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過了元宵節,米家山到了,王碩把他帶到齊睿辦公室中。
初見此人,齊睿噗嗤就笑了,此人頗喜,中等個兒,一臉大胡子,五很奇特,組合在一起像個老年版的蠟筆小新。
郭德綱說,他不是春晚導演,因為他沒有大胡子。
余謙說,大胡子進去了。
米家山當然也不是春晚導演,但他導演范兒十足,穿一件半新不舊的棉服,條絨,帶拉的那種,腳蹬黑棉皮鞋,把腳掖到皮鞋里。
人還是很謙遜的,見了齊睿率先出手:“齊總您好,早就聽碩爺提起過您來,久仰久仰。”
齊睿也很客氣:“您過獎了,路上順利的吧?”
把人往沙發上讓。
落座后,米家山笑了笑,說:“就是速度慢了些,味道難聞了些,其他還。”
齊睿點頭笑,又問:“都安置妥當了?”
王碩接了這話茬,說:“趙總監辦事效率賊高,人一到就把旅館定下來了,攏共六個房間,五個是標間,一個套間老米自個兒住,我去看過去了,電視冰箱一應俱全,24小時提供熱水,條件相當不錯。”
齊睿說:“那就好,有個好的居住環境才能安下心來進行創作嘛。”
兩人說是。
米家山說道:“齊總,說實話,謝投資,《頑主》我一直想拍,因為本子太好了,不拍總覺得跟對不起觀眾似的,您的支持,老米記心里了,請放心,一定拍好。”
齊睿點頭微笑,說把這部片子給你我肯定放心。
《頑主》絕對是80年代末中國電影圈兒的一清流,它沒有涵蓋那麼多的意義,政治啊、人啊、道德啊、社會的各個面兒啊之類的,讓觀眾一看,齁兒累。
這部片子顯然是與眾不同的,它講的就是普通人生活中的故事,用最平民的視角展現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而且賊有深度。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這部片子里模特表演的那個片段,驚為天人!
馮子對這片子推崇備至,說起來,無論是《甲方乙方》,還是《私人訂制》,其實都是炒《頑主》的冷飯。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子就這麼牛,即便是炒冷飯,人家也能炒到票房4000多萬。
哎,又押韻。
《頑主》是碩爺喜歡的節奏,他對這類作品寫起來絕對得心應手,類似的代表作還有《兇猛》,這小說后來被江文改編了電影《燦爛的日子》。
安紅,額想你,額想你想滴想睡覺……
記起來沒?
“正好國勵哥在公司呢,米導要不要跟他見個面?”齊睿笑嘻嘻問米家山。
倆人都是峨影廠出來的,深厚,《頑主》籌備期定下來的第一個演員就是張國勵。
米家山憨厚一笑,說:“昨天晚上已經通過電話了,說好了今天晚上一起吃飯,齊總要是沒其他安排的話,就一起吧。”
齊睿笑道:“您來了京城,自然是我請。”
“這怎麼好意思?”
“您就甭客氣了,另外還要介紹兩個演員給您認識一下。”
暴了吧,暴了吧。
米家山心說,就知道您不會投資不提要求這麼簡單,一定有要捧的人,是哪個小呢?
不過,資方有要求,導演看在錢的面子上是必須要滿足的,這是行規。
咧一笑,他說道:“,就是不知道齊總要推薦哪位演員?”
誤會了不是?
齊睿撓撓后腦勺,說道:“您放心,不是演員,是倆男的,一個侯躍文一個梁添。”
米家山聞言,心里咯噔一下子,侯三爺可是大名鼎鼎婦孺皆知,這個梁添,沒聽說過啊。
他確實孤陋寡聞,梁添現如今還不出名呢,剛從服裝八廠調出來,去年演了一部《二子開店》,還沒上映,但是已經跟陳小二、葛大爺、謝園等人搭咯上了。
點點頭,米家山苦笑道:“三爺這麼大腕兒,給的戲份輕了不大合適吧?”
