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218章 推顏汐一把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218章 推顏汐一把

徐首輔等著劉衡招供,陳家卻在擔心劉衡招供。

陳有福從普濟寺趕回家中,將汐的話稟告了陳閣老,“祖父,此事會不會牽連家中?若是不好,那劉衡……”

“我舉薦了朱彤為房考,此事我們陳家已經不能置事外了。”陳閣老這幾日也未歇好,“你還不知道吧?聽說現在,城里的乞丐都跑刑部、大理寺和京兆府蹲著了,幾百號人,比聚眾的舉子們人數還多些。”

“怎麼……與善茶棚?”陳有福本有疑,馬上想到了與善茶棚。京城里的乞丐,命如草芥,誰都不會當回事。但是要是幾百個乞丐聚眾,誰也不敢隨意打殺了。

“沒想到,劉衡的與善茶棚,竟然能匯集這麼多人為他賣命。”陳有福一直覺得施粥贈藥,不過是小恩小惠。這種小把戲,他沒看在眼里。

陳閣老嘆了口氣,“你啊,自小錦玉食,不知民間疾苦啊。仗義每多屠狗輩,有時候,給人一碗參湯,不如一口活命的粥值錢啊。”一碗粥,救活了一條人命,那麼,那碗粥還便宜嗎?人命無價,救命之恩,可不就是涌泉相報了?

“孫兒愚鈍。”陳有福認錯道。

“也怪不得你,不要說你,京城里誰將與善茶棚看在眼里過?”陳家還算屈尊降貴與劉衡結過,其他人家,還不屑與一個舉人論呢。

Advertisement

“誰能想到呢。”陳閣老出了幾張紙和一本冊子,遞給陳有福,“你看看。”

陳有福拿過冊子翻看了幾頁,“這是劉衡的文章。”里面有兩篇文章,他還見過,再看墨跡紙張,“祖父,這是謄抄的劉衡的文章?”

“不,有人將這些文章,請人品評。這是我讓人拿回來的。你說如今是劉家那養媳,什麼汐的,在為劉衡奔走?”

“是的,劉家也沒別人了,別人,只怕也不愿冒險為他奔走。汐年紀不大,做事沉穩有度。”陳有福給了汐很高的評價。

“的確,汐這個丫頭倒是不簡單啊。”陳閣老贊了一句。就憑這種時候,不是哭爹喊娘地求陳家救命,反而點明了陳家的危機,不用求,陳家就得主的忙。

“有這個汐在,你不能想著解決劉衡。你還不知道吧,中午的時候,有人說徐家打算蓄意報復,所以才會有乞丐們圍坐三司衙門,怕劉衡被人暗害了。”

這種時候,要是陳家出手,徐家可能順水推舟,將陳家沖劉衡下手的事暴出來。要這樣一來,這些乞丐們,還有對劉衡有好的人,他們的仇恨,就沖陳家來了。

“螞蟻多了咬死象,這些不起眼的人,反而越要堤防啊。再說,王氏死后那汐就開了與善茶棚,這種有算的子,要麼殺死,要麼就與好。你可記得,元宵燈會的時候,汐是與城郡王一起到普濟寺觀燈的?”

陳有福想到元宵節時匆忙一瞥,“祖父,您是說城郡王與汐?”

“不論他們是何關系,我們既然認城郡王為主,就不能下船了。你不是說汐是知恩圖報、有有義的人?這樣的人,不能小看啊。”

陳閣老沒有明說,陳有福卻明白了。

要是城郡王與汐真有首尾,那麼一旦陳家殺了劉衡,只怕汐就要與陳家不死不休了。

就沖元宵燈會時城郡王與一起觀燈,將來要是進了郡王府呢?要是城郡王真的繼位,要是了寵妃……

陳有福不由出了一冷汗,要真是結了死仇,也許陳家真要落得凄慘下場了。

現在,還是劉衡的未婚妻啊。

“祖父,那我們要不要救劉衡?”

“不用。既然只求讓劉衡全須全尾不要酷刑,我們就保住劉衡不酷刑就是了。其他的,且看看的本事吧。”

陳閣老翻了翻劉衡的文章,這些文章的確不錯,但是,就憑這幾篇文章,汐怎麼將劉衡從牢里救出來?

還有城里說徐家蓄意報復的流言……

陳閣老忽然坐直了子,“這汐好算計。是想引得我們和徐家斗一場呢。”

他只當汐是想讓陳家保住劉衡,現在忽然想到城里流言出現的時機,恰恰是在見過陳有福之后。

要是徐首輔認為這些流言是陳家出的手,就憑徐廷之那睚眥必報的子,只怕更要針對陳家了。陳家要反擊,就得證明舞弊案與陳家無關。

劉衡獄因為余平洪招供,說自己拿到的考題,與劉衡有關,是劉衡跟他一起看的考題。

劉衡從哪里拿到的考題?

只要陳家證明舞弊案跟陳家無關,那劉衡也能趁機罪?

但是,如今徐廷之就是在針對此次會試的考們,應該說,是針對次輔高世松、自己和史思銘三個。

為了從龍之功,徐廷之也是下了本。要是拉下陳家,再由陳家扯到城郡王,圣上疑心一起,城郡王就滿盤皆輸了。

就沖著這點,徐家也肯定要沖陳家下手,汐最多只是讓陳家反擊而已,還能做什麼?

陳閣老有些想不通,汐做事既然頗有章法,應該不會做無用功。

拉陳家下場是保住劉衡,那麼,怎麼救劉衡呢?

派出去盯梢的人回復,汐和劉家的人沒有人去過郡王府。他們不求城郡王,還能求誰?

“祖父,汐再聰明,也只是鄉野村姑。只怕朝中的彎彎繞繞,大半是劉衡告訴的。或許只求劉衡能活命,不求其他呢?”陳有福承認汐是個聰明人,但是,無權無勢,再聰明能斗得過朝中權臣?也許,就是想讓陳家保住劉衡的命,然后與劉衡一起回鄉做點小生意,過過小日子。

“若只是為了求活命,讓人發這麼文章有何用?”陳閣老卻直覺汐不會只求活命的。

只是,汐都用與善茶棚的恩惠,煽百姓、乞丐了,為何不找這些人呢?

陳有福拿過那幾張紙看了看,“祖父,這些都是在與善茶棚中借閱過書籍的舉子。”

與善茶棚向所有讀書人借閱書籍,這一兩年,很多貧寒學子惠于此。

而陳閣老手里的幾張紙,是讓人調查之后查出曾惠于與善茶棚的舉子名單。

“你將這個名單,還有余平洪的供詞,送到汐那兒。”陳閣老覺得,既然汐不,那自己就推一把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