炎登基,殺紅了眼,提著所謂白月光的腦袋問她“愛妃心中那個忘不掉的男人,到底是哪一個?”
雲府長女玉貌清姿,嬌美動人,春宴上一曲陽春白雪豔驚四座,名動京城。及笄之年,上門求娶的踏破了門檻。 可惜雲父眼高,通通婉拒。 衆人皆好奇究竟誰才能娶到這個玉人。 後來陽州大勝,洛家軍凱旋迴京那日,一道賜婚聖旨敲開雲府大門。 貌美如花的嬌娘子竟是要配傳聞中無心無情、滿手血污的冷面戰神。 全京譁然。 “洛少將軍雖戰無不勝,可不解風情,還常年征戰不歸家,嫁過去定是要守活寡。” “聽聞少將軍生得虎背熊腰異常兇狠,啼哭小兒見了都當場變乖,雲姑娘這般柔弱只怕是……嘖嘖。” “呵,再美有何用,嫁得不還是不如我們好。” “蹉跎一年,這京城第一美人的位子怕是就要換人了。” 雲父也拍腿懊悔不已。 若知如此,他就不該捨不得,早早應了章國公家的提親,哪至於讓愛女淪落至此。 盛和七年,京城裏有人失意,有人唏噓,還有人幸災樂禍等着看好戲。 直至翌年花燈節。 衆人再見那位小娘子,卻不是預料中的清瘦哀苦模樣。雖已爲人婦,卻半分美貌不減,妙姿豐腴,眉目如畫,像謫仙般美得脫俗,細看還多了些韻味。 再瞧那守在她身旁寸步不離的俊美年輕公子。 雖眉眼含霜,冷面不近人情,可處處將人護得仔細。怕她摔着,怕她碰着,又怕她無聊乏悶,惹得周旁陣陣豔羨。 衆人正問那公子是何人,只聽得美婦人低眉垂眼嬌嬌喊了聲:“夫君。”
【純古言非重生 真蓄謀已久 半強取豪奪 偏愛撩寵 情感拉扯】(已完結,本書原書名:《上京春賦》)【甜寵雙潔:嬌軟果敢小郡主VS陰鷙瘋批大權臣】一場陰謀,陌鳶父兄鋃鐺入獄,生死落入大鄴第一權相硯憬琛之手。為救父兄,陌鳶入了相府,卻不曾想傳聞陰鷙狠厲的硯相,卻是光風霽月的矜貴模樣。好話說盡,硯憬琛也未抬頭看她一眼。“還請硯相明示,如何才能幫我父兄昭雪?”硯憬琛終於放下手中朱筆,清冷的漆眸沉沉睥著她,悠悠吐出四個字:“臥榻冬寒……”陌鳶來相府之前,想過很多種可能。唯獨沒想過會成為硯憬琛榻上之人。隻因素聞,硯憬琛寡情淡性,不近女色。清軟的嗓音帶著絲壓抑的哭腔: “願為硯相,暖榻溫身。”硯憬琛有些意外地看向陌鳶,忽然低低地笑了。他還以為小郡主會哭呢。有點可惜,不過來日方長,畢竟兩年他都等了。*** 兩年前,他第一次見到陌鳶,便生了占有之心。拆她竹馬,待她及笄,盼她入京,肖想兩年。如今人就在眼前,又豈能輕易放過。硯憬琛揚了揚唇線,深邃的漆眸幾息之間,翻湧無數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