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頭曲播放的過程中,演職人員也出現在電視機屏幕上。
先是導演:魯曉威。
配上照片一幅。
齊睿樂了,對魯導說道:“哥,再調暗一些,您這照片都能直接當像用了。”
魯曉威把一盒煙拽這貨腦門兒上,怒道:“扯什麼犢子呢?哥這麼年輕,起碼還能活六十年。”
大家笑得非常慘無人道。
王碩挖苦他道:“您能活一千年。”
“滾蛋!你丫才是個老王八呢,別以為我聽不出來。”魯曉威氣得吹胡子瞪眼睛。
大家又笑了。
接著就是編劇幾人組,照樣配上大照片。
后面是副導演:趙寶綱、劉群。
終于在電視機上看到自個兒的照片了,大綱子樂得跟什麼似的,嘀咕道:“嗯,還是順眼的。”
眾人群嘲聲四起。
片頭曲唱完,立刻進正片,屏幕上浮現出幾個大字,第一集,誰主沉浮(上),畫面一轉,又是幾個大字,本集編劇:王碩。
跟著就是一個近鏡頭,劉倍飾演的戈玲從主編屋里開門出來,一件海藍開衫,里面搭配件白襯,下面是白休閑白皮鞋,烏黑的長發傾瀉于肩,一出場就讓幾個老爺們兒振了。
這造型,三個臥槽!
正在做《紅高粱》后期剪輯的張奕謀張大導正在跟他的首席攝像師顧師傅討論著剪效果,一抬頭,喲呵,7點58分。
他起,奔電視機柜,啪地打開電視,手轉到京臺,片頭曲剛好唱完,劉倍正說臺詞兒呢:“哎,余德利,你這又算計誰呢?”
顧師傅都懵了:“我說大導兒,您還看電視劇啊。”
張大導扭頭一笑,走過來,往沙發上一坐,說:“這部電視劇前段日子宣傳很猛啊,我倒要看看有什麼新奇的地方。”
顧師傅也眨著一雙小眼睛放下了手中的材,說:“確實是,聽說京臺為了拍這部劇,費了好大心思,差點就沒通過審核,上面領導對這劇爭議很大啊。”
遞給他一煙,張奕謀笑著問:“你都聽說什麼了?”
顧長未把煙接過來,點上,說:“一些老同志說,這部劇太不嚴肅了,演員表夸張,劇十分荒誕,看似通過劇中人視角揭社會不良風氣,實則宣揚不正之風,思想上有嚴重的資產階級傾向,是絕對不能播放的。
也有些思想進步的年輕干部卻不以為然,說,老干部們夸大了,這部劇就是發生在我們日常工作中的故事,你們去哪家雜志社看看都能發現這些故事中況真實存在,演員表演得細致微,人格鮮明,在逗樂中近生活,在不涉及黨紀國法的況下,你們最好別扣大帽子。
最后這部劇能通過審核,據說是張永京拍的板,他說既然是一種全新的劇種,就應該容許他的存在,嚴肅不嚴肅這個話題就不要講了,現如今國的電視劇產業飛速發展,我們這些人也應該擺正位置,不能為了批評而去批評,一些老同志的老觀念、老思想要改一改了,不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進步,到最后只能被淘汰出局。
總之說得很嚴肅,據說一幫老家伙聽完張局長這番連削帶打的話后腦瓜子都快埋里去了,散會后有人還在慨呢,世風日下啊世風日下。我呸!一幫跟不上時代的老頑固,中國電影電視劇事業之所以境艱難,跟他們這些人的不思進取、頑固守舊不開干系。”
張奕謀聞言,也點點頭,口煙后說道:“這些年來一直在提解放思想,但是這思想到底怎麼個解放法,大家全在著石頭過河,我從不否認這里面有一些保守派在阻撓改革的進程,但是,也要往好的一方面去看嘛。
就說這部正義頗大的電視劇吧,最終不還是被進取派送上了小熒幕了麼,這說明真正干事業的人還是占據大多數的。不說了不說了,看電視看電視。”
顧長未笑笑,也把目定格在了電視劇上。
齊睿家。
老媽、姑姑、小舅媽、歆歆、大霖子和倆妹子在沙發上,旁邊的繡墩兒上還坐了甜甜姐和霖姐。
這些人注視著電視機,神十分放松。
劇剛過了三分鐘,劉書友正在跟人通話:“哎,哎,我是《人間指南》編輯部的劉書友啊,哎,您客氣了,就我小劉兒吧,當然是小劉,我比您大不了多。”
旁邊的余德利話了:“我說老劉,你干嘛跟誰都低三下四的,這文明禮貌啊,得掌握個分寸。”
劉書友捂著話筒說:“這是老王,王林,我跟他約了篇稿子,哎,喂……”
余德利那支筆指指點點:“那孩子還沒我歲數大呢,你要這樣兒明兒我也管你小劉兒。”
“你懂什麼呀?哎喲哎喲,我不是說您,我哪能說您呢,我是想問問那篇稿子怎麼樣了?哎喲,這個字數多了了都不行,哎,我說了可不算啊,那好那好,那回頭再說吧,好,再見啊。”掛上電話,老劉發牢:“哎喲,真要命,按說這寫小說的,湊個字數應該不算難啊。”
戈玲放下手中的雜志,說:“老劉,咱沒必要那麼死。”
端著茶杯站起來,又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湊字數的文章誰看啊,再說也沒法寫啊。”
劉書友不干了:“怎麼沒法寫啊?你看看我組的稿都是這樣,工作嘛,就要有責任心,不然的話,要咱們這些當編輯的干什麼呀?”
