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季廷率軍出征后,宋國公府因為守孝,日子依舊過得樸素而單調。
青槿在東院,除了照顧孩子,甚出門,日子過得冷冷清清的。
墨玉跟著青槿一起做針線,跟青槿嘆著道:“爺走了后,咱們院里一下子冷清起來,真是有點不習慣。”
青槿開始也有些不習慣,但因為要照顧孩子,忙起來的事一多,慢慢的也就習慣了。特別是孟季廷剛走,孟毓心就了涼,病了一場,青槿為了照顧忙得焦頭爛額,倒把因他離開的傷淡了去。
孟季廷十一月底出發,十二月初到了雍州,在雍州與神武軍匯合后,重新部署兵力,調整軍隊。
初時沒什麼消息,直至十二月底,孟季廷領軍,兵分三路突襲圍堵被西梁軍占領的涼州,打退了駐扎在此的敵軍,奪回被占的城池。捷報傳回上京,朝堂中一掃低落的氣氛,文武百終于有了揚眉吐氣之,而皇帝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因為西境傳來的好消息,上京中連過年的氣氛都濃烈了起來。若不然,邊關戰事不好,各府仍在張燈結彩的準備過年,那不是在打皇帝的臉面。
但上京中各府的熱鬧與宋國公府是沒有關系的,因著孟季廷離京,又因守孝,宋國公府這一年的春節過得十分冷清。
除夕之夜,一府人圍著吃了一頓家宴,也不能飲酒,然后就是在春熙院里一起守歲。
已經過了兩歲的孟承雍拿著一把小木劍,在庭院里“嚯嚯嚯”的比劃著,孟毓茗在旁邊給他鼓掌:“好,好,三弟打得真好,好厲害。”
承影站在旁邊笑著道:“三爺,你這劍法完全沒有套路。你想練劍,得先從扎馬步開始,然后再學習劍法。”
孟承雍笑著跑過來,對他道:“那你比給我看。”
“想師啊,那三爺你拜我為師,我教你。”
孟承雍“哼”了一聲,道:“你不厲害,爹爹回來,爹爹教我。”說完就跑走了。
然后他又跑到正在玩投壺的孟承紹和孟承暉后去搞破壞,拿劍指著孟承暉的背,大喊:“壞人,還不投降!”
孟承暉回頭鼓著眼睛瞪了他一眼,不理他,繼續投壺。
孟承雍見他不理他,跑上前去拉了他的袖子,笑嘻嘻的對他道:“哥哥,來陪我玩兒啊。”
孟承暉撥開他的手,對他道:“我不和你玩,我和紹哥哥玩。”
孟承紹怕他們吵架,拉了孟承雍過來,對他道:“三弟,你也跟我們一起投壺吧。”
然后又教他怎麼投:“你把這個箭矢投進那個壺里面去。”
孟承雍接過孟承紹遞給他的箭矢,隨手扔過去,然后中了。孟承紹見了驚道:“雍兒,你好厲害。”
他們用來投壺的瓶口雖然比大人玩的大一些,投壺的距離也近一些,但是他現在投壺,也不能百發百中。三弟弟這麼小,第一次投卻中了。
孟承雍雖然對這個游戲沒什麼興趣,但是他喜歡聽別人夸他,于是又讓從孟承紹手里拿了一支箭矢投進去,又中了,再投,沒中。
孟承暉看了看弟弟,再看看自己手里的箭矢,拿一支投進去,沒中,不高興起來,再拿一支投進去,中了,然后臉上才高興起來,得意的轉頭看向孟承雍。
孟承雍還以為他想和他玩,對他道:“哥哥,我們來比賽。”
兩個人你一支我一支的投起來,大家都有中的有不中的,最后孟承紹一數,兩人中的一樣多,于是對兩個弟弟道:“你們都贏了,走,我帶你們放炮竹去。”
孟承雍一聽可以放炮竹,一蹦三尺高,孟承暉因為沒贏過弟弟,臉上還有些不高興。但他又想玩炮竹,于是最后還是跟著他們跑了。
平嬤嬤怕他們幾個小孩子玩炮竹時彈了手,讓人看著他們。
一直過了凌晨,到了下半夜,眾人才散了。
青槿抱著孟毓心回東院,孟承雍則被楊氏帶回了歸鶴院,胡玉璋也領著孟承暉回了正院。
