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宣統十二年,大梁朝的國都從金陵北遷至京師的第二年,金陵仍舊是大梁朝最重要的地方,但是西南、西北和北邊仍舊有戰事。
大梁朝剛在金陵建都的時候,除了開恩科考科舉之外,還大量征兵,所有應征伍的壯丁,朝廷會給家人一筆銀子。
如果哪一天,朝廷派人送回來一個刻著名字的小木牌和一筆銀子,意思就是不用等了,人回不來了,至于埋在哪兒沒人知道。
大舅到現在沒有消息,可能就是個好消息,因為同去的幾個同鄉,木牌都被送回來了。得了恤銀的幾家現在也人丁興旺,又添了好幾個小子了。
那幾家已經被轉了軍戶,在子孫中再挑一個去參軍,除了能領糧食以外,家里人種地,也可以不用稅。
但是一旦安了軍戶,除非是這一家人青壯年男丁死干凈了,否則一旦有戰事,必須應征伍。就算是分了家之后,第二代人的子侄也需要頂上去。
這些都是聽李秀才說的,也是殷清瑤第一次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以往想辦法打聽,村里的人基本上只知道現在是大梁,其他的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只知道朝廷現在鼓勵大家多種地,多生孩子。
好像哪一家有十個青壯年男丁,開墾荒地超過三百畝地,就能每月從朝廷領一筆銀子,領多也沒人知道,因為到現在為止,村子里還沒有哪一家夠十個青壯年男丁的。
殷家就算人多了,但是十五歲到四十五歲的男丁也就才七個。而且他們家的男丁能干的沒幾個,到現在為止,一共才開墾了一百多畝地。
現在他們分出來了,殷家就又了一個。
還有一種戶籍可以不稅,那就是馬戶。朝廷在各地修建牧場,把馬匹下放到各個村里,由里正選出來領養馬匹的人家,也可憑自愿領養。
養馬戶除了要把馬崽養大,還負責練馬,讓馬能上戰場,等馬匹到了生育的年紀還得給馬配種,繁衍小馬崽。等小馬崽兒斷了,青壯年的馬就要被征走,每隔三年對養馬戶進行一次評定,除非遇上天災或者疫病,馬匹災的況由朝廷承擔。
如果達不到要求,朝廷按照當地養馬場統計的數據對養馬戶進行罰款。如果因為照養不當,造馬匹死亡或者殘疾,或者馬匹沒有訓好,要照錢賠出來。
總之條件很苛刻。
朝廷才剛頒布了這個政策,第一批馬已經下放到北直隸地區,朝廷要在全國推行這個政策,很快就能到河南地區。
殷清瑤了心思,在部隊里養過馬,在新疆和蒙古地區,很多老鄉家里就是用馬當通工。
部隊里也養馬,畢竟要走進基層,走進人民群眾,就要跟老鄉有話題聊。
順便又跟李秀才聊了聊新的農作的事兒,讓他下次去府城幫打聽打聽。
李秀才并沒有一點讀書人的狂妄自大,聽一說也來了興致。
“三人行必有吾師。”
這是他經常掛在自己邊的話,殷清瑤跟李秀才聊得很開心,李娘炒了兩個菜,做了米飯,拿了兩個酒杯,倒上兩杯就把酒放起來了。
“今天是端午節,你還不讓我喝點兒?以往我自己在家的時候想喝多喝多!”
李娘瞪了他一眼,知道他只是上說說,逢年過節都不舍的喝,便把酒端過來,說道:“喝吧,我看著你,不能喝多。”
李秀才把自己面前的酒端了一杯放到殷清瑤面前,饒有興致的說道:“來,清瑤喝一杯,端午節喝雄黃酒,去去邪氣!”
李娘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氣道:“清瑤才多大,你就讓喝酒?”
說著去奪他手里的酒杯,被李秀才躲過去了。
“你以為清瑤跟你一樣啊?我們爺倆說話投機,再說了,就只喝一杯,沒事兒!”
