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到了五月底,天氣炎熱起來。了夜,暑意褪去。碧穹沒有月,繁星濃,似晶瑩的寶石,點綴了盛夏的喧囂。
牆角蟲切切,遠蛙聲陣陣。
客舍窗口的燈,映照在庭院。庭院的疏影搖曳,芳草萋萋。店家在院中養了一大缸錦鯉,魚兒躍起,掀起泠泠水聲,更添了夏夜的熱鬧。
“......真的沒有蝗災?”凌青菀和弟弟,站在窗前說話,“那旱災呢?”
“今年應該沒有,五年後纔有。當時旱了兩個月,滴水未落,西北開始發蝗災。蝗蟲來勢兇猛,太原府以西,全部災。”凌青桐非常肯定道,“朝廷怕突厥趁機侵,調兵往西北駐防。
安二哥去了兩年,他去住戍守的,但是派去治蝗的員無能,安二哥取代之。他有治蝗良策,回來之後就封了殿前司副都指揮使。”
殿前司是軍之一,副都指揮使是殿前司的高級將領。
那是安檐仕途平步青雲的開端。
凌青桐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他年紀已經大了,知道很多事。至於建平十一年到底有沒有蝗災和旱災,凌青桐的記憶是模糊的。
至,這一年凌家沒有到波及,大哥順利完婚。
“今年也許有點小災,但是我真的不記得了。”凌青桐看著窗外,燈映照下的樹葉,也是懨懨的。
剛剛夏,就這樣旱。
“那就好......”凌青菀道。
晉國公府的田地都在西邊,假如發生災荒,家裡不至於會死,但是不得要求助姨母、姑母。
節食的時候,二房和祖母不會恤景氏,反而會趁機鬧事。
凌青菀是心疼母親。
雖然凌青桐說他今年沒有大的災荒,但是他們一路回京,再也沒有下過雨。
道塵土飛揚。
休息的時候,安檐會看著乾燥的地面,微微蹙眉,很憂心的樣子。
他的側,和平常一樣的嚴肅,卻多了幾分威嚴。
“安郎,你很擔心災荒?”凌青菀問他。
像安檐這樣的貴胄子弟,哪怕在軍營裡磨礪了幾年,也是軍,高高在上。
安檐真的懂人世疾苦,凌青菀有點驚奇。
“......擔心。”安檐道,“誰不擔心呢?一旦災荒,多人背井離鄉?”
凌青菀沉默下來。
也跟著擔心起來。
安檐的緒,變得格外嚴肅。
快要京城的時候,晚上停下來住店。
店家將他們的馬車牽後院之後,不停的打量凌青菀,眼神裡有幾分焦慮。
安檐立馬含怒,問店家:“你瞧什麼?”
店家認識安檐。安檐模樣高大,能像他這麼高的男人很見,很容易識別。
他立馬給安檐跪下:“大人,求大人救救我的孩子!”
凌青菀衆人都不解,疑看著安檐,不知道安檐把店家的孩子怎麼了;而安檐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你的孩子,爲何要我去救?”安檐問道,“起來,把話說得清楚些!”
店家一時很激,聲淚俱下:“大人,就是上次這位姑娘問,小人的孩子是不是發風疹。已經發了,快十天了,孩子得不行,大夫們都治不了......”
同行的丫鬟婆子們,都看了眼凌青菀。
凌青菀也終於想起來了。
上次他們也是住這家店,店家的兩個兒子,跑進來問安檐的馬夜裡會不會變龍飛走。
當時,有個孩子約要犯風邪,凌青菀瞧見了,提醒他要留心。
不想,那孩子果然發作了。
安檐也看著凌青菀。
凌青菀痛快道:“掌櫃的,你先起來吧,帶著我去看看孩子。”
店家連連磕頭,這才爬起來。
“我去瞧瞧,無妨吧?”凌青菀問安檐。
安檐點點頭,道:“走吧。”他陪著凌青菀去看。
凌青菀心想:“最近到兩起發的病。其實比痛難,發十來天,也是遭罪。”
腳步很快,跟著店家,去隔壁的後院廂房,看店家的孩子。
已經是夜幕。
廂房裡點了燈,一個孩子躺在炕上,昏睡了過去。他邊坐著個婦人,憔悴,眼睛哭得紅腫起來,幾乎看不見人。
“當家的?”聽到人進來,努力去看,還是看不清。而後,又聽到幾個腳步聲,有點驚訝。
“上次有位姑娘,說三郎可能會發風疹,讓咱們留心些,我告訴過你的。”店家很激,說話語氣很快,“回來了,三郎有救了......”