東院里,青槿把已經睡著的孟毓心放到床上,幫掉外面傳的裳。墨玉端了熱水過來,青槿擰了帕子給孩子。
墨玉在旁邊跟青槿閑聊起來,說起了今晚幾個孩子玩鬧的事,又說起道:“我看二爺的好勝心有些強。”
今晚幫著看孩子,順便觀察了三爺和二爺一晚上,二爺不管玩什麼,要是沒有贏過三爺,臉上就會不高興。
青槿對此倒是不在意,道:“小孩子嘛,有點爭強好勝正常的,我小時候也跟我同齡的哥哥搶東西和打架。”
“我覺二爺不是一般的好勝心,有點過于在乎了。”
墨玉悄悄的指了指正院的方向,對道:“我聽說,夫人已經開始給二爺開蒙了,二爺如今可認識了不字,簡單的一二三也會數了。”
青槿有些驚訝起來:“不能吧,二爺要過完年才滿三歲呢,這麼小只怕連筆都握不穩。”
有些學話晚的孩,這個時候連話都還說不清晰。但大約是傳自父親,不管是孟承暉還是孟承雍,長得都聰明伶俐的。孟承雍學話尤其的早,別人還只會喊“爹爹”、“娘”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兩個字兩個字的往外蹦了,別人能說兩個字的詞時,他就已經開始說句子了。
墨玉繼續道:“小孩子懂得,但是容易大人的影響。二爺剛開始開蒙有些坐不住,袁媽媽等人就喜歡用‘爺要好好努力,可不能讓弟弟給比下去’這樣的話來勸,久而久之,二爺肯定會跟三爺有比較之心。”
就聽說,國公爺和早逝的大爺小時候,老國公爺以前就喜歡用他們國公爺來和大爺比較,導致大爺和國公爺兄弟生了嫌隙。他們還是一個娘生的兄弟呢。
因為年齡相近,二爺和三爺小時候也玩的好的。但這才過了一年,二爺就不大喜歡跟三爺一起玩了。
不過也難怪正院這般著急,二爺雖然是嫡長子,國公爺對二爺也算得上重視,但是明眼看得出,國公爺就是更喜歡三爺,跟三爺更親近。正院擔心二爺被三爺比下去也是人之常。
青槿沒有說話,連自己兒子的教育問題估計都不上手,更別論評價正院教育孩子的行為。
青槿不想去關心這些解決不了的東西,對墨玉道:“讓人抬水來給我沐浴吧,你幫我看著心兒。”
墨玉本還有一肚子的八卦要說,見對這些不敢興趣,也就不再多了,道了聲是,然后出去讓人抬水。
青槿洗完澡后,躺在床上帶著兒睡覺,睜著眼睛一夜無眠。
過了春節之后,宮里照例是朝賀。今年宋國公府的特殊況,楊氏和胡玉璋倒是無需進宮,難得能在過年的時候清閑起來。
西境也是頻頻傳來捷報,給這一個年帶來了更多的喜慶。皇帝高興,往宋國公府送了許多賞賜。
西境的仗一直打到三月,孟季廷領著雍州的神武軍,不僅收復了失地,更是差點直搗西梁王的王巢。
孟季廷抓住了西梁國力不強,將兵力全部派往前線后導致后方王城守衛空虛的特點,將軍隊兵分兩路,一路由其帶領下與杌述帶領的西梁軍直面拼殺,另外一路在神武軍統制張尉帶領下,直接殺到了距離西梁王宮不足十里的地方,兵臨西梁王城城墻下。
孟季廷殺了西梁軍中的副首領后,首領杌述雖仍然負隅抵抗,但西梁軍中將士的信心已經崩潰,最終大敗,孟季廷活捉杌述。那邊王城之下,在張尉即將攻破城門
時,西梁王趕忙舉白旗投降,遞上降書。
孟季廷讓人收下西梁王讓人呈上來的降書,這一仗才算徹底結束。
承影在東院里,繪聲繪的描繪了孟季廷在戰場上的英武神姿,聽得孟承雍托著小下一臉的崇拜。
青槿看著他們,臉上含上了笑,也不去糾正承影在其中部分夸張的說辭。
孟承雍問:“爹爹真的能一箭穿十人嗎?”
承影抬著下表示:“當然,爺是什麼人,天上戰神降生,一箭穿百人也不問題。”
孟承雍驚掉了下,并托著小下開始思考,他長大后要超過爹爹的可行問題。
青槿了一臉煩惱的兒子的小腦袋,然后問承影:“爺是不是要班師回朝了?”
