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低頭看著奏報。
他對李自這個人,頗有幾分印象。
此人能從流寇之中穎而出,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般的流寇,只知劫掠,可李自的兵馬,并不只是軍事劫掠而已。
譬如在大家還只是到搶糧的時候,李自就提出了不劫掠百姓,只拷富戶的口號。
與此同時,他又注重軍隊的編制,專門設立了一支關中人為主的軍馬,號稱為‘老營’。
他的邊,應該有不的人才,其他的流寇清洗了某地之后,立即轉移,而李自則完全不同,每一次撤離的時候,井然有序,而且還會留下許多的榜文,這些安民式的榜文……可以看出,他們已經開始有政治眼了。
天啟皇帝看向張靜一道:“李自此人……你如何看?”
張靜一目沉沉,道:“倘若真能奪天下,那麼奪天下者,必是此人。”
張靜一的判斷,并不只是來源于兩世為人的經驗,而是通過搜羅來的各方面報,從而確定了自己的判斷。
“起初所謂三十六寨的各路流寇,如今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而闖將李自,長最高,此人最擅長在轉戰四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這種學習能力,才是讓臣最為忌憚的。”
張靜一隨即列舉道:“最初臣關注這一支流寇,他們攻城沒有什麼章法,只是一味猛攻。和所有的流寇一樣,也都是打到哪里算哪里,所過之,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到了天啟十三年之后,況立即有了改觀,他們攻城,已經開始注重前期聯絡應,流寇部也開始有了紀律傾向,雖然不敢說令行止,但是也已開始提出自己的口號,如不納糧之類。現在這闖將李自,則更勝一籌,據錦衛奏報,他們已經能夠漸漸做到令行止,不敢說秋毫無犯,但是他們的老營……確實可以做到這樣的地步,不只如此,他們不再是破家式的搜抄富戶錢糧,而是采取拷餉的方式,拷餉和抄家是不一樣的,后者是往死里整,前者等于是綁了票,讓家里拿錢糧來贖人。這就說明,闖將這一支,已不再是簡單的蟊賊了。”
說到了這里,張靜一又道:“此次也是一樣,高迎祥與張獻忠攻南直隸,而闖將李自卻是直去武漢三鎮。表面上看,似乎直取南直隸,戰果最大,可顯然,這里頭也有李自的主意,李自顯然認為我大明絕不是靠拿下南直隸就可滅亡的!攻打南直隸,直取,這除了怒朝廷,讓朝廷與高迎祥等人死磕之外,不會有任何的好。如此一來,他便可借助高迎祥、張獻忠吸引朝廷的目,自己便可輕松奪取武漢三鎮!”
“一旦拿下了那三鎮,就等于是截斷了長江的水道,順水而下,便可取江南,若是沿著荊楚進軍,則可得襄樊之地,足以自守。倘若向西,則可取川,而一旦北方時局有變,則可逐鹿中原。繼而與高迎祥等人,在南直隸形掎角之勢,坐看我大明與高迎祥死斗……倒是頗有太祖高皇帝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之心。”
天啟皇帝不斷點頭:“學習能力?張卿所言不差,李自的強弱不重要,眼下的三大流寇,高迎祥、張獻忠之輩,不足為慮,唯有李自,這不斷學習的能力……才最是讓人忌憚。”
說著,天啟皇帝點了點奏疏,道:“這份奏疏說,李自攻漢口,漢口竟有士紳開門而降,甚至還有傳言,李自開科舉,你認為……這傳言是真是假?”
“有可能。”張靜一認真地道:“李自這人眼毒辣,他的邊,定有謀士輔助。若是以往,他斷不會出此要策,這是因為,流寇就是流寇,再如何,士紳也不可能依附,就算有一些失意的讀書人妄圖借助他立功業,可這畢竟是數。”
“可現在……局勢變了,陛下直取江南,與士紳已是離心離德,這個時候……他若是借助科舉,或可邀買人心。從前爭取不到的人,現如今……卻因為朝廷的國策,便讓他有了爭取的可能,這李自……未必不會這樣做,一旦他們與士紳合流,就有了爭奪天下的可能。”
天啟皇帝無意識地用手指頭敲擊著案牘,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口里道:“那麼朝廷該怎麼做呢?”
張靜一道:“對這個人一定要慎重對待,應命一軍馬,嚴防死守襄樊一帶,只是他是流寇,想要圍追堵截,朝廷若沒有三倍五倍的兵,便無法做到圍剿干凈……”
天啟皇帝搖搖頭,苦笑道:“可惜,李自早已計算好了,朕一定不會傾東林主力與他決戰。”
張靜一立即聽明白了天啟皇帝的意思:“那麼陛下的意思……”
“東林軍的主力,還是從鎮江,調撥江北嚴陣以待吧。”天啟皇帝抬頭看了張靜一一眼:“朕當然忌憚李自,可朕又不得不……將所有的力用在防備高迎祥、張獻忠上,如若不然,就真要對不起列祖列宗了。”
張靜一笑了笑,表示理解。
雖然大家都一致的認為李自才是腹心之患,可實際上……傻子都知道,現在東林軍的主力,必須得在南直隸鎮著。
明朝末年,那也是中華民族最黑暗幾段歷史之一。 一個現代IT精英,穿越到來,用自己的知識改寫了這段歷史。 其過程,困難重重,既有經天緯地大事件,也有讓人迴腸盪氣愛情故事,既有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也有張獻忠、李自成、崇禎皇帝這樣的風雲人物...一段新的歷史就此展開....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關寧穿越了,志在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做一個逍遙世子,卻成了被退婚的駙馬。坊間傳聞,歷代王朝國祚不能過三百年,大康王朝正處于此,盛世動蕩,忠臣受迫,亂世將起。推翻盛世,落魄駙馬建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