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天下珍玩 第1155章 徒弟做局

《天下珍玩》 第1155章 徒弟做局

 不過,單連城倒是沒有出大事兒。

 混了幾年市場不是白混的,他還順帶學習了文法,而且也搞明白了很多名堂和路數。他一口咬定,他是做工藝品的手藝人,人家當古董當,這和他沒關系,他也沒辦法。他一直在認真做的東西,做“仿古藝”。

 而且,他還拿出大畫家賣畫的價格來回應,那宣紙和筆墨能值幾個錢?他們也是賣藝品的,咋就能賣那麼貴?

 至于從土里刨出來,他說是怕被藏起來的。

 說這麼多其實就只有一點管用,那就是這東西真不是文,確實是工藝品!涉嫌販賣文的罪名不立。你要說涉嫌詐騙吧,這藝品確實不好估量定價。

 不過,單連城也不是一點兒代價沒付出,這里面,還有個涉嫌擾市場秩序,他做好的“工藝品”和制作工被沒收,而且還被罰款了。

 但這些對單連城來說,本沒什麼,另起爐灶就是了,繼續干。

 后來,文部門的人也來過,但是單連城和所有的村里作坊,都是一樣的話。

 再后來,那之前上門的人和文部門的人干脆不來了。沒法來,這幫人都以民間藝人自居,而且能加工過程也讓你看,明明白白不是文,這個怎麼理?

 到了本世紀初,古玩市場已經算是大熱了,古玩商販進狼煙村,那也不用著藏著了,大搖大擺,其名曰批發工藝品。實際上呢,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流向各大城市的古玩市場。

Advertisement

 狼煙村開始出名了。

 甚至在幾年前,單連城和外甥在家看一個鑒寶節目,有個人拿著一件青銅讓專家鑒定,說花了十幾萬買的。不等專家說話,他外甥就指著電視屏幕說道,“這個,應該是三棒子家去年做的!

 他外甥話音剛落,有個專家也是慧眼如炬:“帶上這件東西,你去中原狼煙村,隨便敲開一家的門,就有可能打聽出來是誰做的!”

 這個時候,單連城的心里一揪,當年陳澄之的告誡好似又在耳邊響起。

 唉,這個事,怎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啊!

 看著單連城的表,他外甥還安了一番,“師父,咱們做的是工藝品。害人的都是古玩商,不是咱們!”

 沒錯,他的外甥,就是他的大徒弟。正式磕頭拜過師的,此后,他的外甥就稱呼他為師父,而不是舅舅。

 他的小徒弟,就是后來加的那個翻模技工,技工的年紀比他外甥要大七八歲,但是拜師學藝,論的是門早晚,所以他還是師弟。

 既是外甥,又是大徒弟,所以他對外甥格外用心。當然,小徒弟也教,但是保留得更多。

 整個村里,那麼多人做高仿青銅,但是這水平,從未有人超過單連城。

 單連城有一本籍手記,其實就是手抄的筆記本。這是他當年詳細記錄的陳澄之的指點,還有這些年來他自己索的訣竅心得。

 這本手記,單連城從來不給別人看,哪怕是他的外甥大徒弟和翻模技工小徒弟,也只是聽他醉酒后說起過,從未一睹真容。

 他的外甥兼大徒弟,好幾次提出想看看這本手記,但是單連城卻說:我又沒孩子,遲早都是你的,急什麼?

 說實話,這個大徒弟腦袋瓜子很靈活,尤其善于創新。仿古的東西,學什麼像什麼,就是其他的工藝品,也能賣上好價錢。比如看個古代影視劇,哪個東西好看好玩,他就能照著做個工藝品來賣。

 而且,他就此還聯系過一些影視劇組,幫人做過道。后來,還上網利用空間、朋友圈賣貨。

 這些,都是單連城想不到的。

 狼煙村最火的時候,大約是七八年前,村里做高仿的基本都發家了,小樓鱗次櫛比,小車進進出出。

 但是,就在最近這幾年,行市卻一天不如一天,這兩年,更是江河日下。一多半作坊居然關張了。因為市場已經出現了細化的要求,普通的高仿越來越不歡迎了。而且對于青銅的市場管理也越來越嚴格,高級貨的順利出售,除了貨源真,還得做出一系列的憑據,比如海外回流。

 不過,單連城作坊的生意卻仍是一枝獨秀得好。除了手藝高明的問題,也和大徒弟的善于營銷有關系。

 而這個大徒弟,這個外甥,野心也越來越膨脹。他迫切想得到那本手記,而且對于這個作坊還是單連城“一手遮天”的況越來越不滿。

 他出手了。

 整個過程,唐易聽了之后,也是不得不嘆單連城的這個大徒弟實在是用心歹毒。

 對于陌生人來說,做局功與否,要看高明不高明。但是,單連城的這個局,其實和高明不高明沒關系,因為即便不高明,他也萬萬想不到,他的外甥,他一手培養的大徒弟,居然會害他!

 正所謂,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單連城這次被相關部門的人真正找上門,從家里搜出了一件實打實的青銅。而且就在院墻邊的草垛里!

 所幸兩個徒弟又作證又疏通關系,弄了個取保候審,沒有關進看守所。回來之后,大徒弟還和小徒弟一起,像模像樣的陪著師父分析到底是誰加害他。這草垛里有東西,從墻外扔進來也能行。

 單連城一開始甚至還懷疑過小徒弟,大徒弟畢竟是自己的外甥,最后讓小徒弟先走了。大徒弟陪他喝酒到半夜,兩人都喝醉了。

 醒來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衫不整,旁邊還有個大姑娘,大呼小:“連城大爺你不是人!”

 哐啷一聲,門開了,沖進來數名男村民,都是大姑娘的親人。包括大姑娘的爹和二叔,還是單連城在村里的老伙計。

 這時候,大徒弟也“迷迷糊糊”過來了,說自己喝大了在柴房睡著了。

 最后,大姑娘的爹、二叔,單連城和大徒弟進屋私談。大姑娘的爹提出兩條路:公了,那就扭送所里;私了,就讓單連城把全部積蓄拿出來,今天來的大姑娘的全部親人把錢分了,這事兒就過去了。

 二選一,沒商量。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