承影道:“得到五月吧,大軍需要休整,還有兩國需要換俘,西梁雖然投降,但雙方簽訂的協議也得協商。”
說到這里承影就在心里將崔獻大罵了一頓,要不是他前期領兵不力,打了敗仗讓大燕的近萬將士被俘虜,此時完全可以不必理西梁的討價還價。
崔家因為崔獻在前線吃了敗仗,最近倒是低調得很。青槿還聽孫側妃跟說過,宮里崔賢妃在崔獻剛棄軍逃跑時,簪向皇帝請罪,表示愿意自降份位為兄補過。
皇帝沒有降的份位,反而安崔家的事與一個婦人無關。最后崔獻被革職,宣靖侯被申斥。
孫側妃那時一邊搖著扇子一邊跟青槿道:“我看陛下可真偏心崔家,就崔獻那樣,領著比敵人多的兵力吃了敗仗,把咱們自己的城池都給丟了不算,扔下將士自己逃亡,導致將士被俘。這樣貪生怕死又無能之輩,不說殺頭,蹲幾年大獄總是應該的。但陛下卻只是革了他的職,其他什麼罰都沒有,宣靖侯府也一點事也沒有。”
“真是帝王心,海底針,陛下不知道怎麼想的。我聽我們王爺說,朝中有不大臣對陛下這樣的置很不滿的。”
青槿聽著笑了笑,孟季廷打了勝仗,孟家的軍功又上了一層,皇帝這麼多年也就提拔起來一個崔氏,他倒是還想提拔自己的外家周氏,但畢竟周家能人太,沒能提拔起來,其他府上更是無人能跟孟家抗衡。如今要是把崔氏打下去,就更顯得孟家在朝堂上獨樹一幟了。
所以,哪怕朝臣反對,皇帝也不會重罰崔家的。
青槿想到這里,心里嘆了口氣,功高蓋主,令皇帝生畏,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看著坐在榻上,正低頭玩一個九連環的兒,對招了招手。孟毓心看見后,對笑了一下,扔了手里的東西,爬過來扶著的膝蓋往上爬。
青槿抱起,親了親的額頭問道:“爹爹很快就要回來了哦,心兒還記得爹爹嗎?”
孟毓心只是對著笑,手要去抓耳朵上的耳墜。
葉玉作為相府夫人二十年,直到有一天知道自己身中劇毒只有一年的壽命,才得以解脫。從遇到季睿開始,這悲劇的一生終于可以結束了。 這個人恨著自己,羞辱自己,卻在知道自己病情后,失魂落魄地用著發紅的眼睛看著她:“葉玉,那我該怎麼辦?” 絕望嗎?那你可知道我這二十年的絕望。 排雷: 1.男女主be,追妻火葬場有,但是追不回來也是真的。 2.男主極其偏執人渣,介意者慎入。反面角色,莫效仿。 3.虐文,不是大女主文。金手指、神擋殺神的氣魄女主都沒有,想看這類型女主的可以點叉了。 4.最后,不喜點叉,及時折損。我不想放狠話,但是說溫柔了總有人無視。小短篇,莫考究,莫杠。
皇宮大內,高牆大瓦,東宮皇後蓬頭垢麵,一身破敗鳳袍,雙目含血舉頭罵天。 “蒼天啊,你為何如此待我,我真的沒有做過,他為什麼不相信我。” 天空電閃雷鳴,皇後悲鳴的聲音停止後,撐起最後一絲力氣,站在東宮正門高牆上。 “我寧寶兒,舉天發誓,若有來生誓不為後,永不嫁納蘭氏。”猶如一陣清風飄然落下。 禦書房內,總管太監小心翼翼的稟報著。 “啟稟皇上,皇後娘娘去了。” 坐在主位的皇上,神情一頓,臉上露出少許吃驚,隨後聽見他身旁的寵妃道。 “皇上,害死我們孩兒的惡人終於遭到報應了。” 聽到此,皇上臉上的表情恢複冷靜,淡淡吩咐道。 “皇後無德,廢棄封號貶為答應,葬入妃陵。” 總管聽此心頭一顫,默默為皇後不平,眼睛偷偷的瞪了一眼那風頭正盛的寵妃。 “奴才遵旨。” 聖旨一出,天下刮起軒然大波,一代賢後被廢,還落了一個貶妻為妾的下場,真是天理不公。 *********** 時隔一年,皇宮傳來喜訊。 “啟稟皇上,貴妃娘娘生了,生了一個皇子。” 皇帝聽此龍心大悅,即刻下旨封其為太子。 太子降生一月後,皇帝病重撒手而去。 東宮太子府,皇上悠悠醒來,睜開雙眼,胸口傳來陣陣刺痛,看清周圍一切事物才得知他死而複生,重新回到了八年前還未即位的他。 