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遊戲競技 逍遙初唐 第960章 風聲鶴唳

《逍遙初唐》 第960章 風聲鶴唳

“神仙——神仙救我,神仙饒命!”阿史那結社率剛想裝作不知道袁天罡來做什麼,企圖矇混過去,但他看到袁天罡臉的時候,登時明白自己的境了,連連求饒了起來。

“事到如今,我也留不得你啦。”袁天罡說了一聲,便要痛下殺手,阿史那結社率連連後退,歇斯底里道:“還不是你,若不是你跟我說——”

話沒說出口,脖子上一道影掠過。藉著月,竟然是一。這或許比頭髮還細,黑夜的影映下本看不到。

下一秒,阿史那結社率的腦袋,完完整整地掉了下來,切口平順。腦袋掉下來之後,鮮才奔涌出來,袁天罡抖了一下手指,把細收了回來,沒了袖子裡面。

袁天罡拎著阿史那結社率的辮子,把人頭塞進了一個黑布袋,剩下的軀幹則是一腳踢進了摻和著冰碴的江水裡。

一個哨聲響起,是袁天罡安排的眼線,這個哨聲代表著,錦衛的人就在不遠了。

袁天罡回了一聲呼嘯,縱掠起,輕功竟是在獨孤九之上。

他這一手,完全不弱於高公公。

袁天罡竄上樹梢,如同一隻黑的大鳥,沒在夜裡。

他剛走,錦衛便找來了,尋著空氣中的腥味,找到了袁天罡拋的位置,幾個錦衛把無頭打撈了起來,尋了半天,也找不出能辨別份的東西,只好把這軀幹帶上返回。

……

二更天,李世民假寐打盹兒,袁天罡鬼魅一般出現在李世民面前,高公公瞬間睜開眼睛,手裡的劍出鞘,直袁天罡的嚨。劍到了這個位置,即便是虯髯客在此,他也不一定能躲過高公公的快劍。袁天罡即便負絕世輕功,他也是斷然躲不開的。

Advertisement

他沒有躲,低著頭,沒有說話。

李世民睜開了眼睛,看到了袁天罡手裡的黑布袋,猜到裡面是什麼,道:“袁天罡,朕沒有想到,你真的敢回來。”

“臣要對陛下有個代!”

“你想害朕?”

袁天罡搖頭,道:“臣若有此想,天誅地滅。”

“那你就是想借朕的手,除掉李牧?”

袁天罡沒有否認,他又低下了頭。

李世民憤怒道;“你爲何要這樣做?朕的妃,險些因此喪命!”

袁天罡擡起了頭,看向李世民,忽然笑了,道:“李二,我當年允諾助你時,說過的話,你可記得?”

“你說……”李世民沒有因此惱怒,他回憶了一下,道:“你說你此生效忠於我,此話言猶在耳!”

“是啊,言猶在耳。”袁天罡嘆了口氣,道:“我的心思,你從來都知道。這麼多年你不說,我也沒有點破。當年我說的話,意思你也懂了。我是大隋後裔,心裡想的便是恢復大隋。實不相瞞,我占卜過,希渺茫幾近於無。但若你不在了,還是有一些機會的。我發誓效忠於你,便不會食言,我在等——”

李世民冷笑:“你比朕大了不知多歲,你能等到那天麼?”

袁天罡不解釋,繼續說道:“可是沒有想到,我沒有等來那一天,卻等來了李牧這個變數。所有與他相關的事,我都占卜不到一點消息。自從他出現,各種稀奇的玩意層出不窮。希便越來越小,逐漸渺茫……”

“他是個變數、”袁天罡正道:“我只是想,把這個變數扼殺掉罷了。”

“所以你就不惜行刺朕,然朕懷疑李牧,對李牧痛下殺手,達到你的目的?”李世民雙眼冒火:“袁天罡,你簡直瘋了!你還敢回來,你就不怕朕殺了你麼?”

“我沒有辦法,我只能一搏!”這些話在袁天罡的心中,顯然是已經憋了很久:“陛下已經沒有需要我的地方了,我若不除了李牧,等待我的就是緩慢的死亡,他手裡有錦衛,還幫陛下建立了東西兩廠,我手底下的不良人,還有用嗎?如此不如放手一搏!”

