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225章 利用反利用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225章 利用反利用

汐的話,話語清晰,語速很快。

徐派的員還沒想好如何打斷的話等會兒如何喝問,已經噼里啪啦說了一串,三言兩語將當時的場景描述了一遍。尤其是“做賊一樣”幾個字,栩栩如生,讓人馬上確定徐承安和賀志誠是不是在商量什麼謀。

“圣上,他們說是民栽贓陷害。民若能拿到余平洪的供詞,能拿到考題,還能將這些放到尚書大人上不被人察覺,那民的哥哥哪里還會刑?”

三司會審,余平洪的供認的供詞,不要說普通百姓,就算三司的小吏都看不到。

這話,確實很有說服力。

關鍵是,時下的小老百姓,看到就怕得發抖下跪,不跪不抖也會躲遠點,平民百姓誰敢往當上塞贓啊?

這塞贓的還是一個十三歲的小丫頭,連人都沒到,哪里有這手?

衛城倒是相信汐有這膽子,因為這小丫頭從見到的第一天起,他就覺得這丫頭沒有敬畏之心,就好像……好像天下人敬畏的權勢富貴,都沒放在眼里一樣。他有些好奇,什麼樣的人家,會養出這種孩子?

可是,他也知道,百姓往上栽贓,這事說出去,別人只當是異想天開的笑話,沒有人信。

所以,天啟帝也不信。

徐承安忍著疼痛辯駁,“你是派人下手的。門口有乞丐,有兩個舉子……”

Advertisement

“君家門口的乞丐,與我家有何相干?”

“徐府門口,哪里有乞丐敢圍著……”徐承安話趕話,丟出一句囂張之語。

徐首輔皺眉,剛想描補,汐已經脆聲接道,“原來徐家門口,往來不止無白丁,連乞丐都不許上門啊?”

“閑人都不敢在您家門口走,那誰敢栽贓陷害您啊?您家這麼兇,還養了那麼多護院。您家的護院一出來,半條街都滿了,誰能在他們眼皮底下打人殺人?以前我哥說圣上都不會隨便打讀書人的,可是你家護院一出來,就打了好多人。諸位先生,你們上的傷,是不是被他們打的?”

汐提起大家的傷,被打傷的舉子們想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話,為讀書人的自尊心涌現,帶傷的幾人沖天啟帝磕頭,“圣上,求圣上做主。”

徐承安沒想到,自己的話竟然被曲解徐家囂張跋扈。

“胡說,我沒有……”徐承安想來個否認三連,可惜皮子比他利索。

“你家護院出來就喊打喊殺,滿街的舉人們都可作證,是非黑白難道全由你一張說?你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讓人毆打書生,滿街的人都可以作證。”汐鐵板釘釘地定調,又沖天啟帝說道,“圣上,求圣上查看證,那余平洪的供詞,民就在尚書大人掉落、別人撿起時看了一眼。要是那供詞是假的,這位大人說他被陷害還有可原;若是那供詞是真的,民從何而來?”

軍頭領已經將證呈上了,其中自然包括了劉衡的文稿和文稿里夾著的紙張。

天啟帝讓大理寺和京兆府的人看看。

大理寺和京兆府的人調來卷宗一核對,余平洪的供詞與卷宗里的一模一樣。

當證從眼前走過時,陳閣老瞟了一眼。這一眼看后,他手的拈須的手一抖,直接拉下了自己幾胡子。

若不是練就喜怒不形于的本事,他只怕要沖出去搶過證了。

這余平洪的供詞和考題,就是他讓徐有福送到劉家的那份啊。

汐,膽大包天……難怪口口聲聲自己沒有栽贓陷害。這若查出證來源,是沒有栽贓,因為贓都是來自陳府啊!

陳閣老送出證,是為了讓汐明白,余平洪的證詞已經讓劉衡沒有翻之地了,快些行。不管是去求城郡王也好,是擊鼓鳴冤也好,總之是想讓將徐府給牽扯出來。

現在,汐是行了,也是將徐府牽扯出來了。但是,用的是陳家給的證啊。那幾張紙的折法都一模一樣。

這是陳家表態,這份證一呈,陳家與劉衡,就是綁在一繩上的螞蚱了。

第一次,陳閣老覺得自己小看了汐這個小丫頭,陳有福多次提到,自己卻沒有將放在眼里。若是自己將當回事,哪怕是劉衡在家,自己也絕不會大喇喇將余平洪的供詞這麼丟過去。

“圣上,臣認為此言之有理。”陳閣老有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憋屈,卻不得不表明了態度,“臣以為,此事若想查清,得請徐中丞說明一下,賀尚書為何今日會過府拜訪。”

“臣以為陳大人所言極是。”京兆府府尹也附議道,“賀尚書今日本是告假回家的,但是卻出現在徐府,臣以為此事可疑。”

“圣上,現在乃是查清汐和這些舉子是否是殺害賀尚書的元兇,臣以為此時不宜節外生枝。”徐派馬上有員跳出來反對。

“臣以為此言不妥。凡事有因才有果,賀尚書若不到徐府,今日就不會遭此橫禍。眾口一詞皆說賀尚書是死于徐府護院之手,兇也是徐府護院所有,此事不得不查。”次輔高世松一派的員也跳了出來。

這次科舉舞弊案出來后,唯獨徐家置事外。

現在徐家終于也扯進來了,其他人怎麼肯放過他們?

徐派的員心里也在打鼓,難道真是徐二公子眼看事殺人滅口?

不管心里怎麼想,徐派的員不能眼睜睜看著徐承安被定論,自然是百般爭辯。

一時之間,金鑾殿上吵了菜市場。一群員揮舞拳頭,你方吼罷我開口,嗓門比戲臺子上唱戲的還洪亮。

汐和一眾舉子們都看傻眼了,原來大人們每日議事,都是這麼議的?

其實就是汐他們沒見識。很多時候,朝廷里君臣議事,就是這麼一種吵架的形式。很多時候,一些事就是這麼吵著吵著,吵得時間長了,事就不了了之了。

當然,大家明白,今天這死了一個尚書,肯定是吵不出結果的。但是一番吵架,大家表明了各自是誰的人,各自的態度是什麼。

現在吵下來的結果,很明顯就是次輔高世松和排位第三的陳閣老,兩派達一致,要針對徐首輔了。

而徐首輔的人,則是明確要將翰林院掌院、禮部侍郎拉下來,這兩塊地方他們得安自己人。這時候拉下馬,高世松和陳復禮手頭沒有合用的人頂上,位置自然就落到了早有準備的徐首輔手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