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傢伙什麼意思?”
王普像是沒聽見李牧對王珪的不敬似的,自過濾了,道:“家兄自然是想與侯爺修好,我只是個帶話的,還是那句話,一碼事是一碼事。”
“唉——”李牧長長一嘆,道:“你來的時候,看到門口的那些人了麼?”
王普如實答道:“不曾看見。”
“都是門閥中人、”李牧說道:“這些人如今都想來跟我搞好關係,你覺得,我該如何?”
一年來的磨練,王普已經不是從前的王普,眼界、見識,都不一樣了。李牧這樣說起,他便聽得明白。這天下,門閥,勳貴,寒門,士族,各一派,以門閥勢力,最爲強大,李牧如今已氣候,如何門閥勢力,再團結在他的門下,那他將會爲比繼嗣堂更加讓朝廷忌憚的存在。
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侯爺的意思呢?”
“如今的天下,太多自私自利之徒。但我李牧不是,自打我長安,賺錢,從來不是一個人獨吞,做事,也從未計較過利益。我傻麼?”李牧笑了,道:“非也,志不在此而已。”
“錢財,本侯唾手可得。有何用?兒孫自有兒孫福,若是子孫不,留下多家財,也不一定夠他一世禍害的。功名爵位?本侯隨便參加一次科舉,就拿了雙狀元,有什麼意思?能說明什麼?爵位更是如此,本侯雖然只是侯爵,但是哪個公爵,王爵,敢在我面前造次?”
王普心說,這還真不是吹噓,確實如此。
王普百思不得其解,問道:“那侯爺在乎什麼呢?”
“本侯在意的是,我能做點什麼。”李牧慨然一嘆,道:“你想想,王侯將相,都如同過眼雲煙一般,能炫耀一世,但他們死後,還不是黃土包一個麼?真正能讓後人記住的,不是你的功偉業,而是你做的事,跟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影響著他們生活的事。”
李牧舉例道:“比如說,我做報紙,之前沒有人做過,誕生自我之手。它的作用是什麼呢?可以開啓民智,百姓能看得懂報紙,字也識字了,這不是進步麼?能通傳消息,以前朝中發生什麼事,就像是與百姓無關似的,百姓沒有知道的權力,我辦了報紙,給了他們知道的權力,這不是很好麼?”
王普恍然,他才知道,報紙原來是這個作用。
“又比如,我改革土地。”李牧笑道:“我做這件事,了多人的利益。包括你的兄長,都恨我骨,因爲他們的利益損失了。但我卻想說,他們這些人,短視!”李牧毫不客氣,道:“短視得令人髮指,都說民以食爲天,爲何以食爲天?因爲不可或缺,了這一塊,老百姓就要肚子,肚子就會死人,就會,就會造反——如果天下大,誰的利益能得到保證?人皆有不甘於人下的心,靠奴役是長久不了的,財富的積累,要靠從商而不是種田,你把土地分給百姓,百姓吃飽穿暖,百業才能興旺,我平生最看不上的,就是跟百姓搶飯吃的所謂豪門大姓,人恥笑!”
