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錦衣 第568章 原來是他

《錦衣》 第568章 原來是他

 張靜一吩咐過了。

 心里疑竇叢叢。

 這二人,顯然單憑名字來看,是名不見經傳的人

 這麓山先生,當真是此二人中的一個嗎?

 張靜一坐下,陷深思,他闔目。

 麓山先生是一個這樣謹慎的人,或許這二人,也只是餌而已。

 張靜一案,隨后下意識的拿手指打著節拍。

 倘若當真是其中一個的話,那麼誰最有可能?

 他們既偽造了份,那麼偽造的這個份,一定十分可靠,就算王程這些人暗中盤查,只怕……能追索來的訊息,也是真真假假。

 想到這里……張靜一只得苦笑。

 可是這個人……不得不找出來。

 一日不除,那麼張靜一就永遠不知道,是什麼人想置自己和天啟皇帝于死地。

 正所謂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這些人肯定不簡單,涉及到的……一定是至關重要的人……

 張靜一瞇著眼,突然發現,單靠排查法,已經沒有辦法追索到這等大賊了。

Advertisement

 新縣千戶所的人手還是太,無法見針的四打探出訊息。

 第三教導隊,看來遲早要擴編。

 除此之外……錦衛……

 張靜一隨即站起,背著手,他雖年紀輕輕,卻不知覺的已像某些老人一般,開始背著手,來回踱步。

 …………

 此時……一房中。

 這房里沒有窗戶,所以風,有些燥熱。

 可在這里,卻有人盤膝而坐,這里的陳設很簡單,只有一桌一椅,還有一個蘆席而已。

 這人便坐在蘆席上,捧著書卷,借著冉冉油燈看著。

 這時,門吱呀的開了,來人卻是一副錦衛的打扮,然后躬道:“先生……”

 這人抬頭,笑了笑:“陳演敗了,是嗎?”

 “正是。”這人大喇喇的坐在了這先生的對面。

 先生嘆了口氣道:“陳演的失敗,可見單靠廟堂之爭,是不可能對張靜一造傷害的,天子與張靜一乃是一丘之貉,狼狽為,這朝廷不是出了臣,而是出了昏君。君父,君父……這麼多年來,出了這麼多的天子,可有幾人,可堪當圣君呢。依我而言,這些人大多昏聵無能,寵信佞,如今……連流寇也已四起,大明的氣數,盡了。”

 來人道:“可是無論如何,至遼東的建奴平了。”

 先生道:“平息了建奴,才是可怕,他們借助了軍功,就更加的不可一世。現在民變四起,遲早這大明江山然無存……”

 來人若有所思,點點頭:“先生教誨的是……”

 先生又道:“與其這天下落流寇之手,我等不取,豈不可惜。”

 “只是……到時誰坐天下呢?”

 “誰坐天下,還不是一樣?我等讀書人自可共主。你想來在京城待久了,卻不知江南、江西一帶,已開始流傳了新學吧。”

 來人詫異道:“是何學問?”

 “天下無君。”這先生笑了笑,道:“這天下,只需大臣公推閣首輔大學士,既可主宰,又為何要豢養一個君父呢?如此一來,這百便可廷推出閣首輔大學士,閣首輔大學士執宰天下,而百翰林以及史監督,翰林與史,再士林清議影響,如此……豈不善哉?若當真有能有這般,將來……再徹底鏟除那些該死的流寇,那麼天下也就太平了。從此之后,便是堯舜一般的世道,再無橫征暴斂,也不廠衛鷹犬大行其道。自然,老夫所言的鷹犬,并非是你。”

 來人若有所思,道:“先生所言……我是人,聽不甚懂。”

 這先生笑著道:“有明之無善政……自這大明建立起,便從未有過善政,這些天子,嚴酷如太祖高皇帝,狡詐如祖皇帝,昏聵如英宗、武宗以及今上等等,至于那自私自利如嘉靖天子者,自不待言。可是朝廷所廷推的閣首輔大學士,大多為賢才,足以治天下了,既然如此,還要君父做什麼?從此之后,天下讀書人,便可自治天下,如此……豈不善哉?也罷,現在說這些,并沒有什麼意思,天啟那小子一日不死,魏忠賢和張靜一此等人一日不除,我等永無出頭之日,今日要計較的,卻只一件事,如何斬除惡,今日不除這些禍天下之人,我等遲早死無葬之地。”

 來人頷首。

 “好啦。”這先生道:“今日天啟那小子和張靜一又勝了一局,此時正是得意洋洋的時候,現在……計劃可以實施了。”

 這錦衛凝視著這先生,深吸了一口氣,道:“好。”

 “一切依原計劃行事。”

 “只怕……”

 “不必擔心,天啟那小子……還是年心,只要施出此法,必能功,讓他們速做準備吧。”

 這錦衛點點頭,朝這先生抱拳:“既如此……那麼……先生珍重。”

 “你也珍重。”這先生朝他對視一眼,帶著笑容,一副淡定的模樣。

 二人對視一眼,自是告別而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