那婦人啊的一聲,連忙站起來,要給凌青菀磕頭。
迷濛的眼睛裡,終於看到了凌青菀的影,噗通給凌青菀跪下,道:“貴人啊,您救救這孩子。咱們鄉下地方,郎中不中用,我的孩子......”
說著,就哭了起來。
凌青菀讓起,又讓店家挪燈過來,自己仔細看看這孩子。
孩子已經發病十天,形容十分慘烈。孩子的雙眼浮腫,已經看不清人;他的面上、雙臂片狀紅疹,似魚鱗一樣佈滿。
很,所以孩子撓了很多次,新痕添了舊痕。
這比景八娘那次厲害多了。
孩子飽折磨,已經奄奄一息了。店家和他的人,也是聽大夫的話,覺得孩子無可救藥,讓準備後事,所以他人眼睛都哭瞎了。
孩子的夭折是很常見的,大夫的話,店家夫妻知道不是哄騙他們。
“我先把脈。”凌青菀道。
安檐站在旁邊,看著凌青菀。
凌青菀診脈的時候,神格外專注。明亮的眼眸,璀璨生輝,出睿智。
安檐心頭微。
他的目,再也沒從凌青菀臉上挪開。
凌青菀診脈半晌,又看了看這孩子的舌苔。
“這孩子脈象細平,舌紅苔薄白,雙眼浮腫,面上發疹,這是風熱鬱肺,導致的風疹。”凌青菀診脈完畢,對店家道。
店家哪裡懂?
之前請了兩位大夫,也說是風疹,開了些方子,結果一點用也沒有。
所以,店家不知道凌青菀所說是否正確。
但是,凌青菀早在兩個月前,就看得出這孩子即將風疹,很是厲害,故而店家信任。
“他上次就有點犯風邪,不想沒有發作出來。這次又犯了風邪,兩毒併發,才如此嚴重。
風邪上,首先犯肺,而肺主皮,所以才紅疹。我開個藥方,你們連夜去抓藥,吃上三四,先止住,以後慢慢調養即可。”凌青菀又道。
店家和他人連連道是。
他們又要給凌青菀磕頭。
凌青菀攔住了:“別行虛禮,給孩子看病要。你們先去拿了紙墨來,我開方子。”
店家道是,急急忙忙出去找了筆墨紙硯來。
凌青菀伏案疾書。
安檐仍在一旁看著,但見手腕纖細卻有力,伏案時垂著螓首,出一段修長白的後項,如凝雪。
他覺得這樣的凌青菀很好看,比平常更好看。
凌青菀說,喜歡看安檐打球;那麼,安檐而言,他也喜歡看凌青菀診病。
打球時的安檐,所向無敵;治病時的凌青菀,縝聰穎,醫能起死回生。
“辛涼平劑銀翹散。”安檐看得凌青菀寫了這個方名,繼續往下,寫了,“金銀花五錢、連翹五錢,薄荷五錢;生薏苡仁三錢、蘆五錢、竹葉四錢;蟬蛻一錢五分,牛蒡子四錢;白茅、紫草、丹皮各兩錢,煎湯服用。”
的字,纖長鋒銳,添了幾分凜冽之氣,比從前好看很多。這是最近練字的效。
方子開好之後,凌青菀給店家。
“按方抓藥,頭兩日服用一,而後一天一,服用十天,足以痊癒。”凌青菀對店家道。
店家之前請的兩位大夫,都是鎮子上的小郎中,只開了幾味藥。他陡然看到凌青菀開了滿紙的藥材,心裡大喜:“果然不一樣,這位大夫更厲害。”
他覺得藥多,效果就越好。
他當即去抓藥。
凌青菀的方子,主意是清熱疏風、活止、利溼解毒,足以對癥。
半夜裡,那孩子醒了,大哭起來,鬧得整個客棧的人都休息不好。
六月的夜有幾分燥熱,客人們原本就心浮氣躁,孩子一哭,更是煩躁了,不時有人罵。
凌青菀他們住在西院,也能聽到吵鬧聲。
