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玉橋早早到了公司辦公室,一通電話搖出去,十點多時,他把玉嬰到公司,會議室里已經坐了幾個人。
中型食品公司一共有六家,簡瞳不在,在座的有七個人,有兩家是夫妻檔,兩口子一起來的。
“宋老板,你吃,也得給我們喝點湯啊,這日子沒法過了!”說話的是個剃板寸的男人,有三十多歲,玉嬰見過他,都管他楊老板。
“就是啊!都指著元旦和春節鋪貨賺點,你們家來個大促銷,我們怎麼辦?”這是個老板,紅姐。
“我們可是促不起了,利潤殺得太低。”說話的老徐太太可是厲害人,常年在外面跑,曬得黝黑,還一臉的橫。
“再促就把我們家老陳給贈出去,養不起了。”說話的中年人丁翠,和老陳是兩口子。
見玉嬰進來,他們馬上把閉上了,宋家這個老閨可是名聲在外,出了名的難斗。
今天宋玉橋說是請他們來商量事,他們還猜測,現在見玉嬰出事,馬上就明白了,這恐怕是天大的事兒。
這些都是人兒,都坐直。
“各位哥哥姐姐叔叔大娘好,我宋玉嬰。”玉嬰來了一個開門見山,直接自我介紹,說著坐到正中的位置。
宋玉橋自覺坐在玉嬰的下手位。
這些年,玉嬰都不管事兒了,現在上座,幾個書都張起來,登時會議室靜得掉針都能聽到。
“大家別拘束,有話就敞開了說。”玉嬰笑了笑打破沉默。
“大家都忙的,你有什麼事就直說吧。”楊老板沒客氣。
“楊大哥脾氣真急,上次貨調不出去,讓我哥幫著平事兒的是你吧?”玉嬰一句話,楊老板把直接就閉上了。
這事兒他反駁不了,也算是欠了宋家一個人。
東北人講義氣,幫過他的人他要認賬,有人說宋家不是的,沒有他說的道理。
把楊老板給說閉了。玉嬰又掃視一下眾人,這才開口道,“我有個不的建議,想找大家來商量一下。”
“你說吧。”丁翠馬上接話。
“是這樣,宋家的企業做什麼樣,你們心里也有數。我們的市場并不只在本市,這里雖然是老家是據地,可是賺錢的大頭兒,并不在這里。”
“既然這麼說,那你就別跟我們爭了,讓我們把市場分一分,你們就去山海關外賺好了。”紅姐馬上說道。
“紅姐是吧?我只問你,你甘心只在本市賺這三瓜兩棗兒的,不走出山海關嗎?”玉嬰盯著紅姐,粲然一笑。
紅姐竟然一失神,馬上調整一下說道,“說出去,那麼簡單?我們拿什麼走?”
紅姐說的就是本市的中型食品加工企業的現狀。他們想走也沒能力走。
因為宋家起步太早了,這些家企業從出生就在宋家的影下,就像從人家鍋里要飯吃,從沒想過吃飽的問題。
誰不想走出去?一是沒有合適的人脈,到外面人生地不的,容易本無歸。
二是眼界阻,能看到的也只是眼前的。
說宋家賺錢吧,你看那一家人多低調,又不像秦小魚,賺到錢又是別墅又是蓋高樓。
宋家人穿得普通,除了多了幾輛車,一點也看不到錢的影子,這就讓人懷疑,這生意到底能不能賺到大錢。
就在這患得患失中,他們混過來了。
現在聽玉嬰問,心里不由得激一下,可是又無奈地平復回去。
“我的計劃是這樣。我們的零食小鋪食品公司做母公司,你們做子公司加盟,加盟費,之后產品由我們統一代理,銷往全國。這樣你們不是出山海關了?”
“什麼子公司?是做兒子?”
“加盟費?要多錢?”
“賣了東西給你們提嗎?”
屋子里的人都炸了。
“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得來。”玉嬰忙維持秩序。
“你們宋家也有點貪啊,自己賺錢還不夠,還想把我們拉進去,給你們打工?”紅姐忍不住嘀咕一句。
“紅姐,您沒理解我的意思。現在你們這幾家企業想發展已經很難再上臺階了。第一資金不夠周轉的,第二人力也不夠。你們現在賺點錢都趕放兜里,擴大生產都不敢,還指賺更多的錢嗎?你們知道宋家的公司每年投多再生產?”
玉嬰這話說得現實,把這幾人的面皮都破了。
“呵呵,者為王,你有資格嘲笑我們。”楊老板點燃一支煙。
“楊大哥,我沒那麼閑來嘲笑你們,只是想找一條路,把地方經濟拉一下,讓我們不被時代拋下,不讓我們的城市沒落。”
玉嬰的聲音有些沉重,那幾人也都安靜下來。
“我們這強強聯合吧。在座的都彼此認識,實力也相當,咱市里能拿出得出手企業,也就這些人。”玉嬰的高帽一戴,這些人總算舒服了一點。
剛有點被按在地上的覺,臉皮不時被蟄一下,生疼。
現在聽玉嬰說他們是有資格合作才被請來,當時就覺得份不一樣了,說話的立場也不好太小家子氣。
“我們要做的是資源整合。楊哥,你上那條果果凍生產線,比我們廠子的還要好,可是產品銷量卻一般般,多可惜啊。”
“不止他那個,我家的特產品,夾心糖也是啊。”紅姐也委屈地說。
“我敢打包票,這些產品能銷到南方,那銷量可不止是幾倍翻了。說是要你們的加盟費,不過是為了讓大家有相互的一個擔保,這世上不是免費的,才更牢靠,大家都是生意人,都懂得。”
“這小丫頭腦子真是不錯,名不虛傳,你繼續說。”徐老太太表揚了兩句,讓玉嬰繼續發言。
“大家放心,加盟費的比例,會讓大家滿意的,這個都是可談的問題。還有更重要的一項。”玉嬰頓了一下。
“還有什麼?你說。”楊老板已經看好前景了,剛調起熱,一聽玉嬰說還有重要一項,就覺得心有點涼。
“你們五家,加上宋家,要聯,就是上項目時要統一調配,不要私自生產,這樣有助于有序發展。”
“我當多大事兒。”楊老板一句話暴了,他對聯合的事已經心。
那幾人也不傻,聽出楊老板的意思,大家七八舌開始商量細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