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風流小地主 138 合夥做買賣

《大唐風流小地主》 138 合夥做買賣

李忘憂回家,也讓上司長出了口氣,看向李忘憂的眼神中滿是歡喜與眷

其實李忘憂一直也沒搞懂,自己一個農村長大的鄉下小子,雖然上了個二流大學,但有什麼地方會吸引「海白骨」?

以蘇長卿的條件,追的人都能排出幾條街的距離,但自穿越來大唐后,李忘憂才知道上司居然對他也有好,這真是奇了怪了。

他對於蘇長卿這上司,原本在公司中那是敬而遠之的。所謂腎功能與錢包的厚度是正比的,李忘憂又如何敢去琢磨什麼迎娶白富,走上人生巔峰的事

不過這事他倒沒好意思問蘇長卿,只能暫時將疑在了心頭。

李忘憂剛一回家,蘇長卿就將他趕去了浴池泡澡。早已放好的熱水中,還放上了柚子葉,這是讓他去去晦氣呢。

他不由覺得好笑,卻也不忍心拂了蘇長卿的好意。這人,真當他是去坐牢了啊?

舒舒服服泡完了熱水澡,換好佩蘭早已準備好的乾淨,堂屋中蘇長卿早已備好了一桌子吃食。

李忘憂連忙招呼早已久等的老村正一起座,邊吃邊聊。

「長卿、老村正,你們猜今日我在縣衙大牢中見到誰了?」

「誰?」

「嘿嘿,當朝宰相,尚書左僕,房玄齡房相。」李忘憂夾起一筷子菜,邊吃邊說道。

蘇長卿不由輕呼一聲:「啊,房玄齡?那可是大唐名人啊。」

Advertisement

這話出口,忽然覺得有些不對,老村正還在呢,連忙用手捂住了自己的櫻桃小

老村正倒是沒注意到說什麼大唐名人,這老頭也被李忘憂的話給震住了,好半天才問道:「小郎,房相可是有事找你?」

「嘿,也算是吧,今日我與房相做了一筆買賣。」李忘憂得意的說道。

老村正更驚訝了:「啊,你,你與房相做買賣?到底何事?快說來聽聽。」

「我將那四馬車的圖紙給了房相,換取今後長安城馬車專屬經營權!哈哈!」

老頭被他的話給說迷糊了:「啥專屬經營權?」

李忘憂酌了一口濁酒,笑道:「就是今後長安城的商賈,想要用四馬車運送貨,就必須找我們定周村的馬車。」

「啥?那不是家的專營咧?還有這等好事?」老村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即便他一個小小的村正,也知道這專營二字有大的利益在裡面。長安城中,大小商賈店鋪不下幾千家,真要是都用他們定周村的四馬車運貨,嘶……簡直不敢想象啊!

定了定神,好半天老村正才又說道:「小郎,我們定周村一共才一百多戶人家,就是全去趕馬車了,恐怕也不夠長安城裡那些商賈的需求吧?」

「這是自然,老村正,到時候我們發放專屬經營的牌子給其他人便是了。」李忘憂還沒回答,蘇長卿便笑著替他解釋道。

這就好比後世的帝都,如果所有的計程車只允許李忘憂他們經營,其他跑出租就違法的話,那他們是賣計程車經營權就能賺翻了。

這就是壟斷的好啊!

後世自然不可能有人壟斷一個城市運輸需求,但在大唐,李忘憂相信,有房玄齡這尚書左僕的命令,壟斷那是必須的。

想到這裡,李忘憂就想大笑。

全大唐,甚至是全天下最富庶的城市,千上萬的商賈,這需要多馬車才能滿足需要?

以後是賣那特許馬車經營權就能賺個盆滿缽滿了,一輛四馬車一年收十貫錢不多吧?

一千輛馬車便是一萬貫,一萬輛呢?

李忘憂只覺得自己期盼中的好日子,正在向自己招手。

不過此事還沒有那麼快能見到收益,就說這四馬車的普及,也是需要時間的。

而且購置四馬車的費用不低,是四匹挽馬便是四十貫左右了,這還沒算馬車的費用。

他們這次去銀州打造的馬車,那都是臨時趕製出來的,幾乎沒用到多鐵件,做工也糙的

這一路回來,不馬車半路車軸都有斷裂過,好在出發前便考慮到這種況,備用的馬車車軸帶了不,這才沒有耽誤時間。

即便如此,來回銀州近兩千里路跑完,這批趕製出來的四貨運馬車,也幾乎於半報廢的狀態。

自從車隊回來后,村裡的劉木匠就一直帶著三個兒子忙著修理改進這些馬車呢。

所以,要想將四馬車普及開來,他們定周村先得投不小的支出。

李忘憂估計,最需要半年以上,四馬車才會在大唐遍地開花,為最主要的通運輸工

老村正終於消化了李忘憂帶回來的好消息,開口問道:「小郎,此事你打算如何作?」

李忘憂笑著看向上司,這種事蘇長卿比自己更加擅長,還是由來謀劃吧。

一說到生意,上司立刻恢復了現代職場明,略微思索了下便回答道:「老村正,我的意思是由我李家與定周村一百二十七戶人家合夥做這買賣。」

「如何合夥?」

「我李家以四馬車長安專營權份子,佔五份子;村裡以銅錢份子,這次賺的九百多貫,各家各戶再出點,湊個一千二百貫,用來購買挽馬,打造馬車,也佔五份子。村裡這五份子,由各家平分,你看如何?」

蘇長卿的話讓老村正連連擺手:「蘇娘子,這使不得,使不得。馬車都是小郎弄出來的,這次能賺到錢更是小郎的功勞,更不用說那長安的馬車專營權,更不止五的份子。」

老村正連聲拒絕,蘇長卿提出的這個意見,讓他覺得簡直是佔了李家的便宜。

蘇長卿卻不覺得自己吃虧了,雖然科技就是生產力,但最後要變金錢,可離不開定周村這些淳樸村民。

同時,蘇長卿也是故意的,想將定周村這一百二十七戶人家,與他們李家綁在一起。

不怪如此想,對於上司而言,大唐,終究沒有安全

尤其這次李忘憂獄,雖然是他自己謀劃的,卻也讓蘇長卿意識到,本位的大唐,未必就那麼好。

老村正與蘇長卿商談份子多時,戶縣李氏卻迎來了一場風暴。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