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天下珍玩 第1111章 白玉竹節

《天下珍玩》 第1111章 白玉竹節

 唐易剛麻煩了人家,也不好立即就走,只得坐了下來。

 坐下來卻仍在琢磨林娉婷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心想,林娉婷這是突然想到要做個檢測項目,但是想了想又沒在省立醫院做。這想做沒做,原因就復雜了,可能又覺得沒必要了,也可能單獨去其他醫院做了。

 不過,一開始肯定是沒當回事兒的,還在檢結束后問詢過醫生,簽了字或者走了什麼程序,不然存檔不會有記錄。但是后來又沒去掛號,走了。那就不知道是哪個科室的項目。

 一切健康正常,沒有不良反應,還想做什麼項目呢?這個項目,應該就是突然想躲避自己的關鍵。問題是既然沒什麼不適,又是突然想做的,會有什麼大問題啊?

 看來,林娉婷最大的可能是去其他醫院做了。不過,要真是這樣,那也說明比較小心,就有可能不用真名字了。

 這樣一來,基本是沒法查了。

 “唐總?”郭民的話打斷了唐易的思路。此時,他已經把辦公間的門鎖,把錦盒放到了辦公桌上,“這件東西,還希唐總幫忙掌掌眼。”

 唐易回過神兒來,不管怎麼說,郭民幫了忙,不能直接就走。林娉婷的事兒,太蹊蹺了,恐怕關鍵還是得先找到

 這個錦盒不大,一個掌能抓住,打開之后,是一塊白玉竹節配飾。

Advertisement

 長約七八厘米,寬約三厘米,基本就是塊白玉牌子,不過雕了竹節的形狀,中間稍厚,邊緣略薄。上面利用竹枝和竹葉做了一個鈕,恰好可以穿掛。

 上面穿了油黃的蠟棗珠的鏈子,不過蠟棗珠是后配的。

 這種竹節配飾,明清最為多見,宋元也有。

 唐易雖然心神不寧,但是看這麼個東西,還是很快了然于,“郭院長,這個是怎麼來的?”

 判斷東西之前,先問來路,是一般鑒定者的習慣,常常口而出。這里面事兒很多,比如要是關系很鐵的好友送的,結果卻是件假貨,你說之前就得掂量掂量,不能毀了人家的誼。再比如,這東西如果是想買還沒給錢,也得看看賣方是不是人。

 郭民笑笑,“朋友送的,沒事兒,普通朋友。”

 唐易一聽,就明白了。郭民這個位置,送他東西的人很多,這東西不是普通玩意兒,肯定是有事兒相求。這東西的新老真假,一定程度上關系到這件事兒的作。

 不過,好在這白玉竹節佩,是件老東西。

 “可找過其他人看過?”唐易又問。

 “找過兩個人,不過觀點有所不同,一個說是明代的,一個說是宋元時期的,但不能確切判定。”郭民說著,翻開了白玉竹節佩的背面,指著左下方一列豎刻的小字說道,“尤其是這字,你看?”

 這一列小字是楷書,刻的是:永樂元年制于江南。

 永樂,廣為人知的是明祖朱棣的年號,這白玉竹節佩的形制又比較普通,各個朝代都可能出現,而且從包漿上來看,明或者是更早的宋元時期,也是很難判定。

 “說明代的,肯定是覺得‘永樂’是明祖朱棣的年號。說宋元時期卻判定不了時間的,應該是覺得這個‘永樂’不是年號,比如雕刻者找到了一種向往的生活方式,從此穩定,自認為‘永樂’開始了。”唐易看了看郭民。

 “哎呀,唐總真是名不虛傳,的確是這樣。”郭民一聽,就知道唐易比那倆高了不止一點兒半點兒。

 “這件白玉竹節佩,是北宋的。確切地說,是北宋宣和年間的。”唐易當下也不羅嗦,“明代的竹節佩,整沒有這種風雅致的覺,從包漿上來看,也能判定是北宋的,細微的判定,我就不多說了。郭院長要是相信我,就當北宋的白玉配飾收藏吧!”

 這能斷代出北宋的,郭民并不奇怪,但是唐易居然點出了是宣和年間的,這就讓他拍案驚奇了。這斷代,一般都是給自己留余地,這唐易,竟敢如此準?

 “唐總,我這就得請教一下了,你是怎麼判定出宣和年間的?”

 “既然判定是北宋的東西,再結合這個‘永樂’就行了。永樂這個年號,除了明祖朱棣用過,北宋也有人用過。”唐易因為想盡早走人,所以說得都比較直接。

 不過,他覺得直接,郭民知識儲備可不夠。這明明說的是北宋宣和年間,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個年號,怎麼又出來個‘也有人用過’?這年號,只有皇帝才能用啊!

 “到底是誰用過呢?唐總?”郭民繼續問道。

 “噢,是方臘用過。”唐易一想,自己是直接了,但是不夠詳細,“北宋年間,浙省的方臘起義,后來稱帝了,年號就是永樂,不過使用時間很短,不到半年,頭年秋冬用了,次年春夏就玩兒完了。”

 “他這個年號,是在宋徽宗宣和年間用的,所以我才能判定是宣和年間的東西。這塊玉佩很有意義,應該就是方臘政權轄地范圍做的,恰好就是江南之地。甚至可能是方臘政權中的員權貴所用。方臘這個年號時間那麼短,找出件歷史文不容易,很難得啊!郭院長。”

 這次,唐易一口氣說完了,自忖郭民應該沒有什麼要問的了。

 其實,永樂這個年號,在華國歷史上,不僅是朱棣和方臘用過。五代南漢時期,粵省起義頭領張遇賢用過;十六國時期,前涼桓王張重華用過。只不過,用時都很短,而且知名度太低了,一般人肯定不知道。

 再者,明祖朱棣名氣太大,又是從南向北遷都建了紫城,又是編纂《永樂大典》,又是安排鄭和下西洋,等等。所以一說永樂,基本都會認定是朱棣。

 方臘因為水滸傳的緣故,知名度可能高一點兒。梁山好漢被招安,前往浙省剿滅方臘,方臘砍掉武松一臂,武松單臂擒方臘,故事流傳很廣。但方臘稱帝所用的‘永樂’,仍是人知曉。

 郭民聽完,喜悅和敬佩之溢于言表,“這下我算是通通了!太謝了!唐總,這麼著吧,今兒中午別走了,我安排下!”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