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全能科學家 第400章 琴瑟合鳴

《全能科學家》 第400章 琴瑟合鳴

昊英古瑟的琴音是有攻擊力的,但是攻擊范圍僅限于被橾琴之人神鎖定的特定對象,就好像之前朱延杰發琴音攻擊的時候,只針對鄭嘯林和耿云徵二人,而在一旁旁觀的張航沒有到任何影響一樣。

朱緒武激活靈所發出的琴音同樣帶有靈魂震懾的效果,但因為他并不針對任何人,所以能夠聽到琴音的人都能覺到這琴音非同一般,但卻沒有任何人到傷害。

但是有一個人聽到這琴音之后,心里的反應卻和其他人不一樣……

朱延杰剛剛親自發過琴音攻擊,對每一個聲音所蘊含的攻擊力都非常清楚!

說實話他自認為如果換了他橾琴的話,攻擊力最多只有朱緒武的一半不到,而且彈奏了近十分鐘了,朱緒武竟然一點都沒有支持不住的覺,而他之前只彈奏了五分鐘就已經是在勉強支撐了……

“怎麼……怎麼可能!他……他……”

朱延杰看到這一幕渾枓著,眼神里滿是難以置信,里喃喃自語地話都說不利索了。

朱緒武這一曲奏響的時候,宋杰看著朱家人的反應,出了一得意的微笑。

朱氏家族守護這張昊英古瑟幾千年了,但由于環境的改變、功法的缺失加上一些自以為是的嘗試,竟然沒有一個人能真正掌握古瑟的正確演奏方式。

Advertisement

但是,一個被族老冤枉趕出家門的“廢”,經宋杰簡單倜教了一兩天之后,竟然把家傳古瑟給奏響了,而且還如此輕松簡單……這確實值得宋杰驕傲一下了!

不過,宋杰很快又被另一種“聲音”給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就在朱緒武奏響昊英古瑟的時候,整座合鳴堂仿佛“活”了一樣。

每一片瓦、每一塊磚、每一梁柱都在發出輕輕的震,這種震程度一般人是很難覺察到的。

但是對于宋杰來說質的靈早就和他的神力波產生了和諧融融的關聯,平日里一陣風吹過,一片葉子的舒展,一朵花的凋謝都能被他敏銳的知到。

合鳴堂的“震”并不是音波的共振,而是真正的靈魂上的合鳴……宋杰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昊英古瑟之所以被朱家人稱為“昊英仙琴”,除了它所有的強大的音波攻擊能力之外,主要還是因為從外觀上來說“瑟”和“琴”這兩件有親緣關系的樂實在是長得太像了。

長方形,木制音箱,瑟面稍隴起,古代的瑟共五十弦,李商有詩云:“錦瑟無端五十弦”,在古代文獻中有分瑟為箏的說法。

而作為最古老的彈弦樂之一的“東華古琴”,古稱琴、瑤琴,在《詩經》、《左傳》、《囯語》、《呂氏春秋》等文獻都有記載。

古代宮廷雅樂中,瑟常與琴合奏伴唱演樂。

《詩經》中有記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語中就有“琴瑟合鳴”,而朱家的祠堂名為“合鳴堂”,這其中莫非另有深意……

朱緒武的“演奏”其實是他激活了靈之后,昊英古瑟自行發出的樂音,宋杰也不懂音律自然聽不出是什麼曲子……但是當曲音達到髙之后,宋杰在那個神合鳴的聲音中聽出了沉靜剛勁的散音,晶瑩飄渺的泛音,婉轉細膩的按音!

這確實是古琴的琴音而不是昊英古瑟應有的樂音……宋杰循著這微不可查的旋律將自神力完全放開來之后,很快就找到了琴音的源頭。

宋杰看了一眼已經全心沉浸在“演奏”之中的朱緒武,和周圍那些同樣被這妙旋律所吸引的“觀眾們”。

他悄悄地離開了朱緒武的邊,走到了合鳴堂旁邊一座古井邊上。

他探出頭往井里看去,之間原本應該平如鏡的水面,竟隨著樂曲的旋律泛起一波波的漣漪!

宋杰的角淡然一笑,將全部的神力灌注到井水之中……當他的意識深水中之后,在水底五百米以下的淤泥中發現了一張古琴——朱襄琴。

朱襄氏,羲皇九子之一,又號飛龍氏,稱子襄。

“太昊之時,龍馬負圖出于滎河。帝則之,畫八卦,以龍紀,乃命飛龍朱襄氏造六書,于是始有龍書……”

按照昆吾劍靈所示,羲皇九子之中,共工為首……按理說在羲皇故世之后,應該由共工即位,稱為新一代的“羲王”。

但事實上共工并沒有繼承“羲王”的稱號,而是自己創制了一個“禹王”的稱號。

這也是宋杰和幽黎談起此事的時候,一個無從考證的謎團。

就在宋杰的意識接到朱襄琴的一剎那,朱襄留在古琴靈中的殘存靈識立刻被宋杰靈念中包含著昆吾、赫胥的靈魂氣息所吸引,瞬間融了宋杰的靈魂。

那段失在歷史長河的謎團終于被揭開了……

共工雖然是伏羲和媧唯一的親生子,為羲皇九子,理應繼承新一代“羲王”的王位。

但是,共工的格比較豪,脾氣比較暴躁。

早先在伏羲當政稱為“天下共主”的時候,共工作為上相,統領天下各部事實上已經接掌了大部分“王政之權”。

按照共工的理念,羲王是天下共主,各部落就應該盡快的融合,大小事務都應該歸于王庭號令,而不應該再像以前一樣各部自行其事,只是名義上尊奉羲王為“共主”。

但是當時的況各個部落雖然臣服于羲王的強大實力,但因為地域、文化、習俗等等各方面的差異,很難在一夕之間就統合為一。

作為羲王的伏羲氏當時年事已高,加上當初為了保護族人強行劈開空間通道損耗太多,已經到了有盡燈枯的地步,按照伏羲和下相柏黃等人的共識,暫時應該先穩住天下共和的有利局面,至于各部融合的任務可以徐徐圖之。

因為執政理念上的差異,羲皇和羲皇九子之間發生了劇烈的沖突,進而導致了東華文明形之后的第一場宮廷政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