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抗日之幽靈 第176章 賺錢

《抗日之幽靈》 第176章 賺錢

接下來,衛平愈加放開手腳,他重新調整了規劃的防圖,去掉了六座主堡的坐標,然后把這些主堡變了二十四門一戰時期的MKII型152mm艦炮的陣地,四門重炮一座陣地,通過無線電遙控指揮,以作為第二層次的炮兵火力。

這些舊炮的價格同樣不貴,雖然速和程趕不上二戰時期的艦炮,但打出去的炮彈殺傷威力確是實打實的兇狠,用來擋住日軍輕步兵也算是綽綽有余了。

而且別忘了,這些火炮都建立在高海拔的山上,程可謂是大大提升,是那四門381mm巨炮的程就超過了二十七公里。

炮彈更輕初速度更快的152毫米艦炮,程自然是更加延

為了縱這些大炮,衛平還決定再立一個獨立炮兵旅,去專門控制這些一戰時期的火炮。

雖然自己手上暫時還缺大量專業的炮兵,但先把架子立起來總是沒錯的。

衛平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缺乏炮兵,要想要建立一支強大的野戰軍團,其實還缺乏大量的工程兵、坦克兵、水兵、軍甚至飛行員等各種各樣的兵種。

總之一句話,自己缺乏人才。

人才啊,人才永遠是最寶貴的資源。

說來也尷尬,自己手底下只有一個半路出家的大學生李長林,以及一個上過士兵軍校的楊瑞符,其他就再也沒有高學歷的人才了。

Advertisement

如今李長林要掌管整個隊伍的人事、資、財政、裝備等各種事務,堪稱是忙的不可開。而楊瑞符也是挑起了兩條扁擔,一方面負責幽靈特種部隊的工作,另一方面還要作為步兵第一團的指導,總之也是十分繁忙。

衛平心中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去培育人才,首先從軍事人才開始。

而想要培育軍事人才,那就得先建立一所專業的軍事學校。

畢竟自己就算再萬金油也不可能教那麼多人,要想系的培養出大量人才,只能依靠專業的學校。

那麼建立學校,首先就需要一批專業的人才。

那麼人才從哪兒來呢?

衛平有些一籌莫展,有些陷了死循環之中。

萬事開頭難啊……

突然,衛平想到了老麥克。

要是能讓這家伙從國弄一幫人才過來,事就好辦了。

衛平的思路一下子拓展開來,不止國,現在的德國限于凡爾賽條約只能保持10萬人的陸軍,不得組織空軍,海軍規模也被限制的死死的,自己若是能搶在德軍大肆擴軍之前先弄來一批高級人才,豈不是滋滋?

對啊,自己沒必要拘束在小小的北陵縣之中,如果能把全世界的人才拿來為己所用,那才是海闊天空!

衛平的思路豁然開朗,不僅是人才啊。

如果能利用整個世界為自己賺錢,那就更好了!

他是誰?他可是穿越者啊!

青霉素、雷達、尼龍材料、噴氣式發機、差速、新式化這些可都是這個時代還沒誕生的新發明啊,每一樣拿出來都能賺到無與倫比的財富!

哪怕先從最簡單的青霉素和尼龍做生意,他也能立馬富可敵國!

他可不能靠自己手里的60噸黃金坐吃山空,那樣遲早有一天會沒錢的!

想到這兒,衛平眼睛里冒出了金里念念有詞:“賺大錢,賺大錢,養人才,養人才……”

邊幾人嚇了一跳:“衛爺,你咋了?”

衛平搖搖頭,直接把布防圖給楊瑞符:“你繼續負責監督工程,我有重要的事要去忙。”

楊瑞符立刻鄭重的說:“是,衛爺。”

衛平把祖師爺令牌給了黃捷:“你讓王冠帶你去清楚云磨山和封山上的大小山,把這些山破擴大,把炮臺的雛形給我弄出來。”

黃捷點頭:“放心吧,衛爺。”

衛平代完畢任務之后,獨自一人前往一座辦公室,開始構思商業計劃和人才計劃。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青霉素。

青霉素,被譽為戰場上的救命藥,更是二戰中最偉大的發明,對付戰場創傷的細菌染有奇效,拯救了數以萬計的傷兵的生命。

1943年,僅僅一噸青霉素的價格高達8.3億金,足足能換到675噸黃金,能買到3721架B-17轟炸機,或者5210輛德軍虎式坦克。

誰手上要是握著一噸青霉素,那簡直是富可敵國。

這玩意兒這麼貴的原因,自然是因為產量得可憐。

以稀為貴嘛。

在二戰時期,由于青霉素的提純工藝異常艱難,青霉素的單價最貴時一個月的產量才堪堪只有60g,直到1945年也才勉強達到一個月391g的產量,一克青霉素的價格仍然高達25元,足夠買到一支MP40沖鋒槍了。

如今二戰還沒有全面發,沒有大量傷兵,青霉素的效果更是沒有機會顯出來。

那位青霉素的偉大發明者弗萊明此刻還在苦苦尋求資金支持,可發出的申請卻石沉大海一般毫無回應,就沒人愿意資助他的研究。

再過一年,要不是澳大利亞藥學家注意到了弗萊明的論文,這個青霉素的發明者幾乎就要放棄這項偉大的研究了。

而且現在的藥提純水平很差,每一升培養只能生產兩個單位的青霉素,再加上得不到藥廠的支持,那些科學家傾盡全力制造出來的青霉素還不夠一個病人用的。

但站在時代制高點上的衛平卻有辦法大幅度提高青霉素的產量。

就算不用青霉素人工合生產線,他也知道幾個耳能詳的可以提高青霉素產量的訣竅。

比方說用玉米漿代替蔗糖業做培養,可以將青霉素產量提高20倍。

再比方說用哈瓜作為霉菌菌種,再加上線照理,可以將產量提高1000倍。

而如果能使用在1975年之后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技去人工合青霉素,那就能使用苯乙酸大量量產了。

那時候制造青霉素可就不是按克來計算產量了,而是用噸來計算,一桶接一桶高純度的青霉素造出來,何愁錢不夠花?

衛平打定主意,要先把青霉素這個搖錢樹給牢牢攥在手上。

如今老麥克那邊的天刃公司也已經開起來了吧,得找機會聯系一下老麥克,讓他盡快去國,除了要招募一大批人才之外,還要盡快的把公司開到國去。

國佬和英國佬的錢,它不香嗎?

(四更,求銀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