睡不著,又想到很多盧珃和王七郎的事。當初記憶殘破,只記得這兩個人。
越想,心越是糟糕。
索坐了起來。
念如和凌青菀同牀,凌青菀也怕吵到,就輕手輕腳起來喝水。剛剛起來,倒了一杯茶慢慢喝著,就聽到了隔壁門房吱呀一聲開了。
有人從房間裡走了出去。
凌青菀知道是安檐。
安檐有時候半夜會起來給他的馬喂草。
凌青菀也睡不著,原本想去給安檐作伴的。但是,心裡的事太過於沉重,又想到了王七郎,心更是糟糕。
故而,沒有。
黑暗中,凌青菀也想到了石庭。
想到石庭那番話,說他去太原府祭拜的人;也想到了石庭冒險到懸崖下去祭拜王七郎。
這次回來,安檐換了另一條路走,故而他們沒有路過王七郎葬的懸崖。
凌青菀甚是憾。
而石庭呢?
“他和我一樣,是死而復生的人嗎?他就是黎華嗎?”凌青菀怔愣想著。思及此,心頭大痛。
王七郎,名潛,字黎華。
前世,她含冤入獄,臨死前才知道她不過是一枚棄子。一朝重生,浴血歸來,當她變成“他”,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高升,攪動朝堂風云。…
棄婦顧十八娘自儘於那對新人麵前 了無生意的她卻在十年前醒來 親人還在,尚未寄人籬下 命運正走到轉折點 攜著烈烈的仇恨重生的她 能不能將命運改寫
死前巨大的不甘和執念讓柳望舒重生,只是重生的節點不太妙,只差最後一步就要成為晉王妃,走上和前世一樣的路。 柳望舒發揮主觀能動性,竭力避免前世的結局,也想將前世混沌的人生過清楚。 但是過著過著,咦,怎麼又成太子妃了?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着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興。 她和裴邵麼,確實是有過那麼一段。 但恐怕與傳聞中濃情蜜意的版本,略略有些出入。 事情的真相是,當初新帝繼位朝政動盪,爲穩固局勢她不擇手段,對尚還純良的裴邵進行了一場徹頭徹尾騙身騙心的算計。 少年一腔真心錯付,從此性情大變,至於現在—— 公主鸞駕抵京當日,他遠在城門下那句字字分明的“長公主金安”,就足以讓人頭皮發麻了。 唉,你看。 這人還記着仇。 —— 【小劇場】 長公主回京了。 裴府近侍如臨大敵,“此女有妖,慣會蠱惑人心,殿帥萬不可忘當日之恥!” 裴邵扯了扯脣:用你說? 於是剛開始,長公主舊疾發作,胃痛難捱;裴邵尋醫問藥頗爲上心。 近侍:沒錯,他一定是想借機下藥毒害公主! 再後來,長公主仇敵太多,突遇刺客險些喪命;裴邵護駕心切,不惜以身犯險。 近侍:苦肉計!他一定是有自己詳細的復仇計劃! 再再後來, 長公主不高興了殿帥哄着, 長公主要星星他不給月亮, 長公主指哪他打哪。 近侍:他一定是……他一定是忘了!(扼腕嘆息 -野心家和她的裙下臣 -一個梅開二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