想起前世種種,臉上露出無盡的悔恨,這一世他一定要找到他前世虧欠良多的皇後,好好彌補她。 **************** 精彩小片段:“啟稟皇上,丞相府的大小姐說了,她身有頑疾,命不久矣不宜嫁人。” “什麼?你說她病了。” “是。” 皇上滿臉擔心,放下一切政務趕到丞相府,隻是剛剛走到丞相府的花園就聽見銀鈴般的笑聲。 停下腳步走過去一看,那個剛剛還說生病的女人,正和風姿卓越鎮南王世子肩並肩的坐在一起,共同看著一本書,動作曖昧至極,哪裏有命不久矣的模樣。 某皇上頓時臉色黑如碳,疾步衝了過去,“寧寶兒,你……你不守婦道。” 笑聲戛然而止,某寶兒斜眼看著滿臉怒氣的皇上。 “皇上此言差矣,世子未娶,我未嫁,怎能說我不守婦道呢。” 旁邊一直坐著的鎮南王世子,一副看好戲的模樣看著生氣的皇上。 許久後皇上咬牙切齒道,“你,你爹收了我的聘禮,你就是我納蘭祁的媳婦,所以,所以你不準對著別人笑。” 寧寶兒聽了納蘭祁的話後,冷笑一聲,“不好意思,你們納蘭家我高攀不起,忘了告訴你了,我發過誓永不嫁納蘭家。” 納蘭祁俊臉憋的通紅,最後吐出一句話,“你不嫁,好,你不嫁,我嫁。” 次日,皇帝下旨,自願下嫁給丞相府嫡長女為夫君,自帶嫁妝傳國玉璽。 看一對重生的逗比夫妻,是怎樣施虐與找虐的。 PS:這不是複仇文,但是女主也不是小白,隻是秉著一顆看別人不順眼的心,但凡看不順眼就一律殺之,棄之,去之。 男女身心幹淨,一對一,絕對寵文。
昭寧三年,少帝病危,史官臣卿羣情激奮要處死蘇皎這個妖后。 她入宮五年,生性鄙薄,心胸狹隘,沒幫少帝料理好後宮,反而sha他寵妃斷他子嗣,硬生生將一個性情溫潤的少帝逼成了暴君不說,最後還一口氣把少帝氣死了! 羣臣:造孽啊!此等毒後必須一杯毒酒送上黃泉路陪葬! 蘇皎:我屬實冤枉! 寵妃是他親自sha的,子嗣是他下令zhan的,這暴君自己把自己氣死了,又關她什麼事? 然而羣臣沒人聽她的呼喊,一杯毒酒把她送上了黃泉路。 * 蘇皎再睜眼,回到了入宮第一年。 那一年的暴君還是個在冷宮的傀儡皇子,是個跟人說一句話就會臉紅的小可憐。 百般逃跑無果後,爲了不讓自己再如前世一樣背鍋慘死,她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阻止暴君黑化之路。 蘇皎勤勤懇懇,每天都在試圖用言語感化他,兼之以雨天給他撐傘,冷宮日夜陪伴,生怕他一個長歪,自己小命難保。 計劃實行之初卓有成效。 暴君從開始的陰晴不定,到後來每天喚她皎皎。 “你以後成了皇帝,一定要勤勉溫和,不要當個暴君,那樣是沒人喜歡的。” 少年眼中閃過幽暗。 “知道了,皎皎。” 蘇皎欣慰地看着他從皇子登上皇位,一身輕地打算功成身退的時候—— 小可憐搖身一變,陰鷙扭曲地把她囚在身邊。 “皎皎若是前世就這麼對朕就好了,朕和你都不必再來這一回了。” 蘇皎:? ! 這暴君怎麼也重生了? * 重回到冷宮最黑暗的兩年,拜高踩低的白眼,冷血無情的君父,一切都與前世無異,謝宴唯獨發現身邊的這個女人不一樣了。 她前世是個狹隘淺俗的人,今生卻斂了所有的鋒芒,乖巧小意地陪在他身邊,甜言蜜語哄着不讓他黑化。 起初,謝宴留她在身邊,是想看看她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後來日日相伴,他沉溺於她溫情的哄,甜言的話,明知曉她沒有真心,卻還是飲鴆止渴般一頭栽了進去。 直到從冷宮出去之時,得知她要功成身退逃離的時候,謝宴終於忍不住徹底撕碎了這溫良的皮囊,眼神陰鷙地將她鎖在身邊纏歡。 華麗的宮殿門日夜緊閉,他聲聲附耳低語。 “你喜歡什麼樣子,我都能裝給你看。 皎皎,聽話乖乖留在我身邊,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