殷清瑤笑嘻嘻的接過酒杯,放到自己面前。
“外公,我們先吃飯,吃完飯再喝。”
李秀才抿了一口酒,嘆道:“可惜里面泡了雄黃了,要不然咱爺倆好好喝一杯。”
他是嘆自己的兩個兒子都不在邊,一個人太過孤寂,殷清瑤知道他不搬去府城是怕錯過大舅的消息,畢竟當初報上去的地址就是西局村,只要他還活著,就得在這兒等著。
吃完飯,陪著他喝了兩杯酒,李秀才從屋里拿出一個布包扔給李娘。
“沒錢了吧,這是我這兩年攢的。”見一聽說是錢就往回推,李秀才接著說道,“朝廷每月給我發一兩銀子,我自己種了地,還開了學堂,夠養活我自己了,前些年發的,這兩年發的多點,我分了三份,你大哥的給他留著,老二的過年我捎過去了,親手給他媳婦兒了,這是給你的。”
“前些年你們沒分家,在親家手底下討生活,我怕你花不到自己上,就一直給你攢著,上次我去看你們,見老五對你們娘倆還行,沒嫌棄你只生了個閨,我才敢把這筆錢拿出來。”
“也不多,就只有七八兩銀子,你們想種地就種地,想干點什麼也。不過你們兩口子太老實,這事兒得聽清瑤的。干啥你們回去自己商量。”
李娘詫異的看著殷清瑤,不明白他爹怎麼就這麼看重清瑤,不過他爹看人很準,就跟當初勸,說殷老五這個孩子還,那個婆婆不,讓多長幾個心眼,別太老實。
后來果然被欺負了。
了一肚子委屈,又不敢跟他說。
“爹……”
“行了,飯也吃了,我想睡會兒,你們趕走吧,山路不好走,上揣著銀子可小心些。”
李娘眼眶里打著轉兒的淚珠落下來,李秀才趕人就是不想讓再哭一場。
“爹,那您睡吧,我們就先走了,有時間我再回來看您!”
從李秀才家里出來,李娘懷里揣著裝銀子的布袋子,覺沉甸甸的,雖然說嫁出去的兒潑出去的水,但是他爹對永遠跟小時候一樣好。
殷清瑤嘆了口氣,這個時代對人太苛刻了,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沒有婆家同意,連娘家都不能回。從小被捧在手心里的姑娘到了婆家,洗做飯、灑掃喂豬、下地干活,針線補,啥都得做,生不出來兒子還得被婆家嫌棄。
李娘好歹還是讀過書的秀才千金,連都被磋磨的不行,更別說那些不識字的姑娘了,要麼足夠潑辣再生了兒子才能在婆家站住腳,沒有兒子底氣不足,潑辣也不管用,婆家一樣可以將你掃地出門。
就連縣衙當初也只傳喚什麼也不知道的殷巧手,而不是把林氏喊去當堂對質,更不用說傳喚這個苦主了。
要想改變自己的地位,還得有足夠的權勢。
“清瑤,你說這筆錢,咱們做什麼?”
李娘揣著銀子總覺得心里不安,殷清瑤心里也在想,想做的事事太多了,只有這點錢是不夠的,心里在規劃著這筆錢該怎麼用。
想在搞種植的同時搞養,模仿現代的農家樂,山上種果樹,果樹下種藥材,再在山上散養一些家禽,等以后發展起來了,再搞旅游。
但是這些投資大,短期看不見回報。
要想做生意賺錢至得去縣城看看才能決定,在他們這窮鄉僻壤,別說發展旅游了,百姓們窮得連蛋都吃不起,就算養了一山的也賣不出去。
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最踏實的就是多種幾畝地,多收點糧食,老百姓手里可以沒有沒有銀子,但是不能沒有糧食。關鍵時候,糧食比銀子有用。
“娘,你要是信得過我,這些銀子就給我拿著,在我決定做什麼之前,你先別跟爹說。”
李娘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不能跟殷老五說,但就是覺得清瑤自從經了一次事兒之后心思深沉了許多,但到底是從自己肚子里爬出來的。
想也沒想就把銀子塞給。
“那你你好好收著吧!”
