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夾菜吃的眾位都不由自主把筷子放下了。
大家顯然對他這個蹭熱度博關注度的說法很興趣。
還是王碩先提問:“說得明白一點兒啊,什麼蹭熱度,何為熱度啊?”
齊睿微微一笑,看大家一圈兒,也把筷子放下了,解釋道:“就是字面意思啊,王哥問了,什麼熱度呢?其實說白了,就是一件事或者一個人,在某個時間段被廣泛討論而形的一種狀態。那麼蹭熱度就很好理解了,大家見這事兒或是這人火了,迅速向其靠攏,以博得大眾關注。”
王碩一拍大說道:“嘿,還真特麼切。”
大家也都點頭稱是,對齊睿刮目相看。
今天的主題不是喝酒,或者說,喝酒只是為了引出后面的話題來。
率先點出主題的是葉晶,他問齊睿道:“齊總公司明年有什麼作嗎?”
齊睿笑了笑,說道:“葉老師千萬別這麼喊我,大家有緣相識,就都不要客氣了,按照年齡大小平輩兒論吧。”
鄭小龍點頭說道:“這個好,就按睿子的意見論吧。”
大家也都覺得這又是總又是長的,無趣得很,均點頭答應下來。
還有一點就是,能參加今晚聚會的,都是心明眼亮的人。
上文就曾說過,文化圈和文藝圈不分彼此,作家們寫出好作品來也愁賣,能得到文藝圈大佬的認可,將之改編電視劇或者電影,大家就名利雙收了。
在這個年代中,齊睿無疑為了大家眼中的大佬,別的不說,人家真有錢,也真舍得往影視劇中砸錢。
看看海言就知道了,這哥們兒一部《便警察》的電視劇改編權就賣了1萬塊,并且他在聽了齊睿的建議后,沒有先把小說給出版上市了,隨著最近電視劇前期宣傳的展開和火,出版社配合電視劇的宣傳和熱度,順勢把小說推向了市場,引得這部關注度極高的電視劇原著小說直接起飛。
上市短短一個月時間,已經售出了30多萬冊,據說還在加印。
海言發了。
大家都明白,他之所以能發,大部分功勞歸功于齊睿的謀劃,所以,跟齊睿好于大家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別說什麼文人的風骨,文人也得先解決了吃飯問題后才能談骨氣。
你還真以為寫網絡小說的作者們都那啥呢,說白了,也得為五斗米折腰。
不想神的作者不是個好廚師。
不管對傳統作家還是網絡寫手來說,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
齊睿再次端起酒盅子,敬了大家一杯,這年頭兒,還真沒有見過誰在酒桌上喝酒用二兩一個的玻璃杯的,都是小酒盅。
放下酒盅后,齊睿沒直接回答葉晶的問題,反而拋出另一個問題來:“讓我比較好奇的是,各位老大哥寫出來的作品,大部分都被拍電影了,諸位是不是對電影對比電視劇更上心啊?”
王宣民對此也非常關注,他了一句話說:“睿子說得沒錯兒,這方面我也關注到了。”
說起這個來,大家面面相覷了一下,王碩自認為還是很有發言權的,他笑著給齊睿解釋道:“這事兒怎麼說呢?您也知道,在座的諸位都是寫小說的,但您也能發現吧,姆們寫的大多是短篇,像震蕓兄,《塔鋪》剛發表就引起熱議,改編權被西影廠買去了,蘇兄的《妻妾群》算是個中篇,但是被改編電視劇的可能也不大。”
齊睿不大理解了,問道:“那是為啥呢?”
王碩難得喝開了,話匣子一打開就有點收不住的架勢,再加上這貨向來好為人師,見齊睿態度端正,更是談興濃烈起來,他滔滔不絕道:“因為尺度太大唄,您想啊,一個過新時代教育但家道中落的學生,為了生存下去自愿嫁到封建的深宅大院兒里去給老王八蛋當姨太太,還特麼是個很夠勁兒的人,對床笫之事的熱和機敏讓老頭子迷得不行不行的,就這尺度,這畫面,您問問孫,就算拍出來哪家電視臺敢播?”
他這麼一白話,大家都笑了起來。
孫志平頗為認同地點頭說道:“確實沒有電視臺敢播放,太三俗了。”
倆人一唱一和的,弄了蘇一個大紅臉:“我那是想通過一個人去表達封建制度家庭的禮教的森恐怖,去教導觀眾朋友們忘記過去展未來,徹底跟封建社會劃清界限,擱你丫里就了尺度大了。”
大家又哄堂大笑。
齊睿聽明白了,敢是《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小說是拍不了電視劇,王碩說得一點錯都沒有,不尺度大,還特麼兒不宜。
瞥他一眼,王碩咧著繼續白話:“總之我們這幫人寫的東西,更適合拍電影,因為電影的限制不如電視劇大,掙錢多先放一邊兒,誰看上了,拍出來后起碼能跟廣大觀眾朋友們見面。我說老齊,這跟老葉問你那問題有啥關聯嗎?”