全家人看得津津有味的。
張慧茹說道:“詞兒寫得太好了,真實,不做作,不像有些電視劇,貌似不拽兩句詩詞就顯得沒涵似的。”
齊文涓塞張慧茹手里一把瓜子兒,也笑著說道:“拽詩詞起碼還能看,前段時間播的《末代皇后》,那都是啥呀,不倫不類的。”
霖姐微笑道:“姑姑,過段時間可以看下《末代皇帝》,據說很不錯的。”
齊文涓點頭說道:“我知道,你那搭檔主演的嘛,小伙子什麼來著?”
“陳道鳴。”
“對,陳道鳴,帥一小伙兒。”
“聊歪樓了啊,你們也真是的,看個電視劇都能聯想到其他電視劇上面去,就沒覺得這《編輯部的故事》除了劇好以外,其他地方也不錯嗎?”歆歆滿臉期待著大家。
同志們都明白什麼意思。
老媽逗道:“沒覺得其他方面好來啊,哦,對了,還有一點好的。”
歆歆瞪大眼睛問道:“別賣關子了,您快說,還有哪點好啊?”
老媽笑道:“服裝好看的。”
“這……”
“還有還有。”姑姑說道。
“您說您說。”歆歆催促道。
“道也不錯。”
“我……”
“另外……”小舅媽拉著長音笑瞇瞇。
歆歆干脆趴柳思思上去了。
小舅媽呵呵一笑說道:“最主要的是,導演功力深厚啊,把每個人的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
歆歆想死。
大家都憋著笑。
大霖子舉起手來,大聲喊道:“你們都說錯了,這部電視劇最好的地方是,我姐的歌唱得好聽。”
歆歆從小舅媽上直起來,一把抄起這貨,在他臉上使勁親著,笑靨如花道:“我家大霖子最棒、最有眼了。”
大霖子滿臉驕傲:“那是,親不親家鄉人嘛。”
引得大家一陣大笑,都說歆歆的歌唱得好聽,很棒。
丫頭也知道大家在逗,隨即也笑了起來。
《編輯部的故事》第一集(上、下)主要講的是刊沒容,面臨停刊,老主編打算引咎辭職,從而引發的新主編之爭奪戰。
后來大家各出奇招,老主編煥發第二春帶領大家重新振作神,把刊辦好的故事。
六個主要人逐一亮相,無論是李冬寶還是戈玲,亦或者是余德利、劉書友、牛大姐,都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個來。
李冬寶的冷幽默,戈玲的時尚大氣,劉書友的摳門兒,牛大姐的保守刻板,余德利的市儈、小商人氣質,陳主編的沉著冷靜、與時俱進,各有各的特,讓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到耳目一新。
從沒有哪部電視劇像這部似的,如此的生活化。
人搭配臺詞,臺詞突出人的特征,一舉一著喜劇的夸張,如果用兩個字兒來形容的話……
兩集播完,王碩一個戰后仰,說:“松快!”
沒錯兒,就是松快!
收看電視的觀眾朋友們都覺到從里到外著那麼一子松快,還有一意猶未盡的覺,特別期待著明天晚上的到來。
在這個資訊不發達的時代中,《編輯部的故事》雖然上映了,但還沒有掀起巨大的浪花來。
轉眼到了第二天晚上,經過一天的口碑傳播,守在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更多了。
片頭曲過后,畫面定格,出現一行字:我不是壞孩(上、下)。
下面跟著又是一行字,本集編劇:劉震蕓、魏人。
【作者有話說】
上一章從早上九點寫到中午十二點半,這章從一點半開始寫,寫到四點十四分,中間吃了點消炎藥,做了兩次冷敷,眼珠子還是睜不開,不行了,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