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的喜悅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褪去的。
更何況還是個正正經經的四合院。
要不是有沈博郡和李向北在,這二人可能要買瓶酒回去慶祝一下。
這會是沒什麼心逛首都了。
林玉竹和李向晚更想去收拾一下房子。
房主老兩口看著兩姑娘這表,笑了笑,說道:“這房子你們就放心住吧。
我們祖上幾代都是良善之人,房子里從未出過橫死之人。
不像有些人家......
嗐,不說這個。
希你們好好待這些宅子。”
林玉竹和李向晚笑著點了點頭。
房主兒子猶豫了片刻,開口說道:“我們家在南城還有一座大雜院,都住滿了租戶,買回來收租也......”
林玉竹想都不想的搖了搖頭。
這大雜院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里里外外幾十口人住著。
你去把人攆出去,惹急了拼命都有可能。
人眼紅了什麼做不出來。
不攆,漲房租也很難。
等房價越漲,他們越不搬,那就很有事做了。
一大院子人團結起來對付你一個小姑娘,林玉竹想想都頭疼。
這房子還是算了吧。
李向晚本來是有點心的,轉瞬之間,被一院子的住戶給打消了心思。
沈博郡同學看兩位姑娘都沒有意向,無奈一笑。
也不打算賣了。
暫時擱置吧。
等兩幫人分開后,林玉竹和李向晚就歡快的回宅院,準備收拾收拾新家。
等進了新家,才發現......
可能是個大工程。
最先解決的似乎應該是住房問題。
到底是年輕,林玉竹和李向晚之前只是看了個大概,正門進去,從右手邊的月亮門進去還有間房。
這在古代,似乎是看大門仆從待的房間。
屋子不大不小,空空如也。
左邊的倒座房總共有三間,似乎是專門用來會客的,也是一樣,啥都沒有。
林玉竹就想,當初人也是猛,看給人家搬得。
西南角有個圍起來的小院子,林玉竹過月亮門進去看,院子有些荒涼,同樣有間屋子。
應該是作為書房的,如今依舊是空空如也。
房梁上還有些蜘蛛網。
不是一般的落魄。
林玉竹看著好好的房子,心中一陣嘆。
有時候,房子租出去,可能也是好事?
東西廂房最靠南邊有兩座不起眼的小房。
林玉竹進去看,這才找到廚房。
廚房就有三座大小灶臺,有錢人家就是有錢人家。
看看這灶臺,兩個都不夠用。
另一邊似乎是洗漱間,林玉竹一度懷疑,這可能是以前古代人的茅房......
正房也是空空如也,還不如西廂房有座火炕。
算下來,一萬六似乎只買了個坯房。
這屋子大大小小的蜘蛛網,還有墻面也需要重新刷,想想都......
買房一時爽,收拾起來是真爽。
林玉竹打算先住西廂,好歹這屋有個炕,冬天,它暖和不是。
于是擼起袖子開干。
沈博郡也不知從哪里找來的竹竿和掃帚,綁起來,掃房頂上的蜘蛛網。
李向晚眨了眨眼睛,先去了那套宅院。
沒一會人就回來了。
站在一邊略帶苦楚地說道:“我那院,沒有炕。
這幾天還是住招待所吧......”
林玉竹無語地翻了個白眼,對李大人說道:“行了,把這屋收拾好,一起住吧。”
李大人瞬間笑了。
李向北:......
看著沈博郡也在忙,他與李向晚說了幾句話,便出去了。
林玉竹沒太注意,等人回來的時候,就拎著一口大鐵鍋和一卷用來鋪炕或者地上的地板革。
李向晚看倒后也學著林玉竹,溜須拍馬地說道:“老李,你可真有本事,就這麼會功夫,就把這些東西弄來了。
厲害、厲害。”
李向北面上淡定,可眼里的得意是怎麼也遮掩不住。
這炕的一旁還通著一個小爐灶。
隔著不高的一堵小墻,平時燒水烤地瓜也不錯。
鄉下的小土房們都住過來了。
這簡單收拾出來的磚房還能住不慣嗎。
等把屋子打掃干凈,炕也收拾出來后。
兩人就準備搬過來。
沈博郡卻說道:“先不急,你們歇會,我和李向北弄些煤回來。”
等二人出去后,林玉竹與李向晚坐在炕上,說道:“這買了房也沒錢了,李大人可有什麼掙錢的主意沒?”
李向晚看著林玉竹,眼里波流轉,說道:“我最近盯上一個人,這人是紡織廠的后勤主任。
蠻有正義的,可防備心也很重。”
林玉竹一挑眉頭,“此話怎麼說。”
“我去家附近溜達過,那天正好到,家隔壁的兩口子打架,的差點挨打。
這主任拎著個菜刀就沖上去,把男的給嚇回去了。
隨后在街道時,我裝作迷路問路,這人雖然給指了路,可眼里卻帶著幾分防備。”李向晚手指著下,細細道來。
這會的人大多都是熱心腸,像是問個路會防備的,不多見。
林玉竹細想了一下,說道:“這麼說,此人不易接了?”
李向晚點了點頭,說道:“嗯,缺了個由頭。
我也是無意中看見與人私下買賣的,若是能破防。
應該可以從手里買到布匹。”
林玉竹點了點頭,好奇地問道:“你買布匹要做服?”
做服可是技活了,做的難看賣不出去。
林玉竹倒是可以從系統里看看有沒有附和這個年代特的服。
實在不行,買回來給它拆了,照壺畫瓢的畫出來,再裁剪......
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紉機的票我有,那天去供銷社看,有貨。
服裝設計,這個好說。
在下不才,在這方面稍微有點點天賦。”如今形勢好了,國民的生活水平也漸漸有復蘇跡象。
只要做出來的服好看,應該不愁賣。
林玉竹和李向晚思路其實是差不多。
二人都不想再做黑市的買賣了。
主要是,不安全......
在善水村那麼小的城鎮都麻煩不斷,更何況首都呢。
而且不是長久之計,貨源什麼的,很多事說不清楚。
不如另找個出路。
就像開始弄個小作坊,真刀實槍、腳踏實地一步步的發展廠子。
也不僅僅局限于制廠。
們人生的可能還是有很多的。
而眼前的困難,是如何弄到布匹,來發揮李向晚前世這個頗有小名氣的設計才能。
林玉竹坐在炕上,眼珠一通轉,冥思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