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莫辰也是反應了過來,隨即道,“大了,可以是,為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很好,過吧!”那聲音再次響起,隨即便再也沒有了靜。
而莫辰三人則繼續前行,向著靈池而去。
此刻,整個界之人都再次震了,議論之聲不斷,
“竟然是有人闖了靈池,這……這是瘋了不,那地方就算是道門之主也不敢輕易的進啊!”
“靈池竟然也敢,當真是膽大包啊!”
“也不知道是誰進了靈池,想給他立給牌位,都不知道應該立什麽。”
……
“師尊,師弟的氣息沒了,他不會……不會是進靈池了吧!”
“你猜對了,他還就是進靈池了,由他去吧!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對了,邊境的況如何?”
“有師尊留下的大陣在,沒有什麽事。更何況有師尊在,一切無恙。”
“唉!無恙?我怕是支撐不了多久了。算了……盡人事,聽命吧!”
……
而莫辰三人越發的靠近靈池,徐風不由道,“莫兄,要不你現在還是給我講講,先前我問你的問題吧。我怕沒機會知道。”
莫辰則是緩緩一笑,“出息吧,行吧,聽著啊!道、德、仁、義、禮,看起來有一些枯燥,也有一點哲學思想。
道德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素養,認為是一種自我的品格;把仁義理解為一種素養,認為是一種做好人的標準;至於禮,更多的是看作送禮際。
而事實上,古人所的五種素養,是五種,並非現在人所理解的三種。既然理解上都有偏差,何況在行為上更是會有出。
所謂的道,我以前也曾講過,就是一種規律,一種法則,也是因果觀念的產。道,就是運行的規律;地道,就是山川河流的規律;人道,就是人類社會的規律,比如那些人道主義什麽的。
書中:“道者,人之所蹈,使萬不知其所由”
文中的蹈,意為踩踏,如同道路。所以道,就是古代聖人應該去遵循的規律,隻有遵循規律,那麽才不會像其它人一樣,不知緣由。
那麽什麽是規律,什麽是緣由呢?在農耕文明裏,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就是道,是規律,順應規律的昌盛,違逆的必定滅亡。
如果類旁通引申開來的話,就是順應規律能夠預知結果的,就是道。比如六壬對吧。誰掌握了道,並且順勢而為,那麽就會不斷昌盛。
總結為4個字,順應時,做人第一要務就是要識時務,這就是道。
而德,才是真正個人品德的展現。那麽什麽樣的行為方式才算有德呢?
書中:“德者,人之所得,使萬各得其所”
啥意思呢?很直白,就是滿足別人的,幫別人實現價值,就像孔子雖然在政治上失敗了,但是以他為代表的教師,形容一個老師好不好往往都是有師德,很有人誇一個老師很有師道吧
人得是永遠都無法滿足的,如果一味的去嚐試滿足一些人的而來實現自己的話,那麽請第一個考慮我。此做到恰到好的人曆史上有不,可以參考斟酌,不要刻意模仿,以免東施效顰。
總結為,好人難做,斟酌事,全別人惡心自己,方為有德。
至於仁,我就不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劉備那種屬於仁,也有人會認為項羽那種姑息養,婦人之仁算是仁。
心存善念,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是仁。
凡事不要刻意,順其自然,越刻意越虛偽,越容易黑化。
義,這個素養是很重的。
書中:“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世”。
其實簡單的理解就是做有意義的事,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做人尋找意義是一件很費勁的事,隻有先給自己定一個意義和價值,然後去努力爭取,實現價值和意義,做人才會有擔當,才會有原則,才會有責任。一般備以上品格素養的人,古往今來男都。
原因很簡單,在擇偶的時候,符合以上素養必定會優先選擇,因為這樣的人靠譜嘛。
而男在選擇朋友跟合作夥伴的時候,也會優先考慮這樣的人,因為這樣的人靠譜。比如像我,已經把義當作一種信仰的人,自然是無可爭辯的。
最後一下禮,並不是通俗意義上的送禮。禮,是人類社會的行為法則,是規矩。
古時社會的法則和規矩是禮法,而現在社會禮與法分開,但本質上是一樣的,法律和社會製度是不能犯的,犯了勢必會帶來厄運。
盡有數在特定環境下突破束縛的,才會叱吒風雲。比如金融行業,遵循規矩玩的好的錢莊,玩不好的非法集資。
做人做事,還是要懂規矩守規矩,要創新要改革,是需要實力的。為什麽那些創新容易功?因為都是打邊球,在不破壞原有的規矩的況下,暗暗發展。”
話隻到了這裏,莫辰也就不再往下了,已經詮釋的很是明白了。
徐風也是微微點頭,“似乎是明白了。算了,現在心慌的很,沒功夫想這個了。我還是有點怕啊!”
話音落下,安嵐白了徐風一眼,“你這出息也就這點了。你啊!就這樣還敢是道門之主的徒弟。也不怕讓人笑話。”
聽到這話,徐風可不樂意了,“我……我怎麽了,我這樣不是人之常嗎?有什麽好笑的。”
這話的也確實是沒病,死亡本就是令人所恐懼的。
沒有誰是不怕的,不畏懼死亡的人,想是從來沒有,除非是沒有辦法,所謂自殺的人,在即將死時,或許大多也是後悔的。
當然,這個還是不得而知,或許之中也例外吧。
莫辰微微一笑,“他的也沒有什麽錯,這本就很正常,趨利避害,人之本能嘛。”
話音落下,徐風很是讚同的點點頭。至於安嵐則仍舊是留下了一個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