這才是他最擔心的,腕兒大意味著難伺候。
齊睿翹起二郎:“他不在乎那個,主要是喜歡這故事,友客串一下就,里頭不是有個人砍爺麼,給三叔兒吧。”
聞言,米家山放下心來:“沒問題,沒有比三爺更合適的人選了。”
齊睿就笑,他心說,后世這部電影中砍爺的戲份是侯二飾演的,但是,對不住了二爺,哥們兒死活不用你。
至于梁添,齊睿跟米家山大上說了說他的況。
老米一聽是范榮康和諶容的兒子,立馬沒話說了,只是表示要見過面后才能確定角。
三人起,下到15樓喊上王宣民、明笛、李健群奔府菜館。
到了后喝茶聊天,不大會兒,晃進來倆后進青年,邁著四六不認的步伐,特散漫。
見憂哥、添哥倆人聯袂而至,齊睿就忍不住想笑,這倆貨不不說話,也總有一種往你肋叉子上使勁撓的浪勁兒。
他趕忙給米家山介紹道:“憂哥就不用說了,您點名要的演員,這是梁添,添哥,您䁖一眼吧。”
米家山打量著梁添,差點沖口而出一個臥槽,這眼還用䁖麼,那滴溜溜直轉悠的小眼睛,那點頭哈腰跟三孫子似的下賤樣兒,妥妥就是一馬青啊。
他拉著梁添聊了會兒,聽說梁添去年拍過陳小二的《二子開店》,更滿意了,就怕老板塞進來一沒有表演經驗的小白人,那得重新調教,都不夠費勁的。
人家梁添演過電影,且家學淵源,妥了,米導當場拍板,你就是馬青。
《頑主》有三個主要人,張國勵一個,葛憂一個,另外一個就是梁添。
另外還有倆戲份很重的角。
齊睿問米家山定下來沒有。
米家山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說一個已經應給了潘紅,另一個考慮馬驍晴,不過還沒通好,主要是上戲不放人。
齊睿就看著他笑,意味深長的,因為這會兒他和潘紅已經離了,這是舊難忘啊。
李健群咋呼道:“呀,潘紅老師要來啊,那可是我的偶像。”
難得見到李老師有這麼激的時候,齊睿就問道:“您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潘老師的?”
李健群嘿嘿笑道:“打從79年開始就喜歡上了,《苦惱人的笑》,哎呀,潘老師演的那一個大氣。”
著這個人,米家山有點迷糊。
齊睿忙給他做介紹:“李健群老師,我們公司的首席服裝設計師,將會負責這部影片中模特表演那場戲的服裝設計工作。”
這是提前通好的,李健群當仁不讓。
米家山點頭,推推眼鏡,跟李健群問好。
門被推開了,張國勵、侯三爺和鄧捷三人進來了。
大家又是一陣寒暄。
人到齊了,齊睿讓服務員走菜。
菜上來后自然是喝酒聊天,話題指定離不開影視圈兒那點兒事兒,氣氛倒也熱烈。
米家山原本以為籌備《頑主》這部電影,沒三個月指定開不了機,沒想到一頓酒喝下來,居然解決了不問題,這讓他對橡果影視的工作效率打心眼兒里服氣了。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
《編輯部的故事》第二部開機,原班人馬再次聚集在西郊民巷的二層小樓里。
看著悉的辦公室,呂齊、張、正瑋慨萬千,第二部了啊,時間過得真快。
老藝家們通過第一部迎來第二春,尤其是張,下了班去菜市場買個菜都被賣菜的大媽調侃一句,您不砍價啊?
弄得老爺子滿臉通紅說,我又不是劉書友,我沒那麼摳門兒。
這事兒他當眾說出來的時候,遭到了大家的一片善意的笑聲。
第一天的拍攝容講的是一對青年早的故事,一位名張晨曦的同學給《人間指南》編輯部熱線打來電話,向余德利講述了和男同學李國棟的故事。
余德利套了半天話才得知這倆同學都是初中生。
張晨曦說他們兩人早被老師發現了,死活要請家長,兩人不想給家長添麻煩,主要是怕挨揍,就決定私奔,浪跡天涯去。
小姑娘很苦惱,臨走前給編輯部打來熱線,在電話中跟余德利說,為什麼年輕人的得不到支持?現在不都提倡自由嗎?年輕人為什麼就不能追求自己的,反倒會到老師、家長們的阻攔和胖揍?這事兒讓我很郁悶。
余德利也沒招兒,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解釋這個問題,只能一邊好意安,一邊讓李冬寶和戈玲趕報警。
倆孩子萬一走丟了可就壞菜了,這兩年治安形勢如此嚴峻,要是被哪個人販子拐走了,后果不堪設想。
于是,編輯部重新開張營業了,各位新老編輯們又忙活了起來。
齊睿蹲在大綱子邊,看著監視里大家的表現,嗯,還是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不同的是,通過第一部的磨合,大家的默契程度更深了。
劇組也積累了富的經驗,拍完一集立馬進到后期制作中去,邊拍邊剪輯,兩不耽誤。
“好!這條過了!準備拍攝下一條!”大綱子喊了一嗓子,導演的威嚴氣質被這貨拿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