齊睿有點琢磨明白王碩這人了,這貨膽子不大,特貧,屬于時常得理不饒人,但只要把他馴服了他也不難相那撥的。
說明白點兒就是沒心沒肺,但又才華橫溢。
再說明白點兒,這貨是個直腸子驢。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分了圈兒煙,齊睿說道:“也沒啥關聯,就是純屬個人好奇,因為我覺得,在這個年頭兒里,拍電視劇要比拍電影掙錢,畢竟電影工業還在發展的初期階段,靠著賣拷貝能掙幾個錢?”
眾人聞言,都出思索的神。
尤其是幾個大作家,都很有的樣子。
蘇把煙點上了,吸了口后問道:“小齊,你能把這事兒說得詳細一點嗎?比如說那個什麼電影工業。”
齊睿屬于有備而來,他也了口煙,笑著說道:“說起電影工業化來說那可就太復雜了,我只能簡單介紹一下。”
大家都把耳朵豎了起來。
齊睿很滿意同志們的態度,繼續侃侃而談:“提到工業化生產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一定是巨大的工廠,穿著整潔的工人,轟鳴的機設備。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工廠生產和工業時代前的手工作坊生產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很多人肯定都能回答出來:分工。
分工是工業化生產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電影創作領域里,其實也表現出了強烈的分工現象。大家肯定都清楚,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電影這種表達形式就開始在國風靡,很快就為了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活。”
他頓了頓,給大家一個思考的空間。
空端起酒杯敬了劉震蕓一杯酒。
“敢國人民也老百姓呢。”王碩覺特神奇。
“廢話,英國人民也老百姓啊。”馬爺湊趣了一句,說完自個兒先笑了。
“小齊你繼續。”劉震蕓催促道。
夾了塊魚丟里,咽下后齊睿笑道:“我拿國電影舉例子的意思是什麼呢?說白了,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國人在電影工業化的進程上是領先于其他國家的,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在一部國商業大片的制作周期中,參與制作的公司數量可以達到上百個之多。
他們其中有專門提供劇本創意的,有做分鏡繪畫的,有做聲音的,有做特效的,有做后期合的,幾乎在電影制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專門的公司來提供服務。這說明什麼?說明人家的分工相當細致。
但是咱們國家的電影工業化進程卻遠遠落后于大老,我剛才也說過了,咱們還停留在靠賣拷貝來保證放映量的年代,并且這種狀況不出意外的話還要持續很多年,現在影視圈缺人才,缺各個方面的人才。
別的暫且放到一邊,現在我們國連電影產業和市場都沒培育型,全國攏共有多塊大熒幕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數,就這點數量,電影能火的起來?在去年吧,還是前年?才剛剛誕生了一個電視村兒,電影想要在短時間干過電視劇,各位覺得現實麼?”
他這番話猶如一盆冷水,狠狠澆在諸位的腦袋上。
同志們都蔫兒了。
王宣民、大綱子、馮子和鄭小龍卻神振起來。
為?
這幾個貨是干電視劇產業的,電影事業與他們一錢的關系都木有,起碼現在木有。
王碩拍案而起:“!這麼說,哥們兒新寫的那篇《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豈不是砸自個兒手里了?”
馬衛都幽幽填了句:“你跟你老婆還有本合著的中篇《浮出海面》呢,忘了?”
王碩頓時瞪大了眼睛。
葉晶不厚道地笑了:“聽說《青年文學》馬上要連載你的中篇小說《橡皮人》?”
王碩一捂臉,他不想活了。
齊睿哈哈一笑,說道:“這三本小說打包價三萬,王哥可以考慮一下。”
王碩聞言,騰地就站了起來,兩步走到齊睿面前,抓著他的手說道:“親人見到了解放軍吶,兄弟,沒說的,你這個朋友我定了!”
【作者有話說】
一眨麼眼兒,600章了……
那啥,大家手頭上有富裕的必讀票,投給老鳥唄,老鳥也想去必讀榜上浪一圈兒,諸位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陳魚隻想當條與世無爭的鹹魚,在大山裡逍遙快活,老頭子卻告訴他,訂了七份婚約。七個來自大都市的未婚妻,她們不僅擁有絕世容顏,還是各領域的女強人,見識了陳魚的高超本領,爭著倒追他……
方凡在山中隨師父修行十幾載,練就超凡醫術,至強武功,終于有一天,他可以下山了……且看無敵神醫闖入都市,掀起無邊曖昧和血雨腥風!
陳不凡由三位絕色師娘養大,十八歲藝成下山,尋找四位貌美師姐。花花都市任意縱橫,泡不一樣的妞,裝最完美的比,陳不凡一直站在巔峰從未跌落……
曾經有個算命先生說,我以後一定會黃袍加身,餐餐都有大魚大肉相伴! 我信你個鬼,你個遭老頭子壞得很,算的真**準! 不過……我的外賣能夠聯通萬界,從此穿梭諸天萬界。 影視、動漫、小說、神話的世界中都留下了他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