殷清瑤沒想到真的一點不懷疑的把銀子就給,這種被人無條件信任的覺真奇妙,心里很暖,將銀子收起來。
“娘你放心吧,我不會花的,將來咱家肯定會越過越好!”
李娘的心突然咯噔一下想起什麼,叮囑道:“你可千萬不能跟你四伯學啊……”
殷清瑤一愣,想到那個神神的四伯,突然眼前一亮。不過只在心里盤算了一下,表面上仍舊淡定從容。
“放心吧,娘。”
走了一個多時辰山路,剛到家天上就下起雨來,殷老五淋著雨,一臉訕然的從外面進來,頭發跟服都被雨淋了。
瞧著他的模樣,李娘問道:“你怎麼才回來,午飯吃了嗎?”
殷老五抬頭看著一臉關切的李娘,嘆了口氣說道:“還沒呢,在老家看了一出鬧劇。”
李娘趕將他讓進來,準備好干凈的服讓他換上,去廚房把多出來的粽子給他拿出來讓他當午飯。
殷清瑤迷迷糊糊的從被窩里爬起來,娘倆看著他,不用問他就把今天在老宅的遭遇全說出來了。
“我去的時候,二嫂剛煮出來一鍋粽子,咱娘先端到祠堂里供了供祖先。家里孩子多,靜嫻跟樂皓都鬧著要吃粽子,二嫂就提前把粽子分了。我瞧著沒什麼不對勁,結果三嫂一家三口的粽子里只有糯米,沒有紅棗,二嫂一家四口人,除了二嫂的粽子里面啥也沒有之外,二哥跟兩個孩子的粽子里都有棗。”
“三嫂就鬧,老六跟老七一向不在意這個,就把自己的給了三嫂家的倆孩子,結果,里面也是干干凈凈,三嫂的臉都黑了。”
“靜嫻的也有棗,三嫂就說二嫂是看人下菜,就會做表面功夫。二嫂說娘給的錢不夠,買的棗不多,不夠一個里面放一個的,但是給大家分粽子的時候真不知道哪個里面有,哪個里面沒有。”
“三嫂不信,就把剩下的粽子一個一個檢查,最后發現剩下的粽子里,綁繩子的方法不一樣,當著咱爹娘的面,把咱爹娘的粽子拆開,兩個里面都有棗,剩下的所有粽子里,只有準備送去林叔家里的那個里面有棗。”
“于是就吵起來了。爹嫌丟人,把他們罵了一頓,又把咱送去的粽子讓老六跟老七送出去了。”
“今年包的粽子比往年,不夠送的,爹就發脾氣。二嫂抱怨說娘給的錢不夠,買不了多東西。娘就說以前都是給你十個錢,你能夠用,為什麼就不夠用?”
說到這兒,殷老五的語氣一頓,才明白過來那時候李娘的委屈,們娘倆從來沒吃過粽子,怪不得清瑤那時候總是捧起他丟下的粽子葉咽口水!
李娘聽得一默,頓了頓才說道:“我嫁給你以后,娘每次都用這種手段,將我的嫁妝耗干凈,以前跟你說過幾次,你不信,我就沒再說什麼了。”
“我……”
殷老五想起來很多細節,以前他是真沒發現,就想著靠自己的一把子力氣多種點地,多收點糧食,妻才能吃飽飯。沒想到不管種多地,妻到端午節,連一個粽子都吃不上!
他是有多失職!
他紅著眼看母兩人,發現們都比自己冷靜,因為的委屈太多了,現在想起來都跟看別人的事兒一樣。
以前他覺得自己沒兒子,底氣不足,所以才總是忍氣吞聲,要不是差點連兒的命都沒保住,他還不一定敢提出分家!