王普點頭,道:“還是侯爺的格局大,這些門閥世家,目太過於短淺了。”
“修路、造船,這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後人得其便利,怎會不想起我呢?”李牧說到興,頭一次出了自己的野心,道:“我要讓這天下,因我而變,我要讓這世界,烙下我的痕跡、如此,我李牧纔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
“因此,結黨非我所願、營私,我也不需要。很多人覺得我可能會造反,他們多慮了,我沒那份兒閒心,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怎麼會嚮往陛下畫地爲牢?”王普恨不得捂住自己的耳朵,他不知道李牧爲何跟他說這些。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話啊,如果給陛下知道了,肯定會龍大怒的。
“今天的話有點多了。”李牧笑著擺了擺手,道:“我姑且說說,你也姑且聽聽,我是什麼意思,你讓王珪那個老小子自己猜吧。
“是,我會如實稟告家兄。”
李牧拍了拍王普的肩膀,道:“行了,你回吧,咱倆也算見過面了,趕在過年前,如果星夜兼程趕路,應該是能回到太原。陛下那邊,年前上一道摺子也就是了,什麼事都等年後再說。”
王普應下,起告退,李牧送到後門門口,看著王普上了馬車,纔回轉進院子。
另一邊,盧夫人已經打發了各家門閥的人。李牧沒問是怎麼聊的,盧夫人似乎也沒有打算告訴他的意思。李牧也就難得糊塗,裝作不知道了。
……
盧夫人有話沒跟李牧說,繼嗣堂如今在擇選下一任堂主了。原因是盧夫人已經明確宣佈,即將卸任繼嗣堂堂主的位置,甘願退位讓賢。
繼嗣堂這麼大的組織,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調派是不可能的事。權力雖然集中在堂主的手裡,但是對堂主沒有任何的制約,也是不可能的事。當初盧夫人選擇立繼嗣堂,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但繼嗣堂真正能落的手中,最關鍵的還是因爲是一個人,而且是沒有後代的人。但爲了限制,繼嗣堂也規定了,繼嗣堂連續兩任堂主之位,不得出自於一家。
如今盧夫人找到了兒子,李牧也不想造反,也沒有心繼續管理著龐大的繼嗣堂了。便答應各家,讓他們推舉人選,儘快選出一個新的繼嗣堂堂主來,接繼嗣堂的事。繼嗣堂事關各家的利益,必須得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才行,因此各大世家在這一點上,也是毫未留私心,沒有必要,誰想在這宗主人選上藏私心,都是不可能的,多雙眼睛盯著呢,莫如真正選一個能夠肩負起這一責任的英才。
當今天下賢才,無有出李牧而右者,這是公認的事實,就像當年虯髯客橫行江湖的時候,別人都大俠而他巨俠,無可爭議。但除了李牧之外就沒人才了麼?當然也不是,否則沒了李牧這個穿越者,盛唐就不再盛唐了麼?顯然不可能的。
李世民開科考,眼見天下舉子從端門列隊而出時,曾高興地說“天下英雄盡我吾彀中矣!”,此話也不盡然,滄海有珠,如果場中有合適的人,各大世家也不介意在其中網羅,畢竟他們和場本就聯繫切,而且這人並不是用來造反的,相信沒有人拒絕得了整個門閥勢力做後盾的。
但若這人是在野的,真有大才,各大世家一樣樂意招攬,只要他真備相應的才幹,有了整個門閥勢力的支持,他馬上就能飛龍在天!
如今,各家的備選人已紛紛出現,太原王氏王普赫然在列,此外還有滎鄭氏鄭凡、博陵崔氏旁支崔玉聲,清河崔氏二公子崔玉飛、趙郡李氏李寅,說是滿天下的網絡,其實網羅範圍還是集中在各家門閥,都是年輕才俊中的佼佼者。
這些人都是各家的寶貝,所謂寶劍藏鋒,沒到出世的時候,輕易不會面。此時堂主之位有空缺,自然不會再藏著,都磨刀霍霍,志在必得了。
他們哪裡知道,繼嗣堂在盧夫人的手腕治理之下,無論換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頂替了。繼嗣堂是盧夫人經營了一輩子的事業,哪有那麼輕易的拱手讓人的道理。之所以不跟李牧提起,是因爲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牧已經引起了李世民的警覺,如果再把繼嗣堂給他,那不是幫他,而是害了他。
所以,盧夫人同意選拔下一任的堂主,其實是給李牧找一個傀儡、替罪羊罷了,繼嗣堂的龐大勢力,只要還在一天,就必然是爲李牧所用的。
……
每天的晚飯,是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吃的。但是吃什麼,卻是各人有個人的樣子。有的,像是巧巧和王鷗,生了孩子要吃補品補元氣。而有的,像是金晨,爲了要保持材,刻意的減,晚餐通常只是喝點湯就算了。而像是李知恩,正在長的時候,那是能吃多就吃多,奇怪的是,無論吃多,吃完了飯都得來點兒餞果子,也不知道都吃哪兒去了。
李牧對此採取的態度就是,誰吃什麼吃什麼。一家人在一起,哪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隨心自在就是最好了。
金晨喝著山泉水著的銀耳紅棗湯,王鷗在一旁像是吞藥似的,把一碗湯嚥下去,輕聲慢語地說道:“整日在家裡也是無所事事,每天都補,這都胖了多斤了,我現在比沒聲孩子之前都重。聽說天每天早上都要跑步,要不明兒我也跟你一起跑吧,減減,也好消遣時。”
張天搖搖頭,道:“我是爲了練武,從小養的習慣,你剛生完孩子多久,可不能冒這個風險,萬一坐下點病,可是跟一輩子的事。”
王鷗這次回來之後,跟張天的關係緩和了很多。互相也彼此惦念了,讓李牧頗爲欣。
這時,巧巧不知怎麼來了一句,道:“天姐姐,什麼時候也懷小寶寶啊?”