李世民冷笑:“你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了?”

袁天罡嘆息:“人算不如天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李世民已經懶得理他了,道:“還有話要說麼?”

袁天罡把人頭扔下,道:“今日往後,我不能再爲您分憂,陛下還請保重。”

“朕自理會,你不必掛擾。”李世民說著一擺手,示意高公公格殺。就在這時,高公公詭異一笑,道:“陛下不會殺我。”

“朕就要殺你!”李世民大怒;“高幹,手!”

“魏王在我手上!”眼瞅著劍尖兒即將劃開袁天罡的脖頸,他忽然大聲喊道。高公公的劍穩穩停在袁天罡嚨前,劍尖兒已經割破了他的汗生生停了下來。

李世民看向袁天罡:“會寧的事兒,是你的詭計?”

“不是,臣原本不知會寧有銀礦,前不久才得知。至於魏王的行蹤,我向陛下承諾,您今日饒我一命,魏王的命即可保住!”

“你是在威脅朕!!”

“不敢。”袁天罡淡淡地說道,旋即閉上了眼睛。一副任憑置的模樣,李世民看向高公公,高公公搖了搖頭,示意東西廠對此事並不知

李世民看著袁天罡,實際上幾日之前,他還收到李泰的書信,如今袁天罡說李泰在他手上,這件事是否屬實都不知道。

但他不敢賭,萬一李泰真的在袁天罡手上呢?

李世民深吸了口氣,道;“你走吧,下次再見時,休怪朕不講面。”

高公公收劍回鞘,袁天罡行了一禮,轉離開了。李世民看著他遁去的方向,冷聲道:“從此以後再無不良人,所有不良人即刻併東廠,不願者,就地決。找到魏王之後,旋即發海捕文書,通緝袁天罡。”

“諾。”高公公應了一聲,卻不彈。李世民看向他,問道:“你怎麼不?”

“老奴唯恐袁天罡去而復返。”

“裡裡外外都是手持連弩的錦衛,他去而復返又能如何?快去辦朕的事,去找魏王,去!”

大怒,高公公趕忙連滾帶爬地跑了。李世民看了眼天邊的魚肚白,眼瞅天亮了,這才轉回了房間,和而臥睡下了。

……

侯君集趕到時,看到的揚州城的張局面,其實是在搜捕不良人。

袁天罡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早有準備。不良人的主力已經全部都潛伏起來,而之前東廠掌握的名單,要麼是不起眼的小蝦米,要麼就是東廠找上來的時候,立刻便倒戈了。以至於高公公見到這些順從的人,本就不敢用。誰知道這些人是不是袁天罡派來的細作?

如今李世民在揚州,高公公對手下番子的要求是,至揚州城,不允許有一個疑似不良人的人存在。這可要了番子們的命了,揚州百姓何止十萬?誰又不可能在臉上寫上我是不良人,一個個分辨過去,極爲耗時。

李牧曾想阻止這種無用功,但想到這件事是李世民親自下旨,猶豫再三沒有說出口。同時這件事,也讓他張起來。如今一家老小都在揚州,敵在暗,我在明,萬一有個什麼萬一,他可承不來後果。

所以,他跟盧夫人商量,又調派了繼嗣堂的高手五十名,在虯髯客的帶領下守衛好自家院落,有虯髯客坐鎮,輕易江湖高手連出手都不敢,更不要說這些人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李牧親手製作的暴雨梨花針,有這樣的暗加持,高手的威懾力要提升一倍以上,除非用軍隊,否則這五十人幾乎可以無視任何刺客了。

李世民好生羨慕,但他也知道,這個團隊的靈魂是虯髯客,而虯髯客是不會把什麼朝廷啊,皇帝啊,放在眼中的。

揚州的事出來,李世民想要匿行蹤也了不可能。史臺的人可忙活了起來,有道是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何況是天子?無數道勸李世民返回長安的奏摺雪片似的涌過來,李世民不厭其煩,但還不能說這些人錯了呃。長孫無忌不在邊,這看奏摺的活兒,就到了李牧。