“爹,我跟娘吃過的苦不知道有多,娘沒跟你說,不代表不委屈。”見他神慚愧,殷清瑤勸道,“我們都是一家人,道歉的話就不用說了,以后我們一起好好斗,有吃,沒喝湯,總歸一個鍋里吃飯,讓你能看見我們吃什麼,你吃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一個男人該有責任擔當,但也不該把什麼事都扛在肩上,他們是一家人,要齊頭并進,而不是一個人在前面跑,剩下兩個人在后面拖著他的大。
殷老五點點頭。
下一場雨,地里的莊稼就能好好的長了,地里的活暫時放下,第二天上午,殷老五打算去山上看看,長在山里的漢子大多都會打獵,剛下完雨,順著地上的腳印,說不準能發現獵的老窩!
活的獵比死了的值錢。就拿兔子來說吧,下了套把兔子的皮弄壞了,賣的價錢就不高。
殷清瑤兩只眼睛晶亮,李娘也提了籃子。
“我去山上采點蘑菇和野菜什麼的。”
穿到陌生朝代,不僅被打入冷宮,更生下一個萌娃!本以為小日子就這麼在禁足中度過。誰知道,哪個狗王爺從天而降——“聽說,你是孤的王妃,這是孤的崽?”…
大佬心,廢材身! 當了一輩子卦術天才的江楚沒想到有朝一日會成為靈意混沌的廢材! 毀滅吧,她累了。 直到,有一天她能看到人頭頂的小字—— 【姓名:張三,近日運勢:三日後與隔壁村寡婦偷情被寡婦兒子打死】 於是,名滿天下,青史留芳。 實力再強也仍然因為沒有後台而成為棄子? 與其去看上位者的臉色不如自己成為上位者! 開宗立派!我本為尊! 江山宗一經創立,求卦者幾乎要將門檻給踏破了—— 弟子:找我家門主?哦,她不在,又又又擺攤去啦!
穿成四歲公主,五步一倒,七步一吐血,不修仙就活不下來?薑汾:“我命由我不由天!”撿機緣,收神獸,天才變異靈根,薑汾往霸王花的路子上越走越遠。護短師父,美人師叔,女裝大佬師兄,卻天天計劃著捧殺(團寵)她!護短師父小聲哄著:嗚嗚啊,把刀放下,咱們玩會兒?美人師叔大方砸錢:修什麼煉,法寶給你,誰來砸誰!師兄拿著美男圖鑒:要哪個,還是都要?薑汾:不要阻礙我上進!……某一天,修真界最年輕的化神尊者遇上了粉絲。“您一直是我的榜樣,請問您為何修仙?”薑汾:讓傻逼不敢瞎嗶嗶!某人:“咳咳!”薑汾:“……建設美麗修仙界。”又名《今天又被捧殺了嗎》
草木小精靈化形失敗后穿到古代,本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奶團,卻沒想到那位素未謀面的爹爹大有來頭,竟然是一國之君! 才三歲的小寶剛死了娘親就被接到了皇宮,成為了一國兇殘暴君最小的九公主,也成為了目前皇室中唯一的一個女孩兒。 而且一不小心,她就混成了皇家的小團寵了,親哥就有八個,還有兩個叔叔和好多堂哥呢! 作為草木精靈,即使穿越變成人類小孩兒了也是喜歡種田的,並且種植天賦無人能及。 「陛下,小公主改良了水稻和小麥的種子,現在已經畝產千斤」 「陛下,小公主種出了一種名為紅薯的高產糧食」 「陛下,小公主又發現一種高產糧食了」 「陛下……」 一個不小心,小寶成為全國團寵了,其他國家的平民百姓更是恨不得連夜收拾包袱搬到大夏國去!
【大唐】【系統】【熊孩子】【簽到】【搞笑,爆笑】穿越大唐,成為八歲正太李恪,開局簽到八年,獲得無數獎勵!一日。李恪手持傳國玉璽砸核桃。李世民:TAT恪兒,別,別砸!李恪:來,父皇,給我學個狗叫!李世民:啊!!!朕是皇帝,你讓朕給你學狗叫?李恪:不然,父皇您給我當馬騎吧?【高舉傳國玉璽】于是。父慈子孝的大唐生活開始了...【簡介無力,請看前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