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159 彼其娘之

《大唐風流小地主》 159 彼其娘之

李忘憂聞言一驚,牛勇的模樣更是嚇了他一跳。

這獨臂的壯漢,居然臉上帶著淤青傷痕,服也被撕破了多,有些傷口還滲出了水,顯然吃了不小的虧。

「兄長,誰將你打這等模樣?老子找他們算賬去!」牛武見兄長被打傷,然大怒。

牛勇也不理他,只是拽住李忘憂的手臂:「郎,郎君,快去救蘇娘子。」

「牛勇,發生何事了?蘇長卿怎麼了?詳細道來。」李忘憂一把扶住了牛勇。

牛勇急了幾口氣,急道:「蘇娘子被人圍困在馬車行中,郎君,速走,路上再說。長安城城門快要關了,晚了便進不了城了。」

李忘憂一看天,此時已近黃昏,距離長安城城門關閉,可沒多時間了。

他也著急了,連忙朝牛武喊道:「牛武,快去備馬,我們去長安。」

牛武答應一聲正想向外跑,李衡卻一把拽住他:「等等,先去找村正,快去。」

牛武愣了一下,馬上明白過來,翻上了李忘憂騎回來的棗紅馬便朝村正家跑去。

雖然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看自己兄長吃了不小的虧,牛武便知道只靠他和兄長二人,卻是未必能沖長安城解救蘇娘子,此事說不得還得依靠定周村的莊戶出力。

老村長聽說蘇娘子被困長安城馬車行,二話不說敲響了村中的那口老銅鐘。

Advertisement

這村中銅鐘可不能隨便敲擊,銅鐘急促的敲響十二下,代表村裡面臨威脅。

老村長敲響銅鐘后,那本原本還蹲著自家門口端著海碗與人閑聊的漢子們,猛然一驚,接著便紛紛沖回屋中。

不到一時三刻,村中曬穀場上邊聚集了數百名手持各種武壯漢子,領頭十二位披掛著皮甲,手持武,但各有殘疾的中年壯漢。

這十二位壯漢,便是牛家兄弟當年一同在雁門關與突厥人戰後,倖存下來的袍澤。

定周村當年六十名前隋府兵出征,能活下來都有著一的本事,雖然殘疾,但其戰力不可小覷。

而村中那些青壯,幾乎都是這十二人與牛家兄弟按軍中方法訓練出來的。誰也預計不到,小小的定周村,村中幾乎藏著兩旅的軍力。

如果給他們配上甲胄和長兵,其戰鬥力一點也不遜於長安城中那些南衙軍或者北衙軍。

村裡與周圍村落發生矛盾衝突時,打架可是從未輸過的。

『甚至村中也從未有不開眼的蟊賊來自找不痛快,當然,這也與定周村過於貧瘠有關。一個擁有強悍武力,又窮得就差當子的村莊,自然沒有蟊賊會蠢到來這裡東西。

「村正,敲鐘作甚?可是有不開眼的蟊賊?」十二位殘疾府兵中一人甕聲甕氣的問道。

他手中提一柄老舊的長槊,槊上布滿了各種劃痕,很顯然這武使用了很長時間。這長槊可是民間違,不過村民中卻沒人在乎,幾乎許多人家中都藏有這樣的違

老村正見人來的差不多了,時間迫,他也無暇廢話,直接揚聲喊道:「李家蘇娘子出事了,被歹人困在長安城東市之中,拿好傢夥事,跟老夫走,去救蘇娘子回來!」

蘇長卿自從接手打理四馬車行的生意,短短數日時間,便已經讓馬車行初規模。

現在定周村的村民們,不都已經開始駕馭著馬車,幫助東西兩市的商賈們運輸貨了。

不過出於前期馬車數量不足,馬車質量還有欠缺等原因,蘇長卿將馬車的運輸距離,限制在了長安城周邊三百里範圍,也就是四馬車一天的行駛距離

蘇長卿還聯繫到了東西兩市中不商家,向他們推薦定周村四馬車行。

定周村與李家合夥開設的四馬車行,被李忘憂很無恥的命名為「順快運四馬車行」。

對此,上司只是無語翻了白眼,倒也沒有反對。

快運四馬車行,每車貨運輸一百里地距離,收費兩貫銅錢。

這兩貫銅錢的運費,蘇長卿制定了詳細的分配方案。

首先是稅,不過大唐的商稅實在低的可怕,每貫稅二十文,百分之二的稅率幾乎等於沒有。大唐只有綢、竹木茶漆等高端商品,商稅才是百分之十。

扣除四十文的商稅,其餘一千九百六十文錢,一輛馬車兩名馬車馭夫,得二百文。

馬車行收百分之三十充馬車行公賬,用於購買馬匹擴大馬車行的規模,以及支付馬車行運營開支。

剩餘的錢,李家佔六,定周村佔四,每月由老村長按戶數平均分配。

如此一來,順快運每輛馬車,每運輸一百里地的業務,便能給李家帶來七百多文銅錢的收,定周村可以分到五百文左右。

看起來似乎不多,但馬車行現在已經有近三十輛馬車了,每天幾乎都能帶來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短短數日時間,村中那些已經「上崗」當上馬車馭夫的村民不提,便是普通莊戶人家,每家每戶都能憑空分到幾百文錢。

這可是才幾日時啊,而且村中馬車目前也還不多的況下。定周村的莊戶們,現在走路都帶風,覺腰桿子直了許多。

劉木匠一家更是忙得不可開,天天在村中莊戶們的幫助下,忙著打造,修理馬車,甚至還從村中青壯中,選出了幾名機靈的小子當徒弟。

所以現在在定周村的莊戶們眼中,李家那便是萬家生佛的存在,蘇娘子更是全村人的財神娘娘,是全村的命子。

現在聽老村正說蘇娘子被困長安東市,百多名青壯全都怒了。

「狗日地,誰敢蘇娘子?老子活劈了他!」

「村正,別說了,你說吧,是不是現在就殺上長安城?」

「彼其娘之!居然干對李家蘇娘子手,我們和他們拼了!」

近兩百來青壯,在那十二名殘疾府兵的帶領下,大有立刻殺向長安城,拚南衙軍的意思。

剛剛趕來村中曬穀場的李忘憂,見到這場面,額頭上豆大的汗珠都落下來了。

你們這是要去再來次玄武門之變,起義造反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