李牧只看了一天,眼睛就花了。就算不看奏摺的時候,看向別的地方,眼前也像是出了奏摺的幻影,神經都衰弱了。他現在有點李績長孫無忌了,他這才做了一天,就已經承不來,長孫無忌年年月月如此,付出這麼大的辛勞,一點特權也是應該的。

最倒黴的就是那些江南族們了,他們本指著明州港建之後,能憑藉海上貿易帶來的東風發展一把,哪想還沒‘騰’呢,就出了這等事兒。六府折衝校尉的調,豈能瞞得過他們這些地頭蛇,不是傻子就知道出大事了。等他們弄明白怎麼回事,各個癱,險些暈死過去,皇帝竟然在揚州遇刺了。天知道陛下會怎麼報復!

衆人像是沒頭蒼蠅似的,想找李牧打聽一下況,可是李牧正忙著看奏摺,哪有空理會他們。以顧思之爲代表的江南族們,只好日夜等在顧園的門口,等候著進去見李牧的機會。

……

另一邊,李孝恭和李績收到飛鴿傳書之後,一個分兵三萬,一個出兵兩萬,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圍堵住了河套草原的兩側,其餘的兩側,北方是強大的薛延陀,而南邊就是黃河。若是真的開戰,雖然只圍堵了兩面,但實際上是四面楚歌。北方的薛延陀現在他們惹不起,而南下,將要面對的是大唐關中主力,而且突厥想要過河,也沒有那麼多的船隻給他們用。

“已經被包圍了!”這是阿史那思得知消息之後的第一個想法,他苦笑一聲,看向帳篷裡垂頭喪氣的衆人,事到如今,他連跟這些人說一句話都不想了,心太累了。

這三年來,他一直小心謹慎,就是不想讓大唐找到藉口。以免剛進一步的欺負,剝削突厥人。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所有的努力,竟然是被自己的人給推翻的。有那麼一瞬間,阿史那思甚至想一刀一刀把這些人都砍了得了,也省得自己跟著生氣。

“死士都分別是哪個部落的,現在還不站出來麼?”阿史那思著自己的脾氣,咬牙切齒,他現在恨不得生吃了這些腦殘人的

所有人都站前一步,阿史那思都呆住了,這是怎麼回事,兄弟深了?爲了牛羊人自相殘殺的時候,怎麼沒有想過這些!

阿史那思氣急敗壞:“你們這是幹什麼?都這種時候了。還想著共同承擔呢?承擔得起麼?你們一起承擔,就等於是欺君。還嫌自己上的罪名不夠大麼?”

終於有個人忍不住搭話了,道:“大汗,非是我等想要共同承擔,實在是當初就是這樣發誓的。長生天作證,我們每家都出了四五個人……”

阿史那思一陣眩暈,險些仰面摔倒。還好他的兒子站在旁邊,手把父親給扶住了。

“每家……你們全都參與了?”

衆首領不言語,阿史那思頹廢地坐了下來,良久,纔開口道:“你們說說,該怎麼辦?”

“事到如今,一不做二不休——”

所有人都看向說這話的人,彷彿在看一個傻子。三年前,強盛的突厥一夜之間慘敗於大唐。現在,突厥分崩離析,人口凋零,吃不飽,穿不暖。反觀大唐,兵強馬壯,府庫充足。半年前與吐谷渾的戰爭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的大唐比從前強盛很多!

現在如果跟大唐開戰,那無異於自尋死路。這一戰若是打了,東突厥這支香火恐怕就要斷了。

說話的人,在衆人的目注視下,終於意識到自己錯了,嚅囁了兩下,閉口不言了。

阿史那思嘆了口氣,道:“爲今之計,只有我親自出使大唐。任憑天可汗置了,我走之後,一定不能再耍手段違了。更不要招惹李孝恭和李績,即便他們咄咄人,我們也只能讓步。千萬,千萬,不要再出事了。”

衆人不言語,阿史那思嘆道:“若天可汗不肯原諒,我只有一死謝罪,請求天可汗的寬恕。若我死了,希你們能善待我的族人……”

話這樣說,但阿史那思卻半點信心都沒有。

如今的東突厥,再也不是那個能讓他覺得榮耀的東突厥,如今的東突厥,讓他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