張天愣了一下,旋即紅了臉,嗔道:“我哪兒知道,這種事,我也不興趣。”
正在跟李知恩埋頭苦吃的李牧聽到這話,擡頭看向張天,含混不清道:“不興趣你怎麼還——”
話還沒說完,就被張天一下子捂住了,狠狠瞪過去,道:“吃都堵不上你的!”
孫氏抱著孫子進來了,恰好聽見這句話,便眉開眼笑地道:“孩子,可別,大夫都說了,你的脈象很像是喜脈,萬一有了呢,還不小心?”
所有人驚呆,巧巧拉著張天的手,訝然道“有了?是真的麼?”
張天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道:“還說不準呢,哪有那麼快。昨兒個才請郎中看了的,現在還不確定,等真確定了再道喜不遲。”
李牧哭笑不得,道:“我滿打滿算纔回來幾天?這要是能看出來,那可真是見鬼了,我都要懷疑,是不是——”
張天橫眉豎目,道:“你說什麼?”
李牧立刻認慫,道:“胡瞎說,夫人原諒則個。”說著,他看向孫氏,孫氏也是哭笑不得,今兒張天找,求幫忙找人把脈,雖然孫氏心裡也覺得,這不大可能,但兒媳婦兒有所求,還是得幫啊,所以就找了個有經驗的接生婆子,讓幫忙了一下。
也不知道這接生婆子是不是歲數太大了,竟然說張天可能是有了。孫氏也只能當是真的了,寧可信其有麼。
話題便圍繞著張天可能有的孩子聊了起來,李牧知道是不大可能的事,有點興趣缺缺。張天瞧見他的樣子,便有些怒了,道:“你是不是懷疑我揹著泥人了?李牧,你要是這麼想,你可真沒良心了!”
“哪兒的話啊。”李牧趕忙安,道:“我是在想,咱要是生個兒子,得起啥名字,生個兒,起個啥名字,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起名就是個廢柴——”正說著話,門外傳來李重義的聲音:“大哥,你來一下,高公公來了。”
“天都黑了,他來做什麼?”李牧起迎出去,張天雖然心裡不舒服,卻也沒像個小人似的糾纏。李牧來到外頭,才明白爲何李重義要他出來了,原來虯髯客已與高公公和他帶來的人對峙上了。好一個虯髯客,獨自面對高公公以及他帶來的兩個太監高手,氣勢還穩穩制一頭,任誰看了,都是人數多的高公公一邊正於弱勢,非常的奇怪。
高公公看到虯髯客,哪裡敢手,但他是代表皇帝來的,又不能丟臉,所以著頭皮站在這兒。看到李牧出來,高公公趕把李牧拉到一邊,湊到他耳邊道:“侯爺,陛下問,爲何還不回長安過年?”