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八,天未亮,整個長安城就傳來一片熱喜慶歡樂之音,有預備迎親的鑼鼓隊,亦有準備前往迎親的喜娘,甚至連同行的小廝、下人們都被主家、管事叮囑“一路得說吉祥話”。
陳蘅昨日未時就被母莫春娘催促著睡著,未到三更,又被莫春娘與幾個僕婦、僕婦喚起,沐浴更。呆愣愣地坐在菱花鏡裡,看著鏡中的自己,一切恍然若夢。
五天了,尚未完全接回到十一年前的事實,便已開始應對、布局。
用手輕著左頰的疤痕,褐的,即便父母花了重金購得玉膏,依舊無法讓恢複曾經的無瑕貌,這一塊疤痕就如同玉上的瑕疵。
都城百姓更是誇大了傷的事,說從一個人變了醜,更有人私下戲稱“都城第一醜”。
耳畔,憶起前世咽氣前,大堂姐陳茉得意張狂的臉,“瞧!多的臉,多水靈的眼睛,可惜,再的容貌到底被毀了!你要死了,我不妨讓你做個明白鬼,毀你容貌的木樁是我埋在雪裡的……”
即便知曉了今日會發生的一切,陳蘅還是讓妝娘給自己化了最漂亮的妝容,甚至讓妝娘照著自己前世的妝容經驗,指揮著給自己敷、描眉、點……
從額頭到脖間,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巧到好的掩住了臉頰上淡淡的疤痕,將的麗襯托得驚人、張揚。
離閣樓,拜父母,聆聽父母訓示。
迎親的隊伍雖到了,卻久久不見新郎人影。
南晉的習俗:男雙方締結良緣,若婆家看重這門親事,必讓新郎親往迎接新娘。若在娘家府上接人,視為最是看重;若在半道接人,則視為較為看重。
不接新娘的新郎,曾會被看作,新郎與婆家不喜門的新娘。
(注:魏晉時,新娘的稱呼其實是“新婦”,擔心大家覺得怪,就用“新娘”。)
吉時將至,再不上轎就會誤了吉時。
榮國夫人莫氏著大門方向,輕歎一聲,“吉時將到,不等了!阿蘊,將阿蘅背上花。”
陳蘅自五日前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回到十一年前,先是歡喜,再是憤怒。上天給再來一次的機會,一定會好好珍惜,不辜負自己,不負家人。
陳蘊將一路背到榮國府大門外,在喜娘、銀侍的攙扶下,落到了轎中。
(注:魏晉時的奴婢份很低下,還沒有“大丫頭”的說法,通常的說法是婢,對寵的婢可以稱“侍”,為了區別對待,本文的婢等級分為:銀侍、銅侍、鐵侍。)
一聲高呼“起轎!”
一切,都與前世一模一樣。
一樣的喜樂,一樣的鄰裡、世,一樣的恭賀聲:
謝家家主真誠地道:“陳安兄,可喜可賀,令喜得良緣!”
“要說長兄這福氣,可不是尋常人有的。”這是二郎主陳宏的聲音。
說是羨慕,不是說是嫉妒。
喜樂聲聲,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空氣裡夾雜著火藥的氣味和一陣陣泌人的花香味,陪嫁銀侍杜鵑、黃鸝二人帶著陪嫁的四名銅侍齊齊拋撒著數花瓣:月季花、芙蓉花、秋。
出了榮國街便是晉國都城最繁華的大興街,熙熙攘攘的人群興起一陣,你推我搡,幾乎要沖破周圍兵的攔阻。
“榮國公嫡出閣,好大的陣仗。”
“三日前,陳家的嫁妝就抬五皇子府了。”
“嘖嘖,整整二百八十抬。”
周圍的百姓們議論紛紛。
杜鵑抬頭一,見不遠尋來一行人,領首的前佩戴著一朵偌大的紅綢花,“郎,是五殿下來了,他來接親了!”
轎中的陳蘅張地握了手中的帕。
夏候淳玉笄高挽,龍章姿,騎在一匹棗紅駿馬背上,著實是難得一見的俊俏兒郎,他冷冷地看著大興街頭的送親隊伍。
陳蘊揖手喚道:“五殿下……”
夏候淳不睬陳蘊,而是對著送親隊伍大喝:“停轎!”
她,21世紀腐女一枚,竟穿越成戀夫成癡的花癡王妃!前世被虐死,這一世還不掀翻他的王府!“你是殺了我還是讓我休了你?”某王妃一臉得瑟,抖腿看著破門而入的冷面王爺!該死的女人,堂堂王妃,逛**,打群架,劫法場,還全城宣告要休夫!
上輩子,顧櫻為了一個江隱,放棄東平伯府嫡女的尊嚴,死纏爛打,終于嫁他為妻。后來,江隱位極人臣,先謀國,后殺她父,滅她族。而她被渣男渣姐合謀打斷雙腿,扔在破廟,受盡侮辱,整整十年。重生后,顧櫻浴血歸來,占盡先機。復仇第一步,抱住“未婚夫永安小侯爺”大腿,踹渣男,斗渣姐,將汴京世家勛貴玩兒得團團轉!復仇第二步,跟“未婚夫”退婚,遠走邊疆,帶著幼弟去找父親!復仇第三步,找個“三從四德”的聽話男人把自己嫁了,遠離渣男,會不幸!可她萬萬沒想到,自己陰差陽錯抱住的大腿,竟然不是小侯爺,而是傳說中神秘狠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