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227章 好感刷沒了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227章 好感刷沒了

徐首輔提出這個建議,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想好的針對舞弊案的收尾之法。他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拋出這建議。

今天大殿上有這些落榜舉子在,又牽扯了賀尚書的事,他拋出這建議。時機正好。

待這些落榜舉子們到外面一說,所有落榜的舉子們就得對自己恩戴德。因為自己的提議,他們才有了一次機會。

而陳閣老等人微微皺眉,重考一次,原本上榜的怎麼保證還能上榜?

此次舞弊案,前前后后抓了吏和號軍等相關人員數十人審,上榜的舉子們也抓了上百人。這些人在牢中刑之后,再是心堅定之人,只怕也難以保持原本的水準。若是上榜的人前后差別巨大,那麼考們還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

徐首輔的建議,其實是一種分化。

當他提出這個建議后,在殿上的這些舉子們,與劉衡等上榜的舉子之間,就要產生分化了。

劉衡已經榜上有名,還了大牢刑,汐肯定不會愿意讓他重考的。

可這些落榜的舉子們,能多一個考試的機會,肯定是愿意的。

劉衡不就仗著一些人過與善茶棚恩惠吧?自利益面前,可沒人會想著他的恩惠了。

汐嘆了口氣,“這位大人這麼好的建議,要是早點提出來就好了。也許那位尚書大人就不會急著回家,在大街上丟了命。我哥他們也能早點有自證清白的機會。”

好像是慨,但是因為跪的位置是靠近大殿前面的,站在前面的一批人幾乎都聽到了。

Advertisement

徐首輔不由臉一變。

汐這話,就等于說,他是故意坐等事態嚴重牽扯到徐家了,才舍得拋出這建議。有好建議不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豈是為臣之道?又豈是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所做的事?

所有人都不是蠢人,汐的話就像一盆冷水,讓大家一個激靈。

落榜的舉子們,原本還真對徐首輔有激之,聽到汐的話,細細一回想,這激之也就淡了。有沒想明白的,聽了邊上人的嘀咕,也醒悟了。

對啊,人家是為了自己,可不是為了他們這些落榜的舉子。要不是牽扯到徐家,這位徐首輔可能還在看好戲呢?

這一下子,徐首輔剛刷到的好,一下又刷沒了。

見機得快的員,馬上有人拱手道,“聽說州舉子竟然只有一人進了二甲,徐大人這建議,大家若知道了必然歡欣鼓舞。圣上,臣以為徐閣老的建議可行,只是重考時間得找欽天監選定。”

朝中有些員的子侄族人也參加了會試,有些還到牽扯,他們對徐首輔自然也有不滿。

“哦,州啊?”天啟帝看向徐首輔,“我記得徐卿就是州人士吧?”

“老臣年離家,對故鄉的記憶都有些模糊了。”徐首輔這話聽著跟天啟帝的問話牛頭不對馬,其實是想解釋,自己都很久沒回故鄉了,跟故鄉的人事也沒牽扯,自己的建議一心為公,不是為家鄉舉子謀福利。

“徐首輔一心為國,才顧不上家中諸事。不過,所謂故土深,徐首輔可不能久居京城,就忘了家鄉啊。還是得多關心一下,若多多聯系,之前徐家的案子,就不會發生了。”

能做皮子都利索,而能進閣的,那皮子更是人中之王。陳閣老嘆息地幾句勸說,將徐首輔的面子里子都干凈了,還罵了他一句忘本。

徐首輔想不到今天陳復禮一改往日含蓄作風,簡直是急先鋒,往日都是底下員參奏,今日他竟然親自下場來和自己撕扯了。

徐家的案子還是去年的事,說起來也和劉衡有關。

陳閣老一提,大家自然又想起來徐家和劉衡可是有舊怨的。

天啟帝原本淡忘了,陳閣老一提起,他也想了起來,很有興致地問汐,“汐,聽說為了你家茶葉蛋的方子,差點鬧出人命了?你家那方子有何神奇之?”

“啟奏圣上,這方子是我哥有一次看書看到養生方子,當時家中家境艱難,民就照著我哥的方子試驗了幾次,才做出來的。鄉野做法,也就是賣個新鮮,圖個糊口。若不是有這幾個方子,賺不到錢,我哥也沒法子在茶棚中做些事。因為茶棚造福鄉里,圣上還下恩旨讓我哥到國子監讀書,才能進京……”

汐說到這兒,聲音低了下去,顯見是有了失落。

劉家與善茶棚造福鄉里,圣上特意下旨褒獎,讓劉衡進國子監讀書。這些小事,日理萬機的大臣們自然不會記著。

但是,汐一提起來,大家就想了起來。尤其是劉衡進京讀書是天啟帝下的旨,當時旨意可是褒獎劉衡心純良、為人敦厚。

有皇帝這些褒獎在,劉衡的人品就有了背書。只要不是切實證據,大理寺和京兆府肯定不會將劉衡作為舞弊案的同案犯了。

而人家養家糊口的方子,徐家就要占為己有,這是什麼家風?你徐首輔敢說徐家族里的事,你一點都不知道嗎?

徐首輔再看向汐時,目有若實質,恨不得刺穿了

汐嚇得抖了一下,磕頭道,“民胡說八道,圣上恕罪。”

“你說的是實,何罪之有?”

“那位大人……威太重,民以為……以為自己說錯話了。”汐看了徐首輔一眼,又趕移開目

徐首輔變臉再快,也快不過眾人的目,就連天啟帝,都往他這兒看了一眼,又笑著對衛城說,“這丫頭剛才膽子還大,都能被嚇到,徐卿到底是為日久啊。一個孤,難得知恩圖報、秉善良,倒是勝過不人。全福,傳朕旨意,獎賞汐。”

“謝圣上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汐趕照著剛才現學的臺詞謝恩,就是磕頭什麼的,不能指三跪九叩很標準了。

鄉野丫頭,當然也沒人指禮儀規范。

天啟帝又揮手道,“全福,帶這些人都出去吧。大理寺將賀志誠被殺一案查證清楚,真相未明之前,徐承安和那護院一起收押獄。”

“圣上,微臣……”徐承安一聽要將自己關牢里,就想喊冤。

徐首輔咳了一聲,“圣上英明,必能還你一個清白。”

圣上讓全福將汐和這些舉子帶出去,擺明就是不信他們是兇手。

審案審案,是不是冤枉,得等審了才知道。這種時候喊冤,除了惹得圣上大怒厭棄,一點用都沒有。

徐承安被徐首輔一眼瞪視,不敢再胡喊。

有天啟帝吩咐邊的太監總管帶著,汐一群人很順利地出了皇城。那總管太監還客氣地沖汐笑了笑。時下都以宦為賤,其他舉子們有些不自然地道謝。汐卻是很恭敬地行了一個福禮,“多謝您,有勞了。”

全福有些意外,看了幾眼,笑著說了聲“客氣”,嗓子尖細,聽著卻還和藹。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