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都市爽文 天下珍玩 第1068章 八仙過海

《天下珍玩》 第1068章 八仙過海

 鬼叔早就猜到唐易不可能沒事兒來看這口古井。不過他久在江湖上混,子穩得住,沒有主問。

 這見唐易開口了,才順勢接口:“什麼?”

 能在瓷都的古井里暗藏的瓷,當然不是普通的東西,不過鬼叔自忖見識過的各種瓷也不了,所以也沒有太過激

 唐易看了看馮青山,這事兒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兒,說到哪一步,還得看看馮青山怎麼想。所以他才說得這麼籠統,現在,就看馮青山怎麼說了。

 馮青山是個急脾氣,同時也是個很磊落的人,而且到了瓷都,靠他和唐易肯定是不行的,他干脆亮了底:“鬼老弟和唐易都是自己人,有什麼不能說的?據說是一批元青花。”

 “什麼?”鬼叔這下子淡定不了了,正在開車的他突然間不由自主地來了個急剎車。所幸后面近距離沒車跟著,不然非得追尾不行。

 這也怪不得鬼叔,本來元青花就很震人,而且能讓唐易看中的元青花,那就不是普通的。更何況,馮青山說的是“一批”!

 鬼叔穩了穩,又看了看唐易。

 唐易一看馮青山都說了,便又大致解釋了一下,“我們也是無意中得到了線索,民國年間有個研究元青花的高人,自己收集了十四件,放兩個鐵箱,在民國年間沉這井底,應該是一直未曾取出。鬼叔,見者有份兒,如果有辦法取出來,我那份兒,分你一件。”

Advertisement

 鬼叔連連擺手,“說什麼呢?我好歹也在江湖上混過,這種打秋風的事兒怎麼能干?到時候真要能搞出來,讓我欣賞研究下就可以了。”

 馮青山笑了笑,“其實我早把唐易當自己人了,分不分的,到時候好說!但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能把東西弄出來。說實話,就算沒有人看著,想從這麼深、又滿水的古井里弄出兩口鐵箱子,也是很棘手的事兒!”

 鬼叔點頭道,“這個,的確得琢磨下。這樣吧,咱們先去吃飯。如果你不介意,我們和陸先生也說一下,看看他有什麼辦法。”

 唐易此時在一旁接了句,“小顧是我閣寶多的人,也是陸先生的徒弟。”

 這句話的意思,自然是告訴馮青山,小顧也是自己人,一起聽聽無妨。

 馮青山點點頭,“那好,咱們邊吃邊說。”

 本來鬼叔是想安排去外面飯店吃的,但是現在有這麼重要一件事兒,便安排在窯廠的餐廳吃了。窯廠里現在有兩個值班看守人員,還有一個廚子。晚飯一共做了兩桌,他們四個一桌,在餐廳里吃;值班的和廚子則到值班室去了,其實就是沒有事兒商量,廚子和值班的也愿意湊堆,自在。

 開席后,陸知行先表示了一下對馮青山的歡迎,寒暄了幾句。

 接著,唐易就把這件事說了說。

 “民國年間研究瓷的民間高人?”陸知行皺了皺眉,“當年,元青花本沒有興起,不這麼熱。即便是我師傅,也只是對元青花特殊的青料有點兒興趣,但是永樂宣德青花也用蘇麻離青,而且胎質比元青花細膩潔白,所以研究也不多。這個人,真是不簡單,不僅研究元青花,還能預測到今天的狀況。”

 “他留了個名字,‘守白’。我查了查,民國年間有個學者許之衡,字守白,其他我就不知道了。”唐易剛才沒說這個,特地補充了一句。

 “守白?”陸知行突然道,“這不是一個人名。”

 “啊?”其他人都是一愣。

 陸知行抿了一口酒,“我聽師父說過,民國年間,除了五古封燈、報雪堂這樣的大門派,還有個專門研究古玩的松散組織。這個組織沒有首領,也沒有上下等級,而且獲取古玩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醉心研究。這個組織,就守白會!所謂‘守白’,就是守住清白的意思,這些人的功底都很深,而且從來不和外人流,相對。”

 “就好像志同道合的一幫人,湊在一起研究古玩,而且看不起以古玩獲利的人?”唐易問道。

 “沒錯,他們手里的東西很多,但是聽說在戰時期,大部分人都移居海外。”陸知行道,“這其實是國古玩的一大損失,很多東西也就此流出了國門。”

 “這種搞研究的人,往往沒有什麼門戶觀念,總認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東西到哪里,他們不在意,只要有研究果就行。你說的這個‘守白’,很可能就是守白會的一員。不過好像留在了國,不然不會藏起東西來。”

 唐易聽完,點頭道,“這個人真是不簡單啊,在民國時期,在大部分人對元青花基本沒有認識的況下,能有這麼深的研究!”

 “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元青花留在了瓷都!這也算一大幸事。”陸知行想了想,“你剛才說,里面有八件是一套,我懷疑,這是一套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唐易和馮青山異口同聲問道。八件一套,是信紙上說的,不過并沒有說是什麼紋飾。

 陸知行點點頭,“這個我也是聽師父說的。當時民間曾傳出過消息,說有八件青花梅瓶,每件上是八仙之一,八件正好湊八仙過海。不過因為沒有底款,當時似乎還有人認定是元末明初民窯的東西。”

 元青花上,是有過八仙的紋飾,但都是獨立的,不會一件上同時出現八仙。這一點,是如今很多行里人認定的,唐易也知道。之前還有個作假的鬧出笑話,做了一只元青花大罐,結果上面是八仙俱全、一起過海的圖案,被不行家當段子來說。

 不過,八件單獨的人,湊一套八仙過海,這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兒。

 元青花的,基本都是底不封釉,也沒有底款。有的在上有青花款識,比如那一對青花云龍象耳瓶,不過也不多見。在缺乏研究的民國時期,又是“八仙”這種帶著強烈民俗彩的東西,還有一套,這被誤認民窯,同時不是很重視,也不奇怪。

 “可惜不知道這個人的份,不然算是國家近代研究元青花第一人了!”唐易嘆道。

 陸知行此時看了看鬼叔,“只是,想從古井里取出這批東西,難度實在是不小。”

 “看來您也一時沒有什麼好主意?”鬼叔看了看陸知行,之后也是輕輕搖了搖頭。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