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天下珍玩 第1248章 鞭辟入里

《天下珍玩》 第1248章 鞭辟入里

 “靜江?莫不是現在山水甲天下的地方?”刁欽三還真是有些見識。

 “對!”唐易道,“看來,元代很多皇帝葬起輦谷傳說,可能是真的,那墓葬所在的山谷,可能就是當年的起輦谷!”

 文佳看了看唐易,“你先說說,怎麼就推斷是元代的末代鐵鍋皇帝?”

 刁欽三也有此問,和文佳一起看向唐易。刁欽一干脆遠遠坐了下來,著下準備洗耳恭聽。

 “妥懽帖睦爾”這個名字,讀起來太拗口,唐易便直接稱之為“鐵鍋”。

 鐵鍋本是個悲劇人,從年開始。

 本來呢,他的父親是元明宗,他又是元明宗的長子,也就是說,是很有希繼承皇位的。

 不過,他的父親元明宗卻被人用藥酒毒死了。毒死他父親的,正是他的叔叔元文宗。

 元文宗當上皇帝的時候,鐵鍋大約應該是十一歲。這個年齡有點兒危險,元文宗為了確保皇位穩固,直接把他流放到了高麗的一個海島上。

 在這麼一個海島上過了幾年,這個叔叔對侄子好像還是不太放心,因為朝鮮畢竟相對稍微獨立一點兒,要是鐵鍋和朝鮮王聯合起來,打著先帝親兒子的旗號反將過來,那可不太妙!而且,這時候也有了類似的傳言。

Advertisement

 于是,元文宗就玩得更狠了一點兒,就說鐵鍋不是元明宗的親生骨,又把他流放到了西南的靜江。之所以一直沒有痛下殺手,并不是因為這是他的侄子。他連親哥哥都能毒死,何況一個侄子?手段而已。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從東北到西南,顛沛流離。到了靜江,負責監視他的員把他送到了靜江的大圓寺。

 就在這里,鐵鍋遇到了秋江長老。

 鐵鍋之前的經歷,注定了他沒過良好的教育。而他真正的啟蒙,就從大圓寺開始。

 秋江長老沒有把他看一個苦囚,而是真心關,學漢字,讀《論語》,知禮儀,得教化。

 一開始的時候,鐵鍋還是孩子心,喜歡打鬧,玩爬樹捉鳥兒。

 此時,秋江長老告訴他:你是皇子,不比普通老百姓,要懂得自重。同時也提醒他,有員來巡查的時候,一定不能妄言。

 元文宗駕崩后,鐵鍋的弟弟即位,是為元寧宗。等到元寧宗也駕崩了,鐵鍋被太后下令迎回大都,是為元惠宗。

 鐵鍋在大圓寺大約住了一年多,這一年多讓他益無窮,據說他走的時候,還用小皮匣裝著秋江長老給他的書。等他即位當了皇帝,對秋江長老恩戴德,大家賞賜,大圓寺也改為了萬壽殿。

 至此,鐵鍋苦難的年時期告一段落。不過,這個皇帝其實也很悲催。

 鐵鍋是元朝第十一個皇帝,也是蒙古帝國第十五個大汗。元朝是忽必烈建立的,之前的幾個大汗,其實都不是皇帝,像鐵木真這個元太祖,是后來追的。

 元朝一共就十一個皇帝,歷朝不足百年。鐵鍋當了皇帝之后,首先就面臨一個阻力,就是權相伯,打個清朝的比喻,只針對形勢,不對比人的特點,鐵鍋此時就是年康熙,伯就相當于鰲拜。

 扳倒伯之后,鐵鍋才得以親政。這個時候,他是很有抱負的,他任用了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不改不行,因為此時元朝已經快完蛋了,雖然這時候朱元璋只有十幾歲,還在放牛。

 鐵鍋的這一套改革措施,歷史上有個稱呼,做“至正新政”。

 沒錯,就是至正型元青花的那個至正。元青花真正的鼎盛期,本來就是元代晚期。

 不過,改了也不行。不管哪一個朝代,末代皇帝的改革,其實基本上是無效的。這不是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對不對的問題,而是各種問題累積到了這個階段,已經是積重難返,再改也沒用。

 至正十一年,元末農民起義發了。改革沒起太大作用,朝廷部爭斗不斷,農民起義越演越烈。鐵鍋這個末代元帝徹底放棄了努力,開始消極怠政,沉湎樂。

 至正二十七年,鐵鍋剛登基時的那個放牛娃朱元璋,幾乎已經占據了南方的半壁江山。是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進中原,同時發布了很出名的《諭中原檄》。

 這里面有兩句詞兒是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元至正二十八年,也就是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同年八月,已經占領通州的明軍開始進攻大都。鐵鍋帶著老婆孩子跑了,最后的去,是蒙古草原。

 兩年后,鐵鍋在應昌駕崩。

 “只有鐵鍋這個皇帝,才會對秋江長老恩戴德,也只有他,其實是最愧對先祖的,因為他丟了祖宗打下的江山。”唐易接著分析道,“吉思汗的那個傳國玉璽,極有可能也是他弄丟的,因此他臨死之前,仿制了這麼個玉璽,印文刻的是原先的,但是玉璽側面,卻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

 “原來如此!”刁欽三頻頻點頭,“而且,這方玉璽用的是河磨料的玉材,他駕崩的地方,是紅山文化的發源地附近,紅山文化很多玉件,都是河磨玉!這一點也能對起來,因為他一個逃亡的人,像找好的玉材也并不容易,只能就地取材!”

 “所以,這方玉璽的價值還是很高的。”唐易點點頭,“至于他為什麼穿著一武將的服裝殮,也就清楚了,他做夢都想把江山再打回來!”

 刁欽三起拱手道,“唐總,文大師,這些東西,無論如何不能收錢,就當是送給你們了。不說別的,今天見識了文大師的高深法,聽了唐總鞭辟里的高見,區區十萬元,又算得了什麼?”

 文佳稍顯猶豫,漠北雙雕這是有意結,此時如果再拒絕,就是看不起人了。對這對兄弟,其實他是了惻之心的。

 唐易看在眼里,笑道,“刁兄,不如聽我一句如何?”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